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智囊 | 上頁 下頁
卷三 通簡(5)


  王德元

  王子醇樞密帥熙河日,西戎欲入寇,先使人覘我虛實。邏者得之,索其衣緣中,獲一書,乃是盡記熙河人馬芻糧之數。官屬皆欲支解以徇,子醇忽判杖背二十,大剌「番賊決訖放歸」六字,縱之。是時適有戎兵馬騎甚眾,〔邊批:難得此便人送信。〕芻糧亦富,虜人得諜書,知有備,其謀遂寢。

  劉舜卿 李允則

  元豐間,劉舜卿知雄州,虜夜竊其關鎖去,吏密以聞。舜卿不問,但使易其門鍵,大之。後數日,虜諜送盜者,並以鎖至。舜卿曰:「吾未嘗亡鎖。」命加於門,則大數分,並盜還之。虜大慚沮,盜反得罪。

  民有訴為契丹民毆傷而遁者,李允則不治,但與傷者錢二千。逾月,幽州以其事來請,答曰:「無有也。」蓋他諜欲以毆人為質驗,既無有,乃殺諜。

  李允則

  李允則嘗宴軍,而甲杖庫火。允則作樂飲酒不輟,少頃火息,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籠運器甲。不浹旬,軍器完足,人無知者。樞密院請劾不救火狀,真宗曰:「允則必有謂,姑詰之。」對曰:「兵械所藏,儆火甚嚴。方宴而焚,必奸人所為。若舍宴救火,事當不測。」

  〔馮述評〕

  祥符末,內帑災,縑帛幾罄。三司使林特請和市於河外。章三上,王旦在中書悉抑之。徐曰:「瑣微之帛,固應自至,奈何彰困弱于四方?」居數日,外貢駢集,受帛四百萬,蓋旦先以密符督之也。允則茗籠運甲,亦此意。

  杜紘 蘇頌

  杜紘知鄆州,嘗有揭幟城隅,著妖言其上,期為變。州民皆震。俄而草場白晝火,蓋所揭一事也,民益恐。或謂大索城中。弦笑曰:「奸計正在是,冀因吾攪擾而發,奈何墮其術中?彼無能為也!」居無何,獲盜,乃奸民為妖,遂誅之。

  蘇頌遷度支判官,送契丹使宿恩州。驛舍火,左右請出避火,頌不許;州兵欲入救火,亦不許,但令防卒撲滅之。初火時,郡中洶洶,謂使者有變,救兵亦欲因而生事,賴頌不動而止。

  文彥博

  文潞公知成都,嘗于大雪會客,夜久不罷。從卒有誶語,共拆井亭燒以禦寒。軍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實寒,可拆與之。」〔邊批,落得做人情。〕神色自若,飲宴如故。卒氣沮,無以為變。明日乃究問先拆者,杖而遣之。

  〔馮述評〕

  氣猶火也,挑之則發,去其薪則自熄,可以弭亂,可以息爭。

  蘇軾通判密郡,有盜發而未獲。安撫使遣三班使臣領悍卒數十人入境捕之,卒兇暴恣行,以禁物誣民,強入其家爭鬥。至殺人,畏罪驚散。民訴於軾,軾投其書不視,曰:「必不至此。」悍卒聞之,頗用自安。軾徐使人招出戮之。

  遇事須有此鎮定力量,然識不到,則力不足。

  張遼

  張遼受曹公命屯長社。臨發,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火起,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乃令軍中曰:「不反者安坐。」遼將親兵數十人中陣而立,有頃,即得首謀者,殺之。

  〔馮述評〕

  周亞夫將兵討七國,軍中嘗夜驚。亞夫堅臥不起,頃之自定。

  吳漢為大司馬,嘗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臥不動,軍中聞漢不動,皆還按部,漢乃選精兵夜擊,大破之。

  此皆以靜制動之術,然非紀律素嚴,雖欲不動,不可得也。

  薛長孺 王鬷

  薛長孺為漢州通判。戍卒閉營門,放火殺人,謀殺知州、兵馬監押。有來告者,知州、監押皆不敢出。長孺挺身出營,諭之曰:「汝輩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事?然不與謀者,各在一邊。」於是不敢動,唯本謀者八人突門而出,散于諸縣,村野捕獲。時謂非長孺則一城之人塗炭矣。鈐轄司不敢以聞,遂不及賞。長孺,簡肅公之侄也。

  王忠穆公鬷知益州,會戍卒有夜焚營、督軍校為亂者。鬷潛遣兵環其營,下令曰:「不亂者僉欠手出門,無所問。」於是眾皆出,令軍校指亂卒,得十餘人,戮之。及旦,人皆不知也。其為政大體,不為苛察,蜀人愛之。

  李元軌

  霍王元軌為定州刺史時,突厥入寇。州人李嘉運與虜通謀,事泄,高宗令元軌窮其黨與。元軌曰:「強寇在境,人心不安,若多所逮系,是驅之使叛也。」乃獨殺嘉運,餘無所問,〔邊批,懲一已足警百。〕因自劾違制。上覽表大悅,謂使者曰:「朕亦悔之,向無王,則失定州矣。」

  呂公孺

  呂公孺知永興軍,徙河陽。洛口兵千人,以久役思歸,奮斧鍤排關。不得入,西走河橋,觀聽洶洶。諸將請出兵掩擊,公孺曰:「此皆亡命,急之變且生。」即乘馬東去,遣牙兵數人迎諭之,〔邊批:最妙。〕曰:「汝輩誠勞苦,然豈得擅還之?渡橋,則罪不赦矣。太守在此,願自首者止道左。」〔邊批,不渡便宜制。〕皆佇立以俟,公孺索倡首者,黥一人,〔邊批:尤妙。〕餘複送役所,語其校曰:「若複偃蹇者,斬而後報。」眾貼息。

  廉希憲

  廉希憲為京兆。四川宣撫使渾都海反,西川將紐鄰奧、魯官將舉兵應之。蒙古八春獲之,系其党五十余人於幹州獄,送二人至京兆,請並殺之。希憲謂僚佐曰:「渾都海不能乘勢東來,保無他慮。今眾志未一,猶懷反側;彼若見其將校執囚,或別生心,為害不細。可因其懼死,並皆寬釋,就發此軍余丁往隸八春,上策也。」初八春既執諸校,其軍疑懼,駭亂四出;及知諸校獲全,紐鄰奧、魯官得釋,大喜過望,人人感悅。八春果得精騎數千,將與俱西。

  〔馮述評〕

  所以隸八春者,逆知八春力能制之,非漫然縱虎遺患也。八春能死之,希憲能生之,畏感交集,不患不為我用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