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岩下放言 | 上頁 下頁
四三


  張芸叟(即張舜民)侍郎,長安人,忠厚質直,尚氣節而不為名;前朝人物中,殆難多數。元豐中多事,西夏五路併入;時廟議經營,久既有定策,欲一舉遂滅夏。五路帥鄜延種諤、環慶高遵裕、涇原劉昌祚三人,河東王中正、熙河李憲、芸叟為高遵裕機宜,諸軍皆聽裕節制。帥出既無功,遵裕坐貶。有得芸叟軍中詩上聞者,坐謗訕,謫監彬州酒稅。

  余先大父魏公,適為湖南憲,傾意侍之。芸叟意感激,自是以兄事大父,終始無少異。故先君與諸父,皆得從其遊。芸叟好古博學,喜為詩,然皆思致綏而不廹,非若徒為矯忿者。初謫時,言五路事者,其賓客各自為主,不同,芸叟毎折中之,以故人皆不樂。曾道中聞蛙聲,乃有詩曰:「一夜秋聲不暫停,近如相和遠如爭。信知不為官私亊,應恨踈螢徹夜明。」

  荊公見而笑曰:「舜民此語不為過。」崇寧間,以黨籍廢居長安。關中人無貴賤,以為父師。余季父,官鄜州時,往過之,始當國者欲逐。元祐,人召其腹心數輩,更排擊略盡。後當國者勢替,複為召致者所攻。芸叟言事,茍不以理相乘自應爾。指其壁後題字曰:「亦嘗見吾扇詩乎?」季父趨視之,則曰「扇子解招風,本要熱時用。秋來掛壁間,卻被風吹動。」

  其詩大抵多類此。夜與梗等語,不甚悉其為人。前輩風流日遠,後生不可不少知,因為道其本末。大父在湖南,年才六十余,求宮祠歸吳下,芸叟有送行詩。先君嘗使予謹藏之,後為兵亂亡去。偶記其全篇附之:「把還使節請祠真,便作吳江漸退身。憑軾幾州沾惠愛,歸裝一味是清貧。相思欲控琴高鯉,卜宅須邀季子鄰。不是薦章論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吳下有「乘魚橋」,雲琴高(為戰國趙國人,見《列仙傳》)乘鯉登仙處,故有控鯉之句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