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唐摭言 | 上頁 下頁 |
卷十二(1) |
|
自負 杜甫《莫相疑行》:「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牙齒欲落真可惜,憶獻三賦蓬萊宮,自怪一日聲輝赫。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往時文彩動人主,今日饑寒趨路旁。晚將末節契年少,當面輸心背面笑。寄謝悠悠世上兒:莫爭好惡莫相疑!」 甫《獻韋右丞》:「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將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自謂頗挺生,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化淳。此意竟蕭索,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年,旅食京華春。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幸。主上頃見徵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東入洛,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望清渭濱。常擬報一餐,況懷辭大臣,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 崔仁師之孫崔湜並滌,及従兄蒞,並有文翰,列居清要;每私宴之際,自比王謝之家。謂人曰:「吾之門人及出身歷官,未嘗不為第一,丈夫當先據要路以制人,豈能默默受制於人!」故進取不已,而不以令終。 開元中,薛據自恃才名,於吏部參選,請受萬年錄事。流外官共見宰執訴雲:「赤錄事是某等清要官,今補進士欲奪,則等色人無措手足矣!」遂罷。 鄭起居《仁表詩》曰:「文章世上爭開路,閥閱山東拄破天。」 張曙拾遺與杜荀鶴同年。嘗醉中謔荀鶴曰:「杜十五公大榮!」荀鶴曰:「何榮?」曙曰:「與張五十郎同年,爭不榮」荀鶴應聲答曰:「是公榮,小子爭得榮」曙笑曰:「何也?」荀鶴曰:「天下只知有杜荀鶴,阿沒處知有張五十郎!」 盧延讓業癖澀詩,吳翰林雖以賦卷擢第,然八面受敵,深知延讓之能。延讓始投贄,卷中有說詩一篇,斷句雲:「因知文賦易,為下者之乎。」子華笑曰:「上門惡罵來!」 薛保遜好行巨編,自號「金剛杵」。太和中,貢士不下千餘人,公卿之門,卷軸填委,率為閽媼脂燭之費,因之平易者曰:「若薛保遜卷,即所得倍于常也。」 劉允章侍郎主文年,榜南院曰:「進士納卷,不得過三軸。」劉子振聞之,故納四十軸。 元次山中《興頌序》雲:「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陷洛陽;明年犯長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靈武。明年皇帝移軍鳳翔,其年複兩京,上皇還京師。夫立聖德大業者,必有歌頌;若今歌頌聖德,刻諸金石,非老于文學,其誰宜為」 盧肇初舉,先達或問所來肇曰:「某袁民也。」或曰:「袁州出舉人耶!」肇曰:「袁州出舉人,亦由沅江出龜甲,九肋者蓋稀矣。」 王適侍禦,元和初,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太直見黜。故韓文公志適墓雲:「上初即位,以四科慕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時耶!』即提所作書緣路歌趨直言試,既至,對語驚眾,不中第,益久困矣。」 薛能尚書《題集後》曰:「時源何代失澄清處處狂波汙後生!常感道孤吟有淚,卻緣風壞語無情。難甘惡少欺韓信,枉被諸侯殺禰衡;縱有緱山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王貞白《寄鄭谷郎中》曰:「五百首新詩,緘封寄去時,只憑夫子鑒,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燒布,冰蠶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巾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