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石林燕語 | 上頁 下頁
三〇五


  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文帝二年,對策者百人,晁錯為高第,武帝元光五年,對策者亦百人,公孫宏為第一。當時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但有高下爾。至唐始對策一道而有中否,然取人比今多。建中間,薑公輔等二十五人;太和間,裴休等二十三人;其下如貞元中,韋執誼、崔元翰、裴洎等皆十八人。

  元和中牛僧孺等,長慶中龐嚴等,至少猶皆十四人。蓋自後周加試策論三道於禮部,每道以三千字為率;本朝加試六論,或試于秘閣,合格而後禦試,故得人頗艱,然所選既精,士之濫進者無幾矣。

  [考異]:文帝十五年策晁錯等,非二年也。賢良策見於《漢書》者,惟董仲舒三道,餘皆一道。此雲自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不知何所據耶?百人皆當雲百餘人。又《仲舒》及《嚴助傳》亦皆雲百餘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