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四朝聞見錄 | 上頁 下頁 |
文公諡議 |
|
初諡文(疑脫「忠」字)公,太常博士章徠議曰: 「三才定位,非道無與立也。儒者之學,所以講明大道,正人事之綱常,而參天地之化育。故世之治亂,常視道之隆汙。若饑者之食必以穀粟,寒者之衣必資桑麻,不可易也。自周衰,正學不明,道術分裂。急功利者昧本原,其流為申韓;尚清虛者忘實用,其弊為莊老。孔孟生乎其時,躬履是道,既與其徒辨問講究,又著而為書,使後世有傳焉。然轍環天下,詆毀困阨,至老而不用,身死而後其道始明。是何不能取信於當時,而乃獲伸於後世耶?蓋真偽之相奪,固不容以口舌勝,而枉己直人者,又聖賢之所不為也。 百年之後,愛憎泯而是非定,則謗毀熄而公議行矣。至漢之揚雄,隋之王通,唐之韓愈,學孔孟者也。其出處通塞,大抵皆然。故待制侍講朱公,自少有志斯道,既仕而志愈篤。累辭召請祠,益得以涵養所學,其後辭不獲命,亦屢嘗列位於朝,分符持節於外,而類多齟齬不合。主上龍飛,擢侍經筵,未幾力排權臣而逐去,尋以論者詆為偽學奪職,而公亦繼以下世矣。權臣既誅,聖化日新,乃還舊職,特命賜諡,以公之學,曾不究用於平生,而僅昭白於身後。豈非儒者之道,固不能以苟合,而亦不可以終泯?蓋異世而同符也。謹按諡法:道德博聞曰『文』,廉方公正曰『忠』。惟公躬履純誠,潛心問學,近承伊洛,遠接洙泗。自格物致知,閑邪存誠,以為踐履之實,用功於不睹不聞之際,加省于日用常行之間。 及行著而習察,德新而理明,然後發聖賢蘊奧之旨, 斥清淡功利之偏。訓釋諸經。平實坦明,使後學有所依據。居鄉則信于朋友,而以講習為功;居官則信於吏民,而以教化為務。非『道德博聞』之謂乎?惟公以難進易退之節,存憂國愛君之誠。為郡太守,則勤恤民隱,如恐傷之,奏減橫賦,修舉荒政,為民有請,不避煩瀆,必使實惠下究。任部使,則糾發吏奸,不撓權勢,雖忤時相,必得其職乃止。至於立朝,則從容奏對,極言無隱,剴切論疏,發于至誠。 方權臣初得志,竊弄威福,知其漸不可長,禍且及天下,抗章極論,繼於講筵密奏,雖知取禍弗顧也。非『廉方公正』之謂乎?彼詞章製作,兼備眾體,雄深雅健,追並古作,亦可以為文矣,而未足為『道德博聞』之文也。彼盡心獻納,隨事規諫,或抗直以揚名,或削稿而歸美,亦可以為忠矣,而未必皆『廉方公正』之忠也。曰文與忠,惟公足以當之而無愧。合是二者以定公行,傳之天下與來世,庶乎久而益信。謹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