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容齋五筆 | 上頁 下頁
近世文物之殊


  國家南渡以來,典章文物,多不與承平類。姑以予所親見者言之,蓋月異而歲不同,今聊紀從官立班隨駕、省試官入院、政府呼召、百官騶從、朝報簡削數項,以示子侄。

  侍從常朝,紹興中分立於垂拱殿隔門上,南北相向,以俟追班。幹道中猶然。暨淳熙,則引於殿門上,東西對立。車駕出,常朝文臣自宰相至二史,武臣自宗王、使相至觀察使,以雜壓次序行焉。孝宗在普安邸,官檢校少保節度使,每出必處正尚書之後。而幹道以來,兩班分而為二,唯使相不然。故開府儀同三司皆與執政官聯行,而居其上。

  紹興十二年壬戌,予寓南山淨慈,待詞科試,見省試官聯騎,公服戴帽,不加披衫。每一員以親事官一人執敕黃行前。是時,知舉、參詳、點檢官,合三十一員,最後一中官宣押者,入下天竺貢院。及三十年庚辰,予以吏部郎充參詳官,既入內受敕,則各各乘馬,不同時而赴院。至淳熙十四年丁未,忝司貢舉,則了與昔異。三三兩兩,自為遲速,其乘轎者十人而九矣。

  宰府呼召之禮,始時庶僚皆然,已而卿、監、郎官及史局、玉牒所緣提舉官屬之故,一切得免。逮幹道以後,宰相益自卑,於是館職亦免。迄於淳熙,則凡職事官悉罷此制。

  朝士騶從至少,各得雇募若干,取步軍司名籍,而幫錢米于左藏,率就雇遊手、冗卒,兩分可供一名。如假借於近郡者,給其半。初猶破省,馬幷一馭者,後不復有焉。若乘轎,僅能充負荷而已。今日以益增,雖下列亦占十餘輩。

  進奏院報狀,必載外郡謝上或監司到任表,與夫慶賀表章一篇。凡朝廷除郡守,先則除目,但雲:「某人差知某州,替某人。」及錄黃下吏部,則前銜後擬雲:「某官姓名,宜差知或權知、權發遣。某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事,替某人。到任成資闕,或雲年滿。仍借紫借緋,候回日卻依舊服色。」外官求休致,則雲:「某州申某官姓名,為病乞致仕。」或兩人三人後,雲:「某時已降敕,命各守本官致仕。」今不復行,但小報批下。或禁小報,則無由可知。此必一宰相以死為諱者,故去之。外官表章聞,有一二欲士大夫見之者,須以屬東省乃可。郡守更不報細銜。禮文簡脫,一至於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