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飲食類三11


  ◎陸其標世食砒

  康熙時,張又瞻有僕曰陸其標,能服砒。大興劉繼莊親問之,果然。其標言自祖父以來,皆服砒。砒屑為末,可盡二錢,能卻寒,並治諸虛寒、瘡疥之痰,但夏日不可服。食之若發熱,亟以豆腐一塊拌皮硝食之,即愈。若未經久服之人,誤食而中其毒者,以烏桕葉四五斤咀食之,吐清水一二碗即解。

  ◎王林服硫磺

  硫磺有毒,固不可為食品,然服之而壽考康寧者有之,疽發于背於頸而致死者亦有之,蓋人之體質不同也。杭州畫師王林常服硫磺,久之,毛孔中突起小泡,青煙一道,直射而出,皆作硫磺氣,嘗告人雲:「毒從毛孔中出,便無他患。」

  ◎楊雪漁食天生磺煮雞

  黔人好以天生磺煮雞而食之,謂有益於衛生。錢塘楊雪漁太史文瑩視學貴州時曾屢食之。

  ◎窩絲糖

  某歲上元,毛西河赴梁尚書宴,出窩絲糖供客。其形如扁蛋,光面,有二搯,若指搯者,囓之,粉碎散落,皆成細絲。座客無識者,尚書雲:「此明崇禎末宮中所制,今久無此矣,惟西山凈室有老宮人為比邱尼,尚能制此糖。每歲上元節,必以銀花椀合子相餉,真罕物也。」

  乃出所制《唐多令》詞,命詞客和之。西河和之雲:「搗盡筁(音曲,《說文》:「蠶簿也。」)頭泥,春蠶已蛻衣,片餳裹作彈丸兒。不破彌羅三寸繭,誰解道,一窩絲。粔籹漢宮遺,餦餭久未施。開元宮女尚能為,今日尚書花餤會。銀椀合,使人思。」

  ◎玫瑰糖

  甯古塔東門外三裡,有林,名覺羅,即皇室發祥地也。自東而北而西,沿城皆平原,榛林、玫瑰,一望無際。五月間,玫瑰始花,香聞數裡。吳漢槎戍甯古塔時,嘗采之以制玫瑰糖,土人珍之。

  ◎回人食塔兒糖

  白糖和麵,摶作杵形,高尺許而銳其頂,回人呼為塔兒糖,常以之餉貴客。

  ◎蜜煎

  俗稱蜜浸果品為蜜煎,蓋原于吳自牧《夢粱錄》所載「除夕,內司意思局進呈精巧宵夜果子合,合內簇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等品」也。是宋時已有此稱矣。後改為蜜餞。順、康間,滇西多蜜餞物,蜜甚多。土人撲得大蜂,以長線系其腰,識以色紙,迎風放之,乃集眾荷畚鍤隨行,度越山嶺,蜂入土竅,從而掘之。

  其穴大如城郭,輒得蜜數百斤,故檳榔、香附、橙、柑、木瓜、香櫞、梅、李、川芎、瓜、茄,多以蜜漬供客,複以酒醉群蜂而餉親友。降及同、光,江、浙大盛,然以蘇州稻香村所制者為尤佳。

  ◎松花蕊

  松花蕊,去赤皮,取嫩白者蜜漬之,略燒,令蜜熱,勿太甚,極香脆。

  ◎茴香棗

  休寧有香棗,蓋取二棗刓剝迭成,中屑茴香,以蜜漬之,好事者持以餉遠。其始則商人婦所為寄其夫者,義取早回鄉也。

  ◎風雨梅

  婁江市上有糖梅,味極甘脆,名風雨梅。錢枚之妻善作之。既悼亡,某年夏,有以此梅見寄者,枚因感賦一詞,調寄《望梅》,詞雲:

  「江城夏五,正梅肥時候,風風雨雨。記窗前一樹青青,早分付園丁,傾筐摘取。親手搓挲,更方法從頭說與。青錢細簸,白蜜生醃,紅瓷封貯。

  追思十年前事,悵綠麼弦斷,翠籨香炷。又江南節物登盤,問舊時滋味,何嘗如許?春夢銷沈,訪嫩綠池塘何處?剩微酸一點,常在心頭留住。」

  ◎京師人食冰果

  京師夏月之宴客,飣盤既設,先進冰果。冰果者,為鮮核桃、鮮藕、鮮菱、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其涼徹齒而沁心也。此後則繼以熱葷四盤。

  ◎生食蘋果

  蘋果含有充分之磷質,故極與多用腦力之人相宜,可生食之。惟正食時,(如午餐等。)不宜同食。

  ◎蒸橙

  以橙之大者,截頂去穰,留少液,置蟹膏於內,仍以頂覆之,用酒、醋、鹽、水蒸熟,香而且鮮。

  ◎李倩為食青荔枝

  粵中荔枝,必俟五六月紅熟,方以甘鮮擅名。非其候,則攢眉螯口,不可下嚥。李倩為獨嗜純青者,蘸以香山鹽蝦醬,一啖輒盡百枚。嘗曰:「人間至味無逾於是,惜不能與醃鴨尾日夕慰我饞耳。」

  ◎張文襄嗜荔枝

  張文襄嗜鮮荔枝,督鄂時,曾令廣東增城宰收買荔枝萬顆,浸以高粱,裝入瓷壇,寄湖北。至蕪湖,為稅關截下,悉數充公。時榷吏為袁忠節公昶,忽得文襄急電,譯之,約百餘字,則荔枝一案也。袁知被巡丁分啖,乃至申採辦以補之。

  ◎閩人食橄欖

  橄欖以閩產為多,而盛行於江南。有所謂檀香橄欖者,較他種尤小,嗜者貴之。且謂性涼,能清內熱,凡喉齒病者,食之輒愈。不謂閩中之說,適得其反。售橄欖者所在皆是,其所謂檀香橄欖者,長寸餘,固橄欖中之至大者,人鹹喜食之,而又相戒不得多食,謂其助熱,能致喉齒病也。

  ◎朱竹垞食檇李

  檇李為嘉興名產,遠道不易致。朱竹垞,禾人也。故時得食之。一日,在曹某席上啖之而甘,乃作《邁陂塘》詞雲:

  「錦淙鳴行廚竹裡,玉盤寒水初注。未須雪藕黃瓜伴,早釋人間煩暑。名最古,記轍跡東西。魯叟曾書汝,吳洲越渚。傍折戟沙邊,芳根蟠後,幾濕戰場雨。

  房陵種,三十六園佳樹,也愁聲價輸與。西施過此曾潛掐,一縷纖痕留取。小摘許,慎莫被來禽,偷眼銜將去。熏風且住,漫染就輕黃,青青攜付,乞巧小兒女。」

  ◎朱竹垞食無核枇杷

  朱竹垞與某道士善,觀中有枇杷二株,熟時每餉朱,俱無核。朱詰其故,道士以仙種對,朱終不信。道士素善啖,尤嗜蒸豚。一日,朱邀之,命僕市一豕肩而歸,故令道士見之。

  不逾晷,即出以佐餐,融熟甘美,飽啖而罷。因問朱以蒸豚速化之法,朱曰:「果有小術,欲以易枇杷種耳。」道士曰:「此無他,于始花時鑷去其中心一須耳。」朱曰:「然則吾之饌,乃昨所烹者也。」遂相與撫掌而散。

  ◎炒榧子

  以榧子浸于水,經一宿,取幹,則其皮皆貼殼,可食。一法,用豬脂炒之,榧皮自脫。又法,榧子用瓷瓦刮黑皮,每斤淨用薄荷霜、白糖熬汁拌炒。

  ◎閩人食芭樂

  閩有芭樂者,狀如石榴,而皮軟可食,中雖略有類子者,而色白無核。價至賤,一二文即可市斤許,小兒且以之充饑,幾乎人人喜食之,謂可辟瘴癘。然初至其地者,觸之,即覺有一種惡臭,然久而亦聞其香矣。

  ◎元度啖栗

  元度,歙縣僧,主江都之福緣庵。其人實為王尊素,少年放浪詩酒,晚依山翁大師于靜慧院。侍坐之次,元度逡巡起曰:「弟子茫然,求師開示。」適有以茶果進者,師取一栗啖之。元度捧於手,拱而立,師顧之曰:「子不茫然。」遂有省。

  ◎湘人食瓜

  湘人以水寒之故,于食瓜時必加酒於瓜汁中,而棄其渣。

  ◎閩廣滇贛人食苦瓜

  衡州有苦瓜,即北方之癩葡萄,江南之錦荔枝也。閩、廣、滇、贛人皆喜食之,或以烹雜,或以炒肉。味甚苦,食之者恒甘之,然體虛寒者不宜食。

  ◎迪化人食西瓜

  迪化之人多食西瓜,冬、春之交且有之。蓋其地冱寒而成熟遲,且食之足以解煤毒也。

  ◎諸襄七爭西瓜

  諸襄七太史錦學問淹貫,而性甚古拙。嘗典試福建,巡撫饋正副考官西瓜各五十枚,而贈諸之瓜以誤數,少送一枚,大怒,請巡撫面問之。巡撫曰:「此乃誤數,當再送。」諸益怒,曰:「我豈爭一瓜乎?膰肉不至而孔子行,醴酒不設而穆生去,瓜雖微,亦可見禮意之衰也。」

  ◎祝明甫啖西瓜

  嘉興祝明甫孝廉嚞落拓高簡,不事生產。晚年以貧故,遊滄洲,主渤海書院講席。數年歸,杜門不出。疾亟,啖西瓜數枚。醫家謂不宜食,曰:「我將死,食此以洗腸胃耳。」且命家人用竹葉煎湯浴身。浴竟,卒,時年五十有六。

  ◎醃瓜

  醃瓜者,取青瓜堅老而大者,切片,去穰,略用鹽出其水,以生薑、陳皮、薄荷、紫蘇切作絲,與茴香、砂仁、砂糖拌勻,入瓜肉,用線縛之,浸於醬缸。五六日取出,切碎曬乾。

  ◎醬瓜

  醬瓜者,將瓜醃後,風乾入醬,醬後曬乾複醬,則皮薄而皺且脆。

  ◎醯醬

  醯、醬二物,為烹調所必需。各省皆醯淡醬濃,獨京師以黑醋、白醬油為貴,味特鮮美,真蘇東坡所謂「嗜好與俗殊酸鹹」者也。

  ◎辣椒醬

  南中辣椒有皮無肉,京師所產者肉最厚,外去其皮,內去其子,專以肉搗成醬,而和以餳鹽,拌入他肴,其妙獨絕。然購之肆中者,制尚不淨。

  ◎茶油

  茶樹,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多有之,湖南亦有植者。其樹栽種,宜於磽瘠少土多石之山,不下肥料,而自易暢茂。其根又能自入石縫,愈久愈固。樹長數尺,十年結實。其實類棉花,實外有苞,冬季收摘堆積,幹久,則其苞自裂,(或俟幹後敲開亦可。)中有小核甚多,可以榨油,即茶油也。

  其樹結實能耐久,樹愈老,結實愈多。亦有大年小年之分。惟葉麄,不能作茗飲。制為油,性既和平,味亦較之他種油(如豆油、菜子油、花生油之類。)為獨美,肴饌之煎炒者,可作調料。贛、湘二省皆有之。

  ◎芥辣

  芥辣者,以二年陳芥子,研細末,水調,入碗,以紙封固,湯沸三五次,泡出黃水,覆冷地上,入淡醋解開,布濾去渣,加細辛二三分,更辣。又法,芥菜子一合,入擂盆研細,用醋一小杯,水和之,再以細絹擠汁,置水缸涼處,臨用時加醬油、醋調勻。

  ◎曾文正嗜辣子粉

  曾文正督兩江時,屬吏某頗思揣其食性,藉以博歡,陰賂文正之宰夫。宰夫曰:「應有盡有,勿事穿鑿。每肴之登,由予經眼足矣。」

  俄頃,進官燕一盂,令審視。宰夫出湘竹管向盂亂灑,急詰之,則曰:「辣子粉也,每飯不忘,便可邀獎。」後果如其言。

  ◎瑤人嗜鹽

  瑤習,向例于每年迎春日,男婦老幼齊至縣署,聽候派鹽,由縣署分別大小,給以數大碗或二三碗不等。

  蓋瑤人向不知醫,持鹽回家,奉如拱璧,遇有疾病,將鹽和水沖食即愈,故必于此日向官取鹽,官亦以此羈糜之,以免滋生事端。每年需鹽三十包,約七千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