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物品類1


  ◎物品

  物品者,人造物之總名,為人所用,大小精粗皆是也。

  ◎家生

  家生為日用器具之總稱,江、浙間有此語。《夢粱錄》雲:「家生動事,有桌凳、涼牀、交椅、兀子之類。」

  ◎都人用具作元寶形

  都人日用器具,多喜作元寶形,如冬日之煤球筐,夏日之果木籃,以及糞簍、提筐,悉翹然如元寶。婦女之髻,亦翹其兩端,作元寶狀。琉璃廠火神廟之香爐亦然。

  ◎大內之太平缸、銅路燈

  和珅于嘉慶己未查抄議罪後,分其第,半為和孝公主府,半為慶親王府。嘉慶庚辰,慶親王薨,管府事者阿克當阿代郡王慜綿呈出毘盧門□四座、太平缸五十有四、銅路燈三十六對。缸較大內稍小,燈則較大內所有者尤精,因分設于景運、隆宗兩門外。又凡所設鐵缸,及白石座細銅絲罩之路燈,亦皆珅物。

  ◎武英殿露房所藏藥品

  武英殿有露房,即殿之東末間,舊為藏庋西洋藥物花露之所,又有狗寶、鱉寶、蜘蛛寶、獅子寶、蛇牙、蛇睛等物。而蜘蛛寶黑如藥丸,巨若小胡桃,其蛛當不細矣。又有曰德力雅噶者,頗似藥膏,監造列單,交造辦處呈進,上分賜諸臣,餘交造辦處。舊傳西洋堂歸武英殿管理,故所存多西洋之藥。比交造辦處,而露房遂空,舊檔冊悉焚,於是露房之稱始改矣。

  ◎光緒庚子大內損失寶物

  光緒庚子拳匪作亂,八國聯軍入京,大內損失寶物凡數千件,中如碧玉彈二十粒,四庫藏書四萬七千五百零六本,金自鳴鐘二具,李廷珪墨一匣,穆宗日錄七十四本,德宗手書詩集一本,琬<王延>大屏四扇,玉馬一匹,粵寇璽印樣一本,國朝列聖圖像四軸,墨晶珠一串,粵寇林鳳翔、洪宣嬌齒牙一匣,小影一幀。又有玉璽為日兵所得,後即交回。又四大金缸為美兵所得,後由胡燏棻侍郎派何青雲前往領回。尤可惜者,我國史籍三萬五千本,由汽船二艘運往義大利國納托爾埠,裝釘甚華麗,明《永樂大典》亦在其中,惟攜出時滿地狼藉,至不完全,後藏英之萬國藏書樓。

  太廟玉冊六十餘分,分各百餘塊,塊高五六寸,寬七八寸,厚半寸許,南書房翰林撰文後,恭楷書玉上,鐫成,傅以漆金。聯軍至京,美兵護守太廟,英兵欲取玉冊,美兵舉槍向之,乃止。美兵退,英兵恣所取。及交還太廟,檢其數,失二百餘塊。天壇之蒼璧,地壇之黃琮,日壇之赤璋,月壇之白琥,皆歷朝法物,並失之矣。

  ◎奉天內務府所藏典訓宗器

  奉天內務府尊藏典訓宗器,二百餘年,寶守維謹,屢有增加。茲依光緒乙亥以前內府案卷錄之。敬典閣上層,供奉九代聖容九箱,行樂圖四箱,每歲春秋二分,由陪京大臣恭晾,太廟供奉冊寶五十八分。敬典閣中層,尊藏玉牒黃檔、紅檔二百四十包,寶十顆。敬典閣下層尊藏玉牒黃檔、細檔六十包。

  崇謨閣尊藏實錄一千四百零三包,聖訓三百一十六包,老檔十四包,實錄圖一匣,又恭存列祖列宗所遺御用鞍轡、弓箭、腰刀、鎗劍、櫜鍵,高宗御用朝冠、朝珠、朝帶、袍褂、鞍轡、弓箭、劍鎗、腰刀、櫜鍵、甲冑,仁宗御用朝冠、朝珠、朝帶、袍褂、鞍轡、鎗劍、腰刀、准捷鎗、撒袋、弓箭,宣宗御筆字掛屏、鞍轡、威禽鎗、木杆鎗、銀式件、樺木鞘、小竹子、火鐮、火紙筒,文宗御用鞍一副、藤鞭一把、撒袋一副、弓四張、箭三十六枝,以及各宮殿陳設一切金玉銅瓷物件、金錁、金條、銀錁、書籍、字畫、冊頁,並文溯閣收存各書籍。每值大員更替,按照印冊,查點一次,專疏奏聞。

  ◎黃苕隱用器皆匏

  黃中理,字苕隱,南匯人。年八十而居貧,老于諸生,日用之物以匏充之者九,因自號九匏道人。

  ◎辰州苗器

  苗民器用頗多,如犁耙、鋤鐮、長柄刀斧、籮筐、背籠、背枷、桔橰、筒車、機梭、紡車、蠶筐、鼎鍋、釜簹、碗箸、杓盂、項圈、手釧、網巾、衣服、升鬥、戥秤、剪刀、針錐、尺、梳櫛、碓磨、火鎗、杆子、環刀、弓弩、兜鍪、皮甲、鑼鼓、號頭、蘆笙、畫角、腰鼓、鐃鈸之屬,皆自為之,能通其用。

  ◎汽機

  汽機,用熱力發生水蒸氣,以成動力之機械也。水化汽以後,其汽之體積大於水之體積一千六百倍,若密閉於器,不使漏泄,則汽被壓迫,彈力甚大,能將容器破壞,汽機之發動,即利用此力也。

  機以銅鐵為之,有鍋爐,鍋中盛水,爐中燃煤,發生蒸氣,以管引入汽櫃及汽筒中。汽筒為一圓筒,中有鞲韝,能於筒中進退移動,有柄與飛輪相連,出筒外,汽櫃附於汽筒之旁,前後有二孔,與汽筒通,中一孔放汽出外,或引汽入凝水櫃。汽櫃中有活罨,如覆盂狀,以掩其孔。活罨有柄出汽櫃外,亦能進退,罨前進,則露出後孔,掩前孔與中孔,使前孔在罨中,與中孔相通,罨後退,則露出前孔,掩後孔與中孔,使後孔在罨中與中孔相通。

  鍋中之汽,先入汽櫃,由後孔入汽筒,推鞲韝前進。鞲韝前之空氣,由前孔入活罨中,自中孔放出,此時鞲韝柄之柄前進,推動飛輪,機內附屬之件,均隨之轉動,活罨之柄,遂推活罨後退,掩去後孔及中孔,露出前孔,汽由前孔入汽筒,推鞲韝退後,鞲韝後之汽,由後孔入活罨中,自中孔放出。

  如是前後進退,使鞲韝之柄,轉動飛輪,迴圈不絕。一切工業及汽船、汽車之類,皆以汽機飛動,利用甚宏。此機之創,在十八世紀之前,其制尚未盡善,經英人瓦特改良,始適於用。天津、上海頗有能仿製之者。上海之廠曰求新。

  ◎觀象臺儀器

  康熙己酉六月,聖祖詔令改造觀象臺儀器,蓋因戊申欽天監監副吳明烜言:「推曆以黃道為驗,黃道以渾儀為准。今觀象臺渾儀損壞,亟宜修整。又地震方向,各有所占,請造滾球銅盤一座,並設臺上。儀器備,則占驗始為有據。」疏入,下禮部議。尋以取到元郭守敬儀器於江南,不果行。至是,掌欽天監事西洋人南懷仁為監副,疏請改造,從之。

  ◎靈台儀象

  康熙癸醜正月,南懷仁以新制天體儀、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儀、地平緯儀、紀限儀告成,將制法、用法,繪圖立說,名《新制靈台儀象志》,疏呈御覽。《靈台儀象志》言天體象之用凡六十,黃道經緯儀之用凡十,赤道經緯儀之用與黃道經緯儀同者凡五,異者凡九,地平經儀、緯儀之用凡十八,紀限儀之用凡六。

  要之,天體儀乃渾天之全象,為諸儀之用所統宗,七政恒星之經緯宮次度分,與先後相連之序,相距之遠近,俱於斯見焉。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儀、緯儀,所以推七政恒星之行及所躔之度分也。紀限儀則旋轉盡變,以對乎天,或正交,或斜交,定諸星東西南北相離之度焉。此六儀者,用各有異,而又可互用相參,故能測驗精密而分秒無差也。

  ◎簡平儀、地平半圓日晷儀

  康熙辛酉二月,制簡平儀,制地平半圓日晷儀,俱以銅為之。

  ◎三辰簡平地平合璧儀

  康熙癸酉四月,制三辰簡平地平合璧儀,以白金為之。

  ◎地平經緯儀

  康熙癸巳二月,聖祖命監臣紀利安制地平經緯儀,以銅為之。地平經緯儀者,合地平象限二儀而為一,凡測諸曜,則旋象限儀,以遊表低昂合之,令與諸曜參直,其橫半徑所指,即地平經度,遊表所指,即地平緯度,測一器而經緯胥得也。

  ◎星晷儀、矩度象限儀、方矩象限儀

  康熙甲午二月,制星晷儀、矩度象限儀、方矩象限儀,皆以銅為之。

  ◎測晷器

  國初,莆中姚朝士有測晷儀器,不論北極高下,皆可得真晷刻。

  ◎三辰公晷儀、六合驗時儀

  乾隆甲子二月,制三辰公晷儀,以銅為之,制六合驗時儀,以銅為兩球。

  ◎圭表

  乾隆甲子二月,重制圭表。蓋迎日推莢,肇自上古,而土圭測景,詳于成周。宋元嘉時,何承天立表候晷,後代仍之。明於觀象臺下設晷影,堂南北平置銅圭,于石台南端植銅表,上設橫樑,用影符以取中景。本朝因其制,惟銅表舊高八尺,此加二尺焉。

  ◎壺漏

  乾隆丙寅四月,重制壺漏。蓋浮漏之制,有求壺、廢壺。複壺以播水,建壺以受水,玉權以釃水,銅史以令刻。今之日天壺即求壺遺制,制天壺即複壺遺制,平水壺、分水壺即廢壺遺制,萬水壺即建壺遺制。至於龍口玉滴,銅人抱箭,亦即玉權銅史遺制。自宋以來,大略相同,惟舊法每日十二時分一百刻,今厘為九十六刻,此則有異者也。

  其制,計播水壺三,形方,上曰日天壺,次夜天壺,又次平水壺。下有分水壺一,形方,受水壺一,形圓。播水三壺以次漏於受水壺。受水壺上為銅人,抱漏箭,下安箭舟,水長舟浮,則箭上出,水盈箭盡,則泄之于池。

  ◎刻漏壺

  厲之鍔,字寶青,乾隆時之錢塘人。嘗自出巧思,制刻漏壺,鎔錫為之,運轉自然,晷刻相應,不爽毫髮。

  ◎萬壽天常儀

  乾隆庚午八月,制萬壽天常儀。

  ◎璣衡撫辰儀

  乾隆甲戌正月,璣衡撫辰儀成。璣衡撫辰儀,本渾天儀之規則,而厘以今之度數。其在外者,即古之六合儀,而不用地平圈。蓋既測定南北正線,而後置子午圈,則子午圈即為南北之正線,平面之四方皆正。又北極出地度,以京師為准,自北極而上五十度五分,即上應天頂,自南極而下五十度五分,即下對地心。而應天頂之衡,則兩極正,立面之四方亦正,而地平已在其中,故不用地平圈也。

  其次內者,即古之三辰儀,而不用黃道圈。蓋有天常赤道圈,有赤極經圈,則測得日月星之赤道經緯道,即黃道經緯可推。且黃道與赤道之相距,古遠今近,日久有差,而儀器可無改,故不用黃道圈也。其最內者,即古之四遊儀,大略相同。

  ◎地球儀

  乾隆庚辰二月,制地球儀。地球儀之制,所以象地體,與天體儀相配,亦仍西法,惟布列地名時,于新疆及新向化之蒙古回部,靡不備具。

  ◎渾天儀

  周幔亭之學,鈲刮苛碎,窮鑿幽隱,專為人之所難。造渾天球,大僅拳許。嘗繪《長江黃運圖》,僅尺幅,而星經地緯,羅縷畢具。幔亭,名榘,乾隆時之江寧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