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動物類24 |
|
◎四鰓鱸 松江之四鰓鱸,味甚美,自魏、晉以來,即稱名產。狀與土附魚相似,大僅五六寸,冬至前後最肥美,蓋別為一種也。 ◎遮鱸 甯古塔之川有魚,其取之也,不網而刀。月明燎火,棹小舟,見魚而揕之。有遮鱸,大可百餘斤,有骨而無刺,如內地之鰉,味更勝。 ◎鱖 鱖,可食,巨口細鱗,背鰭有刺甚硬,色青微黃,有黑斑,腹淡白。亦名罽魚。 ◎沙魚 沙魚,為魚之胎生者,一名鮫,長者達二丈餘。體為梭形,後部漸細,以達於尾。骨骼柔軟,皮厚色黑,鱗為顆粒狀,粗糙而堅,口與鼻孔皆在腹面,鰓孔裸出,無鰓蓋,胸腹兩鰭闊大如翅,尾鰭兩葉,大小懸殊。產于熱帶下之海洋,兇暴無敵。其鰭曝幹為魚翅,入饌。皮可飾刀劍,磨治骨角。種類甚多。 背淡灰色,腹白,長八九尺者,曰白沙;藍色長丈許者,曰青沙;背茶色微紅,體側有紅斑長三尺許者,曰虎沙;腹左右有鋸狀突起長四尺許者,曰鋸沙;頭有橫骨作丁字形,眼在其兩端,長二丈許者,曰雙髻沙。以上數種皆常見。 ◎兩首魚 惠來神泉埠濱海,戶口數千,半以捕魚為業。光緒末,有漁人得一魚,重不過斤,而一身兩首,形如沙魚而略短,銳口無鱗。 ◎鯊 鯊,小魚也,產溪澗中,長五寸許,黃白色,有黑斑,鰭大,尾圓,腹鰭能吸附於他物。口廣鰓大,常張口吹沙,故又名吹沙魚。俗稱沙魚為鯊者,蓋將沙魚二字誤合為一字也。 ◎引沙魚 大海中有小魚,土人謂其善引沙魚,因名之曰引沙魚。此魚多浮於沙魚之前,如導引狀,或居沙魚胸翅下,或左或右,或去或留,其疾如飛,不久又至沙魚之前。熱洋中實有之。專喜偕藍沙魚同游泳,彼此相資,小魚得食,大魚得其引導也。 ◎無刺魚 浪洞河介居黃平、余慶之間,上下流各三十裡,有無刺魚,可食,味鮮美,細鱗無刺,全體僅有一圓長骨以撐持之。每尾重者僅半斤。 ◎飛魚 滿洲楊岱彭,字半嶺,杭州駐防之防禦也,博學工繪事,尤精花卉翎毛草蟲。性迂古,不多作。嘉慶乙亥,卜居長生橋下,其後軒臨西湖,暇日嘗以垂釣自怡。一日,獲一魚,長尺餘,類鱖,背有兩翼,蓄之盆盎。一夕,忽飛去。或雲,即飛魚也。 ◎人魚 道光初,廣東南海郭某謀生外洋,同治時返粵,時年五十餘矣。曾言在北美洲之某帆船充廚役,一日日過午,陰雲四合,遙見二人,行海面,眾皆驚愕。船主以遠鏡窺之,見二人裸體並臂,同行于驚濤駭浪中。約半小時,二人行漸近,覺臍腹以上具人行,腹以下為鱗族,同立水上,以尾潑剌而行,海波奔騰,船隨濤上下若浪狀。水手之健者,設法捕獲之。船主乃盛以大盤,滿注水。 長約三尺,短髮蓬鬆,耳目口鼻手乳皆與人無異,惟遍體涎滑,腥不可聞。一雌一雄,在盤上,似甚親昵。人集視之,絕不驚怖,時或微笑,惟口不能言。或以麵包投之,亦知攫食。越數日,放之海中,悠然而逝。 ◎藥叉魚 海南地近熱帶,所產動物至詭異。有藥叉魚者藍面若鬼,乳以上類人,乳以下則魚焉。 ◎毛魚 毛魚極細小,外視之似腐,可食。閩人重之,視為珍品。 ◎秋生子魚 秋生子魚出蓋平清河,形類白鰾。 ◎滑子魚 滑子魚長五寸許,形狹而修,產平泉州山溪中。 ◎納和 納和,魚名,長二三尺,腹甚扁而闊,多腴,可食。準噶爾部產之。 ◎蟲魚 蟲魚,一名尖口魚,大可尺許,銳口細鱗。產塞外山溪中。 ◎達法哈魚 歲八月,達法哈魚自海入江,積數至眾,或有履魚背而渡者。甯古塔、黑龍江土人每取魚炙臘,積以為糧。 ◎竹魚 竹魚翠色如竹,產黑龍、混同兩江。 ◎鰒 鰒,亦稱鮑魚,殼為橢圓狀,長二寸許,小於石決明,有吸水孔八九個,殼薄,外為淡褐色,內帶真珠色,附著海底岩石間。 ◎無鱗魚 青海有無鱗魚,可食,背無鱗而有紋,斑色,分黃白二種,長一二尺不等,略同內地之鱖魚,為青海特別產品,多產於布喀河、巴冷泊中。 ◎魯赫依 魯赫依,魚名,產回部,無鱗,口圓,身微扁,大者可七八尺。 ◎雙脊魚 長白山之江中多雙脊魚,色紫無鱗,其背雙脊,尾亦雙尖。偶一得之,味苦不能食。 ◎裙帶魚 裙帶魚,產海中,寧波甚多,可食,大者長五尺許。狀如帶,至尾而尖,無鱗,有強齒,背鰭連續甚長,背淡青,腹白。 金山衛饒海鮮,最佳者為鰣魚、河豚、石首魚、裙帶魚。國初,海禁嚴,順治己亥,海塘外均竪木牌,漁人裹足,海味不可複得,而裙帶魚價至廉,斤值銀三厘。至康熙中葉,則貴至一錢三分矣。 ◎鰻鱺 鰻鱺,亦稱白鱓,生於淡水。體長為圓柱狀,皮膚甚厚,有膠質之黏液,鱗柔軟,細不可辨,大者長至三尺。體色隨居處而異,有蒼黑、茶褐等色,腹純白。可食,味濃美,含滋養料甚富。亦作鰻(魚黎),又作鰻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