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迷信類5


  ◎打菩薩

  萍鄉居民如有感冒以至嘔吐、頭痛、頭暈、四肢畏寒、遍體發熱,以及口中譫語、面目紅腫經數日不愈者,即於寺觀迎楊四將軍像至家,置廳事。又請一道士,花衣紗帽,口念齊東集,跪而叩首。如是者半日。

  日暮,以壯有力者二人,肩負將軍左右簸動,任意播弄,口中作牛鳴,呼呼不已。此外雜以銅鑼聲,並攜一小水缸,徒步出門,至水畔有枯樹之處,道士對缸作法。當火光燭天時,凡見有飛蛾蟲蟻等來,即捕拿一二,置缸中,謂為病者之魂魄。既畢,仍喧嚷返家,但相戒同往之人不得回顧,謂回顧則魂魄來而複去也。稱之曰打菩薩。

  ◎雞蛋蔔疾病

  安徽太湖之人有疾病,則以雞蛋三枚問卜,以定吉凶,吉則醫之,凶則聽之。

  ◎采藥招魂

  采藥之風,盛行于懷寧之石碑。無論貧富之人,一經染病,不先延醫,但舁木偶至藥肆采藥。藥肆略詰病源,遂將藥名一一報告。木偶一動,即隱示需用此藥。歸而悉煎之,不問藥性。間有因此而戕身者,轉諉之於命數。如不效,則至夕又舁木偶於途,明火狂奔,鳴鑼高喊以招魂。

  ◎與將死之人換衣

  京師習慣對於將死之人,每不待其氣絕,即為之換衣,左支右撐,使病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問其故,則曰:「不如是,則不能衣,將裸體以見閻羅老子矣。」

  ◎草人

  黑龍江之達呼爾人,家中父子兄弟有若干,其西壁草人亦若干,微具眉目,囊其半身,死則去之,生則增之,謂祖宗也。巴爾呼人亦然。最忌動搖,觸之則主人病。病則祭以肉,舉家分肥。故饞者恒陰撼壁上草人,冀以得食。

  ◎喊夜

  湘中有喊夜之俗,喊夜者每言某夜見何鬼,以何法制之;某夜見何怪,以何法制之。於是迷信者,鹹願出資求其驅除鬼怪。某鄉此風尤盛,需索甚苛,而某甲思有以試之。某夜,于路旁竹叢中紮一草人,以長數丈之繩,一端系草人上,一端立而自持之。候喊夜者過,將繩猛拉之,喊夜者聞竹叢振振作聲,又隱一物,似人非人,似鬼非鬼,乃大聲叱曰:「何物妖魔,還不速去,行將使翦刀法矣。」某拉如故。

  喊夜者曰:「爾豈真不畏耶?行將使飛刀法矣。」某拉之仍如故。喊夜者懼而急奔。某知其無術也,乃作鬼聲狂逐之。喊夜者大號,狂奔數裡,某乃止。翌日,遇喊夜者,某故問其夜來何所見,喊夜者曰:「見一竹子鬼,已下翦刀法制之矣。」某甲笑曰:「此鬼卻未死,然汝已將跑死矣。」喊夜者知受其愚,乃哀求勿聲張。某甲狂笑,遍告鄉鄰,自是喊夜者不敢如前需索矣。

  ◎京諺

  京諺:「雨木架,達官怕。」蓋謂雪積林木,結冰如架也。相傳順治甲申春,曾有此異,明社以屋。光緒庚子春亦然,遂兆拳匪之亂。宣統庚戌冬,雪深數尺,都中居人又見此異。

  辛亥春,即患鼠疫,而滿洲、蒙古、雲南又有強敵進兵,官民惶駭。《漢書·五行志》:「長老名木冰為木介。介者甲,甲,兵之象也。」諺之木架,實木介之誤也。

  ◎湘中童謠

  湘有童謠,傳自明季,其辭曰: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翦刀送姊姊。姊姊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學打鐵。打鐵一,蘇州羊毛好做筆。打鐵兩,兩個娃娃拍巴掌。打鐵三,三兩銀子換布衫。打鐵四,四口花針好挑刺。打鐵五,五個棕子過端午。打鐵六,六月不見早禾熟。打鐵七,七個果子甜蜜蜜。打鐵八,八個娃娃砌寶塔。打鐵九,後花園裡好飲酒。打鐵十,十個癩子戴斗笠。打鐵十一年,拾個破銅錢。娘要打酒吃,仔要還船錢。」

  仔,小兒也,或曰,張、李者,即獻忠、自成之讖。其打鐵一以下,均暗兆順治以後年號,然乎?

  ◎江寧童謠

  道、咸間,江寧童謠有「蝴蝶飛過牆,江南作戰場」之語。又曰:「太平天子朝元日,南北分疆作戰場。」至鹹、同間粵寇之亂,而語悉驗。

  ◎駱文忠平石達開之童謠

  粵寇石達開之擾四川也,朝命兩湖總督駱文忠公秉章督師援剿。穆宗登極,調文忠督四川。時方攜湘兵隨征,而以記名道黃忠壯公醇熙、記名按察使蕭壯果公啟江分統之。忠壯、壯果先後陣亡。文忠率所部以同治壬戌四月擒達開於紫打,蜀亂始平。

  先是,蜀中謠雲:「四川地土薄,硝磺用不著。若要太平時,除非馬生角。」「蕭」俗書作「肖」,蕭、黃同剿石逆,猶加二字于「石」旁也。治賊無效,故曰用不著。「角」「各」音近,馬生角,「馬」旁「各」字,指文忠之姓也。

  ◎京師多童謠

  光緒乙酉、丙戌間,京師多童謠。時侍郎王文錦密陳于兩宮,謂將有西狩之兆。文錦固夙精天文家言也,且請移蹕西苑以禳之,遂詔修儀鸞殿而遷居焉。然庚子之變,文錦已前死,不及見矣。

  ◎石碑回文詩

  寶山石甕者,東莞八景之一也。在東莞常平鄉,距寶山三裡,有地名胡口澗。宣統朝,築廣九鐵路,道此,鑿山,發見石碑。碑有文,每行十字。文雲:

  「道本無涯際人愈好愈奇,人思維系入扣算要知除,有邊日期口急須莫佛金,處半堤木金水合改子丹,據字垂大願人火人還九,憑會柳誓嘻笑八也西轉,證赴楊洪嘻笑九把方為,引華著劫齊同九刀八立,少中趙歸璧完乃提面妙,移來濟船免巽離眼著玄,不點半字上會同合丁機。」

  掘地者以碑送邑署,有研究之者得其讀法,蓋螺旋文之六字詩也。每句末一字,與下句連成,讀末一字之半。茲譯其語如下:

  大道本無涯際,示人愈好愈奇。可知金丹九轉,專為五妙玄機。幾個合同會上,一字半點不移。多少引證憑據,處處有人思維。絲絲入除扣算,莫要佛子還西。四方八面著根,艮離巽兌船濟。齊來中華赴會,二字半邊日期。其口急急莫改,文人也把刀提。是乃完璧歸趙,甫著楊柳垂堤。是木金水合火,八八九九同齊。齊刼洪誓大願,原人笑笑嘻嘻。

  其語似謠似讖,可解而不可解。然有釋之者曰:「五妙,謂漢、滿、蒙、回、藏五族也。合同會,謂三合會、同盟會也。中華,謂改帝國為中華民國。革命志士初在海外,至是乃相率而歸也。文人提刀,謂宣統辛亥革命,從軍者多文人也。完璧歸趙,謂隆裕後率宣統帝以政權還之漢族也。」

  ◎古讖應今事

  古讖雲「天羅地網」,上有電線,下有鐵道也。「一條路上來,一條路上去」,電車也,鐵道也。「只聽見說話,勿看見人」,電話、留聲機器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捷駛快車也。「自說自話」,演說家也。「讓你著天飛」,飛艇也。「順風耳朵」,無線電也。「高帽子」,朝冠也。「千里眼」,望遠鏡也。「放吸相」,放大照相也。「人舉人」,選舉也。「像煞是個人」,蠟人也。

  ◎天安門之讖

  京師天安門,即明之承天門。李闖入京時,拔箭射「天」字不中,投弓大訽。左右慰之曰:「有天命者任自為。」李大怒,欲殺之。蓋其時本朝在滿洲,國號後金,年號天命,闖誤以為指本朝也。後果成讖語,故易「承天」為「天安」焉。

  ◎王亶望聯讖

  順、康間,蘇妓有卿憐者,以色藝著稱。及笄,為浙撫王亶望所得,嬖之甚。繡闥中懸一聯曰:「色即是空空即色,卿須憐我我憐卿。」王后以貪敗,或謂為色空空色之讖也。

  ◎吹簫不用竹之讖

  大兵入關,張獻忠為肅武親王豪格所殪。相傳獻忠曾於塔中拆出一碑,文曰:「造者余化龍,拆者張獻忠。吹蕭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獻忠睹之,恒不悅。一日,乘馬巡行,王望見之,援弧一發,獻忠應聲而落,其徒亟奔救,死矣。人始悟所謂「吹簫不用竹者」,蓋肅武親王之「肅」也。

  ◎廿厘錢之讖

  康熙時鑄錢,輪廓最闊,質純而肉好。時沿用順治圜法,其背右刊滿文,左刊漢文。文為地名,錢為某地所鑄,即刊某地名一字於背。如江蘇為蘇字,省名也;宣化為宣字,府名也。

  雍正以後,始全用滿文。其後,民間有集其錢以為廿厘錢者。蓋錢背有漢文地名,而其數最多者,厥惟康熙時,都凡二十種。複次其文,綴為五言四句,以音韻諧之,曰:「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甯河南廣浙,台桂陝雲漳。」

  有以第一句之「福臨」,謂指開國而言者,蓋此二字為世祖禦名也。第二句首以「宣」字,隱指國運至宣統而終。第三句有「河南」二字,第四句終以「漳」字,為隆裕後率宣統帝退位以組織政府,全權授與袁世凱,為其興于河南漳水之兆也。

  ◎王用和字讖

  王鼎,字用和,丹麓子。器度端重,聰慧性成。喜讀書,師與講習,便了了,行文亦時露新穎。八歲學吟詩,有「無情風雨過,花落不成春」之句。客有談及紅顏薄命者,則舉《大學》集注中「夭夭,少好貌」一語為證,以為「夭」字讀作上聲,即殀義也。十二歲即殤,識者謂為讖焉。

  ◎丁飛濤詩讖

  少年詩必避蕭瑟語,丁飛濤儀部澎嘗詠蝶雲:「愛爾飄揚意,依人冉冉飛。高低惜芳草,浩蕩弄春暉。有夢長為客,無家尚憶歸。故園風物變,楊柳未應稀。」五六二句,群歎其有神采。

  柴紹炳見之,愀然曰:「飛濤少年登第,風雲路闊,忽作此酸楚語,當非佳祥。」已而果被謫出塞。久之歸裡,故宅已售之他人,百物更變,惟垂柳數株,翳綠如昔,人謂為詩讖也。

  ◎田玉娥詩讖

  童筠,山陰人。游毛西河之門,工詩文。幼聘姑女田玉娥,未婚,而童以事北上。田送之,詩曰:「錢塘相送遠,過此是杭州。月杵舂鄉夢,霜砧搗客愁。渡頭千樹老,江上一帆秋。無限臨歧意,東西水自流。」後童竟不歸,田亦夭亡。

  ◎賀希白語讖

  獲嘉賀希白孝廉行素,於康熙甲辰下第歸,乃搜家藏廿一史、十三經暨諸子百氏之書,羅列幾案,寢饋其中,嘗累數日不出。乙巳夏,避暑城東亦在園,偶感風露,急入城,遂歿。月前,忽書於壁曰:「出生平所讀書,再一披閱,與之作別。」不謂遂成語讖也。生平嗜讀,卒用以老。嘗自言人當多識古賢豪行事,稍知趨向,庶不汨沒流俗。

  ◎尚之信字讖

  康熙丙辰二月,尚之信約眾謀逆,送偽印于吳三桂,自稱暫管輔德將軍。丁巳五月,反正歸朝,自稱暫管平南親王。識者謂其前後兩銜,俱以「暫」字冠首,於義為斬頭,禍形已兆矣。

  ◎高宗詩讖

  乾隆庚辰,高宗親制《歲朝圖》,禦題詩有「榑木初輝少海紅」句。又識雲:「庚辰元旦試筆,得長律二首,書之幀端,以迓新韶嘉慶。」是年十月,仁宗誕生,於是「少海初輝」句已成佳讖。迨乙卯正位青宮,丙辰內禪受璽,兩字紀元,適名嘉慶,可謂巧矣。

  ◎癡和尚語讖

  癡和尚,不知所從來,或雲沈姓,或雲孫姓。冬夏一衲,與人言,無莊語,間且謾駡,然事後多奇驗。不飲酒,惟好食肉,無多寡皆盡。張大木耽禪悅,多方外交,樂與晉接。

  時聖祖春秋高,理密親王再廢,主鬯未卜,意和尚前知,作禪語探之曰:「佛將成道,誰能受衣盋者?」瞪目曰:「何問為!衣盋久已付汝。」未幾,世宗登極,計其時,禦名已藏正大光明殿扁後矣。

  王少宰母蔣太君尤重之,供養宅中。一日忽曰:「今夕我欲臥太夫人床上。」告之,太夫人曰:「和尚放顛,必有所為。」即遷別室,讓榻與之。夜半,棟折榱崩,舉室驚起。太夫人曰:「吾有壓厄,和尚感我恩,故以身代。」方搶攘間,和尚從瓦礫堆中闖然出曰:「誰作惡劇,妒我臥此,竟拆屋去矣。我夢未醒,無已,當另覓一覺耳。」

  和尚旋居松江西林寺之萬佛閣,衲外無他物,惟挾一竹笥,緘之甚固,每出,必告常住曰:「慎視我篋,勿私啟。」後有一游方僧來,聞其語,竊發之,僅一敝袱,包一小狗,目尚未瞬,似初出腹,急緘之。和尚歸,即怒駡曰:「戒若等勿啟,今違之,此地不可居矣。」即躍秀野橋湍流中。視之,死矣。三日不流,亦不僕,第四日不知所在。複啟笥審之,並小狗亦渺。群謂狗乃畜生道中得悟者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