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鑒賞類四8


  ◎畢秋帆賞古磚

  畢秋帆撫陝時,值生辰,某令特具古磚十數方為壽,並將磚名搨出,裝成冊頁,古雅可愛。畢見之大喜,出勞其僕曰:「我生日,惟爾主所贈,特風雅,甚荷厚意,然未免勞苦矣。」僕遽應曰:「然,即小人於此事亦出力不少。」

  畢詢其故,僕遽將其主人如何覓舊本摹仿,如何在某處定造,如何上色,如何使之剝落,如何使之生苔蘚之術,一一言之,不稍諱。畢面頳,不作一語,拂袖而入,旁人皆匿笑。

  ◎阮文達藏漢晉八磚

  阮文達積得漢、晉八磚,因題其室曰八磚吟館,賓友聯吟,乃編為《刻燭集》三卷。

  ◎張叔未得漢晉八磚於海鹽

  乾隆乙卯四月,張叔未以己亥秋海鹽有海現之異,(相傳每數十年輒有數日海潮,遠退數十裡,大風揚去浮沙,見井灶街墓基址,名曰海現。)城內外古甓累累,大半海現時所出,率為麻布文,數十百中,一二有文字,因買舟往覓之。至則見漁舍短檣中,有蜀師磚數枚,以百錢購之。

  其比鄰婦孺見破磚可易錢,鹹搜索以出,乃雇漁人擔之以歸舟。凡得漢、晉磚八,因名讀書處曰八磚精舍。八磚之中,有漢永甯元年磚、太康年郭家葬磚。

  ◎趙寬夫好聚古磚

  仁和趙寬夫明經坦好聚古磚,於斷垣敗甃間,極意搜討。前後所得,凡六十有一,為孫吳紀元者二,為兩晉紀元者二十一。始吳主亮太平元年,迄晉孝武帝太元四年。為吉利語者四,曰吉利葉宜,曰萬歲不敗,曰蘀吉日造,曰六月黃吉。

  為題識姓氏者六,曰褚謁者,曰陳叔惟,曰賀信,曰章氏所作,曰章先作記,曰噲璧。為古錢文者二十一。多六朝厭勝之品,為方勝者二,為人形者四,為雙魚者一。其字有篆有隸,悉方整古勁,畫亦奇愕有致。寬夫珍之,因自號曰保甓居士。

  ◎孫月泉載磚而遊

  錢塘孫月泉,名承祖。質魯好學,嗜古磚,而易為人欺。同治時遊臺灣,為郡縣記室,月修所入微,輒以購磚。每居停量移,則行篋輒十餘具,皆磚也,真贗雜具。暇則出而陳之幾,一一摩挲,至夜不倦。

  ◎況夔笙得磚於揚州

  光緒戊戌九月,況夔笙以客授揚州故,自瓊花觀街移居舊城小牛彔巷。其地距舊城遺址不遠,虹橋西南有頹垣一角,屹立荒煙蔓草間,輒督郭姓老僕登城尋磚,辰往午還,肩荷蹩躠,殊苦。得磚一,旌以錢百。僕嗜飲,得錢供杖頭,又甚樂。城築于宋而磚則唐,蓋當時取用他處舊磚耳。

  所得城磚七,其文曰鎮江前軍,書勢精勁圓腴,神似鬱孝寬書《武侯祠碑》,又文曰鎮江後軍,又文曰鎮江右軍。又文曰揚州,宋磚也,「揚」字從「手」從「易」,質地色澤,不逮從「木」之磚遠甚。又文曰高郵縣,又文曰全椒縣,又文曰步軍司交燒造修天長塔。

  一日,葺廚下短垣,得斷磚,文曰楊州,書勢勁逸。琢為硯,蒼堅致潤,非他磚所及。「楊」字從「木」。王懷祖《讀書雜誌》曆引《史》、《漢》、碑版以證楊州字,隋以前從「木」,唐人誤從「手」。此磚尚不誤,斷非唐以前物也。

  又一日於虹橋茶肆牆間見有磚,文曰大使府燒造。僕輩與之婉商,酬以錢二百,以新磚易之。較他磚稍薄狹,蓋賈似道嘗以同知樞密院事為兩淮制置大使時築城所造也。又於市牆見有磚,文曰殿,亦以前法得之。以上各磚,並陽文隆起,書勢秀拔。惟天長塔磚字小而淺,疏率不工,疑出陶者之手。

  ◎劉鐵雲藏鐙柄

  欲探篆籀之原,必於陶器求之,而海內收藏家向鮮有所著錄。光緒中葉則有陶器中之鐙柄出見,大率為商、周時物,多三代古文,與鐘鼎文相類。

  於是而可知真楷成于唐,唐以後無真楷,分隸成於漢,漢以後無分隸,篆籀成于周,周以後無篆籀矣。

  鐙為陶質,以膏燃火,使放光明者也。其制與薦熟食器之豆相似,上有如碟者,以盛膏,中有柄,下有足。《禮記》執鐙注雲:「豆下跗也。」可知鐙亦有有足者,非盡如《廣韻》所謂之有足曰錠,無足曰鐙也。劉鐵雲搜集鐙柄至夥,最精者,尚五百餘具。

  所鐫之字,極類鐘鼎文,非繆篆,故可確定其為商、周時物。鐫字之處,或圓,或橢圓,或正方,或長方,或匾方,或尖方,且陰文為多,其為陽文者,則不及百分之一也。

  ◎李漁村藏季孫行父所城口古瓦

  康熙時,東武有李漁村名澄中者,藏有季孫行父所城口古瓦二葉,其質甚堅。瓦口有籀文,一曰千秋,一曰萬歲,字畫圓潤可愛,叩之作金石聲。

  ◎成哲親王藏銅雀台瓦

  成哲親王嘗得銅雀台瓦,有明人之字鏨其上,雲得自漳水之濱,其質堅致如石。

  ◎張叔未藏晉瓦荷盂

  乾隆己亥秋海鹽海現時,嘉興張德容曾往觀之,買數瓷器,然率破碎不足重。乙卯三月十三日,其弟叔未游海鹽,購得晉瓦荷盂與太康二年磚于海濱漁父,蓋亦海中物也。盂瓦沙骨,釉如雲母,外純素,內栔荷葉七瓣,高二寸二分,口徑五寸,口厚二分,底厚四分。

  黃省甫語叔未雲:「昔隨宦于新鄭官署,山陰童二樹擕太康瓦券來,留嘗累月,其色質絕與此類。」安邑宋芝山題是盂雲:「此的是漢晉瓷。世上所謂古窯,隗囂宮碗外,更無與此匹者,至足寶也。嘉慶戊辰閏五月。」叔未曾賦詩紀之。

  ◎張叔未見古盆

  道光時,浚吳淞江,工人獲古盆,似瓦非瓦,盛水則熱,繼且沸。旋以爭奪致碎,盆為夾底,中畫離卦,蓋仿諸葛武侯刁鬥之制也。張叔未嘗見之。

  ◎趙撝叔考證新瓦

  趙撝叔大令之謙工書,喜考證。在南昌時,某太守以新瓦刻古文,搨以示趙。撝叔大讚賞,即日援引古金石書,成考證一篇,洋洋數千言,意殊得,持以示某。

  某大笑曰:「公亦受吾欺耶?此餘贗物也。」出瓦示之,撝叔亦大笑。

  ◎劉燕庭藏唐善業泥造像

  唐善業泥造像,前人未經著錄。道光己亥,劉燕庭游西安慈恩寺,始於雁塔下物色得之,或全或闕,大小凡八具。

  全者一面一佛,坐蓮台,二尊者侍下,或蹲二獸,蔭以娑羅樹,一面則「大唐善業埿壓得真如妙色身」三行十二字,陽化遒勁,若敬客書。

  ◎王丹思藏宣窯蟋蟀盆

  明宣宗酷嗜蟋蟀,曾密詔蘇州太守物色之。時有蘇州衛中某武弁,捕得蟋蟀一,猛勇善鬥,傳驛上貢,帝大悅,比照捕得首虜功,給武弁以世職,故吳中童謠曰:「蟋蟀叫,宣德皇帝要。」當時官中貯養蟋蟀之具,精細絕倫,故後人得宣窯蟋蟀盆者,視若奇珍,其價值不遜于宣和盆也。王丹思殿撰敬銘曾於市中購得宣窯戧金蟋蟀盆一具,作長歌以紀之,中有「星移物換秋複秋,長聞唧唧蟲吟愁。

  金花暗淡盆流落,流落民間同瓦甌。延陵遺老昔曾見,銅盤雙淚金仙流。長吟欲招古帝魂,鵑聲濺血悲相酬」。戧金盆流傳絕少,惟吳梅村祭酒曾藏一事,其集中有長歌紀之,低徊詠歎,以寓其開元、天寶之思焉。丹思所謂「遺老昔曾見」者,蓋指此也。

  ◎陳其年藏供春壺

  供春壺,茗具中上乘禪也,發明于明代吳氏婢名供春者。其後制此者有四人,曰董翰,曰趙良,曰袁錫,曰時鵬。鵬子名大彬,所制乃益擅場。繼起者曰彭君實,曰龔春,曰陳用卿,皆不及大彬遠甚。而大彬弟子曰李仲芳,制小圓壺,則精絕,技在大彬之右。陳其年檢討所藏甚多。

  ◎陸貫夫所見時大彬壺

  長洲陸貫夫,名紹曾,嘗見時大彬所制茶壺,有分四旁底蓋為一壺者,合之注茶,滲屑無漏,名六合一家壺,離之乃為六也。

  ◎張叔未藏時大彬漢方壺

  時大彬漢方壺,隱泉王氏藏之百數十年矣,乃國初幼扶進士舊藏之物,其款用刀,書法逼真王羲之《換鵝經》。王心耕為張叔未作緣,叔未乃得之,賦詩志喜。

  張又起為之作圖,吳兔牀以隸字題圖冊,曰千載一時,並賦五古張之。兔牀藏大彬壺三,皆不刻銘,不若叔未所得,壺底有歐陽修詩「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素濤起」二句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