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鑒賞類三3 |
|
◎世祖得石鼓 世祖入關,得重三百餘斤之石鼓一架,為六朝故物,並有桐木所制之木桴。 ◎張幼量愛石 鄒平張幼量,名萬斛,嘗行長白山中,見有巨黃石,甚佳,乃以牛三百頭,拽至其家之園亭,每語人曰:「此石絕似大癡畫中物。」又嘗愛一竹根石,大不盈寸,根節宛然,常日夕撫翫不去手。 ◎馬嶰谷藏靈璧石 皖之靈璧山產石,色黑黝如墨,叩之,泠然有聲,可作樂器,或雕琢雙魚狀,懸以紫檀架,置案頭,足與端硯、唐碑同供清玩。海內士夫家每搜藏之,然佳料不多覯,大率不逾尺也。明季,土人得石二,高可作屏風,厚數寸,紋致色潤,罕物也。 僧悟本性愛石,卓錫於洪湖之老子山,一日,渡湖西,過靈璧,聞人言石之巨,訪土人,乞購,乃以數金歸僧。僧買舟,運以返,度其修短,招吳中著名石工,資以來,制之為磬。其繫繩處,天然有九竅,玲瓏宛轉,似連環。曆二年,工始竣。適海潮頻作,蘇之阜寧、鹽城間浮出香楠無算,僧得其數段以為之架,於是稱美觀焉。 未幾,僧死,徒不能繼師志,藏物漸漸佚,惟雙石作佛殿供品,有所顧忌,不敢棄也。高郵進士吳某選盱眙令,舟過老子山,遇風不得渡,入廟瞻禮,見石,詫為奇珍,摩挲不忍釋。抵任之次年,客有談及者,輒讚歎。客謂此區區者,固不難強致之,吳默然。未逾月,客挈悟本之徒至,言寺傾圮,乞使君資助。吳應之,給以金三百。徒感謝,願獻雙石為壽。吳陽拒,客再三強,始受。蓋此乃客計,直以三百金購之耳。吳因運石至高郵故里,旋解組歸,築小園置之。 吳故名士,交遊滿天下。時世祖方定鼎,招致遺賢,就征入都者,率道出高郵,往訪吳以伸款洽,睹此雙石,歎為得未曾有,爭賦詩以志其盛,中以益都馮文毅公溥、合肥龔鼎孳尚書所作尤名貴,吳固喜為傳物也。杭人徐章向給事于明宮,擅雕刻技。南都不守,流落江淮,吳訪而致之,使以馮、龔諸作及己之贊記,摹諸石。徐乃以深鉤之筆,分刻石竅中,見者驚為絕藝,遠道文人且或貽書相問訊。吳樂甚,於是遍贈拓本。既下世,其孫荷生亦寶貴之。 乾隆初,淮鹺發達,鹺商各出其羨余以從事園林,竭力羅致珍玩。祁門馬嶰谷刺史曰管為群商領袖,營屋天寧門街,土木丹青,備極美奐,世所謂小玲瓏山館者是也。其奴劉二曾役於荷生家,為言雙石之妙,因納交於荷生而得之。 ◎宋牧仲藏怪石十六枚 齊安怪石名天下,自宋蘇東坡時始。宋牧仲判黃州時,遍求不可得。所謂聚寶山者,斷嶺頻岡,累累皆粗石也。康熙乙巳秋,其友人屢以石餉之,較文辨色,得十有六枚。牧仲乃置於晶盤,注以泉水,各即其形象名之,而系以贊。 一圓透徑寸,色黃白,上有紅文,鋒棱如剪,名之曰宜春勝。 二如紫菱,有僧默坐蒲團,凝然在望,其達摩壁上影乎?因名為達摩影。 三如菱而小,上淡墨色,裹肉其內,下紫色瑩澈,白文縷縷,眉目宛然,與鴛鴦無異,旁有一卵,以翼覆之,是為紫鴛覆卵。 四類棗而匾,色白,內含碧草數莖,如寒潭秋藻,因以命名。 五為紅蜀錦,大如栗,文彩如織。 六如紅豆,內有圓光隱隱,非朱霞籠月而何? 七為鬼面石,大如指頂,色紅白。 八則玉貝葉也,以淡墨包深紫色,類鴛鴦石,上有白玉貝葉。 九匾小,色白,三星在列,是為三台象。 十圓而白,形同芡實,雙眸炯炯,所謂白眼看他世上人也,名雙白眼。 十一曰紅蝦蟇,造物之狡獪,固如是哉,何其宛相肖也! 十二青黃二色,形類棋子,有鸜鵒眼一。 十三與紅蝦蟇相伯仲,眼差小而口甚分明,背有紅點,曰紅蟾蠩,文之也。 十四匾小而長,彷佛美人之肌膚,有瘢,殷然可愛。或曰,此楊妃瘢也。 十五如大松子,青色白點,光比貓睛,因名之為賽貓睛。 十六則諸石之殿也,殿諸石,等諸石矣。棗形冰色,上下白點二,儼然冰天皓月,影在地上,是名冰天月。 ◎明珠藏紅寶石 明珠有紅寶石,徑五寸,室中視之,微似黝黑,映於日光中,則丹耀煥發矣。門客有戚宦滇南者,出是為式,使覓之三四年,弗得,懸價三千金,而市賈所呈,至二三百金而止,皆短小邪曲,雜以瑕纇,求其瑩澈合度者,無有也。寶井屬騰越州,州為滇之極邊,井去州城五百餘裡,荒遐嶔嶮,絕無人煙。 采寶者結伴裹糧,攜兵械而往,或弗至,至而無獲,獲而歸途仍喪於猛獸、瘴疫、盜賊者多。采之之法,井在萬山中,攀援陟降而後入,深數十仞,以長絙系身,操椎鑿赴之,得石一塊即出,同侶共挈數枚,不敢複留。歸而日磋磨焉,晶瑩則寶出,巨細隨所鐘,如粟荳者,亦寶也。或質本巨而椎傷之,難得二三寸者。其最佳者,常價之二三百金、百金者也。客終以弗能愜貴臣意為恨,求之未已也。 ◎石異 康熙時,有人於歸州香溪得一石,大如鬥,剖之,得雌鴛鴦石一枚。後複過此溪,又得一石,剖之,得雄鴦鴛石一枚,因琢為雙杯而寶用之。 ◎高宗仿製石鼓 國子監石鼓新舊各十枚,新者為高宗命工仿製者,以滇中白石為之,文鐫鼓面。舊者不似鼓,形亦不一,鐫文於腰。其一似中斷後,為人製作。舊者餘九,亦剝蝕,無一完好。石色黝,似嘗髹漆者。且剝落一片,字尚存片上,若樹皮之剝落然。 ◎汪松麓觀石鼓文 歙縣汪松麓副貢肇龍在京師時,一日,挈秀水鄭師雍遊太學,觀石鼓文,曰:「是可注而讀也。」退則摹其文而注釋之,因著《石鼓文考》,定為周宣王時史籀所篆。松麓於尊彝、鐘鼎、諸古篆、雲鳥、蝌蚪之文,遇目輒辨,且可於暗中手捫而識之。 ◎伍拉納藏空青 凡石中有水者,俗謂之空青。乾隆時,伍拉納曾藏水晶空青,中有魚形。俗傳空青為山膽,山谷有之。然考《本草》,空青生益州山中,弘農、豫章間有之,他山則愈少矣。有白青、綠青諸名目,能化銅鉛為赤金,治目之聖藥也。腹中漿涸,埋土中七日,汁液重生者真。或又謂空青多為蛟龍所攫,以致人世罕覯,則齊東野人之語也。袁子才曾于貴人家見一石卵,內外瑩澈如水晶,中有漿汁,隱隱流動,下蹲一白兔,躍躍欲飛,雲是空青,此又別一種類矣。 ◎徐某論所見英石 英石,出廣東英德縣,城臨大江,石山四繞。德清徐某嘗登南門睥睨以望之,大山如屏幛周遮,小山若峰刃矗立,皆英石也。石工入山,擇其形勢適用者,鑿之以歸,大者充園囿中假山之用,其小者或剖而分之,或黏而合之,作幾上假山及案頭硯山之類,均以皺瘦透秀四者備具為良。徐于廣州歸德門某肆見一臥石,長可丈許,皺紋極細,皆具峰巒形,蓋設肆者將以漸鑿取之,為假山、硯山以售於人也。 徐在嶺南久,曾見最奇者三石,一為鹺商吳某家幾上之石,高尺有五六,長三尺餘,千峰萬幛,長亙連綿,其下坡陀,若臨水際,宛然衡嶽排空而湘江九曲環回於下也。右首邊際石壁鐫八分書「南嶽真形」四字,朱文印章一,曰「沈漪字文瀾」,大如豆,蒼老工致。 一為兩淮運使趙之璧之石峰,蓋其祖勇略將軍良棟所遺也,高三尺餘,上巨下削,根具三足,嵌入紫檀座,絕似奇峰插天,初無造作痕,峰半篆書曰「一柱擎天。河北韓世彥書」數字。一為梧州太守永常之硯山,長五寸,高二寸餘,峰巒挺拔,岩洞幽深,面無反正之別,五嶺、九嶷不足奇矣。此三石者,玲瓏宛轉,奇特巉岩,曲盡皺瘦透秀之妙,真上品也。徐,乾隆時人。 ◎孫文靖藏文石 滇中產文石,乾隆庚寅,孫文靖公士毅督黔學時,曾得其尤者百規,乃建竹室,置水盆以養之,曰百一山房。緣一規面幕皆像形,黑質白章,諸景鹹備。最異者兩岸陡峭,長松交蔭,急峽中孤舟如駛,上坐一人垂釣。石不盈二寸,人僅一粟,而鬚髮眉目神彩如生,絕似黃大癡富山春筆意。又有人在楚購一盤七枚,多碎錦紋。一枚作一遠樹鴉枝,薄靄蒙之,題曰月中桂。 ◎孫訥夫得佛靈石 常熟孫訥夫太守于乾隆戊申,從征廓爾喀,獲一石于丹達山,名之曰佛靈石。旋奉母諱,哀勞致疾,歾於打箭爐之帕朗古營次,地僻不得棺,斬大樹,刳其中以斂之。當易簀時,謂從者曰:「毋棄我石,留以示我子孫。」及歸櫬時,載石以俱,太守之子子瀟編修原湘作歌以紀其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