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工藝類9 |
|
◎鄧完白刻石印 鄧石如少以貧故不能從學,逐村童采樵,販餅餌,負之轉鬻。日以其贏給饘粥,暇即從諸長老問經書句讀,摹仿木齋篆刻及隸古書。弱冠能為童子師,見生徒憨跳,即舍去,刻石印,寫篆隸,鬻諸市。 ◎胥山人鑄銅印 濰陽胥山人,工鑄銅印,用撥蠟法。而又精于《說文》六書之學,考核篆法,一字不苟,印式古樸無倫。嘗走京師,謁盛伯羲祭酒,以印進,盛大賞之,為游揚於公卿間。複為書名帖,大署「胥倫字不滅」五字於尺幅,進謁王公,每持之,遂為一時所傾倒矣。時孝欽後六秩萬壽,京外臣工謀進祝嘏品,苦無特異者。適胥鑄六十甲子印成。 甲子印者,以干支相配,六十一周,皆鐘鼎文字,古意盎然。因購而鍍以金,寶光益煥發,因進呈焉,孝欽覽之欣獎。以年用其一,至一周,則年登期頤。詢出何人手,左右以奏聞,乃頒賜補壽字、畫、荷包等物。以布衣而得此,一時稱殊榮焉。而胥山人之名,乃滿京華矣。 ◎工刻竹木扇骨 光緒初,江都於嘯軒目光精炯過人,方寸之中,能刻萬字,至闊扇骨,可刻三十行。其法,初時須先書之,然後奏刀,已而但須每字作點,後僅須以墨界其上,以防欹側。界畢,即鐫刻,成字甚速,不煩細視而點畫無不分明。其最小之字,以大十餘倍之顯微鏡照之,猶不能見。于嘗入泮,于雕鐫金石外,並工書畫也。 安徽知縣某,能在四寸見方之牙刻三千小字。二十四根小扇牙骨,每面能刻十六行真楷,以顯微鐃窺之,一絲不差。 ◎濮仲謙刻竹 濮仲謙,江寧人,言貌樸野,粥粥若無能。而善刻竹,一帚一刷,竹寸耳,句勒數刀,便與凡異。其所自喜,必用竹之盤根錯節者,以不事刀斧為奇。經其手,略刮摩之,遂得重價。居三山街,裡党資其潤澤者恒數十人,而仲謙貧自若也。于友人坐間見有佳竹佳犀,輒自為之,意偶不屬,雖以勢劫之,以利動之,終不可得。 ◎李遷於刻竹 李希喬,字遷於,歙人。工篆刻,能雙鉤法帖,又斲竹為臂閣及界尺,鏤刻燦然,如寫生,捫之,無毫髮跡。雖號竹工絕技之濮仲謙,不是過也。 ◎周芷岩刻竹 嘉定竹器名于時,以鐫刻著也,而盛于康熙、雍正、乾隆時。周顥,字晉瞻,芷岩其自號也。世居嘉定城南,性磊落不羈,而未嘗與物忤。家無儋石儲,而未嘗以衣食累人。讀書不應科舉,而於畫獨有神解。仿古賢山水人物,皆精妙。尤好畫竹,興酣落筆,風枝雨葉,無不曲肖。 嘉定自朱松齡父子以畫法刻竹,其後有沈兼、吳之璠、周乃始諸人,皆精其藝。芷岩更出新意,作山水樹石叢竹,用刀如用筆,不假稿本,自成邱壑,其皴法濃淡凹凸,生動渾成,畫手所不能到者,能以寸鐵寫之,當時以為絕品,且亦雅自負。其運刀時,若絲發未稱意,雖垂成,亦斧以毀之。 ◎竹器之製造 東南數省以竹器著名者,自江蘇之嘉定外,則有湖北之黃州,浙江之永嘉、嵊縣、余姚,皆為特別美術。惜囿於舊法,不知改良,且日就下焉。嘉定不產大竹,其竹購自湖州之梅溪。乾隆辛未,高宗南巡時,王某獻竹刻於行在,蒙賜翰林,自此得名,惟此乃文人學士之所為,猶刻畫金石也。 至專精其事者,則有朱松齡,刀法簡淨,深得畫理,然僅有陰文。其子小松克承家學,延及秦一姐、沈兩之輩,遞相師授,各自名家。後之作者,乃因其法,易以陽文,於是山水、人物、花鳥、草蟲以及真草、隸、篆諸體書法,無所不有。其最巧者,變為陰陽合刻,層次分明,淺深迭見,益得畫家遠近濃淡之致。而雕鎪精細,盡態窮神,竹刻之能事備矣。至於翻黃器皿,如幾榻屏障之屬,愈出愈奇,則亦創自乾隆南巡時也。 黃州竹最大,土人每截其一節作汲水桶。鄉間造屋,亦用竹為柱。制器者,則以水煮熱,去內層之黃及外層之青,以架壓平,廣可逾咫。所制宮扇,天然一塊,不用邊緣,面刻字畫。其它如盤匜、插屏之類甚多。但其竹以大著名,制器多以獨幅見長,雕刻之工,不及嘉定也。 永嘉竹與湖州同,有剖其竹之半刻名人手書,作為抱柱對聯。有織成篾簟嵌竹刻之字畫作為對聯、描屏者。 嵊縣隨地產竹,西鄉竹工最著名。亦煮熱劈絲,用細眼之鐵板將絲抽過,絲細如線,圓勻一律。有女工包抽竹絲者,主家計竹征絲,計絲給資,圓徑之竹,抽若干絲,有定例,若能加細,其贏得之絲,歸女工自得。其絲編成細簟,宛如綢綾,又以墨染絲與白絲相間,織成文字。最著者為水墨龍畫,值百金,中等者為文具籃。 余桃方橋亦產竹器,而多作匾絲。用兩斜面之鐵板抽過,絲闊而薄,經風欲飛,文具籃內用木板作牆,傅以編成之簟,如席紋縐紗。 ◎方絜刻像 方絜,道光時之歙縣人。善刻小像於臂閣,或筆筒,以其伎遨遊吳越間。嘗為釋六舟作廬山行腳圖像於竹臂閣,鬚眉畢見。又為阮文達作八十象,更佳。後歿於禾中。 ◎筆管鐫字之原始 苕上筆估多於竹管鐫字,以為徽幟,實始於康熙以後。平湖沈文恪公荃家藏法帖,嘗蒙聖祖御筆書「落筆風雲」四字於卷端。諸城劉文清公墉亦嘗蒙高宗宸題「清愛堂天香深處」扁額,二人感激恩遇,管城鐫刻,比之勒鼎銘鐘,不意苕估之摹仿為之也。 ◎刻葫蘆 禁城園禦曠地,徧植葫蘆。當結實之初,斲木成笵,其形或為瓶,或為盤,或為盂,鐫以文字及各種花痕,納葫蘆於其中。及成熟時,各隨其笵之方圓大小自為一器,奇麗精巧,能奪天工,款識隆起,宛若磚文,乾隆朝所制者尤樸雅。 ◎徐某刻葫盧 道光中葉,有徐某者,能以瑪瑙厚刀押葫盧陽文。所制有三小兒鬥蟋蟀圖冊子,凡蟲及牽草小兒注視狀,一垂髫,一小髻,一雙髧,面目各異,而陽文突起,極句勒,不見一毫斧鑿痕。其蓋即用本身之頂,或海棠,或葵花瓣,乃削之,稍仄揜上,提攜不墜。徐性孤僻,終身不娶。嗜酒,不與人共飲。 偶制一枚成,攜出,即為人購去。大率一金一枚,得直,即沽酒獨酌,酒盡再制。室無長物,囊無餘貲,絕不幹人,品亦高矣。惟葫盧須北產方佳,每北客來多購以備用。 ◎梁葫蘆 梁九公,太監也。北地多蟈蟈,好事者率盛以葫蘆置暖處,可經冬不死。葫蘆長者如雞心,截其半,嵌以象牙,或紫檀為蓋。其扁者旁拓玻璃窗,以刀刻花卉,都人尤貴重之。九公制此為業,售之必獲巨值。方葫蘆未成時,束以範,方圓大小唯所欲,大者如鬥,可為果盒,極小者為婦人耳璫,尤精巧,其它奇形詭制,不可殫述。文備山水花鳥之狀,細入毫髮,非由刻鏤,空隙處皆有「梁九公制」小方印,他人效之,不能及也,人皆呼為梁葫蘆。 ◎雕鏤象牙 象牙性堅,而制器者雕鏤山水人物,細入毫髮。蓋先以鋸解之,以醋浸經宿,則軟如腐,雕成,再以木賊草水煮之,即堅如故。 ◎雞卵殼刻小山賦 道、鹹間,湖南黃熙嘗刻一雞卵殼,初視之,亦不甚異,向有光處視之,卵殼刻唐太宗《小山賦》一首,字跡皆八分書,較蠅頭更細,後署「庚申湖南黃熙敬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