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朝貢類1


  ◎禦門

  禦門之典,六部堂上官及司員均得侍班,故人才賢否,堂陛熟知。自此典輟,而司員黜陟,惟憑曹長一言,祇于外轉時一覲天顏而已。

  ◎視朝升殿

  升殿之儀,樂先奏,殿后戶辟。駕將入殿后戶,御前侍衛左右交互,往來於殿門之內。內侍二人,執二紅燈,盤旋而舞。少頃,各肅然就列,樂亦頓闋,皇帝已端拱座上矣。陛下鞭聲起,三鳴鞭而贊作。

  ◎朝賀大會

  朝賀大會之日,諸王貝勒貝子公皆於丹墀上行禮。行禮處橫布棕毯,由東而西,作一字形。元日皆貂服,二品以上同,三品以下朝服,餘日則皆朝服。

  ◎站山子

  太和殿墀品級山,鐫正一品至九品,文左武右,合正從計之,為行四,為數三十有六。恭遇皇上升殿,科道官立山旁糾儀,謂之站山子,即宋人排班石遺制,此則有笵金為山形之差別耳。朝官戲呼站山子科道為天罡星,蓋舉其數以相嘲也。

  ◎大朝筵宴之陳設

  大朝筵宴,內務府設朱漆反坫於丹陛之中。坫方可八尺,上陳碧玉洗一,徑可二尺,厚可二寸,中鐫禦制玉盂聯句,于文襄公敏中書;玉勺二,長二尺,交陳洗上;玉壺一,高亦二尺;碧玉琖八,徑九寸者二,徑七寸者六。

  ◎常朝

  列聖憂勤國事,帷宮燕寢,無不披覽奏章,召對大臣。其王公將軍各部人員無政事之責者,於每月五日早集午門前,朝服坐班。上駐蹕大內日,王公皆于太和門坐班,侍衛奉旨賜茶,始散。上駐蹕園中,王公則偕百官坐班午門外,科道官輪班察核,不至者劾之,謂之常朝。

  ◎禦便殿

  皇帝將禦便殿時,前導之內監以靜鞭鳴地作響,王大臣皆鵠立,不聞聲息,間有朝靴橐橐聲,來往盤旋而已。

  ◎坐班

  午門坐班典禮,沿明之舊,各衙門堂派者,皆資淺無差之員,屆時齊集朝房,俟糾儀禦史至,傳呼上班,則各設品級墊,盤膝列坐。糾儀禦史巡視一周。有頃,退班,各遞職名(紅書之。)而散。

  ◎年班朝覲

  蒙古內外劄薩克、青海、伊犁、科布多、察哈爾所屬各旗,回部等處汗、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塔布囊、公主子孫,及奉天、熱河、五臺山內外劄薩克喇嘛,四川土司等,均有年班朝覲之例。逢元旦進內,行三跪九叩禮。皇帝臨幸各處及內廷宴賞,則又有跪迎跪送跪受等禮。

  ◎年班進京所帶行李人役

  喀葉噶爾伯克等年班進京,定例,每一伯克,准帶跟役一人,其行李斤兩,則三品伯克准四千斤,四品准三千斤,五品准二千斤,六品准一千五百斤。回子王照三品伯克加一倍,准八千斤。貝勒六千斤,貝子四千斤,公三千斤,各伯克子弟六百斤。行李斤兩較多,跟役名數較少,回人每於定例外多帶跟役,於是驛站大被滋擾。

  其後議定回子公及伯克子弟行李尚不甚多,照例准帶,其回子王貝勒各減行李二千斤,貝子至五品伯克各減行李五百斤,六品伯克減三百斤。有於例外多帶跟役者,多一人,再減行李二百斤,多二人,則減四百斤,再多,則以次遞減之。

  ◎慶祝萬壽

  萬壽節,王公大臣文武職官等,黎明時,鹹蟒袍補服,排班於圓明園之正大光明殿前;三品以下者,排班于出入賢良門外。上龍袍珠冠入座,鴻臚官唱排班引導宣贊,一如大朝儀。上受賀畢,始還宮。

  ◎早朝時刻及升禦之殿

  唐之早朝在日出後,朝罷議政,國朝則不禦門而但辦事,引見或升殿,亦必先辦事。國初,趨朝皆在辨色後;嘉慶中有卯正入值之旨;同治初以垂簾漸晚,至辰刻;光緒以後,改用寅刻,朝退甫卯正耳。康、雍以前,皆以乾清宮為寢殿,乾隆以後,改禦養心殿,殿在月華門外,凡召對辦事,皆於此。每日軍機大臣先入,始由吏部兵部堂官帶領京外文武官員引見。

  ◎紅綠頭牌

  召見引見等名次,皆用粉牌書名以進。王貝勒用紅頭牌,公以下用綠頭牌,俗稱紅綠頭簽,皆繕寫姓名籍貫及入仕年歲、出師勳績,以便御覽。

  ◎碰頭殿磚

  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穀傳聲之概。大臣被召見,恩命尤篤。或綸音及其祖父,則須碰響頭,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然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奏對以三語為率

  軍機大臣每日召見,須長跪良久,至以為苦。相傳秘訣,無論奏對何事,必以三語為率,並須簡淺明白,不須皇帝再問也。

  ◎吏部引見

  吏部帶領京外文官引見之例,司員以五鼓入朝房,書吏亦至矣。尚書、侍郎至,則排班,以五六人為一排,班首班尾,皆以司員一人領之,一領班,一押尾。未引見前,即刊引見單,按其衙門之先後,人數之多寡,開具履歷事由,分若干員名,若干起。每員均有綠頭簽,簽以白硬骨紙製成之,上半段綠色,首尖而下長,中寫引見人姓名履歷。

  尚書、侍郎跪御座側,呈遞皇帝閱看,閱後,仍發交軍機處擬旨,簽亦發還原官保存之。每屆三年京察引見,分別記名與否,至記名禦史補缺,翰林開坊遷轉,均吏部承辦。引見禦史、翰林,凡記名在前之五六人,均須列入引見單,依次引見。其圈出者,向系第一人,至第二次,第二人變為第一人。

  其名列在後者,須引見至四五次,方得補缺,然明知名列在後,而引見萬不能不往者,謂為陪客。推原定制,恐同班中有奏對不稱旨者,故多開員名,以備首列之人事出意外,可點用其次人員。故於擬正之外,複有一人擬陪。

  ◎兵部引見

  京外武職人員之引見,則由兵部掌之,一切規制,略如吏部之帶領文官引見也。

  ◎世祖登極

  世祖即位,年甫七齡,崇德癸未八月二十六日行登極禮。是日天寒,出宮時,侍臣進貂裘,卻而弗禦。將升輦,乳媼欲同坐,上曰:「此非汝所宜乘。」弗許。及升輦,由東掖門出,諸王貝勒文武百官均跪迎。上禦殿,顧謂侍臣曰:「諸伯叔兄朝賀,宜答禮乎?宜坐受乎?」侍臣答曰:「不宜答禮。」

  於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率內外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大臣,行三跪九叩首禮,頒大赦恩詔,諸王貝勒複叩首。時喀爾喀使者來朝,隨班祝賀,拜跪失儀,即宣問禮臣,答以遠方使者未嫻禮節,乃悅。禮畢,上起立,因讓禮親王先行,始升輦入宮,顧謂侍臣曰:「適所進裘,若黃裡,朕自衣之,以紅裡,故不服耳。」

  ◎世祖逢五視朝

  世祖初禦宇,魏文毅公疏言少而勤學,古人比之日出之光,宜及時肇舉經筵日講以隆治本。辛卯二月,世祖親政時,嘗言深居高拱,不如詢訪臣鄰,批答詳明,不若親承顏色。故事,有朔望之朝,有早朝晚朝內朝外朝,今縱不能如往制,請一月三朝,以副勵精圖治至意。自是遂定逢五視朝之制。

  ◎高宗卯刻視朝

  高宗視朝,必以卯刻。每歲十二月二十四日後,自寢宮至乾清宮,每過一門,必鳴爆竹一聲。軍機大臣之在直廬者,聞聲自遠漸近,則知上已視朝矣。

  ◎劉於義朝拜暴薨

  武進劉相公于義,性剛毅,受世宗知,佩征西將軍印,屢破準噶爾。乾隆中,年已七十餘,奏事養心殿,跪良久,立時誤踏衣袂,僕倒。體素肥,因暴薨。高宗甚惜之。傅文忠公出告人曰:「劉相公死得其所矣。」

  ◎乾隆朝之正殿朝會

  正殿朝會,雖舊典,然率不舉行。乾隆庚辰,高宗以平定金川,又值聖壽四旬之慶,故一舉行。後十年,西師武成,綏服回部,拔達克山、安集延、哈薩克、布魯特鹹稱臣入貢,兼值五旬萬壽,仍命在太和殿朝會宴饗。時將軍兆惠自葉爾奇木得回部樂,奏送適至,因命於大饗所陳諸部之末肄之。天顏大喜,作歌兩章,以紀其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