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稗類鈔 | 上頁 下頁 |
地理類2 |
|
◎自湖北夏口廳至京師 至是而定北游京師之計畫,易汽船而為汽車焉。乃自夏口啟程,乘京漢鐵道汽車至灄口,陂塘相屬,地勢窪下。北經孝感縣,(屬湖北漢陽府。)出武勝關,峻嶺重岡,山脈雄厚。車行至此,穴山而過,約十餘裡,北入河南境。(河南古稱中原,東西南北相距各約千里,地勢西北多山,東南平衍。黃河橫貫北部,洛河入之。東南有沙河、汝河,皆入於淮。近省之地當黃河下流,屢有沖決,民多苦之。)至信陽州,(屬河南汝寧府。)過遂平、西平二縣,(均屬河南汝寧府。)郾城縣(屬河南許州。)而抵許州。(河南許州直隸州州治。)地益平曠,與南方風土迥異。北至新鄭縣,(屬河南開封府。)其西為登封縣,(屬河南河南府。)境有嵩山,五嶽之中嶽也。高六千尺,周百二十裡,三峰最高,中有峻極,東曰太寶,西曰少室。 開封縣(河南開封府府治。)自新鄭北至鄭縣,(河南鄭州直隸州州治。)開封在其東,河南省會也。地近黃河,屢遭水患。城西二十餘裡,為宋故都,(有宋宮及艮嶽故址,並唐時猶太教所建教堂遺跡。)城南有朱仙鎮,為四大鎮(湖北之漢口、廣東之佛山、江西之景德及朱仙為四大鎮。)之一,舊時貿易甚盛。 黃河 鄭州北行四十裡,至榮澤縣,(屬河南鄭州。)地濱黃河。黃河發源青海,與長江之源僅隔一山脈,東北流過甘肅省,出長城外,作弧背形,複入長城。南流經山西、陝西之間,至潼關,水勢寖盛。折而東向,橫經河南、直隸、山東三省而入於海。河流挾沙,遷徙不定,每一泛至,氾濫數百里,輒成巨災。 汲縣(河南衛輝府府治。)黃河有鐵橋,上鋪軌道,以通汽車,長數百丈,鐵柱深入沙中。渡河行數十裡,入汲縣界。旋見城郭壯麗,有衛河環其北,太行山(在河南省西北境,綿亙數千里,山東省在其東,山西省在其西。)峙其西。出城,渡衛河,(有比干墓。)過淇縣,(屬河南衛輝府,有殷三仁故里。)至宜溝驛。(有周子貢故里。) 安陽縣(河南彰德府府治。)自宜溝驛北行,經湯陰縣,(屬河南彰德府,有宋岳飛故里,祠中樹枝皆南向。)北至安陽。(曹魏曾都於此。)城之西南有山,產白石。由東北之臨漳(屬河南衛輝府,有漢曹操銅雀台故址。)而北渡漳河,入直隸境。(自元代建都,後明成祖由南京遷都於直隸之順天,後因之。南北距六千餘裡,東西距千餘裡,背山臨海。運河北流至天津,匯九河之水入於海。自北而西群山重迭,有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外制蒙古,屹然天府。其南湖泊至多,有魚米之利,惟北境高寒,冬令多墐戶以居。)高阜累累,遙望之有七十二,或曰此曹操疑塚也。北行至磁州。 磁州(屬直隸廣平府。)正定縣(直隸正定府府治。)磁州盛產煤,多陶戶,其地山明水秀,略似江南。由此北行,過邯鄲縣,(屬直隸廣平府,古趙國所都。)經沙河縣,(屬直隸順德府。)四望平沙,或積成邱阜。北由邢臺縣(直隸順德府府治。)而至正定,自正定以西,別築鐵路達山西之陽曲縣,(山西太原府府治。)長五百里。 清苑縣(直隸保定府府治)自正定北行,過定州,(直隸州州治)其西山嶺蟠曲,為北嶽恒山之支脈。北至清苑,直隸之省會也,商賈雲集。自京而西至晉、秦、隴、蜀諸省,皆由此。 涿州(屬順天府。)出清苑北行,渡易水,道左有碑,記燕太子丹送荊軻入秦事。北至涿州,(蜀漢昭烈帝及其將張飛故里。)出城渡永濟橋,橋跨拒馬河,長可裡許。北過良鄉縣,(屬順天府。)經蘆溝橋,其下即桑乾河,橋左別建鐵橋,汽車行其上直達京師,穿西便門城缺處,至正陽門西車站止焉。蓋京漢鐵路,南起漢口,計程二千八百里,至此而盡。 京師 京師在直隸省,別之曰順天。居白河之西,分內外二城,外城七門,週三十八裡,內城九門,在外城之北,週四十裡,皇室在焉。國子監在城東北隅,中貯石刻經文及周時石鼓。城東南有觀象臺,高十丈,儀器皆備,又有各國使館。內城之中曰皇城,週三千六百餘丈,皇城之中曰紫禁城。西華門之西通皇城南北曰西苑,中分南北中三海。神武門北有景山,煤石所成,頗高峻,其上有亭台。 ◎自京師至山西陽曲縣 當發軔之始,附乘京漢鐵路汽車,南至正定,小住。旋易正太汽車西行,渡滹沱河,有漢光武帝麥飯亭,河流迅疾,深淺不常。過獲鹿縣(屬直隸正定府。)而西,山徑回復,地勢險峻。過井陘縣,(屬直隸正定府。)縣北有山曰井陘,亦太行山脈,其山四面高平,中下如井。 陽曲縣井陘以西,為山西境。(山西北跨長城,東界直隸,南接河南,西鄰陝西,東西約距六百里,南北約距千餘裡。近北地高山多而少雨,西南俱以汾河為界,中有汾河為本省巨浸,濱河之地平坦腴沃。)西過壽陽縣,(屬山西平定州。)至榆次縣,(屬山西太原府。)北五十裡即陽曲,山西之省會也。西臨汾河,為往來秦、隴、蜀、藏之通道。 ◎自山西陽曲縣至新疆和闐縣 臨汾縣(屬山西平陽府。)自陽曲西南行,傍汾水東岸,經徐溝縣、祁縣、(均屬山西太原府。)平遙縣(屬山西汾州府。)而至介休縣,(屬山西汾州府。)南有綿山。(晉介之推隱此。)沿汾水而南,至靈石縣,(屬山西霍州。)有古石,高六七尺,非鐵非石,叩之有聲。西南至臨汾縣。 潼關 華山 越臨汾西南行,至侯馬,渡澮河,抵聞喜縣。(屬山西絳州。)西南經永濟縣,(山西蒲州府府治。)複沿汾水東岸,南渡黃河,入陝西境。(陝西古稱關中,東西距七百餘裡,南北距千三百里,唐以前歷代帝王多建都於此。地勢南北皆山,中央平坦,秦嶺橫亙其中,渭水流其北,漢水流其南,黃河自長城外南流而為省之東界,渭水入焉。渭水流域東距黃河,南界秦嶺,北繞長城,萬山中有險仄之徑可四達,故為西北扼要之區。)兩山夾流,黃河自北來,至此折而向東,所謂河千里而一曲也。至潼關,倚山據河,乃為天險。西至華陰縣,(屬陝西潼州府。)其南有華山,即西嶽也。洞壑峰巒,為五嶽之冠,最著者為蓮華峰,峰勢相連,視泰華差小,故名少華。 長安縣(陝西西安府府治。)自華陰西行,過華州、(屬陝西同州府。)渭南縣(屬陝西西安府。)至臨潼縣,(屬陝西西安府。)有溫泉,出驪山下,即古華清池也。複西行五十裡,抵長安,北環渭水,南屏終南,頗占形勝。城週四十裡,濠廣八丈,(本金、元舊址,明永樂時增修之。)由東門入,見東北隅尚有小城周九裡,(明秦王藩城。)向西轉南,則唐故宮之遺址,猶有存者。 咸陽縣(屬陝西西安府。)平涼縣(甘肅平涼府府治。)自西安西行,渡渭水,北至咸陽。西北行至邠州,(陝西邠州直隸州州治。)有大佛寺,穴山為屋,有石像。循涇水西北行,入甘肅境,(甘肅居本部之西北隅,東西距三千六百餘裡,南北距二千四百里。氣候甚寒,四月猶或飛雪。地多山嶺沙磧,惟沿黃河兩岸土壤腴美。黃河之外,有渭河、洮河,水急不便行舟。)至涇州。(甘肅涇州直隸州州治。)居秦、隴東西之沖,眾山環峙,涇、汭分流,一咽喉要塞也。西北至平涼,西城有崆峒山。 皋蘭縣(甘肅蘭州府府治。)出平涼而西,踰六盤山,沿途土人多穴處者。西抵皋蘭,為甘肅省會,居黃河南,為通西域之咽喉。皋蘭山環城而峙于南,人民漢、回雜處,富庶甲西部。 西寧縣(甘肅西寧府府治。)出皋蘭城西行,過黃河浮橋,以船為之。又西行,經碾伯縣,(屬甘肅西寧府。)有四望山,道險狹,(漢趙充國略定西羌,以此為形勝之地。)西至西寧。萬山回合,近接青海,漢、番土產之互市在此。自此而西,踰日月山,即入青海境。(青海古為西羌,有湖曰庫庫淖爾,大如海,故名。東西距二千里,南北距千里。地勢甚高,東有祁連、西傾諸山,山巔恒積雪,巴顏哈喇山麓高出,其東之鄂陵、劄陵二湖約三百里,有噶達素老峰者,上有池水噴出,作金色,黃河之源也。其西犁石山,則揚子江之源也。地氣冱寒,人民以蒙古族為多。) 張掖縣(甘肅甘州府府治)自青海複至西寧,東北行,經大通縣,(屬甘肅西寧府)北至永昌。(屬甘肅涼州府)西北行,至張掖。西南有祁連山,產木,水草亦美。西行四百里,經肅州,(甘肅肅州直隸州州治)又西北七十裡,至嘉峪關,為萬里長城極西之端。 哈密廳(新疆哈密直隸廳廳治。)出嘉峪關,道左有天下雄關碑。更西行,沙磧浩浩,已入大戈壁。其地崇岡迭阜,高澗深溝,有九溝十八阪之目。經安西州,(甘肅安西直隸州州治。)西北行山磧中,旬日不見草木,水鹵不可飲,必攜食水自隨。至哈密,始入新疆境,(新疆為我國極西遮罩,本西域回部,官軍征而有之,光緒壬午置行省。東西距七千里,南北距三千里。地勢高峻,大山東西橫亙,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半屬戈壁,間有沃壤,北路土脈較腴。川之大者,北有伊黎河,南有塔里木河。民族龐雜,除漢族外,有駐防之滿洲及蒙古、纏回各族。纏回以布纏頭,與內地普通裝飾之回人異。又有哈薩克、額魯特、準噶爾等人。而戶口蕃廣必推纏回,故稱之曰回疆。)為新疆之門戶,城小而固,有大渠一道引而注之,產瓜極甘美,附近有回城,回人居之。 吐魯番廳(甘肅吐魯番直隸廳廳治。)自哈密循南路而西,折而北行兩山中,以避風戈壁(風戈壁者在山之南,綿亙數千里,春夏多怪風。)之險,經鄯善縣,(屬新疆吐魯番廳,一稱辟展。)亦都會也,西至吐魯番。再西南行,至托克遜,自此而西,用紅錢。西行至焉耆府。(一稱喀喇沙爾,與吐魯番皆有戍兵。) 阿克蘇縣(新疆溫宿府府治。)自焉耆西行,渡海都河,複西行,達庫車州,(新疆庫車直隸州州治。)經拜城縣,(屬新疆溫宿府。)至阿克蘇。峭岸如削,其上平衍,回城依其麓,縣城在其西。 莎車縣(新疆莎車府府治,一稱葉爾羌。)阿克蘇以西,尤荒僻,無廛肆。西南渡蔥嶺大河,抵巴楚州,(屬新疆疏勒府。)複西南行,至莎車。為南路大城之一,周十餘裡,城內東南隅有古塔,周約十二三丈,中有盤道,至頂三十餘丈,有市,長約十裡。罪人之流戍新疆者,多居此城。 疏勒縣(新疆疏勒府府治,一稱喀什噶爾。)自莎車西北行,經英吉沙爾廳,(新疆英吉沙爾直隸廳廳治。)有界牆,回民居南,戍兵居北。西北至疏勒,為回疆最西大城,城新舊各一,回民居舊城,新城在其西北,戍兵居之。其地為西域要津,是以村落繁密,貿易興盛。 和闐州(新疆和闐直隸州州治)自疏勒返莎車,東南行約六百里至和闐城。居崐侖山北麓,有和闐河、克裡雅河之灌溉。自和闐南行,可達西藏,惟山路險惡,瘴癘逼人,故行旅絕少。 ◎自新疆阿克蘇縣至京師 南路之行既竣,折回阿克蘇,策馬北行,踰木蘇爾嶺。嶺長百里,堅冰巨石互結而成,間有裂痕,其下無底,登涉必以冰梯,冬夏積雪,無鳥獸草木,徧山惟見馬骨。 綏定縣(新疆伊犁府府治,一稱惠遠城。)既踰冰嶺,複經數山,渡伊黎河,即至綏定。其地山渠交錯,土膏沃衍。自綏定東行,為天山北路,東經精河廳,(新疆精河直隸廳廳治。)形勢險要,多鹻地。又東經烏蘇廳,(新疆庫爾喀喇烏蘇直隸廳廳治。)水土清腴,東行至綏定縣。城鄉富庶,流水繞村,風景一如內地。 迪化縣(新疆迪化府府治,一稱烏魯木齊。)自綏定東南行,經昌吉縣,(屬新疆迪化府。)至迪化,新疆省會也,商業甚盛,富庶甲關外。城西有沙岡,城東南有博克達山,山極高,冰雪積歲不消。 自迪化東北行,至古城,亦繁盛,有要路可通蒙古。自此東行,經奇台縣,(屬新疆迪化府。)地絕戈壁,居天山之陰,上無飛鳥,下無青草,所謂窮八站也。 鎮西廳(新疆鎮西直隸廳廳治,一稱巴里坤。)過窮八站東抵鎮西,亦在天山之陰。城西北有巴里坤湖,(古名蒲類海,後漢竇固追擊呼延王至此。)源出天山北麓,西北流匯為巨浸,天山以北之水泉,此為最大,繞湖多良田,亦宜畜牧。城東別有城,舊為滿洲兵所居。南通哈密,北有要道可達蒙古。 科布多(科布多辦事大臣所轄者,為杜爾伯特四旗,輝輝特二旗,明阿特、劄哈沁各一旗,阿爾泰山辦事大臣所轄者,為新和碩特、新土爾扈特各一旗,阿勒泰烏粱海七旗。)烏裡雅蘇台(在外蒙古三音諾顏部之西。)自鎮西北行,入蒙古境,(蒙古北接俄屬西伯利亞,為大高原,東西距五千三百里,南北距二千七百里。大沙漠曰戈壁,西入新疆,水草俱絕,漠南曰內蒙古,漠北曰外蒙古。)經劄薩克圖(在外蒙古。)西部,踰巴彥達爾克嶺,西北行抵科布多城,(科布多全部之首邑。)與其北烏梁海部之地,並多湖泊。東行千三百里,抵烏裡雅蘇台,西北杭愛山,(相傳即古燕然山,漢竇憲勒石紀功之處。)高大際天,東接興安、肯特諸山脈,附近川流多發源於此。 庫倫(外蒙古土謝圖部之東北。)買買城 自烏裡雅蘇台東行,至薩伊爾烏蘇,折向北行,至庫倫。據土拉河之濱,土人多為喇嘛,活佛即居此。地當俄國商路,直北有買賣城,與俄境恰克圖僅隔一柵。 張家口(直隸張家口廳治,一稱張家口。)居庸關 自庫倫東南行,經車臣汗部(在外蒙古。)之西,行戈壁中,而抵四子部落。(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複東南行,入直隸境,至張家口,是為北入蒙古西至山西之要道。東南行六十裡,抵宣化,(直隸宣化府府治。)地近邊牆,為直北孔道。東南行,經土木堡、榆林堡,抵居庸關,巨石危崖,交聳互峙,中有溝澗,夏秋漲而冬枯。自此東南行,經昌平州,(屬順天府。)還至京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