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越筆記 | 上頁 下頁
卷十三(3)


  ◎楓

  楓喜風,故從風。嶺南楓多生山谷間。羅浮連亙數嶺皆楓。每風起,則楓鳴。風去,楓聲不止,不與眾林俱寂,故謂之楓。楓者,風之所聚,有癭,則風神之,曰楓於鬼。嵇含雲,楓老有癭。中夜大雷雨,癭暗長一枝,長可數尺,形如人,口眼悉具,謂之楓人。越巫取之作術,往往有神。

  ◎榕

  榕,容也。以其材無所用,為斧斤所容,故曰榕。葉甚茂盛,柯條節節如藤,垂其幹。及三人圍抱,則枝上生根,連綿拂地,得土石之力,根又生枝如棟柱。互相撐抵,望之有若大廈。直者為門,曲者為窗牖。玲瓏四達,人因目之曰榕廈。其中常產香木,炎精所結,往往有伽楠焉。粵人以其香可來鶴,子可肥魚,多植于水際。又以其細枝曝幹為火枝,雖風雨不滅。故今州縣有榕須之征。其脂乳可以貼金接物,與漆相似,亦未盡為不材也。

  性畏寒,逾梅嶺則不生。故紅梅驛有數榕,為炎塞之界。又封川西三十裡分界村,二廣同日植一榕,相去三丈許,而東大西小,東榮西瘁。東榕又不落葉。咫尺間,地之冷暖已分如此。自韶州西北行,榕多直出不甚高,與廣州榕婆娑偃蹇者異。高州道中榕夾路垂陰,凡百株,狀甚詭怪,皆束千百根以為一身。有紅、白、大葉、小葉諸種。有子無花。子落時常如密雨,中多嶺西副使吳廷舉所植,父老稱吳公榕。新興東北一帶亦有之。

  先是宋延佑間有倉振者知新州,夾道植榕。其後高芝複植松。於是行旅歌之曰:「倉榕高松,手澤重重。高松倉榕,夾道陰濃。」而僉事劉洵者,修高、倉故事,自高要南岸至新興,令裡胥分地植榕,遣官以時驗勤怠,至今榕樹存者大十圍。又,歸善葉春及知惠安,令民植榕。下教曰:榕者容也,其陰大,當馳道,植自白水至雒陽五丈,而樹田間恐妨穀。凡植幾本以報。嗚呼,遠者種德,近者種樹。吾無德,且種樹。」此皆仁人之澤也。其榕凡四百二十一本雲。

  ◎筆管樹

  筆管樹,即梡樹也。廣州故屯田,道署有一樹,通體根須蟠結,大可數十抱。枝短而勁。葉初發,細卷如辛夷之蕾。葉開則色殷紅,望之如花。其樹無花,葉即其花。葉至冬而落,春間乃發。初發又如筆管,粵人因名為筆管樹。舊有一碑在樹腹,兵婦得之以擣衣,有聞石聲清越者求之,則塚宰李默所撰《孤樹裒談記》也。默常為屯田副使,居此,故有之。

  ◎椰

  椰生瓊州,栽時以鹽置根下,則易發。樹高六七丈,直竦無枝,至木末乃有葉如束蒲,長二三尺。花如千葉芙蓉,白色,終歲不絕。葉間生實如瓠系,房房連累,一累二十七八實,或三十實。大者如鬥,有皮厚苞之,曰椰衣。皮中有核甚堅,與膚肉皆緊著。皮厚可半寸,白如雪,味脆而甘。膚中空虛,又有清漿升許,味美於蜜,微有酒氣,曰椰酒。蘇軾詩「美酒生林不待儀」,言椰子中有自然之酒,不待儀狄而作也。瓊人每以檳榔代茶,椰代酒以款賓客,謂椰酒久服可以烏須雲。瓊州多椰子葉,昔趙飛燕立為皇后,其女弟合德,獻諸珍物,中有椰葉席焉。椰葉之見重也,自漢時始。瓊州人無分男女,首皆戴笠,以竹絲為之。其用椰葉為笠者,貴之也。以為席,則賤之矣。

  ◎番禺多桂

  番禺多桂。《山海經》雲賁隅之東,八桂生焉。故舟楫多采桂為之。故曰番禺之桂,爰始為舟。

  ◎肉桂

  肉桂,一名越桂。飲食中,古稱蜀姜越桂。越桂以高州肉桂為珍。雜檳榔食之,口香竟日。秦時羅浮有桂父者,像林人也。嘗服肉桂及葵,以龜腦和之。《列仙傳》贊雲:「偉哉桂父,挺直遐畿。靈葵內潤,丹桂外綏。」蓋謂是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