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越筆記 | 上頁 下頁
卷十一(3)


  ◎河豚

  《海語》:河豚出於江河者,皆不盈尺。海中大者如豕,有重數十斤者。《通志》:味美在肝而有毒。吳中以初春,而粵中以秋,薦為河豚之會,中其毒者,水磨降香汁,搗橄欖汁,飲之可解。

  ◎江瑤柱

  《爾雅注》:蜃小者玉珧,即江瑤柱也。《安南異物名記》雲:「江瑤如蚌而稍大,中肉腥而韌不中口,僅四肉牙佳耳。長四寸許,圓半之,白如珂雪,一沸即起,甘鮮脆美,不可名狀。此所謂柱也。《通志》:馬甲柱,惠州美其名曰西施舌。《瓊州志》:江瑤以柱為珍,崖州者佳。按江瑤又名海月。謝眺詩「掛席拾海月」,指此。蘇長公曾雲,荔枝風味,惟江瑤柱可以敵之。

  ◎海鏡

  《嶺表錄異》:海鏡廣人呼豪菜盤。兩片合以成形,殼圓,日照如雲母。內光,有小肉如蚌胎,腹中有小紅蟹子,其小如豆,黃而頭足俱備。海鏡饑則蟹子走出取食,蟹飽歸腹,海鏡亦飽。《通志》雲:「其殼為明瓦,圓如鏡。」崖州產者佳。

  ◎牡蠣

  牡蠣,《本草衍義》雲:牡蠣附石而生,傀儡相連如房,故曰蠣房。一名蠔山。初生海畔,身如拳石。四面漸長,有一二丈者。一房內有蠔肉一塊,每潮來則諸房皆開。有小蟲入,則合之充腹。韓昌黎詩:「蠔相粘為山,十百各自生。」《通志》謂蠔以左顧者為雄,故曰牡蠣。粵人以為常饌,其殼用以壘牆,亦可燒灰塗壁。《嶺南雜記》雲:蠔殼砌牆,鱗鱗可觀。《志》又雲,介與鱗相若。粵中獲介之利居多,鏤甲為珍,亦生民所資也。

  ◎黃甲

  粵中少螃蟹,惟黃甲到處有之,味略帶腥。陵龜蒙有《蟹志》,呂亢作《蟹圖》,黃甲、蟳、蠘諸種俱不載。又萬州出石蟹,宜治眼疾。白香山《眼病》詩:「案上漫鋪龍樹論,盒中虛撚決明丸。」

  ◎瓦屋子

  南人名蚶為瓦屋子。《嶺表錄異》雲:瓦屋子,蓋蚌蛤之屬也。南中舊呼為空慈子,盧尚書鈞改為瓦屋子,以以其殼上有棱如瓦,故名。殼中有肉,紫色而滿腹。廣人尤重之,多炙以薦酒,俗呼為天臠肉。《通志》:惠潮多種蚶,有蚶田。《南越志》:凡蛤之屬,開口聞雷鳴,不復閉口。楊萬里詩:「鮓帶桃花楚水(蟲鹹)。」(蟲鹹)即蚶字。

  ◎蝦

  蝦之種類甚繁,小者以白蝦,大者以(蟲寧)蝦為美。(蟲寧)蝦產咸水中,大者長五六寸,出水則死。漁人以絲粘網。其深四尺有五寸,長六尺者,仄立海中。絲柔而輕,(蟲寧)蝦至,則須尾穿胃,弗能脫也。兩兩幹之為對蝦,以充上饌。鮮者肉肥白而甘。其次曰黃蝦、白蝦、沙蝦。最小者銀蝦,狀如繡針,以紵布為網,網大丈有二尺,以二罾戙系之,口向上流,取蝦卵及禾蟲,亦複如是。銀蝦稍大者出新安銅鼓角海,名銅鼓蝦。以鹽藏之,味亦美。其蝦醬則以香山所造者為美,曰香山蝦。其出新寧大襟海上下二川者,亦香而細,頭尾與須皆紅,白身,黑眼。初醃時,每百斤用鹽三斤,封定缸口。俟蝦身潰爛,乃加鹽至四十斤,於是味大佳,可以久食。一種名蝦春。粵方言,凡禽魚卵皆曰春。魚卵亦曰魚春子。唐時,吳郡貢魚春子,即魚子也。然蝦春非蝦之卵也。江中有水嵫,大僅如豆。其卵散佈,取之不窮。產新會者卵稍粗,滋味益好,燒之通紅。紅故鮮明多脂而可口。次則番禺深井江勒海所產,村落間家有數甕,終歲醃食之,或以入糟,名泥蝦。又,丹蝦產惠州西湖,其色青,煮熟丹紅,絕鮮美。諺雲:「湖上漁家,白飯丹蝦。」白飯者,水晶魚也。長不盈寸,大不過分,其色瑳潔,無乙有丙。八九月有之。

  ◎水母

  水母生海中,以咸水之渣滓為母,故名水母。鮮煮輒消釋出水,一名海蜇。氣最腥,為蟲之所宅。蟲者,蝦也。水母以蝦為浮沉故曰水母目蝦。性冷,能化物,不能自化,脾胃弱者勿食。幹者曰海蜇,腹下有腳紛紜,名曰蜇花。八月間幹者,肉厚而脆,名八月子,尤美。

  ◎黃魚蟲

  黃魚蟲一名天蝦,色白,狀如蛺蝶。四五月間從空飛入水,化而為蟲。黃魚食之而肥,名黃魚蟲。魚人取其未化者炙食之,雲味甘美。或以為蝦所化,以其白天,故曰天蝦。崔豹雲,海間有飛蟲如蜻蛉,名翻紺。七月,群飛暗天,夷人食之,雲蝦所化。或曰,腐草為螢,朽麥為蛩,蛩為蝦。天蝦者,蛩之所化,未知然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