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南部新書 | 上頁 下頁
己(3)


  開元中有師夜光善視鬼,唯不見張果。蘇粹員外頗達禪理,自號「本禪和」。

  崔群是貞元八年陸贄門生。群元和十年典貢,放三十人,而黜陸簡禮。時群夫人李氏謂之曰:「君子弟成長,合置莊園乎?」對曰:「今年已置三十所矣。」夫人曰:「陸氏門生知禮部,陸氏子無一得事者,是陸氏一莊荒矣。」群無以對。

  韓藩端公自宣幕退居鐘山,因服附子硫黃過數,九竅百毛穴皆出血,唯存皮骨。小斂莫及,但以血褥舉骨就棺而已。籲,可駭也!

  僖皇朝,左拾遺孟昭圖在蜀,上疏極諫,為田令孜之所矯詔,沉蜀江。裴相徹有詩吊之曰:「一章何罪死何名,投水唯君與屈平。從此蜀江煙月夜,杜鵑應作兩般聲。」

  貞元初度支使杜佑讓錢谷之務,引李巽自代。先是度支以制用惜費,漸權百司之職,廣署吏員,繁而難理。佑奏營繕歸之將作,木炭歸之司農,染練歸之少府,綱條頗整,公議多之。

  襄陽龐蘊居士將入滅,州牧於公頔問疾次。居士謂之曰:「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好住世間,皆如影響。」言訖,枕公膝而化。

  楊盈川顯慶五年待制宏文館,時年方十一。上元三年制舉,始補校書郎,尤最深于宣夜之學,故作《老人星賦》尤佳。

  會昌葬端陵,蔡京自監察攝左拾遺行事。京自雲:「禦史府有大夫、中丞雜事者,總台綱也。侍御史有外彈、四推、太倉、左藏庫、左右巡,皆負重事也。況不常備,有兼領者。監察使有祠祭使、館驛使,與六察已八矣。分務東都台,又常一二巡囚,監決案覆,四海九州之不法事皆監察。況不常備,亦有兼領事者。」故禦史不聞攝他官,攝他官自端陵始也。

  崔佑甫相國天寶十五載任中書舍人,時安祿山犯闕,軍亂,不顧家財,惟負私廟神主奔遁。皆事親之高節也。

  天寶末,韋斌謫守蘄春。時李泌以處士放逐於彼,中夜同宴,屢聞鴞音,韋流涕而歎。泌曰:「此鳥之聲,人以為惡,以好音聽之,則無足悲矣。」請飲酒不聞鴞音者,浮以大白。坐客皆企其聲,終夕不厭。

  聖曆二年,敕二十四司各置印。

  貞觀中,尚藥奏求杜若,敕下度支。有省郎以謝眺詩雲:「芳州采杜若」,乃委坊州貢之。本州曹官判雲:「坊州不出杜若,應由讀謝朓詩誤。郎官作如此判事,豈不畏二十八宿笑人邪?」太宗聞之大笑,改授雍州司法。

  李適之入仕,不曆丞簿,便為別駕;不曆兩畿官,便為京兆尹;不曆禦史及中丞,便為大夫;不曆兩省給舍,便為宰相;不曆刺史,便為節度使。然不得其死。

  天寶七載,以給事楊釗充九成宮使,凡宮使自此始也。五坊使者,雕、鶻、鷹、鷂、狗,謂之五坊使。

  大曆十四年六月,敕禦史中丞董晉、中書舍人薛播、給事中劉迺宜充三司使,仍取右金吾將軍廳一所充使院,並西朝堂置幕屋收詞訟。至建中二年十一月停,後不常置。有大獄,即命禦史中丞、刑部侍郎、大理卿充,謂之「大三司使」。次又以刑部員外郎、禦史、大理寺官為之,以決疑獄,謂之「小三司使」。皆事畢日罷。

  春明門外當路墓前有堠,題雲:漢太子太傅蕭望之墓。有達官見而怪之,曰:「春明門題額趁方,從加之字。只如此堠,幸直行書止,但合題蕭望墓,何必加之字。」

  魏伶為西市丞,養一赤嘴鳥,每於人眾中乞錢。人取一文而銜以送伶處,日收數百,時人號為「魏丞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