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履園叢話 | 上頁 下頁 |
來源 |
|
三吳水源,天目為大,其水東出臨安,泛溢而為苕、霅,入于具區。又自天目東南出杭州天竺諸山,匯而為西湖,一由昭慶寺前流入松木場為下河,一由湧金水門入城為濠,分佈諸河,至得勝諸壩為上河,以灌海甯之田。如西湖水溢,則由諸壩流入下河,合于余杭塘河。一遇霖潦,則從石門、桐鄉、嘉興、松江以入吳淞、黃浦諸港,則下流先為浸溢,太湖之水相與抗衡,反無歸縮之路矣。 溧陽之上有五堰,古來治水者,所以節宣歙、金陵、九陽江諸水,由分水、銀林二堰,直趨太平之蕪湖,以入大江。其後以商人由宣歙販運木簰東入兩浙,以五堰為艱阻,因紿官司廢去五堰,則諸水皆入于荊溪,而匯於震澤。 廣通壩者,實與五堰相表裡,所以障宣歙、廣德、金陵諸水,使之不入太湖也。明永樂元年,成祖遷都于燕京,蘇州民吳相伍以水為下流患,引宋單鍔書上奏,改築土壩,設官吏僉同溧陽、溧水兩縣,民夫四十名守壩,使宣歙諸水不入震澤。正統二年,周文襄又為重修,增高土石,奉有欽降版榜,如有漏泄水利,淹沒蘇、松田禾者,壩官吏皆斬,夫鄰充軍,如此其重也。今之議論三江,輒從下流開浚,而無有言及五堰、廣通壩者。是東坡所謂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太湖諸水於上流既有五堰,又有宜興、荊溪、陽湖之百瀆,烏程、長興之七十二漊矣。下流則又有無錫之二十一港,而獨山門、吳塘門為之大,長洲之六港,而沙墩、金市為之大,吳縣之九港,而銅坑、胥口為之大,吳江、震澤之七十二港,而長橋為之大。皆所以通經遞脈,以殺其奔沖之勢,而為太湖分泄者也。今大半湮塞,難於復舊。而民之利其業者,又憚於疏浚,以積其弊,日複日深。故郟亶曰:「譬諸一人之身,五堰為首,荊溪為咽喉,百瀆為心,震澤為腹,旁通震澤枝河則為脈絡眾竅,而吳江為足。」今廢五堰,使宣歙諸水不入於蕪湖,反東注震澤,而長橋又阻之,使太湖之水積而不泄。是猶桎其手,縛其足,塞其眾竅,以水沃其口,沃之而不已,必腹滿而氣絕矣。 近世言東南水利者,輒引尚書「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二語,以開浚三江為首務。然既知太湖之水有去處,而不知太湖之水從何處來耶?上古地廣人稀,以治水為急。今則賦繁財重,以治田為急。若不量其遠近,視其高下,察其淺深,與夫水源之來歷,而欲興水利,亦難矣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