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郎潛紀聞 | 上頁 下頁
度支考


  近年中外士大夫留心時事者,莫不以庫藏匱乏為憂。康祺郎曹多暇,亦嘗博稽詳考,或采之邸抄疏奏,或詢之戶部友人,綜核出入,終不解鹹、同已來,何以與康、乾之世,贏絀若是其懸殊。惜官非司農之屬,究不獲洞見底蘊。私心妄揣,開源節流,因利而利,事事必核其實,人人若[不]顧其私,吾中國之大可有為,斷斷然也。

  考康熙元年至四十四年,所免錢糧共九千萬有奇,五十一年又免地丁銀三千三百萬有奇。且康熙初年,軍務、河工,需用浩繁,三逆盤踞、蹂躪之處,正供多未征取,乃至四十八年,戶部庫銀尚存五千余萬。(見吳督部熊光《伊江筆錄》。)乾隆一朝,大兵大役,散財不貲,四十五年以前,又普免天下錢糧四次,戶部尚餘銀七千八百萬。 (見曾文正公《簡練軍實疏》。)五十五年已前,又免錢糧多次,而戶部尚存銀八千萬。(洪北江庚戌祝厘詩雲:「免錢糧,免錢糧,四次兩次看謄黃;今年詔下恩尤厚,普免正供由萬壽。」又雲:「大農錢粟雖頻散,耕九餘三積儲慣,戶部銀仍八千萬。」)即謂四十六年增兵之案,添兵六萬有奇,每年費銀二百余萬,( 亦見曾疏。)而嘉慶、道光兩次裁兵一萬六千,計可節省五六十萬。至於道光年間,一耗於夷務,再耗於庫案,三耗於河決,以及秦豫二年之旱,東南六省之水,並鹹、同二朝剿粵逆、剿撚逆、剿回逆,入少出多,原不可以數計。

  然中興迄今十餘年矣,以地丁計之,直隸額征二百四十三萬餘,(近年戶部諮直隸,地丁額征一百八十萬餘,與此稍異。)耗羨十三萬餘,近數年截長補短,每年約完九成餘;山東三百四十三萬餘,耗羨四十七萬餘,近年約完七成;河南三百十九萬餘,耗羨四十一萬餘,近年約完八成;(光緒四年,袁保恒奏:河南田賦額征三百余萬,歲收僅二百余萬,與此數符。)山西三百零五萬餘,耗羨三十七萬餘,近年約完八成;陝西一百六十萬餘,耗羨二十三萬餘,近年約完九成;甘肅(一)百二十二萬餘,耗羨十五萬餘,近年實完數未報部;安徽一百六十七萬餘,耗羨十八萬餘,近年約不及八成;江南、江甯九十一萬餘,耗羨三十五萬餘,近年約完二三成;蘇州一百四十三萬餘,耗羨二十二萬餘,近年約不及八成;浙江二百七十九萬餘,耗羨十三萬餘,近年約不及八成;福建一百二十四萬餘,耗羨二十二萬餘,近年約不及八成;湖北一百零六萬餘,耗羨二十八萬餘,近年約完五成以上;湖南一百十三萬餘,耗羨十三萬餘,近年約完六成以上;廣東一百三十二萬餘,耗羨二十三萬餘,近年約完三四成;廣西四十萬餘,耗羨四萬餘,近年完一萬餘;四川六十七萬餘,按糧津貼數亦如之,近年全完;(同治十三年約八成餘。)雲南十九萬餘,近年實征數,奏明緩報;貴州十二萬餘,近年完一萬餘;四川、雲、貴三省,耗羨未詳;東三省額征各項五十余萬,盛京船規在內。(歲支約須銀一百四十余萬。)總計地丁所入,以今光緒初年較承平時,約減七成耳。以漕糧計之,江蘇蘇松糧道所屬,同治三年前原額漕白正耗米一百七十余萬石,四年減定一百二十余萬石,十一、十二、十三年奏報起運,自六十七八萬至七十萬余石不等;額征漕項銀六十余萬兩,除輕齎一項,每年起解外,餘俱留充海運經費。江安糧道所屬之江北各屬,額征正耗米二十五萬余石,同治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奏報起運,自十萬石至十一萬余石不等;額征漕項十四萬餘,除輕齎四千余兩批解通庫,餘俱留充起運經費。浙江原額漕白正耗米九十六萬余石,四年減定六十九萬余石,十年、十一年、十二年,自三十八九萬至四十萬余石不等;額征漕項約四十余萬,除輕齎一項起解外,餘俱留充海運經費。山東額征米豆三十四萬余石,(近年多以粟米一項抵征。)同治十一年起運二十七萬余石,到通交倉十八萬余石。 ( 按:山東漕糧,惟同治九年折色,每石解部銀一兩三錢。)

  
河南額征粟米麥豆二十萬九千余石,同治元年撫臣張公之萬奏定折色,各州縣每米一石,折解藩庫銀三兩三錢,以二兩解部,以一兩充軍需,以三錢為通省公費。嗣李公鶴年奏定,杞縣等三十三州縣,於軍需內減銀二錢,公費內減一錢;又祥符等十四州縣,於軍需內二次減銀共四錢,蘭儀等四州縣,軍需、公費全行減征,惟各屬解部銀每石二兩不改。額征漕項十一萬余,同治十一年實解部五萬兩。江西額征正耗稄米七十六萬石,咸豐三年後均系折色,每石以銀一兩三錢解部,同治十一年實解部七十萬兩;額征漕項十八萬餘,亦未零解。

  湖北額征正耗稄米十六萬四千余石,咸豐三年後均系折色,每石以銀一兩三錢解部;八年,胡文忠公奏定每石折收錢,各屬少者四千文,多者六千五百文,解部銀每石一兩三錢,各屬一律;同治十一年,實解部銀十六萬;額征漕項一萬餘兩,未零解。湖南額征正耗稄米十五萬石,咸豐三年後均系折色,每石以銀一兩三錢解部,同治十一年實解部十萬兩;額征漕項一萬餘,未零解。安徽江安糧道所屬之安徽各屬,額征正耗米二十六萬余石,咸豐三年後均系折色,每石以銀一兩三錢解部,歷年未解。奉天額征粟米黑豆三萬八千余石,同治十一年諮報,起運米豆二萬余石。是總計漕糧項下,較承平時米加少,(定例:漕入四百萬石。道光時,已無全入者。同治十年,天津收江、浙漕白米一百九萬六千余石。)而銀實加多也。 (按:國初海運未興,京倉備米,本有贏餘。是以乾隆年間,純廟以京、通二倉存米充溢,久藏陳腐,不如蠲免。其時阿文成奏雲:漕異于錢,非旦夕可達京師,蠲免後設有水旱,恐一時緩不濟急,未如所請。至嘉慶間,河患阻漕,倉儲支絀,人皆服文成先見。然在今日,則無慮也。考近年運米雖少,而京、通各倉,每年進米,尚不下一百萬石;除歲支八旗甲米約六十萬石,春秋俸米京倉約放十二萬石,通倉約放五萬石,一切雜文約數萬石,橋倉轉運,例除折耗及抽查掣欠約數萬石,總共出數不及九十萬石。是以光緒四年二月,戶部侍郎翁公同龢折稱:現在京倉米數,除粟米及未到南糧不計外,實存稉秈米二百二十七萬石。按照現放章程,尚可支兩三年之用云云。)以鹽課計之,( 每引四百觔,其課正雜並計,每引至重不過一兩七錢四分,輕者一兩零。)長蘆五十萬二千餘兩,灶課一萬三千餘兩,近年實完二十八萬兩上下,又征完複價銀二十萬兩零;山東正課十五萬六千餘兩,灶課二萬餘兩,近年實完十一萬兩上下;河東五十九萬餘兩,又加費羨餘,加價約三十萬餘兩,近年全完;兩淮二百十四萬餘兩,折價九萬五千餘兩,近年課厘二項約收二百七十余萬兩,製錢八千余萬串;兩浙三十二萬三千餘兩,灶課十一萬兩零,(同治八年,浙撫李公瀚章奏改綱運,浙東認銷二十七萬九百餘引,浙西六萬六千引。)近年課厘二項,約收六十余萬兩;福建十六萬餘兩,溢課等十八萬餘兩,近年改票,每年應收三十七萬九千餘兩;廣東六十五萬余兩,余項無考,近年約收五十七八萬兩;四川十五萬五千餘兩,羨餘等銀十五萬八千餘兩,近年約完十六萬零,又零收鹽厘六十余萬兩;雲南額征正課雜稅等五十萬餘兩,近年未據報部。總計鹽課項下,順治中各省約二百余萬兩,乾隆中五百七十余萬兩,近年除雲南外已八百余萬兩矣。是較承平時,有贏無絀也。

  以各關常稅論之:天津額征四萬八千餘兩,盈餘二萬兩,又應解內務府一萬二千餘兩;山海六萬一千餘兩,盈餘四萬九千餘兩,加增八萬兩;東海約六七萬兩,未定額;鎮江九萬二千餘兩,盈餘七萬一千兩;江海二萬三千餘兩,盈餘四萬二千兩;九江十七萬二千餘兩,盈餘三十六萬七千兩;浙海三萬五千餘兩,盈餘四萬四千兩;閩海七萬三千餘兩,盈餘十一萬三千兩;江漢未詳;粵海五萬六千餘兩,盈餘十萬兩;臨清三萬七千餘兩,盈餘一萬一千兩;又戶關正銀二萬九千餘兩,銅觔水腳七千六百餘兩,盈餘一萬一千兩,以六千六百為額內,四千四百為額外;又工關正銀四千五百餘兩,盈餘三千八百兩,以二千三百八十兩為額內,一千五百二十兩為額外;(按:臨清關各欵,同治十三年約征六成。)鳳陽九萬兩,盈餘一萬七千兩; ( 現未開徵。)蕪湖二十二萬七千兩,盈餘十二萬兩; (現未開徵。)龍江西新九萬八千兩,盈餘八萬八千兩;( 現未開徵。)淮安二十五萬四千餘兩,盈餘十一萬兩;滸墅十九萬一千餘兩,盈餘二十三萬兩; ( 現未開徵。)贛關四萬六千餘兩,盈餘三萬八千兩;太平五萬二千餘兩,盈餘七萬五千兩;殺虎口一萬六千餘兩,盈餘一萬五千餘兩;張家口二萬兩,盈餘四萬五百餘兩;崇文門十萬二千餘兩,盈餘十萬左右,(光緒元年,收盈餘七萬零。原折雲:較最多年分少十四萬二千零,殆無定額也。)又洋藥一萬七百零。 ( 加平三百餘兩)以上各關常稅,除未開徵外,收數不無短絀。( 按:常稅足額約四百萬,現得二百萬零。)然考康熙中,關差各員,非無盈餘,而報解正額亦多不足數;自雍正年始定考成,自後盈餘之額,亦以雍正十三年為准,近雖盈餘未足,較康熙間幾不啻倍增矣。至於昔無今有者,洋稅為一大宗:(一年四結,六成聽撥,四成解部,零存。)津海約四十四萬兩上下,山海約十八萬兩上下, ( 光緒元年收至二十三萬九千餘兩。)東海約二十八萬兩上下,鎮江約十三萬兩上下,江海約三百二十萬兩上下,九江約五十三萬兩上下,浙海約六十七萬兩上下,閩海約二百四十九萬兩上下,江漢約一百五十七萬兩上下,粵海約一百四十九萬兩上下。(按:此酌中之數也。同治初年,總數僅六百余萬至九百余萬;同治十三年年終稅單:則江海三百二十五萬,閩海一百八十萬,江漢一百四十五萬,粵海九十一萬,浙海七十六萬,九江六十七萬,潮海六十六萬,廈門五十八萬,津海三十七萬,東海三十一萬,山海十九萬,鎮海十五萬,臺灣十三萬,淡水十二萬,總計十四關,幾及一千二百萬矣。是以前定經費七十萬,光緒元年總稅務司赫德堅請加增,已奉旨加三十五萬,定為每年經費一百九萬八千二百兩,蓋奬其綜核之勞也。)又厘金亦昔無今有之一大宗:江蘇每年約收三百萬兩;安徽約三十余萬兩,錢約六十萬串;浙江約一百萬兩;江西約一百三十萬兩;湖北約五十五六萬兩,錢一百九十萬串;福建約一百八十萬兩;廣東約一百二十萬兩;(按廣東以洋銀折合。)廣西約七十余萬兩;山西約十萬兩;河南約洋藥、厘金約數萬兩;直隸洋藥、厘金八萬兩;奉天厘金約收東錢三百萬串;四川、湖南、山東屢催未據報部,陝西、雲、貴無抽厘案,據貴州聞可收厘三十萬,報明十萬兩。總計厘金項下,合未報各省而言,又不下一千五百萬也。

  考近年京師庫欵所入,提撥京饟八百萬兩,各省批撥漕折約一百萬兩,各海關批解洋稅無定數,京銅局收捐約六七十萬兩。(按:捐輸一項,近以例銀減成,外省捐局太多,故入欵反少。乾隆中,每年捐監、捐級、捐封三項,亦可得三百萬兩。若一旦毅然停捐,仍照乾隆舊例,非戶部不得收捐,非實銀不得上兌,計虛銜、封典、加級、貢監各項,恐尚不止六七十萬可入也。捐輸已成弩末,惜無以此進言者。)至京師出欵,每年支發旗、綠各營兵饟銀兩,及二成折銀,紅白例賞,年終恩賞,約銀三百五六十萬兩;神機營經費一百萬兩;八旗兵米折色約八十萬兩;一切雜支約三百余萬兩;出入甚可相敷。若京外出欵,昔無今有者,除吉地兩處每處歲撥六十萬兩,惠陵工程歲撥八十萬兩,竣工計已不遠。西征善後次第就緒,聞左伯相方興蠶桑之利,創織呢之局,畜牧屯耕,數年後必可自顧。所不能節省者,臺灣之開郡縣也,(他日有木植、米麥、煤鐵、番布之利。)閩中之造輪船也, ( 兵輪船外,有發商轉運之利。)各國之駐使臣也,長江之設水師也,沿海各省之留防軍, (可使築壩、浚河,廣開水利。)制機器也,時勢所迫,豈能過惜度支。然苟統籌全域,保洋稅, (洋藥及奇技淫巧各物入口,似可加稅、加厘。即不能行,而售賣洋藥之行棧店鋪,分別大小,悉令領帖,每歲更換。吾行吾令,度洋人無可置辭也。)核厘金,( 宜先照會各國領事,凡華人有冒托洋商避就半稅者,查出嚴治。)開荒田,撤分局,興修西北水利, (自明徐貞明後,本朝諸臣,多創此議,以孫文定、朱文端疏為最詳,今協揆沈公撫山西時,亦嘗疏請此事。大行大效,小行小效,或即以直隸練兵,先開下游,漸俟推廣亦可。)省並冘員,(道光十二、三年,各省奉敕裁汰冘員,直隸裁通判以下二十餘員,他省十數員不等。梁中丞章巨尚謂不實不盡,近時河督喬公、沈文肅均有此議,而馮中允桂芬《挍邠廬抗議》,論列尤詳。)裁綠營疲弱兵丁,缺額不補,酌量地勢中邊、弁兵強弱,以裁汰十之三四為止。而又鑄銀錢,織洋布,培護絲茶,以收利權;開銀鐵、煤礦,以取地寶。生之者眾,食之者寡,計以中國之大利,供中國之支應而有餘。

  疆域四五萬里,歲入五六千萬,(順治一朝,以十七年入欵二千五百余萬為最多。)而司農以下,攢眉束手,相聚而憂貧,無是理也。然而聖君賢輔,直省各大吏,焦心勞思,汔無成效,豈籌策猶未至歟?則總攬其成者,不得而辭咎矣。(按:是則所紀出入各數,多得之輾轉傳聞,且僅據一二年而論,恐舛誤不免。特聯綴成文,於國家近年經費出入之數,藉可考見大略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