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困學紀聞 | 上頁 下頁 |
卷二十 雜識(7) |
|
李壽翁曰:「性命之理,死生之故,鬼神之情狀,《易》盡之矣,曷為求之它?」 《通典》:唐有符祆正,謂之視流內。祆,呼煙切,胡神也。 永嘉張淳忠甫曰:「今之仕,皆非古之道,是以雖貧而不願祿。」問其說,曰:「始至則朝拜,遇國忌則引緇黃而薦在天之靈。」皆古所無也。 道家雲:「真人之心,若珠在淵;眾人之心,若瓢在水。」真文忠雲:「此心當如明鏡止水,不可如槁木死灰。」 東魏《檄梁》曰:「毒螫滿懷,妄敦戒業;躁競盈胸,謬治清淨。」可謂切中其膏肓矣。《誠齋詩》雲:「梵王豈是無甘露?不為君王致蜜來。」曾景建雲:「此身已屬侯丞相,誰辦金錢贖帝歸?」 唐有代宗,即世宗也,本朝有真宗,即玄宗也,皆因避諱而為此號。祥符中,以聖祖名改玄武為真武,玄枵為真枵。《崇文總目》謂《太玄經》曰《太真經》。若迎真、奉真、崇真之類,在祠宮者非一。其末也,目女冠為女真,遂為亂華之兆。 張文潛雲:「嘗讀《宣律師傳》,有一天人,說周穆王時,佛至中國。與《列子》所載,西極化人之事略同。不知寓言耶?抑實事也?」愚謂:此釋氏剽襲《列子》之言,非實事也。 垂老抱佛腳,孟東野《讀經詩》也。 東坡《宸奎閣碑銘》:神耀得道,非有師傳。出《八師經》: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梵志來詣佛所,質疑曰:「佛所事者何師?」佛曰:「吾前世師,其名難數。吾今自然神耀得道,非有師也。」「惟佛與佛」,出《法華經》。 放翁載長蘆宗頤師頌雲:「天生三武禍吾宗,釋子還家塔寺空。應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儉守真風。」三武,謂魏太武、周武帝、唐武宗也。愚嘗觀山谷《開先院修造記》曰:「夫沙門法者,不住資生,行乞取足。日中受供,林下托宿。故趙州以斷薪續禪床,宴坐三十年;藥山以三篾繞腹,一日不作則不食。今也,毀中民十家之產而成一屋,奪農夫十口之飯而飯一僧,不已泰乎!夫不耕者,燕居而玉食,所在常千數百,是以有會昌之籍沒。窮土木之妖,龍蛇虎豹之區,化為金碧,是以有廣明之除蕩。」山谷之言至矣。宗頤以浮屠氏而能為此言,其墨名而儒行者與? 儒之教以萬法為實,釋之教以萬法為空。 北齊文宣敕道士剃髮為沙門,徽宗令沙門冠簪為德士。其相反如此。 《世說》:王丞相導。拜揚州,因過胡人前,彈指雲:「蘭闍,蘭闍。」此即「蘭若」也。 後周武帝廢佛、道教,其子天元複之。唐高祖廢浮屠、老子法,其子太宗複之。天元不足論也,太宗亦為之,何哉? 西山先生《題楊文公所書遺教經》曰:「學佛者,不繇持戒而欲至定慧,亦猶吾儒舍離經辨志而急於大成,去灑掃應對而語性與天道之妙。」《跋普門品》曰:「此佛氏之寓言也。昔唐李文公問藥山禪師曰:『如何是黑風吹船,飄落鬼國?』師曰:『李翱小子,問此何為!』文公怫然,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瞋恚心,便是黑風吹船,飄落鬼國也。』藥山可謂善啟發人矣。以此推之,則知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警覺,船到彼岸。災患纏縛,隨處而安。我無怖畏,如械自脫。惡人侵淩,待以橫逆,我無忿嫉,如獸自奔。讀是經者,作如是觀,則知補陀大士真實為人,非浪語者。」 錢文季《維摩庵記》雲:「維摩詰非有位者也,而能視人之病為己之病。今吾徒奉君命,食君祿,乃不能以民病為己責,是詰之罪人也。」 鄧志宏曰:「丹霞禦寒,則燒木佛;德山說法,則徹塑像。禪教之判,其來已久。餘謂:浮屠氏之有識者,猶不以是為事,而學校乃以土木為先,吾儒之道其然乎?」 《通鑒考異》雲:「《會要》:元和二年,薛平奏請賜中條山蘭若額為太和寺。蓋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杜牧所謂山台野邑是也。」《杭州南亭記》:武宗去山台野邑四萬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