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困學紀聞 | 上頁 下頁
卷十六 考史(1)


  漢河渠考

  美哉禹功!萬世永賴。雲何漢世河決為害?蓋自戰國,壅川壑鄰,決通堤防。重以暴秦,水失其行,故瀆遂改。碣石九河,皆淪於海。微禹其魚,遺黎之思,披圖案諜,用綴軼遺。

  孝文十二年,河決酸棗,東潰金堤。

  陳留郡酸棗縣,今屬開封府。秦拔魏置縣。地多酸棗,因以為名。金堤河堤在東郡白馬界。《括地志》:一名千里堤,在滑州白馬縣東五裡。《郡縣誌》:在酸棗縣南二十三裡。《輿地廣記》:酸棗縣有金堤,漢文時河決金堤即此。王尊為東郡太守,請以身填金堤。程子曰:「漢火德,多水災。唐土德,少河患。」

  孝武元光三年,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入勃海,複決濮陽瓠子。注:钜野通淮泗,鄃居河北。鄃,音輸,《後漢注》音俞。

  東郡頓丘縣。今澶州開德府濮陽、清豐兩縣。漢勃海郡在勃海之濱。今滄、棣、霸、濱諸州之地。《水經注》、《禹貢》曰:「夾右碣石,入於河。」《山海經》:碣石之山,繩水出焉,東流注於河。河之入海,舊在碣石,今川流所導,非禹瀆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班固曰:「商竭周移。」瓠子,今開德府濮陽縣西,有瓠子口。瓠子,河名也。濟州钜野縣東北有大野澤,即钜野也。《禹貢》:大野既豬。清河郡鄃縣,《通典》:鄃故城在德州平原縣西南。大名府夏津縣,本鄃縣。程氏曰:「周時河徙礫,至漢又改向頓丘東南流。」

  元封二年,自泰山還至瓠子,自臨塞決河,築宣防宮。

  《水經》: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注:縣北十裡為瓠河口,亦謂瓠子堰、宣房堰。《括地志》:故龍淵宮,俗名瓠子宮,亦名宣房宮,在濮陽縣北十裡。決河,在鄄城以南,濮陽以北,廣百步,深五丈。《通典》:秦始皇二十二年,攻魏,決河灌其都。決處遂大,不可複補。漢王橫雲:「《九域志》:濮州雷澤縣有瓠子河,澶州濮陽縣有瓠子口。萬里沙在萊州掖縣。濟州東阿縣有魚山,一名吾山。《瓠子歌》曰:「吾山平,钜野溢。」東阿,今屬鄆州。

  導河北行二渠,複禹舊跡。

  《河渠書》:禹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勃海。孟康曰:「二渠,其一出貝丘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則漯川也。」臣瓚曰:「河入海,乃在碣石。元光二年,更注勃海。禹時不注也。」貝丘,貝州清陽縣。熙寧四年,省入清河縣。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省入大名府莘縣、澶州朝城縣。至千乘,青州千乘縣。入海。降水故瀆,在冀州南宮縣東南六裡。《大事記》:周威烈王十三年,晉河岸傾壅龍門,至於底柱。春秋後河患見史傳,始於此。

  自塞宣房後,河複北決于館陶,分為屯氏河。

  《地理志》:魏郡館陶縣,河水別出為屯氏河,東北至章武入海。館陶,今屬大名府。《通典》:魏州貴鄉縣有屯氏河。大河故瀆,俗曰王莽河。章武縣、滄州魯城縣,周省入清池縣。《九域志》:大名府館陶縣、夏津縣,有屯氏河。南樂縣有大河故瀆。

  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

  清河之靈縣鳴犢河口,《地理志》:清河郡靈縣,河水別出為鳴犢河,東北至蓨,入屯氏河。靈縣,隋省入博州博平縣。蓨,音條,縣屬德州,後屬冀州。

  成帝建始四年,河決東郡金堤。河堤成,以五年為河平元年。三年,河複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乘。

  平原,德棣州。濟南,齊淄州。千乘故城,在淄州高苑縣北。

  鴻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溢,李尋等言:議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跡而穿之,今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勢。

  信都冀州,信都縣,禹導河,北過降水即此。亦曰枯降渠,西南自南宮縣界入。《禹貢》九河既道,《爾雅》:一曰徒駭,二曰太史,三曰馬頰,四曰覆鬴,五曰胡蘇,六曰簡絜,七曰鉤盤,八曰鬲津,其一河之經流。先儒不知河之經流,遂分簡絜為二。徒駭,《寰宇記》:在滄州清池。許商雲:「在成平。」馬頰,《郡縣誌》:在德州安德。《寰宇記》:在棣州滴河北。《輿地記》:即篤馬河也。覆鬴,《通典》:在德州安德。胡蘇,《寰宇記》:在滄州饒安、臨津、無棣三縣。許商雲:「在東光。」簡絜,《輿地記》:在臨津。鉤盤,《通典》、《寰宇記》:在滄州樂陵東南,從德州平昌來。《輿地記》:在樂陵。鬲津,《寰宇記》:在樂陵東,西北流入饒安。《通典》:在饒安。許商雲:「在鬲縣。」《輿地記》:在無棣。太史。不知所在。漢世近古,止得其三,唐人遂得其六,歐陽忞《輿地記》又得其一。或新河載以舊名,或一地互為兩說,皆似是而非,無所依據。鄭氏以為齊桓塞其八流以自廣。夫曲防,齊之所禁,塞河非桓公所為也。程氏以為九河之地,已淪於海,謂今滄州之地,北與平州接境,相去五百余裡,禹之九河當在其地。酈道元亦謂:九河碣石,苞淪於海。篤馬河在平原縣。今德州,樂史以為馬頰,誤矣。

  平當使領河堤,奏:按經義治水,有決河深川,無堤防壅塞之文。

  程子曰:「河北見鯀堤,無禹堤。鯀堙洪水,故無功。禹則導之而已。」

  賈讓言:禹鑿龍門,辟伊闕,析底柱,破碣石。

  《水經》:河水南過河東北屈縣唐慈州吉昌。西,注:《呂氏春秋》曰:「龍門未辟,呂梁未發,河出孟門,大溢逆流,名曰鴻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河水又南過皮氏縣河中府龍門。西,又南出龍門口。注: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即《經》所謂龍門也。崩浪萬尋,懸流萬丈,迄於下口。《慎子》曰:「下龍門,非駟馬之迅也。」 潏水李氏曰:「同州韓城北有安國嶺。東臨大河,有禹廟,在山斷河出處,禹鑿龍門,起于唐張仁願所築東受降城之東,自北而南,至此山盡。兩岸石壁峭立,大河盤束於山峽間。至此山開岸闊,豁然奔放,聲如萬雷。」《通典》:絳州龍門縣,今屬河中府。有龍門山,即大禹所鑿。《三秦記》雲:「魚鱉上之即為龍,否則點額而還。」黃河北去縣二十五裡,乃龍門口。《輿地記》:同州韓城縣,有龍門山。顏氏曰:「龍門山,其東在今龍門縣北,其西在今韓城縣北,而河從其中下流。」《水經注》:砥柱,山名。禹治洪水,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三穿既決,水流疏分,亦謂之三門山。伊闕、碣石,見前。

  ③發:嘉慶本、道光本作「鑿」。
  ④萬:嘉慶本、道光本作「千」。
  ⑤迅:嘉慶本、道光本作「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