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困學紀聞 | 上頁 下頁
卷八 孟子(1)


  《孟子集注序說》引《史記列傳》以為《孟子》之書,孟子自作。《韓子》曰:「軻之書,非自著。」謂《史記》近是。而《滕文公》首章「道性善」,注則曰:「門人不能盡記其詞。」又第四章「決汝漢」,注曰:「記者之誤。」吳伯豐以問朱文公,文公答曰:「前說是,後兩處失之。熟讀七篇,觀其筆勢,如鎔鑄而成,非綴緝所就也。」

  趙氏《孟子章指》引《論語》曰:「力行近仁。」誤以《中庸》為《論語》。無垢《孝經解》,誤以「臨深履薄」為衛武公之詩。致堂《無逸傳》誤以「不解於位」為《泂酌》。吳才老《書裨傳·臣辯》誤以晉侯重耳為申生。誠齋《易傳後序》誤以韓宣子為季劄。

  《文選》陳孔璋《為曹洪書》雲:「有子勝斐然之志。」注引《墨子》曰:「二三子複於子墨子曰:『告子勝仁。』子墨子曰:『未必然也。告子為仁,猶跂以為長,偃以為廣,不可久也。』」勝蓋告子之名,豈即《孟子》所謂告子歟?

  《文選注》引《孟子》曰:「墨子兼愛,摩頂致於踵。」趙岐曰:「致,至也。今本作放踵。」注無「致,至也」三字。

  《元和郡縣誌》:齊雪宮故趾,在青州臨淄縣東北六裡。《晏子春秋》所謂「齊侯見晏子于雪宮。」

  《孟子》:以齊王,由反手也。趙岐注:謂譏管、晏不勉其君以王業。文王望道而未之見,注:謂殷錄未盡,尚有賢臣道未得至。王無咎非之曰:「岐名通《孟子》,而實汩之。」

  琴張,注:謂子張善鼓琴。蓋未知《左傳》有琴張。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注雲:「四事,禹、湯、文、武所行事也。」而伏生《大傳》雲:「周公兼思三王之道,以施于春秋冬夏。」其說陋矣。

  滕定公、文公,按趙氏注:《古紀世本》滕國有考公麇、元公弘,即定公、文公也。《世本》今無傳,此可備參考。

  《志》曰:「喪祭從先祖。」注:引《周禮》小史掌邦國之志。愚謂:邦國之志,若「周志」、「史佚之志」、「鄭書」、「楚書」、「秦記」之類。

  《孟子疏》謂:齊王悅南郭先生吹竽,喜鄒忌鼓琴,安知與眾樂樂?愚考之《史記》,騶忌以鼓琴見齊威王,非宣王也。唯南郭處士吹竽,乃宣王時。見《韓非·內儲說》。

  《說苑》:景差相鄭,鄭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脛寒。後景差過之,下陪乘而載之,覆以上衽。叔向聞之曰:「景子為人國相,豈不固哉?吾聞良吏居之三月而溝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況人乎?」此即《孟子》所言子產以乘輿濟人之事也。叔向之時,鄭無景差,當以《孟子》為正。

  曾西,注:以為曾子之孫,《集注》因之。《經典序錄》:曾申,字子西,曾參之子。子夏以《詩》傳曾申,左丘明作《傳》以授曾申。曾西之學,於此可考。楚鬥宜申、公子申,皆字子西,則曾西之為曾申無疑。

  郅惲曰:「孟軻以強其君之所不能為忠,量其君之所不能為賊。」與今《孟子》語小異。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愚按:《書大傳》雲:「歲事既畢,餘子皆入學。十五入小學,十八入大學。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學,傅農事。上老平明坐於右塾,庶老坐于左塾,余子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余子皆入,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逾。輕任並重任分,頒白不提挈。出入皆如之。此之謂造士。」《漢書·食貨志》雲:「春將出民,裡胥平旦坐於右塾,鄰長坐于左塾。云云。入者必持薪樵,輕重相分,班白不提挈。」孝悌之義,當以是觀之。

  棄禮捐恥,秦所以敗;恥尚失所,晉所以替。恥之於人大矣。

  陳蕃諫校獵曰:「齊景公欲觀於海,放乎琅邪。晏子為陳百姓惡聞旌旗輿馬之音,舉首嚬眉之感,景公為之不行。」此以《孟子》二章為一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