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困學紀聞 | 上頁 下頁
卷一 易(4)


  《井》之九三,荊公解雲:「求王明,孔子所謂異乎人之求也。君子之于君也,以不求求之;其於民也,以不取取之;其於天也,以不禱禱之;其於命也,以不知知之。《井》之道無求也,以不求求之而已。」文意精妙,諸儒所不及。

  王輔嗣以「寂然至無」為「複」。又雲:「冬至陰之複,夏至陽之複。」蘇子美辨其非。愚謂:先儒雲:「至靜之中,有動之端,所以見天地之心。」與「寂然至無」之說異矣。「冬至陰之複」,蓋如周子「利貞誠之複」,就歸處言之。荊公曰:「陽以進為複,初九是也;陰以退為複,六二、六三、六四是也。」

  薛氏曰:「《易》以初爻為七日者,舉前卦而雲也。《複》之『七日來複』,《震》、《既濟》之『七日得』,皆舉初爻。」

  葉少蘊謂:凡《易》見於有為者,皆言用。用之者何,體也,而《易》不以體對用,故別而論之曰:「《易》無體。」晁景迂曰:「體用本乎釋氏。」

  利貞者,性情也。王輔嗣注:「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程子《顏子好學》論性其情之語本此。

  君子道盛,小人自化,故舜、湯舉皋、伊而不仁者遠。玉泉喻氏雲:「《泰》小人道消,非消小人也,化小人為君子也。」

  《泰》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本義》雲:「郭璞《洞林》讀至『匯』字絕句,下卦仿此。」愚按:《正義》曰:「以其匯者,匯,類也,以類相從。征吉者,征,行也。上坤而順,下應於乾,已去則納,故征行則吉。」亦以「匯」字絕句。《泰》之征吉,引其類以有為;《否》之貞吉,絜其身以有待。

  儉德辟難,朱子謂:收斂其德,不形於外。申屠蟠以之。

  《泰》之三「無往不復」,陽之極也,而否將萌。《否》之四「有命無咎」,陽之複也,而泰將至。

  一許敬宗在文館,唐為武氏矣。一楊畏居言路,元祐為紹聖矣。羸豕之孚,左腹之入,可不戒哉!

  家聲之隤,隴西以為愧;城角之缺,新平以為恥。清議所以維持風俗也。清議廢,風俗壞,則有毀宗澤而譽張邦昌者,有貶張浚而褒秦檜者。觀民風設教,居賢德善俗,可不謹哉!

  齊德衰於召陵,晉志怠于蕭魚;淮平而異、鎛用,潞定而歸真惑。《易》曰:「日中則昃。」《玄》曰:「月闕其摶,不如開明於西。」

  制官刑,則具訓蒙士;無彝酒,則誥教小子。《易》曰:「童牛之梏。」《記》曰:「禁於未發之謂豫。」

  龜靈而焦,雉文而翳,是以衣錦尚絅。蘭薰而摧,玉剛而折,是以危行言孫。此白賁素履,所以無咎。

  知止而後有定,故觀身於《艮》。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故觀心於《複》。

  惟進賢可以正君,故公仲進牛畜、欣、越而歌者之田止;孔明進攸之、禕、允而宮府之體一。惟正己可以格君,故管仲有三歸不能諫六嬖之惑;魏相因許伯不能遏弘石之惡。《泰》曰「拔茅」,《漸》曰「進以正」。

  《乾·文言》曰:「寬以居之。」朱子謂:心廣而道積。程子《易·小畜傳》曰:「止則聚矣。」呂成公謂:心散則道不積。充拓收斂,當兩進其功。

  丹書「敬義」之訓,夫子于《坤》六二《文言》發之。孟子以「集義」為本,程子以「居敬」為先,張宣公謂「工夫並進,相須而相成」也。

  艮者,限也,限立而內外不越。天命,限之內也,不可出。人欲,限之外也,不可入。郭沖晦雲。

  《小畜》下體乾,《複》上體坤,乾、坤相應,故《小畜》初九「複自道」,九二「牽複吉」,與《複》六四「中行獨複」,六五「敦複無悔」,義甚相類。「牽複」中不自失,「敦複」中以自考,二、五皆得中故也。澹庵雲。

  ③下:原作「上」,據《周易·小畜》卦體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