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揮麈錄 | 上頁 下頁
一三四


  元符末,掖庭訛言祟出。有茅山道士劉混康者,以法籙符水為人祈禳,且善捕逐鬼物。上聞,得出入禁中,頗有驗。崇恩尤敬事之,寵遇無比。至於即其鄉里建置道宮,甲於宇內。祐陵登極之初,皇嗣未廣,混康言京城東北隅地葉堪輿,倘形勢加以少高,當有多男之祥。始命為數仞崗阜,已而後宮占熊不絕。上甚以為喜,繇是崇信道教,土木之工興矣。一時佞幸,因而逢迎,遂竭國力而經營之,是為艮嶽。宣和壬寅歲始告成,禦制為記雲:

  「京師天下之本。昔之王者,申畫畿疆,相方視址,考山川之所會,占陰陽之所和,據天下之上游,以會同六合,臨觀八極。故周人胥宇於岐山之陽,而又卜澗水之西。秦臨函穀、二淆之關,有百二之險。漢人因之,又表乙太華、終南之山,帶以黃河、清渭之川,宰製四海。然周以龍興,蔔年八百;秦以虎視,失於二世;漢德弗嗣,中分二京。何則?在德不在險也。昔我藝祖,撥亂造邦,削平五季,方是時,周京市邑,千門萬肆不改,棄之而弗顧。漢室提封五方,阻山浮渭,屹然尚在也,舍之而弗都。于胥斯原,在浚之郊,通達大川,平皋千里,此維與宅。故今都邑廣野平陸,當八達之沖,無崇山峻嶺襟帶於左右,又無洪流巨浸,浩蕩洶湧,經緯於四疆。因舊貫之居,不以襲險為屏。且使後世子孫,世世修德,為萬世不拔之基。垂二百年于茲,祖功宗德,民心固于泰、華;社稷流長,過於三江、五湖之遠。足以跨周軼漢,蓋所恃者德而非險也。然文王之囿,方七十裡,其作靈台,則庶民子來,其作靈沼,則於仞魚躍。高上金闕,則玉京之山,神霄大帝,亦下游廣愛。而海上有蓬萊三島,則帝王所都,仙聖所宅,非形勝不居也。傳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是山可為,功不可書。於是太尉梁師成董其事。師成博雅忠藎,思精志巧,多才可屬,乃分官列職,曰雍、曰琮、曰琳,各任其事,遂以圖材付之。按圖度地,庀徒僝工,累土積石,畚插之役不勞,斧斤之聲不鳴。設洞庭、湖口、絲溪、仇池之深淵,與泗濱、林慮、靈壁、芙蓉之諸山,取壤奇特異瑤琨之石。即姑蘇、武林、明、越之壤,荊、楚、江、湘、南粵之野,移枇杷、橙柚、橘柑、榔栝、荔枝之木,金蛾、玉羞、虎耳、鳳尾、素馨、渠郍、末利、含笑之草,不以土地之殊,風氣之異,悉生成長,養于雕欄曲檻。而穿石出罅,崗連阜屬,東西相望,前後相續,左山而右水,後溪而旁隴,連綿彌滿,吞山懷穀。其東則高峰峙立,其下則植梅以萬數,綠萼承趺,芬芳馥鬱。結構山根,號萼綠華堂。又旁有承嵐、昆雲之亭。有屋外方內圓,如半月,是名書館。又有八仙館,屋圓如規。又有紫石之岩,析真之嶝,攬秀之軒,龍吟之堂。清林秀出其南,則壽山嵯峨,兩峰並峙,列嶂如屏。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泚漣漪,鳧雁浮泳水面,棲息石間,不可勝計。其上亭曰噰噰。北直絳霄樓,峰巒崛起,千疊萬複,不知其幾千里,而方廣無數十裡。其西則參、術、杞、菊、黃精、芎藭,被山彌塢,中號藥寮。又禾、麻、菽、麥黍、豆、粳、秫,築室若農家,故名西莊。上有亭曰巢雲,高出峰岫,下視群嶺,若在掌上。自南徂北,行崗脊兩石間,綿亙數裡,與東山相望。水出石口,噴薄飛注,如獸面,名之曰白龍沜,濯龍峽,蟠秀、練光、跨雲亭,羅漢岩。又西,半山間樓,曰倚翠。青松蔽密,布於前後,號萬松嶺。上下設兩關,出關,下平地,有大方沼,中有兩洲,東為蘆渚,亭曰浮陽;西為梅渚,亭曰雲浪。沼水西流,為鳳池;東出為研池。中分二館,東曰流碧,西曰環山。館有閣,曰巢鳳;堂曰三秀,以奉九華玉真安妃聖像。東池後,結棟山下,曰揮雲廳。複由嶝道,盤行縈曲,捫石而上,既而山絕路隔,繼之以木棧。木倚石排空,周環曲折,有蜀道之難,躋攀至介亭。最高諸山,前列巨石,凡三丈許,號排衙,巧怪嶄岩,藤蘿蔓衍,若龍若鳳,不可殫窮。麓雲半山居右,極目蕭森居左。北俯景龍江,長波遠岸,彌十餘裡。其上流注山間,西行潺湲,為漱玉軒。又行石間,為煉丹凝亭、觀圌山亭。下視水際,見高陽酒肆、清斯閣。北岸萬竹蒼翠蓊鬱,仰不見明。有勝筠庵、躡雲台、蕭閑館、飛岑亭。無雜花異木,四面皆竹也。又支流為山莊、為回溪。自山蹊石罅搴條下平陸,中立而四顧,則岩峽洞穴,亭閣樓觀,喬木茂草,或高或下,或遠或近,一出一入,一榮一雕,四向周匝,徘徊而仰顧,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岩之底,而不知京邑空曠,坦蕩而平夷也;又不知郛郭寰會,紛華而填委也。真天造地設,神謀化力,非人所能為者。此舉其梗概焉。及夫時序之景物,朝昏之變態也,若夫土膏起脈,農祥晨正,萬類胥動,和風在條,宿凍分沾,泳淥水之新波,被石際之宿草。紅苞翠萼,爭笑並開於煙暝;新鶯歸燕,呢喃百轉於木末。攀柯弄蕊,藉石臨流,使人情舒體墮,而忘料峭之味。及雲峰四起,列日照耀,紅桃綠李,半垂間出於密葉;芙蕖菡萏,籌蓼芳苓,搖莖弄芳,倚糜於川湄。蒲菰荇蕖,茭菱葦蘆,沿岸而溯流青苔綠蘚,落英墜實,飄岩而鋪砌。披清風之廣莫,蔭繁木之余陰,清虛爽塏,使人有物外之興,而忘扇篷之勞。及一葉初驚,蓐收調辛,燕翩翩而辭巢,蟬寂寞而無聲。白露既下,草木搖落,天高氣清,霞散雲薄,逍遙徜徉,坐堂伏檻,曠然自怡,無蕭瑟沉寥之悲。及朔風凜冽,寒雲暗幕,萬物調疏,禽鳥縮凓,層冰峨峨,飛雪飄舞,而青松獨秀于高巔,香梅含華於凍霧,離榭擁幕,體道覆命,無歲律雲暮之歎。此四時朝昏之景殊,而所樂之趣無窮也。朕萬機之余,徐步一到,不知崇高貴富之榮,而騰山赴壑,窮深探險,綠葉朱苞,華閣飛升,玩心愜志,與神合契,遂忘塵俗之繽紛,而飄然有淩雲之志,終可樂也。及陳清夜之醮,奏梵唄之音,而煙雲起于岩竇,火炬煥於半空。環珮雜遝,下臨于修塗狹徑;迅雷掣電,震動於庭軒戶牖。既而車輿冠冕,往來交錯,嘗甘味酸,覽香酌醴,而遺瀝墜核紛積床下。俄頃揮霍,騰飛乘雲,沉然無聲。夫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信矣。朕履萬乘之尊,居九重之奧,而有山間林下之逸,澡溉肺腑,發明耳目,恍然如見玉京、廣愛之舊,而東南萬里,天臺、雁蕩、鳳凰、廬阜之奇偉,二川、三峽、雲夢之曠蕩,四方之遠且異,徒各擅其一美,未若此山並包羅列,又兼其絕勝,颯爽溟涬,參諸造化,若開闢之素有,雖人為之山,顧豈小哉。山在國之艮,故名之曰艮嶽。則是山與泰、華、嵩、衡等同,固作配無極。壬寅歲正月朔日記。」

  又命睿思殿應制李質、曹組各為賦以進。質雲:

  「宣和四年,歲在壬寅,夏五月朔,艮嶽告成,命小臣質恭詣作古賦以進。臣俯伏惴栗,懼學術荒陋,不足以奉詔,正衣冠,屏息竊誦宸制,如日月照映。至於經營終始,與其命名之意義,備載奎文。使執筆之臣,徒震汗縮伏,辭其不能。雖然,臣之榮遇,千載一時,敢不祗若休命。於是虛心滌慮,再拜稽首而獻賦焉。」

  其詞曰:「偉茲嶽之宏厚兮,固磐基於坤軸。跨穹隆之高標兮,俯萬象于林麓。一氣肇其吐吞兮,割陰陽於晦昱。信天造而地設兮,行聖心之神欲。相美利於艮維兮,膺億載之假福。允定命以匹休兮,同澗、之乃蔔。惟重熙兮累洽,固帝祚之無疆。繁浚都之是宅,陋周原之匪臧。誠體國之有制,擬形勢而辨方。伊岡聊與阜屬,翼慶瑞兮綿長。仰黃屋之非心,融至道以垂裳。即崇山之奧區,翳薈鬱其蒼蒼。紛川澤之沮洳,限江湖之渺茫。類曾城與丹丘,仍飆馭之求翔。鳴遼鶴於晝寂,嘯巴猿於夜央。靄煙霞之超絕,殆未邈乎康莊。時萬機之餘暇,頓六轡以高驤。逸天步之轍跡,怡聖情而弗忘。俾飛雲以川泳,均草木之有光。軒重之敞敞,植梅桃以時崗。挺八仙之桂檜,漲潤氣以疏香。屹舞手之奇石,導風袂以前鄣。仰奎文之聖述,如震栗乎春雷。兼虞、商之渾灝,類雲漢之昭回。蟣虱之臣不敢久以伏讀兮,一再誦而心開。燦八龍之神藻,覺虎臥之煤埃。惟明光之絢練,永作鎮於鈞台。俄北行而少進,驚泛雪之虛辟。屏分翠綠以雙抗兮,沃泉中湛而凝碧。伊留雲與宿霧,佐清致于瑤席。飲甌面之瓊腴,貯風生於兩腋。登和容於射圃,懼弧矢之神威。流芳馨于素華,且舒笑而忘歸。撫跨雲之欄循,驚倚翠之暈飛。陟半山而前矚,虛廡亙其繩直。聳凝觀而北列,視鑒湖之湜湜。忽崢嶸而環合,想圌山之嘉色。敞玉霄之洞,仙真過而寓息。冀煉丹以服餌,生身體之羽翼。辟瓊津與清斯,望龍江而西東。何茂修之夾植,中演漾而溶溶。覿山莊之派別,引回徯而曲通。挹飛岑於秀髮,倚躡雲之崇崇。虛蕭閑之邃宇,貯毫楮於厥中。延勝筠之宿潤,發五蓋之游蒙。無雜卉以周布,端此君之迎逢。委檜陰之修逕,出高陽之酒亭。奉千鐘之湛露,傾葵藿於堯齡。欲洗練其神宅,耳漱瓊之冷冷。度金霞而矯首,介亭屹其上征。險羊腸於九折,升雲棧而心驚。有排衙之巨石,間珍木之敷榮。為巉妙之絕巘,類簫台之玉京。宜帝真之下墮,後電掣而雷鳴。繼神光之燭壇,響環珮之琮睜。何天人之無間,本皇上之精誠。路逶迤而東轉,經極目之蕭森。下來禽之茂嶺,披合歡之華林。始祈真於磴杪,終攬秀于軒陰。啟龍吟之虛堂,面紫石之高壁。分竹齋於向背,沸不老之泉液。愛揮雲之翔鱗,若騰躍於天地。逾萬松之峻嶺,設兩關而嶔崎。垂濯龍之瀑布,與蟠秀而東馳。憩練光以容與,仰奇峰而登躋。矧梅、蘆之二渚,結雲浪與浮陽。俄就夷而絕險,複淵澄而沼方。池名鳳以號硯,乃餘波之洋洋。既流碧之霞錯,又環山之翼張。嚴宏堂之三秀,奉九華之玉真。悵白雲之已遠,追音徽之尚存。壯阿閣以巢鳳,擁萬木之嚴春。何漣漪之颯爽,仰拱霄之是鄰。覿書館之幽致,擅著古之佳名。極驚蛇而走虺,知草聖之縱橫。臨清流而喜賦,鄙秋風之淫聲。揭昆雲兮承嵐,相岧嶢而抗衡。彼會真之高館,總群玉之邃清。儼疏梅之盈萬,常沐雨而披煙。儷冰姿於萼綠,非取媚而爭妍。駭白龍之噴激,落銀漢於九天。方巢雲之入望,亙黃果之綿連。登絳霄以遊目,聳萬壽之南山。瀉烏龍之垂溜,注雁池于石間。企噰噰之峻亭,諒絕塵而可攀。欣藥寮之西辟,蘊丹華之秀岩。羅玉芝與雲桂,產南燭之非凡。下丁香之密逕,有間植之松杉。嗟禾麻兮菽麥,蓺黍稷兮惟艱。開西莊以務本,信農事之匪閑。俯明秀之傑閣,晞梅岩及春華。偃霜風之老檜,跂鳳翼之欹斜。蔭檀欒之芸館,豁凝思之雅堂。備上臺之珍文,若星燦而霞章。臣蓋聞赤縣神州之說,方壺、員嶠之言,既不周之具載,亦同紀於昆侖。定洪荒之無考,宜姑置而勿論。窮山川於疇昔,效子長之飛蹇。登岱宗而佇貽,嘗曆井於天門。瞻巍然之日觀,視鳧繹之駿奔。維祝融之巨鎮,郁紫蓋之奇峰。摽赤城而霞起,滴九疑之翠濃。觀羅浮與雁蕩,望廬阜之橫空。陟嵩高之峻極,有二室之重巒。森峨峨之太華,若秀色之可餐。聳天平于林慮,睇王屋之仙壇。何諸山之環異,均賦美於一端。豈若茲嶽,神模聖作,總眾德而大備,富千岩兮萬壑。何小臣之榮觀,忽承詔而駭愕。舍蓽門之圭竇,詣鈞天之廣樂。驚蓬心與蒿目,蕩胸次之煩濁。欲粗窮其勝概,徒喙息乎林薄。蜂房櫛比,視閭閻也。垤蟻往來,觀市人也。縈紆如線,貫汲流也。布算縱橫,俯阡陌也。累塊積蘇,羅層台也。飛蚊聚,聽輪跡也。其體穹崇,旁日月也。其用浩博,行變化也。塵翳翳以電掃兮,雲溶溶而承宇。既崛起以𡷾崒兮,又盤互而深阻。遠而望之,則或抗戾以分睽,或附從而党伍,或企然而仰,或偃然而俯,或相蹲踞,或相旁午。迫而視之,則或如躍龍,或如嘯虎,或若會同之冠冕,或若隱翳之環堵,或引援而維持,或參差而齟齬,或名三奇,或號太古,萬形千狀,不可得而備舉也。而又瑕石詭暉,嶙峋巉岩。靈壁之秀,發於淮之北;太湖之異,來自江之南。伏犀抱犢,紫金之峰;淩雲透月,瓊玉之岩。遂根拿而固結,成聳翠之煙嵐。植湘水之丹橘,列洞庭之黃柑。盈待鳳之椅梧,聳負霜之楩柟。筼簹䈽簡,矗矗以森萃;青綸紫熒,曄曄而䯯鬖。遂淩岑而跨穀,仰締構於其間。虹梁並亙,旅楹有閑。嘉玉與之輝潤,睇雲楯之爛班。臨飛陛之揭孽,淼平波之汪灣。艤青翰,投文竿,卻龍舟而弗禦,規就橋而處安。得元珠於赤水,仰神聖之在宥。推無為於象先,擴堯仁之天覆。且帝澤之旁流,複上昭而下漏。宜乎絕珠殊祥,駢至迭輳。潛生沼之丹魚,萃育藪之皓獸。神爵棲其林,麒麟臻其囿。屈軼茂而黃莢滋,紫脫華而朱英秀。何動植之休嘉,表自天之多祐。臣又聞積水成淵而蛟龍生,積土成山而風雨興,皆物理之自然,豈人力之所能?蓋嘗觀雲氣之靄靄,時出沒而相仍。作寰區之潤澤,肇五穀之豐登。霈為霖而複斂,抱虛壁之層層。舉茲山之盡美,渠可得而誦稱?爾乃或遐矚以寄情,或周覽以托興。眾彩迭耀,臣目迷而不能得視;群籟互鳴,臣耳惑而不能得聽。何神用之莫測,使凡氣之無定。品物流形,各正厥命。如文王之在靈台,民樂其有德;武王之居鎬京,物不失其性。豈若左太華而右褒斜,為《長楊》之誇;南丹水而北紫淵,為《上林》之盛而已哉。夫昔唐堯訪四子于藐姑射之山,周穆賓西王母於瑤池之上,是皆篤要妙而有輕天下之心,務逸舉而有和雲謠之唱。蓋翠華之遠遊,徒赤子之在望。惟吾皇之至神,擴廣愛之遐想,曾何遠於九重,邁蓬瀛之清賞,得忠嘉之信臣,協規制於明兩。罄丹款以爰謀,念賢勞之鞅掌。迄成功於九仞,說見知於天獎。凡經營於六載之間,而為萬世無窮之休,豈不廣哉。」

  曹組雲:

  「臣伏蒙聖慈宣示李質所進《艮嶽賦》,特命臣繼作。顧臣才短學疏,豈能仰副睿旨。進退皇懼,不知所裁。謹齋心百拜以賦,其辭曰:客有遊輦轂之下,以問京師之主人曰:『東北之隅,地勢綿連,岡嶺秀深,氣象萬千,不知何所而乃如此焉?』主人曰:『國家壽山,子孫福地,名曰艮嶽。』客曰:『蓋聞五星在天,五嶽在地。東有泰山,甲于區宇,下臨滄溟,旁跨齊、魯。南有衡山,祝融紫蓋,湘潭為址,九向九背。西有太華,三峰插天,枕瞰函穀,橫斜渭川。北則常山,以限天驕,太河朔漢,仰其岧嶢。中則嵩高,與天峻極,襟帶河、洛,屏翰京國。複見茲於中都,何前此而未識?且山嶽之大,天造地設,開闢之初,元氣凝結,是豈人為?願聞其說。』主人曰:『清濁既分,爰其陰陽,播之大鈞,孰為主張?是必造物,區處維綱。今以一人之尊,大統華夏,宰製萬物,而役使群眾,阜成兆民,而道濟天下。夫惟不為動心,侔於造化,則茲嶽之興,固其所也。而況水浮陸走,天助神相,凡動之遝來,萬物之享上,故適再閏而歲六周星,萬壑千岩,芳菲丹青之寫圖障也。』客曰:『嶽有五焉,今益其一,在於五行,數則差失。』主人曰:『客不聞五行在天乃六氣,君火以名,相火以位,寒暑運行,曾無越次。矧此有形,創于神智,生生不窮,悠遠之義。然則五嶽視三公之官,艮嶽為多男之地,乃其宜也。夫何擬議。』客首肯久之曰:『吾見乎嶽之外矣,吾聞乎嶽之說矣。獨有未詳,孰知其中。蓋禁鑰十二,皇居九重,深嚴秘奧,內外莫通,願子陳其次弟,庶幾因以形容。』主人唯唯曰:『其大則可以概舉,其細則莫能縷數。唯乘輿有時臨幸,雖山嶽亦類於庭廡。請先陳其岩穀岡巒之體勢,後狀其樓觀池台之處所。皆聖作而神述,盡宏規而傑矩。夫艮者,八卦之列位;嶽者,眾山之總名。高為峰則秀拔,拱為岫則崢嶸。霽色晚靜,風光曉凝。陟崔嵬而直上,俯蹬道以寬平。雜花異香,莫知其名;佳木繁陰,欣欣其榮。唯特立于諸峰之右者,乃主乎壽,照之以南極之星。所謂山者如此。淺若龍龕,深若雲竇,鎖煙霞於杳冥,留風雨於昏晝。或秉炬而可入,或捫扃而可叩。石磊磊以巉岩,木森森而聳秀。間則流潤雲蒸,可卜以陰晴之候。所謂洞者如此。為山之屏,為洞之扃。承乎上則安若榱桷,芘於下則覆若簷楹。珍叢幽芳,古木長藤,蘢絡蔽虧,高低相層。鳥啼花發,則春容淡蕩,霜降木脫,則石角崚嶒。所謂岩者如此。兩山之間,氣聚其中,眾木斯茂,泉流暗通。或重羅以瞑晝,或偃草而進風。嫋長春之翠莖,挺堅節之霜松。每晨曦之照耀,靄朝霧以空濛。所謂穀者如此。又有岡則隱然而起,勢連山谷,殊萃兀之峰巒,類縈紆之林麓。白雪照夜,則寒梅盛開;紅雲嬌春,則仙桃極目。恍如望千畝之銳,非岩之秀。橫石壁壘,亙若岡阜。既草木以敷榮,複地形之延袤。迢迢大庾,隔絕遐荒;落落萬松,得名錢塘。今移根於南北,亦不限於炎涼。至若溶溶大波,瀦為巨派,其流則小,其合則大。瑩上下之天光,溉淺深之湍瀨。有巨魚以潛波,扈龍舟而夾載。岸容萬柳,春風柔柯。飛花滿空,長條拂波。或趁景而移棹,或鳴根而笑歌。此謂之江者。回環山根,縈帶奇石,淺以蕩穀,深以凝碧,潺湲不窮,流衍漱激。泛桃花之露紅,浮洞天之春色。輕鷗文禽,棲息其側;荷花不斷,雲錦舒張。或聚而為曲沼,或漲而為橫塘。煙梢露,交翠低昂。此之謂溪者。夫山洞岩穀,岡嶺江溪,既略陳矣。子獨不見樓有絳霄,朱欄倚空,跨晴雲之縹緲,掛瑞日之曈。綺疏凝霧,天香散風。覺星辰之逼近,如霄漢之穹隆。招飛仙於蓬壺,揖素娥於蟾宮。霓旌鶴馭,稅駕其中。又不見閣有巢鳳,異乎高崗,豈丹穴之瑞應,無雄構以翱翔。即其軒楹,架以傑閣。芘五彩之鴛雛,下九霄之鸑鷟。因太平之象,會廊廟之人,置酒大嚼,歸美逢辰,續夏日之句,頌南風之薰。其北也,諸山之上,眾木之杪,俯雲壑之沉沉,視煙霄之杳杳。西瞻太行於晴霽,東望海霞於清曉。山寵嵸,石嶙峋。挹長風之回玉宇,導明月之湧冰輪。齋心嘗比於崆峒,精禱每延乎上真。見飄飄之仙馭,隨嫋嫋之青芬。視其榜曰介亭。有排衙,蒼碧之前陳者也。因山高下,周以回廊,如璧月之環坐,複晴曦之騰光。玩牙籤之甲乙,發寶書之秘藏。徐繞砌而散步,間挾策而寓興。花雖芳而晝寂,鳥雖啼而人靜。效隱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其榜曰書館,豈蓬戶陳編之可並者也?亭有勝筠,周以美竹。何禁籞之寶檻,進藍田之叢玉。已交戛而近砌,複扶疏而出屋。分月影之瑣碎,聽風聲之斷續。遊塵不到,清意自生。目蒼雲之翳翳,面霜節之亭亭。挺然不屈,四時長青。宸襟對爽,固以貺名。且館曰蕭閑,深庭邃宇。來萬籟之清風,無九夏之劇暑。棲寓懷之寶玩,備宸章之毫楮。前橫江練,傍列山莊。或遣乘槎而上漢,或笑喝石而為羊。超然燕處,真逍遙自適之鄉。雜花爭妍,紅紫相鮮。或引繩而為逕,或彌望而成川。錦繡照空而明煥,風露散曉而香傳。肅然行列,若羽林之萬騎。粲然豔妝,如宮女之三千。四時之候,參差不齊。異塵埃之桃李,雜紛蹂以成蹊。斯號林華之苑,見鏤玉之珍題。至若山莊竹籬,蘿蔓蓊鬱。綠筠之共茂,夾修逕而高出。俯以愛蒼苔之承步,仰以見雲梢之蔽日。軒亭欄檻,各相方而榜名。故扶晨散綺,洞煥秀瀾,隨所寓而不一。晴波融怡,是為雁池。望風中之飛練,接雲際之虹霓。南山巍然而蒼翠,北渚湛若而漣漪。聽雍雍之下集,觀肅肅以高飛。朝離乎雪霜之野,暮宿乎葭葦之湄。唯恩波之可泳,豈墮陽之恨遲?練以幽芳,尊綠華堂。何玉顏之澹佇,見奇姿之異常。鄙江梅之尚紅,陋臘梅之太黃。得天上碧桃之露,掩薰爐清遠之香。恍聖情而異稟,蒙天笑以增光。故賜神仙之號,闊珠戶而敞文窗。然而如此之類,安能悉紀?若夢遊仙,仿佛而已。』客曰:『子之所陳,心存意識。或欲周知,何從皆得?』主人曰:『人間天下,飛潛動植,率在其中,不可殫極。姑陳述乎二三而已,徯累言於千百。非若《子虛》、《上林》之誇大,《兩京》、《三都》之緣飾。顧難狀於言辭,徒充塞於胸臆。』客曰:『姑置是事,請質所疑。何一隅之形勢,若千里之封圻?』主人笑曰:『嘻!夫耳目之不際,何可以意測。思慮不至,孰可以強知。望壺中者,初不察其天地。游武陵者,亦豈意其有桃溪?矧都邑紛華之地,藏十洲、三岱之奇。』客又曰:『蓋聞橘不逾淮,貉不逾汶。今茲草木,來自四方,原莫知夫遠近。物理地宜,請得而論。』主人曰:『天子神聖,明堂頒制,視四海為一家,通天下為一氣。考其跡則車書混同,究其理則南北無異。故草木之至微,不變根荄於易地,是豈資于人力,蓋已默然運于天意。故五嶽之設也,天臨宇宙;五嶽之望也,列於百神。茲嶽之崇也,作配萬壽。彼以滋庶物之蕃昌,此以壯天支之擢秀。是知真人膺運,非特役巨靈而驅五丁。自生民以來,蓋未之有。』客恍然聞所未聞,於是鼓舞歡忻,頌詠太平,等乾坤之永久。」

  又詔二臣共作《艮嶽百詠詩》以進。

  《艮嶽》:

  勢連坤軸近乾崗,地首東維鎮八方。江不風波山不險,子孫千億壽無強。

  《介亭》:

  雲棧橫空入翠煙,躋攀端可躡飛仙。介然獨出諸山上,磊磊排衙石滿前。

  《極目亭》:

  千里飛鴻坐上看,山川風月在憑欄。不知地占最高處,但覺恢恢天字寬。

  《圌山亭》:

  軒楹正在翠微中,欲雪雲生四面峰。璀璨地鋪紅瑪瑙,巑岏山聳碧芙蓉。

  《跨雲亭》:

  地高天近怯憑欄,下視浮雲咫尺間。祇怪輕雷起岩際,不知飛雨過山前。

  《半山亭》:

  憑高玉輦每從容,中路嘗聞憩六龍。塵外有人如到此,便須行徹最高峰。

  《蕭森亭》:

  曉日珍瓏宿霧開,四簷時有好風來。不應班竹林中見,卻似松根琥珀堆。

  《麓雲亭》:

  山下深林起白雲,白雲飛處斷紅塵。伴行直到高峰上,舒卷縱橫不礙人。

  《清賦亭》:

  四海熙熙萬物和,太平廊廟祇賡歌。欲追林下騷人意,卻是臨流得句多。

  《散綺亭》:

  斷虹飛雨過天涯,碧落浮雲不復遮。明日陰晴真可蔔,倚欄來此看餘霞。

  《清斯亭》:

  天波萬斛瀉鎔銀,跨水橫橋麗構新。但取真堪濯纓意,玉階金闕本無塵。

  《煉丹亭》:

  藥爐龍虎正交馳,五色雲生固濟泥。凡骨欲逃三萬日,君王曾賜一刀圭。

  《璿波亭》:

  水影搖暉動碧虛,日華淩亂上金鋪。安知不是鮫人寶,往往淵中得美珠。

  《小隱亭》:

  古木回環石路橫,居山初不在崢嶸。聖人天下藏天下,小隱聊為戲事名。

  《飛岑亭》:

  微雲將雨洗層巒,石磴莓苔路屈盤。正是江南最佳處,仰看蒼翠俯澄瀾。

  《草聖亭》:

  落筆縱橫走電光,近臣時得賜雲章。龍盤鳳翥皆天縱,渴驥驚蛇不足方。

  《書隱亭》:

  吾皇聖學自天衷,載籍源流一一通。宵旰萬機營四海,更將心醉六經中。

  《高陽亭》:

  仙舟時倚碧溪灣,花外青旗映淺山。不醉閬風緣底事,要看豪飲似人間。

  《噰噰亭》:

  聖主從來不射生,池邊群雁恣飛鳴。成行卻入雲霄去,全似人間好弟兄。

  《忘歸亭》:

  玉景金霞長不夜,松篁泉石更留人。廣寒宮殿秋偏好,待看林梢月色新。

  《八仙館》:

  蟠桃初熟玉京春,圓屋如規戶牖新。盡是瑤池高會客,豈容塵世飲中人。

  《環山館》:

  峰巒回合聳雲屏,岩靄溪光面面橫。開戶忽驚千仞翠,憑高方見九重城。

  《芸館》:

  玉堂、金馬盡名儒,黃本牙籤付石渠。向此別藏三萬卷,不憂中有蠹書魚。

  《書館》:

  蓮燭詞臣在外庭,青錢學士已登瀛。回廊屈曲隨岩阜,挾策何妨取次行。

  《蕭閑館》:

  書草吹來種種香,好風移韻入松篁。丹台紫府無塵事,倚覺壺中日月長。

  《漱瓊軒》:

  淺碧分江入眾山,山深無處不潺潺。開軒最近寒溪口,噴薄松風向佩環。

  《書林軒》:

  甲乙森然盡寶書,校讎曾授魯中儒。萬機多暇時來此,玉軸牙籤自卷舒。

  《雲岫軒》:

  山上飛雲片片輕,雲山相似倚空明。從龍本合封中去,觸石光從望處生。

  《梅池》:

  玉鈿勻點鑒新磨,香逐風來水上多。應為橫斜詩句好,故教疏影瀉平波。

  《雁池》:

  暮天飛下一行行,淺渚平沙足稻粱。有此恩波好游泳,何須辛苦去衡陽。

  《硯池》:

  黑雲淩亂曉光凝,氣接昆侖冷不冰。龍餅麝元皆禦墨,遊魚吞卻化鯤鵬。

  《林華苑》:

  連雲複道映樓臺,茂苑奇花日日開。但得如春天一笑,芳菲何必曉風吹。

  《絳霄樓》:

  翼瓦飛甍跨閬風,捲簾滄海日曈。佳時自有群仙到,笑語雲霞縹緲中。

  《倚翠樓》:

  梯空窗戶半山間,滴滴嵐光照畫欄。六月火雲揮汗日,雲來唯覺石屏寒。

  《奎文樓》:

  龍蟠鼇負出風雲,鏤玉填金聖制新。自與六經垂日月,更令群目仰星辰。

  《巢鳳閣》:

  朝陽鳴處有亭梧,爭似珠簾映綺疏。丹穴來儀聽九奏,不妨於此長鵷皺。

  《竹崗》:

  蒼雲蒙密竹森森,無數新篁出翠林。已有鳳山調玉律,正隨天籟作龍吟。

  《梅崗》:

  闊連峰嶺玉崔嵬,春逐陽和動地來。不似前村深雪裡,夜寒唯有一枝開。

  《萬松嶺》:

  蒼蒼森列萬株松,終日無風亦自風。白鶴來時清露下,月明天籟滿秋空。

  《蟠桃嶺》:

  不到瑤台白玉京,海中仙果但聞名。何人為報西王母,嶺上如今種已成。

  《梅嶺》:

  雪林橫夜月交光,萬壑風來處處香。聖主乾坤為度量,包藏曾不限遐荒。

  《三秀堂》:

  窗戶深沉晝不開,鳳凰時下九層台。月明夜靜聞環珮,知有霓旌羽扇來。

  《萼綠華堂》:

  綠萼承趺玉蕊輕,清香續續度簷楹。天教不雜開桃李,賜與神仙物外名。

  《岩春堂》:

  桂影亭亭漾碧溪,尋芳曾被暗香迷。碧桃開後晴風暖,花外幽禽自在啼。

  《躡雲台》:

  萬本琅玕密不開,林深明碧鎖高臺。更無一點遊塵到,但覺雲隨步步來。

  《玉霄洞》:

  披香尋徑百花中,蝶引蜂隨路不窮。但見淩霄纏古木,洞天應與碧虛通。

  《清虛洞天》:

  玉關金鎖一重重,祇見桃源路暗通。行到水雲空洞處,恍如身世在壺中。

  《和容廳》:

  白羽流星一點明,上林飛雁幾回驚。弓開月到天心滿,風外唯聞中的聲。

  《泉石廳》:

  縈迂流碧與環山,月地雲階在兩間。有此清泠居物外,方知塵土屬人環。

  《揮雲亭》:

  天風吹作海濤聲,揮斥浮雲日更明。波上石鯨時吼雨,祇知樓閣是蓬、瀛。

  《泛雪廳》:

  月團攜下九重天,來試人間第一泉。正在水聲山色裡,六花浮動紫甌圓。

  《虛妙齋》:

  武王屈己尊箕子,黃帝齋心問廣成。惟道集虛觀眾妙,超然將見不能名。

  《壽山》:

  惇大崇高秀氣連,清風不老月長圓。春遊玉座時相對,花發鶯啼億萬年。

  《杏岫》:

  山上晴霞興彩雲,芳菲時節避花繁。分明自有神仙種,不是青旗賣酒村。

  《景龍江》:

  潤通河漢碧涵空,影倒光山曉翠重。聞說巨魚時駭浪,祇應風雨是神龍。

  《鑒湖》:

  水天澄澈瑩寒光,一片平波六月涼。移得會稽三百里,不教全屬賀知章。

  《桃溪》:

  霏霏紅雨落清潯,流出山中直至今。休道仙源在平地,空教人向武陵尋。

  《回溪》:

  穿雲透石落潺潺,戀浦餘波尚繞山。祇怪嵐光迷向背,不知流水正回環。

  《滴滴岩》:

  蒼苔青潤石嶙皴,泉脈涓涓濕白雲。疑有天仙深夜過,丁當環珮月中聞。

  《榴花岩》:

  絕域移根上苑栽,又分紅綠向岩隈。累累子已枝間滿,灼灼花猶葉底開。

  《枇杷岩》:

  結根常得近林巒,晚翠誰憐卻歲寒。不見龍文橫杆面,方知垂實作金丸。

  《日觀岩》:

  朝陽初上海霞紅,五色雲生碧洞中。回首爛柯人自老,棋聲猶在石門東。

  《雨花岩》:

  紛紛泊泊弄晴暉,曾逐春風上繡衣。不為胡僧翻貝葉,仙家長有碧桃飛。

  《蘆渚》:

  萬葉梢梢秋意初,斜風細雨憶江湖。誰知雪壓波澄後,更與宮中作畫圖。

  《梅渚》:

  祇借晴波為曉鑒,不隨花島作江雲。未須吹笛風中去,多得清香水際聞。

  《榠查穀》:

  折花宜與酒相薰,結子難隨酒入唇。一陣暗香無處覓,不知幽谷巧藏春。

  《秋香穀》:

  玉屑花繁淡淡黃,碧岩曾伴紫欄芳。月明露洗三秋葉,山過風傳七裡香。

  《松穀》:

  雲藏煙鎖晝蒼蒼,得地何須作棟樑。聞道九龍扶輦過,一山風又作笙簧。

  《長春穀》:

  洞天風物幾人知,暗得陰陽造化機。不似寒鄉待鄒律,四時岩際有芳菲。

  《桐徑》:

  不嫌春老花飛濕,要聽秋來雨打聲。一自移根來禁籞,朝陽常有鳳凰鳴。

  《松徑》:

  夾路成行一樣清,吟風篩月自亭亭。雲章正寫人間瑞,坐待雲根長茯苓。

  《百花徑》:

  紅紫交加一徑通,翠條柔蔓浴玲瓏。日晴煙暖微風度,百和香薰錦繡中。

  《合歡徑》:

  彩絲拂拂機中錦,繡縷茸茸馬項纓。卻似漢宮三十六,黃昏時節掩羅屏。

  《竹徑》:

  翠葉吟風長淅瀝,寒梢擎露忽高低。有時杳杳穿雲去,碧玉交加四望迷。

  《雪香徑》:

  夾徑梨花玉作英,年年寒食半陰晴。要看雪色無邊際,十二樓前月正明。

  《海棠屏》:

  清明微雨欲開時,收什狂香付整齊。但得浣花春在眼,不須枝上杜鵑啼。

  《百花屏》:

  眾香芬馥著人衣,雲母光寒露未晞。圍得春風勝繡幕,紛紛紅紫鬥芳菲。

  《蠟梅屏》:

  冶葉倡條不受羈,翠筠輕束最繁枝。未能隔絕蜂相見,一一花房似蜜脾。

  《飛來峰》:

  突兀初驚倚碧空,翠嵐仍與瑞煙重。吳儂莫作西來認,真是蓬萊第一峰。

  《留雲石》:

  白雲何事苦留連,中有嵌空小洞天。卻恐商岩要霖雨,因風時到日華邊。

  《宿霧石》:

  飛煙自繞龍樓駐,瑞氣長隨海日開。獨有春風花上露,夜深多伴月明來。

  《辛夷塢》:

  山中常厭早梅開,不待暄風暖景催。似與東君書造化,筆頭春色最先來。

  《橙塢》:

  磊磊金丸畫不如,空濛香霧幾千株。應憐綠橘秋江上,卻被人間喚木奴。

  《海棠川》:

  清明時候暖風吹,葉暗花明滿目開。石在劍門猶北向,錦江春色亦須來。

  《仙李園》:

  亳社靈蹤亙古存,混元龍蛻出風塵。移根更接蟠桃嶺,結子開花萬萬春。

  《紫石壁》:

  沒水攀蘿琢馬肝,齎持堅潤出風湍。潛藩每恨端溪遠,疊作山中峭絕看。

  《椒崖》:

  團枝紅實見秋成,曾按方書合五行。不遣漢宮塗屋壁,此間吞餌得長生。

  《濯龍峽》:

  山東蒼煙細路通,噴泉飛雨灑晴空。真龍豈許尋常見,故作雲間飲澗虹。

  《不老泉》:

  來從雲竇不知遠,湧出碧岩無暫停。花落鶯啼春自晚,潺湲長得坐中聽。

  《柳岸》:

  牽風拂水弄春柔,三月花飛滿禦樓。不似津亭供悵望,一生長得系龍舟。

  《棧路》:

  六丁開處祇通秦,此地天臨萬國春。駐蹕有時思叱馭,服勞王事愛忠臣。

  《藥寮》:

  已聞頒朔向明堂,百草猶思一一嘗。天意應憐民疾苦,欲躋仁壽佐平康。

  《太素庵》:

  結草鋪茅不用華,白雲深處列仙家。蕭騷風玉千竿竹,翠葉濃陰襯碧霞。

  《祈真磴》:

  臺上爐香嫋翠煙,雲間風馭已翩翩。吾皇奉道明靈降,惟德從來可動天。

  《躑躅巋》:

  春風曉日亂晴霞,豔豔初開一巋花。疑是仙琴紅玉軫,醉歸遺在紫皇家。

  《山莊》:

  重崖置屋亦常關,下法龍眠小隱山。縱有青牛不耕稼,但聞犬吠白雲間。

  《西莊》:

  低作柴扉短作籬,日晴雞犬自熙熙。躬耕每以農為本,稼穡艱難舊亦知。

  《東西關》:

  天上人間自不同,故留關鑰限西東。姓名若在黃金籍,日日朝元路自通。

  《敷春門》:

  帝利無私萬國通,尚思寒谷待春風。欲將和氣均天下,都在熙熙造化中。

  又詔翰林學士王安中,令登豐樂樓望而賦詩雲:

  日邊高擁瑞雲深,萬井喧闐正下臨。
  金碧樓臺雖禁禦,煙霞岩洞卻山林。
  巍然適構千齡運,仰止常傾四海心。
  此地去天真尺五,九霄岐路不容尋。

  質字文伯,熙陵時參知政事昌齡之曾孫。組字元寵,穎昌陽翟人。俱有才思,晚始際遇,悉授右列,侍祐陵。時寵臣皆內侍梁師成所引,遂得愛幸。質少不檢,文其身,賜號錦體謫仙。後隨從北狩。組逢辰未久而沒,官止副使,有子即勳也,頗能文,祐陵即以其父官補之,後獲幸高宗,位至使相。錄之于秩,以紀當時之盛。近王稱作《東都事略》,載蜀僧祖秀所述《游華陽宮記》,不若是之備也。是時,獨有太學生鄧肅上十詩,備述花石之擾,其末句雲:「但願君王安萬姓,圃中何日不東風!」

  詔屏逐之。靖康初,李伯紀啟其事,薦其才,召對,賜進士出身,後為右正言,著亮直之名於當日。肅字志宏,南劍人,有文集,號《栟櫚遺文》,三十卷,詩印集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