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廣東新語 | 上頁 下頁 |
山語(5) |
|
羅浮 蓬萊有三別島。浮山其一也。太古時。浮山自東海浮來。與羅山合。崖巘皆為一。然體合而性分。其卉木鳥獸。至今有山海之異。浮山皆海中類雲。漢志雲。博羅有羅山。以浮山自會稽浮來傅之。故名羅浮。博。博也。傅轉為博也。浮來博羅。羅小。浮博而大之。羅卑。浮博而高之。故曰博羅也。或曰。羅山亦蓬萊一股。故浮來依之。羅主而浮客。客蓬萊而依主蓬萊。故袁宏、竺法真作登山疏。皆言羅而不及浮。言主而客在其中也。然羅為浮主。而羅浮之東麓。有博羅之白水山焉。西麓有番禺之白雲山焉。與之鼎立。人亦以為三島。則羅浮又為白水、白雲之主矣。其峰四百三十有二。羅與浮半之。遊者自西而入。則羅多而浮少。自東而入。則浮多而羅少。羅之巔曰飛雲。其西有三峰亦峭絕鼎峙。往往中夜可候日。而浮山極巔。每當雨霽。白雲洶湧四出。大風蕩漾。乍往乍回。若尚在大海之中。浮而未定。嘗欲遠于羅山然者。或曰首陽、太華。一山而分。羅與浮二山而合。實有巨靈主之。分之者所以通黃河。合之者所以鎮南海。然二山下合而上分。其巔有分水凹。是曰泉源。山之交隩也。水分于西則為羅。分於東則為浮。浮之水與羅相吐吞。羅之山與浮相補綴。水分其上而山合其下。故觀其合。而得山之情狀焉。觀其分。而得水之情狀焉。當二山之交。有磴穹然如衡。二砥柱峙其兩端而色蒼黝。是曰鐵橋。非橋也。一石飛空。嫋嫋數十百丈。上橫絕巘。下跨懸崖。以接二山之脈。故曰橋也。蓋浮山善浮。下有浮碇岡以定之。上又有鐵橋以貫之。而後與羅長合而不離也。山故有二鐵橋。皆天生石樑。而此為上鐵橋。其在大石樓南者曰下鐵橋。大石樓在上鐵橋西。相去五裡許。有小石樓。三石對峙。上下俱方。峻削嶄空。岌岌欲墮。登之則重簷四柱。窗戶相通。煙霞開闔。常若有人往來。度其高。僅得山頂十分之四。然俯視滄溟。夜半見日。亦不減飛雲之上焉。二石樓兩峰相際。其脊乃鐵橋。故凡登飛雲者。自二樓而上。必度此橋。率以此為鐵橋矣。不知乃下鐵橋也。蓋石樓二。以大小分。鐵橋二。以上下分也。下鐵橋西有一大瀑布。所謂分水澳泉源。為二山之界者。羅浮瀑布凡九百八十有奇。流為長溪者七十有二。瀦為潭七。為神湖一。為淵池者六。天下名山未有瀑布多於此者。最高為分水隩之泉源。從二頂而下約三千丈。大則蝴蝶洞之水簾。次高則明福觀之小水簾。黃龍洞之二瀑布。夜樂洞之瀑布。流杯池之兩瀑布。龍王坑之瀑布。東麓之白水。皆以數百仞計。其在神湖者。上一瀑布輸之。下眾瀑布派之。轉相高下。傾瀉如注溜。尤奇。其它淵潭之水。一一皆然。大約水斜則為簾。直則為布。石壁平則合懸而為布。不平則分落而為簾也。羅浮石壁多平。故水之為懸布多。而為垂簾者少也。水簾凡二。有大小之名。自梅花村西行二十餘裡。及大水簾。冬時水勢小。從旁披灑。不及石上三之一。春夏之交。水盡冒出石上。內澎湃而外霏微。乃極穿雲絡雨之致。或曰。凡水以山為屏。山以水為障。大水簾在羅山。所以蔽二石樓。小水簾在浮山。所以蔽蓬萊、夜樂二洞。是山蓋有璿台、瑤室七十二所。多隱於瀑布之中。而朱明洞者。嘗有人縋下至五丈許。下視無底。日月星辰無不備。初有白雲。須臾散漫五色。茅君傳謂。其北與句曲洞天相通。中皆大道。可達林屋、岱宗。甘泉雲。朱明在沖虛觀後。左倚蝦蟆、玉女。右挹麻姑、石樓。流水 潺潺。從岩口而出。有大石刻曰朱明洞者是也。泰泉【黃佐字才伯。號泰泉。香山人。官少詹事。諡文裕。學以程朱為主。以博約為宗旨。與王守仁之論不合。著有詩文集、樂典、廣東通志等書。】雲。羅浮之洞。周回五百里。蓋舉其全。猶人之一身也。以朱明洞為在沖虛後者。猶人之有腧穴也。而葉絅齋謂山兩肘下。右砠卓起。曰麻姑峰。蒲伏而東。左蜿蜒乘之。綰轂其口。環中皆朱明。 秦置博羅縣。言博羅而浮之。奇可知矣。故不言浮。然浮博于羅。其事荒誕。而始皇信之。至以名縣。亦可謂好怪者矣。考浮來之說。本封禪書。謂三神山未至。望之如雲。及至。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浮山乃蓬萊一股。是必此山無根。隨風來往。故方士可望不可即。其與羅山合也。浮而遂定。故其東麓、北麓有二小山。皆名浮定。謂昔浮而今定也。始皇嘗使人入海求三神山。未能至。以其一 峰澌來。傅于羅山。因以博羅名縣。蓋亦甘心之所至也。羅浮之名。自陸賈始言之。而後司馬遷稱之為南嶽佐命。賈者。開闢羅浮之祖也。 大庾東馳至海而盡。廣州宅南之隩。自為堪輿。而羅浮離立天外為之鎮。有浮而羅山益其博厚。縣曰博羅。博者博厚之謂也。其博也。環博羅之山皆羅浮也。有曰象頭山者。在博羅東北二十裡。其高大幾與羅浮埒。南有白水山。雲蘿杳冥。號為仙窟。其佛跡岩。則梯山首路也。羅浮之東麓迄白水。而西麓迄番禺之白雲。博羅之四履皆羅浮。則白雲亦羅浮也。其專以四百三十二峰為羅浮。猶華山周回千萬峰皆華山。而獨以落雁、明星玉女、蓮華三峰當之也。則番禺亦羅浮之主也。 羅浮之狀。雨則二山相合。晴則二山相離。嘗有白雲如水。汪洋數十百里。諸峰漂散。如有海在於山中然者。鐵橋者。天之所以拘系二山。使之不隨白雲流浪者也。鐵橋一石也。其形如鞍。橫亙倒垂。從二石樓間登之。高五十余步。兩端有石柱二。色如鐵。名曰鐵柱。鐵橋以韁鎖二山。鐵柱以鎮鐵橋。巨靈之用心苦矣。 羅浮乍合乍離。變態不定。予有羅浮曲雲。可憐羅浮山。離合亦有時。天雨羅浮合。天晴羅浮離。蓋其合也。以鐵橋而合。其離也。以鐵橋而離。鐵橋者。羅浮之司命也。予又有鐵橋曲雲。浮山不復浮。與羅合為一。若非一鐵橋。安得如膠漆。又雲。羅浮若夫婦。一合不復離。祇恐鐵橋斷。大川來間之。又雲。飛橋天半接羅浮。鐵柱雙標在兩頭。鎖住蓬萊東一股。浮山不逐海潮流。 浮山有二碇石。其在博羅西者曰浮定岡。在增城東者曰焦石嶺。亦曰浮定岡。高可三百餘丈。盤踞二十裡。相傳浮山初來。以此二山為碇。蓋天地之象。天在水外。地在水中。地以山為碇。而山以石為碇。勢誠如是。宋人詩雲。乃知雲浮山更浮。二山長與三山流。二山謂羅與浮也。蓋羅以碇而後長有浮。浮以碇而後長不浮。一卷之多。浮恃之。羅亦恃之。 向稱羅浮在海之中。不知海乃在羅浮之中。自朝至暮。白雲如波濤。浩浩無際。予身渺然。乃一葉之舟。嘗言登羅浮有如浮海。賦詩雲。霃霃太古雲。至今未開闢。山氣日洶湧。隨風灑精液。觸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登山若浮海。舟航即輕策。浮山複浮去。與羅萬里隔。僅余玉女峰。娟娟在肘腋。 羅浮向在海中。今離海甚遠。豈歲久陵穀變遷耶。羅山以在海中。故浮山自海浮來傅之。自遠望之。浮小而羅大。浮卑而羅高。羅之大之高本以浮。浮既以其大其高與羅。而以小以卑自處。可謂有謙德者矣。羅善取而浮善與。其體合。其神氣亦複不分。二山之得其友如此。 自惠陽東下。兩山夾江。忽一峰橫出中流。形如蒲盧。謂之蒲盧嶺。博羅縣城環之。以為主山。遙望羅浮。如昆侖巨舶。此山在其東三十裡為碇。若羅浮之大小二石樓。則帆檣也。故是山名浮碇岡。風濤作時。岡勢隱隱欲動。故名浮碇。浮山為蓬萊之一股。是岡亦浮山之一拇指耶。 山遠視之。一雲也。大約陰則雲在上。晴則雲在下。半陰半晴。則雲在中以為常。頂曰飛雲。言常在雲中不可見也。又羅山在西多陰。故雲常在其上。浮山在東多陽。故雲常在其下。日之出。浮山先見。而羅山次之。以雲在其下故也。天曉時。雲如萬箭從崖石隙飛出。遇風則彼此相射。如戰鬥狀。山大。故氣盛。盛而其勢怒發不可禦。為石所壓。故縷縷觸之而出。大抵雲出於石不於土。石剛。故雲必觸之乃出。出時四山搖盪。惟聞風雨馳驟聲。岩岫漂流。乍遠乍近。亂峰浮者如泡沫。沉者如墜雲。日光隱隱如五采綺羅。日東則雨西。日西則雨東。日下則風雨上。風雨下則日上。是皆雲之所變怪。非亭午雲在山腰來往。不復上繞。羅浮二頂不可得而見。山志雲。山高絕處。匪惟人跡不到。即日月亦不曜。煙霧霏霏。四時若雨。故頂以飛雲名。 羅浮之洞凡十餘。最勝者曰黃龍。葛洪西庵之故基也。南漢主劉鋹。嘗夢神人指羅浮之西。有兩峰相迭。一水對流。可以為宮。訪之。得斯洞。又夢黃龍起宮所。因名洞曰黃龍。兩峰相迭者。大小石樓也。一水對流者。洞左右交飛瀑也。瀑水落崖下成潭。潭上有歌舞石。可坐千人。而麻姑、玉女諸峰隱見林際。若窺人微笑然者。玉女峰在小石樓旁。小石樓狀似老人傴僂。一名老人峰。予詩。笑他玉女峰娟妙。長伴雲邊一老人。杜少陵詩。南為祝融客。勉強親杖屨。結托老人星。羅浮展衰步。山中有老人峰。一石老人向北箕踞而坐。俯視石樓。相傳老人星降精為之。結托老人星者。結托老人之峰也。 從黃龍洞後以上。路皆壁向。有一峰絕銳。童石戴之。側有微磴。陟者頂踵相接。磴盡為玉女峰。當羅浮肩脊之交。險勢稍平。上有地數丈。上戴羅浮兩頂。若冠若髻。下則諸峰累累。如腰腫之附於身。而肢體脈絡無弗相貫然者。從玉女旁以上。至錦繡峰。有一岩可達絕頂。身屈折如穿九曲之珠。下視大小石樓。皆培塿也。玉女在群峰中。秀麗而小。絕與太華玉女峰相似。太華玉女峰在東峰右腋間。婉孌懷抱。狀若有情。予嘗有東峰襟玉女之句。 朱明洞為一山之根本。譬之人身之臍。精神所穴。日月歸宿其中。故曰洞天。臨菑有天齊。當天中。斯洞其亦天齊乎。曰朱明者。言純陽無陰也。蓋天好陰。地好陽。洞中而有天。乃陰含陽。太極未分之象也。朱明洞群峰如環。中虛以成奧室。於卦為離。離為日。故曰朱明之洞。日為天之主。洞而有日。天之精神在焉。故曰洞天。天數七。第七洞天。又天之所都也。又凡地皆虛。惟虛。故多其竅穴以為洞府。其曰朱明耀真者。言南粵為大火地。其洞府皆火之所從出。朱明耀真。乃天下之火府也。水府實而火府虛。故與五嶽相通。而玉笥之山有八竅。南竅為羅浮。而勾漏句曲洞天。亦南通羅浮。皆大道。又羅浮在東。西樵在西。彼此相望。日生於東。故羅浮為朱明耀真之天。其曰第七洞天者。七為火之成數。日複於七。羅浮為日之奧府。故為第七洞天也。 凡地中之虛。皆天也。記曰。地載神氣。神氣者天也。天以地而載。神氣出於地中。實出於天中也。仙家所稱洞天。皆在地中。仙人出入于洞天之中。蓋出入於神氣之中也。羅浮者洞天之大者也。其小者凡山之虛處皆然。以其洞。故有天之名。洞者虛也。山即地也。易言天在山中。蓋天不在天中。而在地中也。大畜者。大畜其神氣以為風霆。為風霆以流庶物之形者也。 三者。洞天之象也。上之一為山。下之一一為洞。而天在其中矣。第七洞天者。羅浮在南。南之數為七。少陽之數也。少陽為日。故曰朱明之天。朱明之天者。又爾雅所謂距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也。日之光華所映射。故丹。此炎方之色也。謂日者。內明玄黃。五色無主。不可以一色名者。非也。 公孫卿言。仙人好樓居。羅浮有大小二石樓。仙人嘗見其上。又有瑤石台一。石色如玉。直聳六百餘丈。廣七十丈。天之莖台也。台有銅柱。謂之莖。瑤石台。台之柱。其上無蓋。張衡所謂通天渺以竦峙者也。鐵橋之兩端。皆有鐵柱。高亦數百丈。是亦莖台之類。又昆侖縣圃。有五城十二樓。仙人之所常居。羅浮多天成樓臺。瑤石而外。有見日、鳳凰二台。各為一石。盤踞飛雲頂上。旁無依附。色如鍇鐵。然內則玉白瑩然。亦一瑤石台也。其下大小麻姑台、華首台。皆與十二樓彷佛。而二石樓相去僅五裡。各有門俯視滄海。夜半見日。雲霞中常若有人開闔。則仙人之大府也。 石洞多石。一山之石。若皆以此為歸。大小積迭無根柢。有曰掛冠石者。一砥一峙。峙者高數尋。砥者可坐人百許。尤傑出。自石罅行百余武。夾壁一懸泉。僅三十尺。影蔽楓林而下。猿猴飲者出沒水花中。見人弗畏。此洞之最幽處也。 幽居洞後有岩水。從上滴下。既滴又弗即滴。意其上為風所遏。故滴而斷續不常。滴間不宜久立。往往寒凜襲人。 石樓之南。有一青石鑒。朝陽倒射。光景照耀林壑。名麻姑妝鏡。其旁有麻姑台。嘗有登者。見一麗女子。散發踞坐。旁有童女十餘。彩衣丫髻。手持樂器。其人趨而避之。童娥皆鼓掌以笑。倏然不見。惟余歌管聲。隱隱空中者久之。意麻姑狡獪之所為也。石鑒下有棋局。黑白棋子各一十有六。執之不起。仙弈也。稍上至飛雲頂。南有磨石。甚圓大。兩兩相迭。中有一小石支之。登山者暮輒隱其下。又南有峰亦平圓。號曰石鼓。上有二石。叩之逢逢。與潮相應。予詩。石鼓聲聲應海潮。又書堂坑南有石臼三。藥槽一。乃葛稚川煉藥之遺。石臼似華山洗頭盆。槽亦天成。生在一處。水注自臼至槽。槽下為一瀑布。以石障槽口。則瀦為潭也。旁多紅翠。一名搗藥禽。予詩。玎璫禽搗藥。飛向藥槽邊。 羅山上有神湖。周回五裡。陸賈所謂羅浮山頂有湖。環以嘉植者也。賈兩至南越。于諸山川皆無稱。稱止此湖。非以其所處至高。與海潮相應耶。凡高山上皆有天池玉淵。以自滋潤。其洞穴與大澤通。故一開而潮升。一闔而汐降。湖本非神。其神皆山澤之氣所使耳。飛雲頂上。又有瑤池、阿耨池。深二四丈。廣數尺。亦與潮應。分為諸 峰瀑布。山中人以為羅浮二目雲。 山中有羅陽溪。水甚淺。可筏而不可舟。吾嘗恨南漢劉鋹於增江水口穿渠達羅浮。其事未成。此渠成。則北從增城舟入羅浮之陰。南從東莞舟入羅浮之陽。無不可矣。 庾嶺之脈凡二支。其一南行。自南雄至廣州。其末幹直走潮州。于潮州又分二支。其一西下惠州至羅浮。而水亦因之。或以為無水不流東。此水乃自龍川縣夾城十裡西流。道書最貴逆水。此羅浮所以為仙源雲。 羅浮二山接處。一道飛泉界之。東流于博羅。西流於增城。縈回百折。為諸溪澗之源。道書所謂第三十二泉源福地。仙人華子期治之者也。二山欲合。而泉故離之。使人得見二山離合之跡者。此泉也。大抵山水之情。合必有分。分必有合。合而不分。無以為形。分而不合。無以為氣。有時水合之而山分之者。山之為主者也。有時山合之而水分之者。水之為主者也。水之為主。故福地號曰泉源。蓋山水之情。山多則主水無分一勺。水多則主山無分一卷。語山水者。所宜知之者也。羅浮山之奇在合。水之奇在分。予嘗至分水隩縱觀。因憶蘇子瞻詩。何人守蓬萊。夜半失左股。根株互連絡。崖嶠爭吞吐。此言其奇在山也。又雲。神工自爐鞲。融液相綴補。至今餘隙罅。流出千斛乳。此言其奇在水也。子期專治此水。以其為羅浮之主也。予詩。羅浮主客一泉分。泉影天邊似白雲。湯沐東西雙瀑布。仙人誰似子期君。 飛雲頂之南。有夜樂池。每夜池底有樂聲。人以為怪。予疑池底空虛。石多孔竅。風水相激。故成種種音聲。有如奏樂耳。以夜始聞者。蓋又夜靜響沉。龍魚吐嗡。助成天籟也。 寶積寺有卓錫泉。子瞻以為過於清遠峽水。實嶺外諸泉之冠。嶺外惟惠人喜鬥茶。此水殆不虛出雲。泉久湮塞。山中人莫知其處。崇禎間。有僧湛若者。嘗於昧爽。見白氣從崖石下縷縷而上。疑有異物燔石。發之得一井。深二尺許。有碑雲。古卓錫泉。飲之味甘以冽。始知為子瞻所稱之泉。其石乃震雷所墜也。予為銘曰。天生靈泉。以石封之。甘而不食。淵默自持。素華夕上。白氣朝滋。寒含水玉。暖吐金芝。養蒙既久。時出如斯。于其始達。貴即充之。放乎四海。有本宜師。又七星壇北。有九眼井。晉王叔之所鑿。味亦甘。與卓錫泉相似。飲之除病。黃才伯雲。凡水出羅浮者。大抵金液濡滋之所委。清冷甘美。可以蠲邪而起痼。雖人力所鑿者皆美。蓋謂此也。然此穴本一泉眼也。 沖虛觀後。有葛稚川丹灶。夜輒有光。見於龍虎峰上。或以為霞光。非也。取灶中土。以藥槽之水洗之。丸小粒。投于水中。輒有白氣數縷。沖射四旁。生泡不已。咍咍有聲。頃之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然後融化。服之可療腹疾。道士號為丹渣。嘗以餉客。灶高五尺。週六丈。旁有八卦石一方。蓋昔時鎮爐之用者。黃泰泉雲。四山皆有稚川壇址。而丹灶當羅山中脈。可謂神解道之妙徼者。有為銘者雲。堅如石。赤如日。灶雖存。火已息。民鮮知。爭餌食。豈泥丸。生羽翼。各自有。不愛惜。至哉仙公。萬古無極。 梅花村在山口。前對麻姑、玉女二峰。深竹寒溪。一往幽折。人多以藝梅為生。牛羊之所踐踏。皆梅也。冬春之際。以落梅醅酒。于村南麻姑酒田賣之。一茅茨有碑曰。師雄夢處。予因書高季迪【高啟字季迪。號青丘。明蘇州人。工詩。有高太史集。】句於楹雲。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而自號曰花田酒田之農。酒田一曰賣酒田。屬之麻姑者。以麻姑峰在其前也。羅浮故多田。唐有尚書常袞。捐貲開墾千餘畝。以供遊者。是曰嵐田。自中閣之南。盡梅花村西。皆稻區。畬蠻之所耕種。田上膏。所產白粳歲兩熟。山志稱。浮山有平田七畝。水旱不及。禾稼異常。今二山皆腴田嘉穀。雖高頂可以耕耘。估客多往彼中糴取。信樂土也。 安期生常與李少君南之羅浮。羅浮之有遊者。自安期始。自安期始至羅浮。而後桂父至焉。秦代羅浮之仙。二人而已。安期固羅浮開山之祖也。其後朱靈芝繼至。治朱明耀真洞天。華子期繼至。治泉源福地。為漢代羅浮仙之宗。皆師乎安期者也。安期報始皇書雲。後千歲求我于蓬萊山下。而少君雲。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羅浮者。蓬萊之一股也。菖蒲之澗。九節綠玉、三花紫茸。安期之所服餌而得仙者。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其見始皇也。與之語三日三夜。可謂合矣。千歲之期。始皇豈有千歲者耶。當時何不使徐市、盧生等。往求之于羅浮之間耶。要之安期、徐福之流。皆以始皇為戲。方朔之于漢武亦然。所謂神仙多狡獪非耶。安期在秦漢間名最著。故欒大以能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而漢武即心豔之。妻以公主。然當時方朔在前。何不以安期事蹟一問之耶。 南海洗少汾【洗桂奇字奕倩。號少汾。一號秋白。南海人。湛若水弟子。官工部主事。】有書台在青霞洞。王青蘿訪之。賦詩雲。惟有山泉知此意。至今猶作讀書聲。是時湛甘泉、方西樵皆在羅浮。甘泉治朱明。西樵治金牛。其後黃泰泉治泰霞。龐弼唐治黃龍。葉絅齋治石洞。于時講學之盛。海內莫有過於羅浮者。羅浮遂為道學之山。佛老之宮皆廢。此誠四百三十二君之幸也。考羅浮始游者安期生。始稱之者陸賈、司馬遷。始居者葛洪。始疏者袁宏。始賦之者謝靈運。然皆不如豫章先生者。以聖人之徒。來此講學。辟二氏之煙雲。而懸仲尼之日月者也。白沙雖未至。然嘗夢長髯翁。遺以羅浮。盡四百三十二峰。一囊括之。開半面以待遊笻之入。則未知羅浮在白沙之中耶。抑白沙在羅浮之中耶。章楓山【章懋字德懋。江西人。官禮部尚書。有楓山集。】嘗寄詩雲。有美羅浮仙。金聲玉為質。安得辭世紛。雲山隨杖舄。噫。必如白沙者。德為聖儒。始可稱羅浮之仙也已。白沙詩。長髯遺我一囊山。鐵橋流水非人間。我今決策山中去。踏斷鐵橋無路還。可想見高逸之致。或曰。長髯翁。先生所自謂也。 四賢祠。在黃龍洞。羅浮最勝處也。祀者為濂溪【濂溪為宋周敦頤。】、豫章【豫章為羅從彥。】、延平【延平為李侗。】、白沙。以四先生皆于羅浮游息。故合祀之。洞在山之南。凡東自浮山。西自羅山入者。皆以之為中。劉鋹嘗作天華宮。其際有黃龍出見。故名。弼唐嘗講學此洞。謂龍當幹之九二。乃黃龍也。龍而正中者也。此爻既動。則幹變為離。有天下文明之象。故講學者當以此洞為歸。以利見四先生之大人雲。葉化甫雲。弼唐先生醇儒。結髮學孔子之道術。而一稟於六經。士抱一藝而來。如水赴壑。先生為度堂都授其中。黃龍為湯沐邑。施於無窮。是天所以奉先生也。予不佞。逃于石洞。石洞帥四百三十二君。為先生保黃龍。 羅浮凡有約必不成遊。昔梁公實【梁有譽字公實。順德人。黃佐弟子。善古文詩。官刑部主事。告歸築拙清樓以居。有蘭汀集。】常與黎瑤石【黎民表字維敬。自號瑤石山人。從化人。黃佐弟子。善詩。官戶部員外郎。有瑤石山人稿。】約游羅浮。觀滄海日出沒。探勾漏令丹鼎。庶幾其人一遇。而屬海颶作。不可以舟。乃止宿田舍者三夕。颶益甚。山木盡拔。道為徙。而公實亦意盡。乃賦詩而歸。是時屬寒疾中湊矣。歸而疾大作。遂不起。年僅三十有六也。使公實不即旋歸。於黃龍沖虛之間葬骨。羅浮有一詩人塚焉。以與葛洪衣冠塚為鄰。豈非羅浮之幸事乎哉。羅浮固靈山也。得游與不得遊。良有命焉。觀公實可以知之矣。 葉化甫有逃庵在石洞。其銘雲。葉子遷賓州守。倦遊。至竟上書乞骸骨歸。廣西巡撫郭應聘劾守春及逃。兩廣提督殷正茂【殷正茂字養實。歙縣人。隆慶時提督兩廣軍務。】劾如郭。奉詔削為士伍。臣春及頓首。世之塵垢。欲逃久矣。天地囿我。陰陽縛我。臣安逃哉。逃于羅浮之間。無所往矣。四百三十二君聞之。邀于石洞。築逃庵以居。遂不復出。萬曆丁醜云云。洞左有石如砥。方廣丈餘。南海朱完者隸書鑱之。字大六寸許。至今猶存。 元次山嘗謂九疑當為南嶽。予謂羅浮可以當南嶽。故常大書南嶽二字于朱明洞口。而賦詩雲。羅浮亦南嶽。又雲。南嶽臨南海。祝融之所都。夫北嶽在渾源。為天下之極北。羅浮在博羅。為天下之極南。羅浮固宜稱南嶽。以與北嶽對。予所居。書曰南嶽草堂。不知者以為身在羅浮而有懷南嶽也。豈知身在南嶽而不見其為羅浮也。故以羅浮為南嶽佐命者。史之陋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