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夢遠書城 > 筆記雜錄 > 大宋宣和遺事 | 上頁 下頁
三七


  【靖康二年】

  正月初一日,粘罕遣人入城朝賀,頗不為禮。

  十一日,粘罕遣人入城請車駕軍前議事。

  廿一日,金人遣使入城,出榜通衢曰:「元帥奉北國皇帝聖旨,今者兵馬遠來,所議事理,今已兩國通和,要得金一百廿萬兩,銀一百五十萬兩。」於是金人執開封府尹何 ,分廂拘括民戶金、銀、釵、釧、鈈、鈿等,星銖無餘,如有藏匿不齎出者依軍法,動輒殺害,刑及無辜。

  廿三日,金人遣人入城,持北書曰:「今兩國通和,所有合理事件,仰元帥府請兩朝皇帝軍前面議可否申奏。」

  廿九日,金人複遣使請車駕出城,且齎到北國書曰:「今已破汴梁,二帝不可複居,宜於族中別立一人以為宋國主,仍去皇帝號,但稱宋王。封太上為天水郡王,少帝為天水郡公,於東宮外築台室居止。文字到日,仰元帥府請兩人到軍前共議申奏。」

  金使又言:「國相元帥數數遣請陛下出城同共議事,陛下不肯出。今發北國皇帝手詔,陛下之意如何?」帝曰:「卿且退,容商議。」使者曰:「事急矣!從且福,逆則禍。陛下為臣所誤以至於此,尚複取臣下之言,恐禍在不測。況北國皇帝寬慈正直,不比你兩人反復無狀。頃之,使者辭色俱厲,不拜而退。

  二月二日,粘罕部左統軍郎遊麗將甲兵騎七百人至內門,稱有兩國利害見國王。左右入奏,帝登門,郎遊麗厲聲曰:「元帥遣我上聞國主!前日已曾遣人將到北國皇帝聖旨,所議事理,如何更無一言相報,使我元帥無可奏知北國皇帝!今特遣我來見國主,其事若何兩日不見來意,禍出不測矣!蓋昨已有盟在前,不欲倉卒,今先此上聞,伏取指揮。」帝曰:「已降指揮,今月十八日出城見元帥,可報知。所有事候面見元帥說及,爾且退。」郎遊麗曰:「陛下十一日若不出城,元帥更不來商議請求也!」複白帝曰:「我眾人馬七百餘人,欲得少犒,設每人要金一兩,望陛下給之!」時左藏庫金帛已罄盡,乃于宮中需素得金鈈等八百兩與之,其人不謝而去。

  十一日,車駕出幸金兵營,百姓數萬人扼車駕曰:「陛下不可輕出!若出,事在不測!」號泣不與行,帝亦泣下。範瓊按劍曰:「皇帝本為兩國生靈,屈己求和。今幸虜營,旦去暮返;若不使車駕出城,汝等亦無生理!」百姓大怒,爭罵,投瓦礫擊之。瓊以劍殺死數輩,蓋攀輅之人也。車駕遂出城。至軍門,軍吏止帝於小室曰:「元帥睡尚未起,可俟於此。」容移時,有小黃頭奴至曰:「元帥請國主。」帝徒行至階下,粘罕下階執其手曰:「臣遠酋長,不知中國禮義曲折。」乃揖與升階,命左右坐,帝面西,粘罕南向,移時不語。左右各執利刃大刀。所侍帝祗應只有王副、周可成二人而已。粘罕使左右以所降北國詔書使左右白帝,帝曰:「敢不從命!苟利生靈以息兵革,顧何事不可。」粘罕覆命左右白帝曰:「既如此,請國王歸幕,等候北朝皇帝聖旨。」乃令介人引帝歸幕。

  俄有人進酒食,帝不復舉。移三時間,帝問左右曰:「可白元帥令吾歸宮矣。所議事既從,他無餘策。」左右白帝曰:「元帥造表請皇帝同發,來日早行未晚。」帝默然。左右又進酒食,命伶人作樂,帝籲噓不能食。夜闌寒甚,帷幙風急,坐不能安,倚案憑坐,左右勸勉,帝泣涕而已。俄五更,有人至帝前曰:「請國王同元帥發表。」引帝至帳下,旋次升階,惟有一案設香燭。粘罕使左右以其表示帝,帝視之,其詞曰:「臣侄南宋國王趙某,今蒙叔北國皇帝聖旨,令某同父退避大位,別選宗中賢君立以為君,敢不遵從!今同元帥申發前去,其次居止及別擇到賢族,未敢先次奏問,候允從日,別具申請。」書後複請帝署名,帝從之。緘畢,帳下馳一騎,黃旗素馬,前去訖。方命左右設椅,粘罕西向,帝東向。少刻,有一紫衣人自外至,粘罕與帝並起身。紫衣人望帳下馬,升階坐西向,相揖各就坐。

  粘罕使人白帝曰:「此北國皇后弟也。傳宣至此,催促陛下議論事。」帝唯唯。令進酒,時天氣甚寒,帝連飲二杯。紫衣曰:「陛下且宜止此,晚刻面奉北國皇帝指揮事,與陛下言之。」

  揖退,令左右引帝歸幕,帝回視粘罕與紫衣尚同坐複飲。帝歸至幕,天尚未明,少憩幾上,寒不成寐。左右有綠衣者語帝曰:「早來紫衣乃北國皇后弟也,姓野耶葛,名多波,今為十七軍都統,位在粘罕上。今暫來此,要往來東京,取選到後宮女子一千五百人,三兩日北去也。」

  少刻,天明,俄聞報曰:「統軍來相見。」帝迎之,乃早上紫衣人。帝與之接坐,語不可曉,帝但加禮告以周旋,少不回顏色,命左右指瓶中物,左右因以酒進,紫衣者舉大杯連四五盞,帝亦舉一二杯。酒退,顧左右謂帝曰:「安心也。」揖而去。上在幕中五日,累欲歸,粘罕止之,且言候北國皇帝回命到日可歸。

  十六日,粘罕使人召帝至帳下,升階東坐,有吏持文書名案牘者示粘罕。階下刀斧簇一紫衣貴人,帝視之,乃宗正士侃也。粘罕使人謂士侃曰:「今命汝入城,可說與你南國宰相,于趙姓族屬中選擇一人有名望賢德者,同你及合朝大臣保名密地申奏,以準備金國皇帝聖旨到來,別立賢君。」言訖,揮使退去。又擁一皂衣人至階下。粘罕使人謂曰:「汝於東京城內,擇一寬廣寺院可作宮室者,欲於其中作二主宮,宜速置辦!」

  言訖,指揮退去。帝起白粘罕曰:「所指揮事,一一從命。容某入城視太上安否,以報平安,使得盡人子孝道,實元帥之賜也。」粘罕首肯,促左右進酒。帳下有伶人作樂,唱言奉粘罕為太公、伊尹。粘罕不喜曰:「太公、伊尹,古聖人也,吾安繼其萬一?!」觀其人而語帝曰:「這幾個樂人,是大宋人,今日煞好公事!」笑而止曰:「來日教陛下入京城安撫上皇。五七日間,北國皇帝詔到來,請陛下到軍前,不可相推。」良久,遣左右送帝歸幕。

  至十七日早,有綠衣者來謂帝曰:「元帥有命,令陛下還宮。」良久進食,有數人引帝出幕,至軍門,遙見禁衛列於外。

  車駕入城,金人摽掠尤甚,小民號泣,夜以繼日,凡七日。帝往擷芳園見太上,父子相持泣涕,及太后鄭氏同坐,帝奏太上曰:「臣不孝不道,上貽君父之憂,下罹百姓之毒,殺身不足以塞責。今北兵見迫,日以擇賢為君,臣與陛下,吉凶共之,且以弟康王為主,不失祖宗社稷,幸之大也。」時韋妃侍側,即康王母也,言曰:「二宮令許以康王繼位,而中興可待;然外鎮須假主盟,陛下可作詔書召四方兵赴京師。金人狡計,必未止於擇賢,禍有不可勝言者,二宮必不肯留于京師。惟陛下熟計之!」


夢遠書城(my285.pro)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