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夢遠書城 > 筆記雜錄 > 大宋宣和遺事 | 上頁 下頁
一八


  【宣和七年】

  詔林靈素修道書,改正諸家醮儀,校讎丹經。

  靈素每遇初七日就座,百官宰執、三衙親王、中貴,士俗,觀者如堵。靈素為幻不一,徽宗嘗呼之為「聰明神仙」。御筆賜靈素為「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兩府班。徽宗嘗思明達皇后,惜其已死,謂靈素曰:「朕欲一見明達後,卿能之乎?」靈素回奏:「臣能為葉靜能致太真之事,陛下但瞑目少頃,即見之矣。」徽宗如其教。頃之,遊一宮闕,乃瀛洲神仙之境,得與明達後邂逅,語甚款密,移時而覺,如夢中恍惚也。

  十二月,天神降坤甯殿,修神保觀。神保觀者,乃二郎神也,都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傾城男女,皆負土以獻神,謂之「獻土」。

  又有村落人妝作鬼使,巡門催「納土」者,人物絡繹於道。徽宗乘輿往觀之。蔡京奏道:「『獻土』、『納土』,皆非好話頭。」數日,降聖旨禁絕。詩曰:

  道君好道事淫荒,雅意求仙慕武皇。
  納土讖言無用禁,縱有佳讖國終亡。

  徽宗即位之初,皇嗣未廣,有道士劉混康以法籙符水得幸,上奏:「禁城西北隅地勢稍低,若加以高大,當有多男之喜。」詔增築數仞崗阜。後來後宮果生男不絕,為此愈是崇信道教。

  是年,詔戶部侍郎孟揆董工增築崗阜,取象余杭鳳凰山,號做「萬歲山」。多運花石妝砌。後因神降,有「艮嶽排空」之語,改「萬歲山」名做「艮嶽」。後有人吟詩一首雲,詩曰:

  磐石曾聞受國封,承恩不與倖臣同。
  時危運作高城炮,猶解捐軀立戰功。

  後四年,始成。禦制記文,凡數千言。有金枝產於萬歲峰,改名「壽嶽」。其門號為「陽華門」,兩傍有丹荔八十株;有大石曰「神運昭功」立其中。旁有兩檜:一夭矯者,名做「朝日升龍之檜」;一偃蹇者,名做「臥雲伏龍之檜」;皆玉牌填金字書之。岩曰「玉京獨秀太平岩」,峰曰「卿雲萬態奇峰」。

  又有絳霄樓、金碧閣,勢極高峻,在雲表,盡工藝之巧,無以出此。運四方花竹奇石,積累二十餘年,山林高深,千岩萬壑,麋鹿成群,樓觀台殿,不可勝計。詔左街道錄徐知常於禁庭建醮,徽宗自親書表章三道,焚於凝神殿會真堂。即命知常拜章奏聞上帝,顒俟睿旨。知常領命,遂拜伏於壇之側,至翌日方興。徽宗問知常曰:「卿為朕所奏事,未委睿旨有何明答,幸無隱乎!」知常曰:「臣不敢隱。陛下首章,為國家萬民祈求豐稔,上帝覽章,天顏甚喜;陛下次章,欲祈百嗣,上帝覽章,天顏微怒,言何其欲心之廣;陛下末章,空紙一幅,上帝見之,天顏大怒,遂秉筆判云:『趙某有慢上之罪,全家徒流三千里!』餘不敢盡言。」徽宗心頗疑之,嘿然無語。

  徐知常元是閩中人,久寓京師,以道術為徽宗所眷。在後林靈素得幸於上,知常屢表辭歸,欲往東南修煉,旨不允。至拜章之後,一日逃去。後數年有自閩中來者,言知常在建州水西,蓋造宮觀甚盛。

  帝欲見之,即日詔知常詣闕下。詔命累降,知常皆不拜。詔有司督責,知常違詔。詔押知常下獄囚系。獄吏問知常道:「聞公能遊月宮,願帶挾小人同往乎?」知常云:「此特易事,但得紙數幅,淨水一盂,便可遊玩月宮矣。」吏如其教。知常取紙粘於獄門上,將筆劃一個圓圈,把水一噀,即時清光滿室,冷氣迫人。吏與群囚爭玩月光,回顧知常不知所往。朝廷屢詔物色求之,竟不可得知常之蹤矣。


夢遠書城(my285.pro)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