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傳燈錄 | 上頁 下頁
卷一(5)


  脅尊者

  第十祖脅尊者。中印度人也。本名難生。初尊者將誕,父夢一白象。背有寶座座上安一明珠。從門而入,光照四眾。既覺遂生。後值伏馱尊者。執侍左右,未嘗睡眠。謂其脅不至席。遂號脅尊者焉。初至華氏國,憩一樹下。右手指地而告眾曰:「此地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言訖,即變金色。時有長者子富那夜奢,合掌前立。尊者問:「汝從何來。」夜奢曰:「我心非往。」尊者曰:「汝何處住。」曰:「我心非止。」尊者曰:「汝不定耶。」曰:「諸佛亦然。」尊者曰:「汝非諸佛。」曰:「諸佛亦非尊者。」

  因說偈曰:「此地變金色,預知於聖至。當坐菩提樹,覺華而成已。」夜奢複說偈曰:「師坐金色地,常說真實義。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諦。」尊者知其意。即度出家,複具戒品。乃告之曰:「如來大法眼藏今付於汝。汝護念之。」乃說偈言:「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尊者付法已。即現神變而入涅盤。化火自焚。四眾各以衣巳(得古反)盛舍利。隨處興塔而供養之。即貞王二十二年己亥歲也。

  富那夜奢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者。華氏國人也。姓瞿曇氏父寶身。既得法於脅尊者。尋詣波羅奈國。有馬鳴大士迎而作禮。因問曰:「我欲識佛,何者即是。」師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曰:「佛既不識,焉知是乎。」師曰:「既不識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鋸義。」師曰:「彼是木義。」複問:「鋸義者何。」曰:「與師平出。」又問:「木義者何。」師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稽首歸依。遂求剃度。師謂眾曰:「此大士者,昔為毗舍離國王。其國有一類人如馬裸露。王運神力分身為蠶。彼乃得衣。王后複生中印度。馬人感戀悲鳴,因號馬鳴焉。如來記雲:『吾滅度後六百年。當有賢者馬鳴。于波羅奈國摧伏異道。度人無量,繼吾傳化。』今正是時。」

  即告之曰:「如來大法眼藏今付於汝。」即說偈曰:「迷悟如隱顯,明暗不相離。今付隱顯法,非一亦非二。」尊者付法已。即現神變,湛然圓寂。眾興寶塔以擁全身。即安王十四年戊戌歲也。

  馬鳴

  第十二祖馬鳴大士者。波羅奈國人也。亦名功勝。以有作無作諸功德最為殊勝,故名焉。既受法於夜奢尊者。後於華氏國轉妙法輪。忽有老人坐前僕地。師謂眾曰:「此非庸流,當有異相。」言訖不見。俄從地踴出一金色人。複化為女子。右手指師而說偈曰:「稽首長老尊。當受如來記。今于此地上,宣通第一義。」說偈已,瞥然不見。師曰:「將有魔來與吾校力。」有頃風雨暴至,天地晦冥。師曰:「魔之來信矣吾當除之。」即指空中,現一大金龍。奮發威神,震動山嶽。師儼然於坐,魔事隨滅。

  經七日,有一小蟲。大若桀螟,潛形坐下。師以手取之,示眾曰:「斯乃魔之所變,盜聽吾法耳。」乃放之令去,魔不能動。師告之曰:「汝但歸依三寶,即得神通。」遂複本形,作禮懺悔。師問曰:「汝名誰耶,眷屬多少。」曰:「我名迦毗摩羅。有三千眷屬。」師曰:「汝盡神力,變化若何。」曰:「我化巨海極為小事。」師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謂性海,我未嘗知。」師即為說性海雲:「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神通,由茲發現。」迦毗摩羅聞言:「遂發信心。」與徒眾三千俱求剃度。

  師乃召五百羅漢與授具戒。複告之曰:「如來大法眼藏今當付汝。汝聽偈言:隱顯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離。」

  付法已,即入龍奮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輪相,然後示滅。四眾以真體藏之龍龕。即顯王三十七年甲午歲也。

  迦毗摩羅

  第十三祖迦毗摩羅者。華氏國人也。初為外道。有徒三千,通諸異論。後於馬鳴尊者得法。領徒至西印度。彼有太子,名雲自在。仰尊者名,請于宮中供養。尊者曰:「如來有教。沙門不得親近國王大臣權勢之家。」太子曰:「今我國城之北有大山焉。山中有一石窟。師可禪寂於此否。」尊者曰:「諾。」即入彼山。行數裡,逢一大蟒。尊者直進不顧。遂盤繞師身。師因與受三歸依。蟒聽訖而去。

  尊者將至石窟。複有一老人素服而出。合掌問訊。尊者曰:「汝何所止。」答曰:「我昔嘗為比丘。多樂寂靜。有初學比丘數來請益。而我煩於應答,起嗔恨想。命終墮為蟒身。住是窟中,今已千載。適遇尊者,獲聞戒法,故來謝耳。」尊者問曰:「此山更有何人居止。」曰:「北去十裡。有大樹,蔭覆五百大龍。其樹王名龍樹。常為龍眾說法。我亦聽受耳。」

  尊者遂與徒眾詣彼。龍樹出迎尊者曰:「深山孤寂,龍蟒所居。大德至尊,何往神足。」師曰:「吾非至尊,來訪賢者。」龍樹默念曰:「此師得決定性,明道眼否。是大聖,繼真乘否。」師曰:「汝雖心語,吾已意知。但辦出家,何慮吾之不聖。」

  龍樹聞已悔謝。尊者即與度脫。及五百龍眾俱授具戒。複告龍樹曰:「今以如來大法眼藏付囑於汝。」諦聽偈言:「非隱非顯法,說是真實際。悟此隱顯法,非愚亦非智。」付法已,即現神變,化火焚身。龍樹收五色舍利建塔瘞之。即赬王四十一年壬辰歲也。

  龍樹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西天竺國人也。亦名龍勝。始于毗羅尊者得法後。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信福業。聞尊者為說妙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睹之。」尊者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尊者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彼聞理勝,悉回初心。」尊者複於座上現自在身。如滿月輪。一切眾唯聞法音,不睹師相。彼眾中有長者子,名迦那提婆。謂眾曰:「識此相否。」眾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識。」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蓋以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虛明。」

  言訖,輪相即隱。複居本坐,而說偈言:「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辨非聲色。」彼眾聞偈,頓悟無生。鹹願出家,以求解脫。尊者即為剃髮。命諸聖授具。

  其國先有外道五千餘人。作大幻術,眾皆宗仰。尊者悉為化之,令歸三寶。複造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垂之於世。後告上首弟子迦那提婆曰:「如來大法眼藏今當付汝。聽吾偈言: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於法心不證,無嗔亦無喜。」

  付法訖,入月輪三昧廣現神變。複就本坐,凝然禪寂。迦那提婆與諸四眾。共建寶塔以葬焉。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己醜歲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