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賓退錄 | 上頁 下頁
一二九


  《戰國策》舊傳高誘注,殘缺疏略,殊不足觀。姚令威補注,亦未周盡。獨縉雲鮑氏校注為優,雖間有小疵,多不害大體。惟東西二週一節,極其舛謬,深誤學者,反不若二氏之說是。然高氏但雲:「東周,成周,今洛陽。西周,王城,今河南。」其說甚略。

  姚氏特作《世系譜》,似稍詳矣,而亦未備。其指鞏為東周,則又未免小誤。今世學者,但知鎬京之為西周,東遷之為東周而已。若敬王之遷成周,固已漫漶;至於兩周公之東西周,則自非熟於考古者,蓋茫不知其所以也。此鮑氏之誤,所以不得不辨。

  餘故博采載籍,究極本末而論焉。周之先,後稷始封于邰,不窋自竄于戎狄,公劉徙居於豳,至於太王,徙居岐周。文王降崇,乃作豐邑,自岐而徙都焉。武王之時,複營鎬京而居之。《詩》、《書》稱宗周者,指鎬京也。迄東遷之前,無所遷徙。然《武成》雲:「王來自商,至於豐。」《召誥序》雲:「成王在豐。」《周官序》雲:「還歸在豐。」

  《左傳》亦曰:「康有酆宮之朝。」則雖改邑於鎬,而豐宮元不廢。蓋豐在京兆鄠縣,鎬在長安縣西北十八裡,相距才二十五裡,往來不為勞也。武王克商之後,嘗曰:「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瞻有河,粵瞻伊洛,毋遠天室,營周居於洛邑。」蓋洛邑居土地之中,宜作天邑。武王既得天下,有都洛之意矣,而未暇及也,先於其地遷九鼎焉。武王崩,周公相成王,成武王之志,營以為都,是為王城。其地實郟鄏,亦名河南,《洛誥》所謂「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者也。洛陽者,周公營下都,以遷殷頑民,是為成周。其地又在王城之東,《洛誥》所謂「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者也。

  《洛誥序》雲:「周公往營成周。」則成周乃東都總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陽,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時會諸侯則虛之。下都,則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周人朝夕受事,習見既久,遂獨指以為「成周」矣。

  按《洛誥》:「王祀於新邑。」《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於土中。」則成王固嘗居之,然卒駕而西也。宣王中興,嘗一會諸侯于東都。下至幽王,為犬戎所滅。宗周迫近戎狄,平王之立,不得已而東遷都于王城,始奠居焉。自是始有東、西周之名。謂之東者,以別於鎬京之為西耳。河南、洛陽未分畫也。王子朝之亂,其餘黨多在王城,敬王畏之,徙都成周。後九十餘年,考王弑兄而自立,懼弟揭之議己,遂以王城封之,以續周公之官職,是為西周桓公。此時未有東周公,而稱西周者,後人推本而言之也。桓公傳威公,威公傳惠公。考王十五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鞏,以奉王,是為東周惠公。 而西周惠公長子,自為西周武公。自是周公之國,始分東西,成周為東周,王城複為西周矣。蓋自河南桓公續周公之職,而秉政三世一專,所以別封少子使奉王者,殆欲獨擅河南之地,不復奉王。且王城、成周皆為東、西周君所有,天子直寄焉耳。東周者,指周王所居之洛陽也。鞏,班之采邑也。《世本》曰:「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是班秉政於洛陽,而采邑則在鞏。

  前漢《地理志》曰:「鞏,東周所居。」姚令威用其說,非也。赧王時,東、西周分治,王複徙都西周。至五十九年,秦昭王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秦受其獻,歸其君于周。蓋權移於下,其極乃至於盡獻其邑於他人,亦不出於天子之命矣。是年赧王卒,其國先絕。西周武公亦卒,秦遷西周公於憚狐,實武公子公子咎者。而東周惠公之後,亦尚能一傳。後七歲,秦莊襄王盡滅東、西周,始不祀。大略如此。《戰國策》之西周,即揭之西周;《戰國策》之東周,即班之東周。西周建國在東周之前,而舊書躋東周於西周之上,為失其次。鮑氏正之,是矣。但其說曰:「西周,正統也,不可以後於東周。」其注「韓使人讓周」,則曰:「此時周之命已不行于諸侯矣。」其注「周君謀主也」,則曰:「猶為天子故。」他如此類不一。又盡以西周之《策》,分系之安、赧二王,蓋直以西周為天子,而不知實桓、威諸公之事也。餘嘗反覆考之,東、西二周之《策》,皆曰周君,至周君自謂,必曰小國,曰寡人,皆當世諸侯之稱。其間或及周王,則直稱王,或稱天子,非不明白,鮑氏乃比而一之,可乎原其致誤之由,蓋亦有說。溫人之辭雲:「今周君天下,則我天子之臣。」周君天下者,言周王之君天下也,鮑必誤以為周君有天下矣。

  又「東周與西周戰,韓救西周。為東周謂韓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國也,多名器重寶。』」是時周王未徙,西周故天子之國者,謂敬王故都也,鮑必愈疑西周君即天子矣。不特此也,周王、周公,國號既同,《史記》不為二周公立世家,而混書其事于《周紀》。宋忠注「周君、王赧卒」,又不知周君與王赧此年俱卒,但見二者連文,遂謂「赧王卒,諡西周公武」。小司馬、張守節輩,皆能辨之。然世多承其誤,雖如司馬文正公亦不能免,《通鑒》直以奔秦獻邑者為赧王。

  《稽古錄》中,複誤以西周桓公為東周。無責乎鮑也。《東周策》首章書秦臨周求鼎事,鼎實在西,而不在東也。豈周王在東,故東周君猶能挾天子以制命歟?不然,則錯簡也。注家皆無發明者,因並及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