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明傳奇劇本 > 義俠記 | 上頁 下頁
沈璟簡介


  沈璟(1553~1610),字伯英,晚字聃和,號寧庵,別號詞隱生。吳江人。出身於「代有顯宦」的官僚家庭。

  萬曆二年(1574)中進士,授兵部職方司主事。七年出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升員外郎。歷任吏部嵇勳司、考功清吏司、驗封司員外郎。十六年後,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升光祿寺丞。次年,因科場舞弊案被彈劾,被迫告病歸返故里。沈璟被迫於次年告病還鄉。直到逝世,再未涉足官場。家居20餘年,專心研究戲曲格律,編寫傳奇劇本。與當時一些著名戲曲家如呂天成、葉憲祖、王驥德、馮夢龍、範文若等來往甚密,共同切磋音律,遂成一曲學流派,史稱「吳江派」。沈為吳江派領袖。後來亦有一些戲曲作家極力模仿其風格,擁護其主張。其針對當時傳奇創作不諳音律而追求典雅之風,力主作曲必須嚴守格律「寧協律而詞不工,讀之不成句,而之始葉,是曲中之工巧」。但其創作中也有不守格律之時。另力主崇尚本色,讚賞宋元戲文中質樸、古拙的本色語言。反對雕琢詞藻。這些主張對糾正當時傳奇創作脫離舞臺的弊端有積極意義。但過於講究聲律,對內容又有所束縛。

  今知著有傳奇17種,合稱《屬玉堂傳奇》。屬前期創作有《紅蕖記》、《埋劍記》、《十孝記》、《分錢記》、《雙魚記》、《合衫記》等6種。其中《十孝記》、《分錢記》僅存殘曲,《合衫記》已佚。前期創作受駢麗風氣影響,亦屬典麗一派。劇中好用四六句。後期創作有《義俠記》、《鴛衾記》、《桃符記》、《分柑記》、《四異記》、《鑿井記》、《珠串記》、《奇節記》、《結髮記》、《墜釵記》、《博笑記》等11種。今存《義俠記》、《桃符記》、《墜釵記》、《博笑記》4種。另《鴛衾記》、《四異記》、《鑿井記》、《珠串記》、《奇節記》、《結髮記》僅存殘曲。《分柑記》已佚。

  後期創作戲曲語言為之一變。《義俠記》為其創作由駢麗轉向本色後的力作。其劇作思想上傾向保守,藝術形式上有志革新。一些劇目為短劇。一些劇目以情節離奇取勝。另著有散曲集《情癡寢語》、《詞隱新詞》各1卷,《曲海青冰》2卷,原書已佚。在《太霞新奏》、《吳騷二集》、《彩筆情詞》等選本及《南詞新譜》、《曲品》、楊志鴻抄本附錄中存其小令17首:套數43套。編有曲選《南詞韻選》19卷。

  曲學著作有《遵制正吳編》、《論詞六則》、《唱曲當知》、《古今詞譜》、《評點時齋樂府指迷》(未見)。編訂《南九宮十三調曲譜》21卷,此譜極為重要。

  ***

  《南九宮十三調曲譜》以蔣孝《南九宮譜》和《十三調譜》為基礎,增新調,嚴明平仄,分別正襯,考訂訛謬,有時還注明唱法,是一部集南曲傳統曲調大成、格式律法詳備、音韻平仄詳明、作法與唱法相兼的曲學文獻。

  所作傳奇《博笑記》前附有著名論曲散套《二郎神》,其中以通俗的語言,簡要地說明了「合律依腔」和「詞人當行,歌客守腔」的重要性。

  ***

  代表作《義俠記》

  呂天成《曲品》以此劇入「上上品」,說:「激烈悲壯,具英雄氣色。但武松有妻,似贅。葉子盈添出,無緊要。西門慶鬥殺。先生屢貽書于餘,雲:『此非盛世事,秘無傳。』乃半野商君得本,已梓,吳下競演之矣。」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以此劇入「雅品」,說:「此記于武松俠烈之概、潘金蓮淫奔之狀,宛轉寫出。」

  清《曲海總目提要》說:「武松養病于柴進家,始與宋江相識,此上梁山之根也。蜈蚣嶺、十字坡、景陽岡、快活林、鴛鴦樓、飛雲浦、二龍山,未入水滸時,其事蹟最熱鬧,作者略據以敷演,已足聳人觀聽,而《打虎》一折,尤眾所共賞。至敘其與兄友愛而不幸處變,西門慶之奸黠,潘金蓮之淫蕩,王婆之刁詭,武大之愚懦,亦皆曲盡。為兄報仇,殺三人以泄怨,亦頗有義俠之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