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明傳奇劇本 > 西樓記 | 上頁 下頁
袁於令簡介


  袁於令(1592~1672),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吳縣人。原名韞玉,後改名晉,字於令、令昭、鳧公,別號籜庵、白賓、劍嘯閣主人、幔亭仙史、幔亭峰歌者、吉衣道人等。生於明萬曆二十年,卒於清康熙十一年,活了八十一歲。

  出身於名門望族,但他在明代僅是貢生,未曾出仕。少負才名,放浪不羈,致力於傳奇創作。明末膺歲貢,入國子監讀書。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佔北京時,他滯留于京師。清兵入關後即降清,任工部虞衡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等職,曾為蘇州士紳代寫降表進呈,因此順治五年升任荊州知府。順治十年(1653)被參罷官,便僑寓江寧,後寄居會稽,落魄以終。

  明末,他傾向於東林黨,而且祖上累世為官;清朝定鼎,他很快就仕於清,所以頗受時人非議。袁於令是相當有個性的人物,據尤侗《艮齋雜說》記載,他在荊州時,一天長官問:「聞貴府有三聲。謂圍棋聲,鬥牌聲,唱曲聲也。」袁於令則說:「下官聞公亦有三聲。」這「三聲」是「算盤聲、天平聲、板子聲。」據此可見其機智與正直的品格。明末寫有抨擊魏忠賢及其黨羽的《瑞玉記》傳奇,當時即以詞曲擅名。所作傳奇有《西樓記》、《金鎖記》、《珍珠衫》、《鷫鸘裘》、《長生樂》等。雜劇有《雙鶯傳》。

  一般認為,他是長篇小說《隋史遺文》的作者(或說是評改者)。《新傳奇品》評其作如「海鶴鳴秋,聲清影淡」。晚年僑居會稽。「吳門袁氏」為吳縣刻書世家,從明正德年間就開始刻書。袁於令本人的刻書室名「劍嘯閣」,刊刻戲曲小說多種。

  ***

  其作品以《西樓記》成就較高,影響較大,袁於令頗以此作自負。

  據《書隱叢說》等書記載,袁晉年輕時曾與富豪沈同和為爭奪一個妓女而打官司,被其父送官系獄,因此被除名學籍。《西樓記》就是在獄中寫成的。劇情與袁晉自己的經歷有關,主人公之名「於鵑」二字切音成「袁」。穆素徽實有其人,孟森《心史叢刊》考證她是周綺生,其事曾見於《列朝詩集》閏集和《靜志居詩話》卷二十三。

  此劇音調工整,情節曲折,結構嚴密,關目富於起伏波瀾,針線也頗具匠心。當時曾到處搬演,袁晉因此享有很高的聲譽。《樓會》、《拆書》、《錯夢》等出一直在劇壇流行。此劇另有馮夢龍的刪改本,定名為《楚江情》。《西樓記》今存明末劍嘯閣刊本,收入《古本戲曲叢刊二集》。又有清初耐閑堂刻本,北京圖書館僅存下卷,題為《西樓夢》。

  ***

  《西樓記》劇中俠客胥表,「表字昭令」,其實也是作者自況。作者在現實中受了挫折,於是幻想這樣一個俠客來,殺死仇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