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精英的聚會 | 上頁 下頁
八〇


  他最重要、最富創見的作品是1892年發表在《經濟學雜誌》上的文章,這篇文章在幾何方法的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該文中夾雜著許多資料,我挑出那些基本觀點,用以說明:

  (1)坎甯安一開始就強調指出,幾何方法要優於代數方法,因為在經濟學中,我們所表述的並不是嚴格的函數關係,比如說,如果把f(x)=y當作供給函數,我們也不能預言出f函數曲線的整個形狀,因為經濟學中存在的是實際的統計關係。他認為,我們在使用圖解時,也不能像寫下錯誤的分析函數f那樣忽略這一點。這顯然很有說服力,值得當代作家們加以注意。

  (2)他利用一種他自己稱作「連續效用曲線」的分析工具,試圖說明,需求曲線從總體上說並不獨立於供給曲線,因為它與供給的不同狀態相對應。這實際上涉及這種現象的三維特性,他的闡述是這方面獨具匠心的創見。

  (3)與此相似,他又引入了「連續供給曲線」的概念,用以說明短期內的成本上升和長期中的成本下降。他的論述有些糾纏不清,不能完全令人滿意,但這是解釋生產者剩餘的可能性的一次引人注目的較早嘗試,如今一般把這看作是與報酬遞增相關的工業問題。就嚴謹地解釋報酬遞增這一難題來說,這是一次最早的嘗試。

  這篇文章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樣,文筆優美流暢,時而閃耀著思想的光芒。下面引用的段落正是體現他的思維能力與想像力的例證。「只要能夠進行,並且法律保持穩定,資本積累就總會根據環境自我調節。除了共產主義之外,能夠成功地破壞資本積累的方法一是定期徵用或在所有者死亡以及其他情況下將財產瓜分,一是依據法律在不確定、無法預知的時機裡全部或部分徵用。前者在法國有所運用,後者則在祖魯族人中通過所謂巫術審判的方法得到有效的運用。

  他們的理論是,獲得不正當財富的人不能正當地佔有它。他因此將被剝奪財產,財產轉歸首領所有。這些方法無論是由共和民主政體實施,還是由獨裁政府實施,其成功必須都要先讓人們感到安全,誘使他積累資本,然後突然奪取過來,有時這是依靠工廠主的支持來打擊地主,有時又是聯合土地利益打擊工業資本。如果經常性地使用這種方法,資本最終可能會落入金融辛迪加之手,因為這種組織行動迅速,它能夠打破那些緩慢的操作規程。同時,它也使得不定期的全部徵用成為必要,有時乾脆是驅逐出境,就像猶太人在俄國的遭遇一樣。」

  有趣的是,馬歇爾讀到這篇文章時卻大為不滿,在與埃奇沃思的一封未發表的信(1892年3月26日和28日)中,他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對於「連續效用曲線」,他準備部分地接受,他寫道:「我稱它們為『暫時』需求曲線,這裡對『暫時』和『短期』作了細緻的區分,這是一個為專門目的而使用的技術術語,與坎甯安的方法大不相同。在他那裡完全是隨隨便便的。經過深思熟慮,我斷定暫時需求曲線(與能夠轉換形狀的名義需求曲線相比照)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它們將會給讀者造成困難,並且轉移他們對更重要的部分的注意力。對它們所表達的概念,我已作過討論。」

  (接下來是對《經濟學原理》的一些引述)

  但對於「連續成本曲線」,馬歇爾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我不知道這些到底是什麼。我知道其他人對它們評價很高,並著文大加稱讚,而我也正想說我無法理解它們……當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知道我不懂,我想他自己也不懂。在我給他寫過信之後,對這一點就確信無疑了。他頭腦聰明,但過於魯莽,他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理解自己要表達的東西,而事實並非如此。你的性格比較沉穩,寫作也比較負責任,因而,在你運用你的強大的權威力量支持我所認為是似是而非的概念之前,我有理由請你先來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把y=f(x)作為坎甯安的連續成本曲線的方程式,那麼y表示什麼,x又表示什麼?……我問坎甯安『連續』是不是『短期』的意思,他說,不!他還說,『連續成本』也不同於我所說的『特別費用』(第483頁)。但我想這與它很相像,可以說相差無幾。」

  今天重讀這篇文章,人們會感到,如果馬歇爾以更清晰的術語準確地表述了他的「名義」供給曲線的含義,坎甯安就會向他解釋得更清楚。坎甯安主要是想建立更具一般性的需求和供給曲線,使它們脫離普通情況下曲線所需要的那些限制性(而且一般是隱含的)假設。

  他在《經濟學雜誌》(1903年)上發表的第二篇文章也很有參考價值。他在這裡的目的同樣是使過分簡化的表述更具一般性,同時更具現實性。他提出了他的反向相切曲線,這一方面擺脫了對外貿易易貨理論中報酬恒定的假設,一方面又表明了各國的生產成本都取決於它們根據進出口做出調整的產出規模。

  坎甯安的《幾何政治經濟學》並未在這兩篇文章的基礎上添加什麼更有新意的內容。但這是一本出色的小書。我還記得當時閱讀它時的愉快心情,那是此書出版後的第二年,我參加過數學榮譽學位考試後興趣剛剛轉到經濟學上來。在馬歇爾和埃奇沃思看來,這本書重新喚起了12年前的那場爭論。馬歇爾手中的這本書(現藏於馬歇爾圖書館)作了大量批註。關於「連續曲線」他寫道:「複合曲線可能有些用處。我從未在表達特殊單位的成本時使用曲線,而只是在表達(長期或短期)名義需求和供給時使用它們。他不過是暗示了他的推理與我的曲線存在某些聯繫,從而使學生們陡增迷惑。」埃奇沃思在《經濟學雜誌》(1905年)第15卷,第62頁上對這本書做了精心的評價。他依然保持著他那精妙絕倫的文風,雖然他對坎甯安不無贊同之意,但(請回憶一下1892年的通信)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引起馬歇爾的不快。經濟學家們是身上帶刺的一群,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想到這一點或許使人略感寬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