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 > 餘韻 | 上頁 下頁
三十四


  ※不可捉摸的中國的心

  然而,中國的宗教究竟是不是宗教?是宗教,就該是一種虔誠的信仰。下層階級認為信教比較安全,因為如果以後發現完全是謊話,也無傷,而無神論者可就冒了不必要的下地獄的危險。這解釋了中國對於外教的傳統的寬容態度。無端觸犯了基督教徒,將來萬一落到基督教的地獄裡,舉目無親,那就要吃虧了。

  但是無論怎樣模棱兩可,在宗教裡有時候不能用外交辭令含糊過去,必須回答「是」或「否」。

  譬如有人失去了一切,惟有靠了內在的支持才能夠振作起來,創造另一個前途。可是在中國,這樣的事很少見。雖然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且做了人上人再跌下來,就再也不會爬起來。因為這緣故,中國報紙上的副刊差不多每隔兩天總要轉載一次愛迪生或是富蘭克林的教訓:「失敗為成功之母。」

  中國人認輸的時候,也許自信心還是有的,他要做的事或許是好的,可是不合時宜。天從來不幫著失敗的一邊。中國知識分子的「天」與現代思想中的「自然」相吻合,偉大,走著它自己無情的路,與基督教慈愛的上帝無關。在這裡,平民的宗教也受了士人的天的影響:有罪必罰,因為犯罪是阻礙了自然的推行,而孤獨的一件善卻不一定得到獎賞。

  雖說「天無絕人之路」,真的淪為乞丐的時候,是很少翻身的機會的。在絕境中的中國人,可有一點什麼來支持他們呢?宗教除了告訴他們這是前世作孽的報應,此外任何安慰也不給麼?乞丐不是人,因為在孔教裡,人性的範圍很有限。人的資格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人與人的關係;就連這些關係也被限制到五倫之內。太窮的人無法奉行孔教,因為它先假定了一個人總得有點錢或田地,可以養家活口,適應社會的要求。乞丐不能有家庭或是任何人與人的關係,除掉乞憐於人的這一種,而這又是有損于個人道德的;於是乞丐被逐出宗教的保護之外。

  窮人又與赤貧的不同。世界各國向來都以下層階級為最虔誠,因為他們比較熱心相信來生的補報。而中國的下層階級,因為住得擠,有更繁多的人的關係、限制、責任,更親切地體驗到中國宗教背景中神鬼人擁擠的、刻刻被偵察的情況。

  將死的人也不算人;痛苦與擴大的自我感切斷了人與人的關係。因為缺少同情,臨終的病人的心境在中國始終沒有被發掘。所有的文學,涉及這一點,總限於旁觀者的反應,因此常常流為毫無心肝的諷刺滑稽,像那名喚「無常」的鬼警察,一個白衣丑角,高帽子上寫著「對我生財」。

  對於生命的來龍去脈毫不感到興趣的中國人,即便感到興趣也不大敢朝這上面想。思想常常漂流到人性的範圍之外是危險的,邪魔鬼怪可以乘隙而入,總是不去招惹它的好。中國人集中注意力在他們眼面前熱鬧明白的,紅燈照裡的人生小小的一部。在這範圍內,中國的宗教是有效的;在那之外,只有不確定的、無所不在的悲哀。什麼都是空的,像閻惜姣所說:「洗手淨指甲,做鞋泥裡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