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 > 紅樓夢魘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高鶚續書唯一的證據,是他作主考那年張船山贈詩:「豔情人自說紅樓」,句下自注:「傳奇紅樓夢八十回後俱蘭墅所補。」在那時代,以一個熱中仕進的人而寫豔情小說,雖然不一定有礙,當然是否認為妥。程高序中只說整理修訂、「截長補短」,後人不信,當時一定也有好些人以為是高氏自己續成。這部書這樣享盛名,也許他後來也並不堅決否認。 山西發現的甲辰(一七八四年)本,未完的第二十二回已補成,同程甲本而較簡。吳世昌認為是高鶚修改過的前八十回,作序的夢覺主人也是高氏化名。 高氏一七八五年續娶張船山妹,倘在甲辰前續書,當在續弦前好幾年。張妹嫁二年即死,無出,在程高本出版四年前已故,距贈詩已有十四年之久。張認為妹妹被虐待,對高非常不滿,這些年來不知道有沒有來往,也未必清楚《紅樓夢》整理經過。但既然贈詩,豈有不捧句場之理?這也是從前文人積習。 此外還有高鶚《重訂小說既竣題》一詩: 「老去風情減昔年,萬花叢裡日高眠。 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禪。」 吳世昌自首句推知高氏昔年續作後四十回,現在老了,「只能做些重訂的工夫」;否則光是修輯《紅樓夢》,怎麼需要這些年,「昔年」也在做?這樣解釋,近似穿鑿。乙本引言作於「壬子花朝後一日」,詩中次句想指花朝。上兩句都是說老了,沒有興致。下兩句寫昨夜校訂完畢的心情,反映書中人最後的解脫。「抱嫦娥月」是蟾宮折桂,由寶玉中舉出家,聯想到自己三四年前中舉後,迄未中進士,年紀已大,自分此生已矣,但是中了舉,畢竟內心獲得一種平靜滿足,也是一種解脫。看高氏傳記材料,大都會覺得這是他在這一階段必有的感想。他是「晚發」的。《硯香詞》中屢次詠中舉事,也用過「嫦娥佳信」一辭。 後四十回舊本一定在流行前就已經殘缺了,不然怎麼沒法子從別的本子補上?我們知道程高與今乙本的編輯手邊都有後四十回舊本,因為屢次改了又照舊本改回來。程高序中說:「更無他本可考」,是否實話?會不會另有個甲本抄本,由程高採用?還是甲乙本同是統由高鶚修改補寫的? 甲辰本的第二十二回已補,將原定寶釵制謎改派給黛玉,此後賈政看了寶玉的謎,「往下再看道是:『有眼無珠腹中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賈政看到此謎,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語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未說是誰做的,是補寫者聰明處。除有神秘感外,也還有點可能性,同回賈環的謎也既俗又不通。甲辰本批:「此寶釵金玉成空」。似是原意。寶釵怎麼會編出這樣粗俗的詞句,而且給賈政看?聯想到第七十九回香菱說:「我們姑娘的學問,連我們姨老爺時常還誇呢!」令人失笑。 到了程甲本,當然已經指明是寶釵的謎。是甲本改的還是續書人改的?還是本來是續書人代補的?後四十回的詩詞雖幼稚,寫寶釵的口吻始終相當穩重大方,似乎不會把這民間流行的謎語派給她,怎麼著也要替她另謅一個。但是如果書中原有,他也決不會代換一個。 一七九零年左右,百廿回抄本與八十回抄本並行,可見有一部份讀者不接受後四十回。如果並行的時期較早,甲辰本或者是酌采續書人改動前文處,第二十二回那就是他補的。但是一七八四年還沒有百廿回本之說。 竹夫人謎似乎目光直射後四十回結局,難道除了續書人還有第二個人設想到同一個明淨的悲劇收場——寶玉遺棄寶釵——不像所謂「舊時真本」寶釵嫁後早卒,寶玉作更夫,續娶淪為乞丐的湘雲;與另一個補本的釵黛落教坊。這是單就書中戀愛的故事而言,後四十回的抄家根本敷衍了事,而另外兩個本子想都極寫抄家之慘,落教坊也是抄沒人口發賣,包括家屬。 這兩種補本似乎也是悲劇。最早的三部《續紅樓夢》倒都是悲劇,不像後來續的統統大團圓。這是當時的人對此書比較認真,知道大勢無法挽回。所以補第二十二回的人預知寶玉娶寶釵、出家,也許並不是獨特的見解。 大概不是續書人補的。那麼在他以前已經有一個人插手,在他以後至少也有一人——後四十回有個接錯的地方,似是程高前另人加工,添了一段。還添了別處沒有?周春《閱〈紅樓夢〉隨筆》記一七九零年有人在浙買到百廿回抄本,這本子的後四十回是簡短的舊本,還是擴充的,如程甲本?前八十回有沒有甲本的特徵? 周汝昌說「鄉屯」戚本改「鄉邨」,俗本均作「村」,想必是指後出的坊本。甲本直到光緒年間,乙本與今乙本都簡稱「屯」。東北的屯最多。高鶚原籍遼寧。如果甲本的編輯是南人——北人也或者是東北、河北最熟悉這名詞——一定會把第三十九回這個」屯」字與後四十回的許多「屯」字都改了,高氏重訂乙本時已經看不到,不及保留。甲本不但沒改,添寫部份還也用「屯」字,如前引「差人下屯」。 乙本引言對後四十回顯然不滿:「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為厘定,且不欲盡掩其本來面目也。」可見程高並不是完全沒有鑒別力。但是高鶚重訂乙本,所改的全在前八十回,後四十回似乎分毫未動。為什麼他們倆讚揚的反而要改,貶抑的反而不改?理由很明顯:甲本前八十回改得極少——大部份是原續書人改的——而後四十回甲本大段添改。是高氏自己剛改完的,當然不再改。因此甲本也是高氏手筆。 至少我們現在比較知道後四十回是怎樣形成的。至於有沒有曹雪芹的殘稿在內,也許已經間接的答覆了這問題。當然這問題不免涉及原著八十回後事的推測,一言難盡,改日再談。正是: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