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凡爾納 > 氣球上的五星期 | 上頁 下頁
五十二


  「不過,還是有人做了。利文斯通和莫法特(1795—1883,在非洲活動的蘇格蘭基督教傳教士,《聖經》翻譯家,利文斯通的岳父)一直在向內陸走。他們考察過的尼亞薩湖,距伯頓考察的坦噶尼喀湖並不遠。在本世紀末之前,這一大片地區肯定要有人來考察。但是,」博士邊查看羅盤,邊補充說,「很可惜,風在把我們一直往西吹去。我原想往北去的,看來,現在不行了。」

  往西飛了12個小時後,「維多利亞號」到了尼格利提(尼格利提是黑人的意思)國邊界的上空。在這個地區最初看到的居民是蘇阿—阿拉伯人。他們正趕著羊群遊牧。大西洋山巍峨的山峰高聳在地平線上。這座山還沒有一個歐洲人登上過。山的高度估計有1300尺左右。非洲這一帶的河流都順著山的西坡流向大西洋。這就是這個地區的月亮山。

  終於,一條真正的大河出現在3位旅行家的眼前。一看到河邊密密麻麻的茅屋,博士馬上意識到,這兒是貝奴埃河。它是尼日爾河的一條重要支流,當地人把這條河稱為「萬水之源」。

  「這條大河早晚一天要成為與尼格利提國內地進行聯繫的天然交通線。過去,在我們的一位勇敢的船長指揮下,『昴星團號』輪船曾經沿河向上一直開到約拉城。你們知道了,我們現在是在被考察過的地區。」博士對他的同伴說。

  許多奴隸正在田間裡忙著幹活,耕種蜀黍,一種充當他們基本食物的黍。看到「維多利亞號」流星閃電般地從頭頂上飛過,他們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這天晚上,氣球在距約拉城40英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博士望見前面遠遠地聳立著芒蒂夫山的兩個尖峰。

  博士讓喬拋下錨,錨勾住了一棵高樹的樹冠。但是,大風把「維多利亞號」刮得亂晃,氣球甚至平身躺了下來,有幾次吊籃險些傾翻。博士一夜沒敢合眼,他不止一次差點就要砍斷錨索,躲開風暴。最後,暴風終於停息了,氣球也不搖擺得那麼利害,完全可以讓人放心了。

  第二天,風小了好多,但是,旅行家們已經被吹得遠離了約拉城。這座由富拉人新建造的城使博士很感興趣。不過,風是往北,甚至有點偏東方向刮的。他只好戀戀不捨地放棄了看一眼的念頭。

  肯尼迪建議在這個打獵的好地方停一停,喬也聲明需要弄些新鮮肉,但是,這個地區的風俗野蠻,居民的態度不夠友好,時不時有人往氣球的方向打槍,現實使博士決定繼續前進。這時,他們正飛越一個充斥著燒殺場面的地區。那裡的戰爭看來還沒有打完,蘇丹們正拿著自己的王國作賭注在相互殘殺。

  大塊大塊的牧場之間鋪展著許多人口稠密,有著長形茅屋的村莊。牧場上茂密的青草裡開滿了紫色的花朵。模樣像大蜂箱一樣的草房隱蔽在上面帶有尖頭的柵欄後面。丘陵蠻荒的坡地使人想到蘇格蘭山地的幽谷,連肯尼迪也多次提到這點。

  不管博士怎麼努力,氣球仍然被風帶著一直往東北方向,朝著隱沒在烏雲後面的芒蒂夫山飄去。尼日爾盆地和乍得湖盆地就是被這座山相隔開來。

  功夫不大,巴熱雷山出現了。18個村莊星星點點散落在半山坡上,如同一群嬰兒緊緊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憑高俯瞰,整個景象盡收眼裡,好一幅美妙的畫面,稻田和花生地覆蓋著大大小小的山谷。

  3點鐘時,「維多利亞號」到了芒蒂夫山前。既然氣球無法避開這座大山,只好飛過去了。博士把溫度提高到華氏180度(100攝氏度),給氣球提供了約1600斤的升力。這麼大的升力能使「維多利亞號」升到8000多尺的高空。旅行迄今,氣球還從未升那麼高過。在這個高度,氣溫降得很低,博士和他的同伴們不得不披上被子禦寒。

  剛越過山,弗格森博士急忙降低高度,因為,再這麼下去,氣球就有破裂的危險。其間,博士只來得及注意這座山最初是座火山,那些早已熄滅的火山口不過是些無底的深洞。山坡上堆積的大量鳥糞已化成一層厚厚的鈣鋁岩。拿這些鳥糞肥田的話,足夠整個英國用的了。

  為避開南來的風,「維多利亞號」靠著山坡輕輕地飛行。下午5點時,氣球停在了一個遠離人到的寬敞地面上空。吊籃一觸地,博士就採取了預防措施使氣球穩穩停住。之後,肯尼迪握著槍馬上沖進傾斜的原野,沒多大一會兒,他帶著半打野鴨和一隻沙錐鳥及時趕了回來。喬用這些野味又露了一手他的烹調絕活。這頓晚飯大家吃得很舒服;這一夜,大家睡得也挺安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