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十三人故事 | 上頁 下頁
序(1)


  序①

  帝政時代的巴黎,有十三個人。這十三個人,為同一種情感所激勵,每人都有堅強的毅力,足以對共同的思想忠貞不渝;他們彼此以誠相待,即使利害發生衝突,也決不相互背棄;他們城府很深,足以將他們之間結成的神聖關係隱匿於世;他們本領高超,足以置身於任何法律之上;他們英勇果敢,無所不為;他們心滿意足,因為他們的意圖幾乎皆可實現;他們冒過各種極大的風險,對他們遭到的挫敗,卻守口如瓶;他們不知恐懼為何物,在王公面前也好,殺人兇手面前也好,無辜百姓面前也好,都面不改色;他們置社會成見於不顧,以各人本來的面目彼此相納;當然他們犯有罪行,但是使人成其為偉大人物和只有在傑出人物身上才能見到的某些優秀品質,又使他們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最後還有一點,就是雖然這十三個人將最奇特的頭腦可以想像出來的奇特想法變成了現實,他們卻隱姓埋名,使本故事陰森神秘的氣息達到頂點。從前認為只有曼弗雷德②、浮士德③、梅莫特④式的人物才有奇特的本領,那是大錯特錯了。如今這十三個人都已精疲力竭,至少已天各一方。正如摩爾根⑤——海盜中的阿喀琉斯——從江洋大盜變成心安理得的移殖民,在爐灶火光映照下,毫無愧色地支配著從鮮血和熊熊烈火中搜羅來的幾百萬家財一樣,這十三個人也都已平靜地回到了民法的制約之下。

  自從拿破崙死後,由於作者仍需守口如瓶的某一偶然原因,這種秘密、奇特的經歷結成的聯繫已經解體。而其秘密、奇特的程度,與拉德克利夫夫人⑥最驚險的小說不相上下。整個社會都曾神秘地屈服于這些無名英雄的意志之下。直至最近,他們之中才有一位同意作者將他們歷險的某些情節公之於世,當然也必須遵守某些默契。這一允諾頗令人不解,筆者認為,這位人士說不定有一舉成名的隱隱願望。

  ①巴爾札克為《人間喜劇》所寫的各種序,跋、前言,均集中編入本《全集》第二十四卷,但《十三人故事》的序文與正文不可分割,實際上是正文的組成部分,故仍保留。

  ②曼弗雷德,英國詩人拜倫(1788—1824)於一八一七年所寫同名詩劇中的主人公。

  ③浮士德,德國詩人歌德(1749—1832)同名長篇詩劇中的主人公。

  ④梅莫特,愛爾蘭小說家、劇作家麥圖林(1782—1824)的代表作《流浪漢梅莫特》中的主人公。

  ⑤摩爾根(1635—1688),英國十七世紀的冒險家,曾在西屬安的列斯群島大肆劫掠,後定居牙買加,並任十四年總督,一六八八年死去。

  ⑥拉德克利夫夫人(1764—1823),英國小說家,長於驚險小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