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卡特琳娜·德·梅迪契 | 上頁 下頁
五十七


  「是的,陛下,」克裡斯托夫·勒卡繆說,一邊吃力地屈膝下跪,親吻年輕國王伸給他的手。

  卡特琳娜王后也向克裡斯托夫伸出手,猛然扶起他,把他帶到幾步遠的一個角落裡,對他說:「啊!小夥子,沒耍花招吧?咱們得光明磊落!」

  「是的,夫人,」他又說,這位感恩的王后給予他的光輝四射的獎賞和榮譽令他震驚。

  「噯,勒卡繆先生,我和王上我的兒子,我們准許您購買高等法院推事,這位好好先生格羅斯萊的職位,」王后說道。

  「我希望,年輕人,您將沿用前任的習慣作法。」

  德·圖走上前來,說道:「夫人,我為他擔保。」

  「那好,立文書吧,公證人,」皮納爾說。

  「既蒙我們的主人王上恩典,為我的女兒簽署婚約,」拉利埃嚷道,「購買莊園的全部費用由我來付。」

  「女士們可以坐下,」年輕國王親切地說,「經母親同意,我免除我的稅金①,作為給女訂婚人的結婚禮物。」

  ①指土地轉移稅。

  老勒卡繆和拉利埃雙雙跪下,親吻年輕國王的手。

  「該死!陛下,這些布爾喬亞多有錢!」貢迪湊在他耳邊說。

  年輕國王笑起來。

  「既然老爺們心情不錯,」老勒卡繆說道,「是否允許我向他們介紹我的繼任人,並繼續給他為王府供貨的王家執照呢?」

  「好吧,」國王說。

  勒卡繆把他的繼任人拉到前面來,後者嚇得面無人色。

  「如果我親愛的母親允許,我們全體入席吧,」年輕國王說。

  老勒卡繆殷勤地拿給國王一隻銀制無腳杯,這是他在班韋尼托·卻利尼①寓居法國奈斯勒公館時購買的,價錢不下二千埃居。

  ①班韋尼托·卻利尼(1500—1571),意大利雕塑家和金銀匠。

  「噯!母親,多麼精美的做工!」年輕國王托底舉起杯子嚷道。

  「這是佛羅倫薩的產品,」卡特琳娜回答。

  「請原諒,夫人,」勒卡繆說,「這是一位佛羅倫薩人在法國製作的。佛羅倫薩的東西屬￿太后,但在法國製造的東西是王上的。」

  「我接受,好好先生,」查理九世嚷道,「從今以後這將是我的無腳杯。」

  「做得不錯,」太后細看這件精品,說道,「可以列入王家珍寶。——怎麼樣,昂布魯瓦斯師傅,」王后指著克裡斯托夫湊在外科醫生耳邊說,「您好好給他治了嗎?他今後能走路嗎?」

  「他將健步如飛,」外科醫生微笑道,「啊!您把他給嬌慣壞了。」

  「少一個僧侶,修道院關不了口,」太后輕佻地說,這種受到人們譴責的輕佻不過是表面現象。

  晚餐氣氛愉快,太后覺得芭貝特很漂亮,拿出她一直保持的尊貴王后的氣派,把自己的一枚鑽石戒指套在芭貝特手指上,以補償無腳杯給勒卡繆家造成的損失。從此以後或許過分喜好到布爾喬亞家亂闖的國王查理九世,津津有味地用了晚餐;然後,聽了新太傅的一句話,——據說這位太傅的任務是使他忘記西皮埃爾勸善規過的教導——他向首席院長、辭職的老推事、國務秘書、本堂神甫、公證人和布爾喬亞們頻頻勸酒,卡特琳娜王后見他們有了醉意,即將大聲喧嘩,只得出去。王后起身時,克裡斯托夫、他父親、兩個女人端著燭臺,把她一直送到店鋪門口。在那兒,克裡斯托夫斗膽扯了扯王后的大袖子,朝她打了個暗號。卡特琳娜停下來,一個手勢把老勒卡繆和兩個女人打發走,然後對克裡斯托夫說:「什麼事?」

  「如果您可以,夫人,從中得到好處,」他湊在王后耳邊說道,「須知德·吉斯公爵成為刺客們的目標……」

  「你是個忠實的臣民,」卡特琳娜微笑道,「我決不會忘記你的。」

  她向他伸出因美麗而遐邇聞名的手,並且摘下了手套,這可以看作寵愛的表示;克裡斯托夫親吻這只令人膜拜的手時,變成了一個十足的保皇分子。

  「這麼說他們將替我除掉他,那個粗野的大兵,而無需我插手!」她一邊戴手套一邊想。

  她騎上騾子,帶著她的兩名年輕侍從回到盧浮宮。

  克裡斯托夫悶悶不樂地喝著酒,昂布魯瓦斯的嚴峻面孔是對他背教行為的譴責;但以後的事態判定老行會理事打贏了。否則克裡斯托夫肯定躲不過聖巴托羅繆的屠殺,他的財富和土地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史書記載了拉利埃繼任人之妻的悲慘命運,她是個漂亮女子,赤裸的身體用頭髮掛在匯兌橋的一根柱石上,曝屍三日。芭貝特心驚膽戰地想到她也會遭到這樣的對待,倘若克裡斯托夫仍然是加爾文派教徒——這即將成為新教徒的名稱。加爾文的野心得到了滿足,不過是在他死後。這便是著名的勒卡繆高等法院家族的來歷。塔勒芒·德雷歐①錯誤地認為他們來自庇卡底。把勒卡繆家族的淵源追溯到購置其位於該地區的主要地產的年代,後來於他們的切身利害大有關係。克裡斯托夫的兒子在路易十三時代接替了他的職位,孫子就是那位富有的勒卡繆院長,他在路易十四執政時建造了金碧輝煌的公館,與朗貝爾公館爭邀巴黎人和外國人的讚美;它自然是巴黎最美麗的古跡之一。在托裡尼街的勒卡繆公館至今猶存,儘管大革命之初因屬￿巴黎大主教德·朱依涅先生所有而遭到搶劫。全部圖畫均被抹掉;此後,住在裡面的寄宿學校學生又使它遭到嚴重損壞。這座擴展到皮貨店街老宅的宮殿依然顯示出昔日家庭精神獲得的美好成果。平分遺產孕育的現代個人主義是否造得出這樣宏偉的建築物是大可懷疑的。

  ①塔勒芒·德雷歐(1619—1690),法國回憶錄作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