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巴爾札克 > 公務員 | 上頁 下頁


  可惜的是,這個到現在還很少有人理解的、令人欽佩的行政管理的真正原則,格紮維埃在一八二〇年就開始考慮了。

  拉布丹主張通過直接稅的方式徵收消費稅,取消一切附加的間接稅。稅收多少,由若干條款組成的專門冊子決定。這樣,他就取消了各城市之間的重重關稅壁壘,精簡了它們目前耗費巨大的稅務機關,從而給各城市帶來了大筆收入。減輕沉重的稅務,並不是從財政上減少收入,而是更好地予以分配;減輕賦稅,是為了增加商品交易量,使它起更大的作用。這樣,個人支出減少,而國家收入卻增加了。這一看來巨大的改革所依據的卻是極為簡單的運轉方法。拉布丹把人頭稅和動產稅看成是總消費的最忠實的體現。在法國,個人財產出色地表現在房租、僕人的數目、馬匹以及同本人收入相適應的華麗車輛上。那些住宅和它們所包括的內容都大同小異,而且也不大會消失。他指出了編制動產稅名冊的辦法,這種名冊比現在的要符合真實情況。然後把國庫收到的所謂間接稅的總數按百分比分成個人份額。賦稅就是打著貌似有理的晃子對實物或對人徵收的錢,在必須強制勒索錢的時候,這些晃子是有效的;但是到了這樣一個時代,那個擔負著沉重賦稅的階級完全知道國家為什麼要徵稅,而且通過什麼途徑又把征去的錢還給它,那麼這些晃子不是很可笑了嗎?事實上,預算不是一個錢櫃,而是一個灑水器:它抽上來又灑出去的水越多,國家就越繁榮。所以,假設有六百萬的寬裕戶(拉布丹證明這是存在的,包括富戶在內),那麼直截了當向他們徵收酒稅,並不比收門窗稅更惹人討厭,還可以得到一億法郎的收入。這豈不是比把人折磨一通,再逼他拿出錢來好得多?經過這樣調整稅收,每個個人實際上付出的少了,國家收入卻增加了。而且由於國家不再徵收各種苛捐雜稅,消費者就可以享受物價降低的好處。拉布丹專門對葡萄園徵收種植稅,為的是保護它免受生產過剩之害。還有,對零售商的營業執照是按其居住區的人口比例徵稅的,這樣,對貧窮的消費者也就收了稅。通過酒稅、種植稅、營業執照稅這三種形式,國庫就可以既不付費用,又沒有麻煩地得到大宗收入。而當時,這筆稅收是落在國家和它的公務員身上的沉重負擔,他們要分擔許多煩惱。

  這種稅收制度打擊了富人而沒有折磨窮人。再舉一個例子:假設對一定數額的鹽抽一兩個法郎的稅,從而得到了一千萬至一千二百萬,那麼現代的鹽稅局就可以取消,老百姓就可以喘口氣,農業也可以得到緩解,國家收入還照舊,而任何一方都不會抱怨。同工業或者商業多少有點關係的各階層看到窮鄉僻壤的生活有所改善,買賣越來越大,立刻會感受到這樣分配稅收的好處。最終,國家將會一年又一年地眼看著寬裕戶日益增加。間接稅務機關是開支極大的機構,是國中之國。取消了這一項,就節約下來的稅務開支而言,國家有關各方都將受益非淺。煙草和香粉則在國家監督之下進行專賣。這兩種專賣制度不是拉布丹創造的,而是在重申煙草法的時候有一個別的什麼人提出來的。這一制度如此令人信服,因此根本沒有通過議會,沒有象當時政府部門通常做的那樣拿到議會去逼它表態。因此,這件事更多的是管理的問題,而不是財政問題。國家並不真正擁有什麼財產,森林、礦產、土地都不是國家財產。在拉布丹看來,國有地產是和行政管理背道而馳的。國家既不會開發,又失去了一份稅收,這是雙重損失。至於國營工廠,也是同樣的胡鬧用到了工業上罷了。在國營工廠中,產品成本比通過商業購買的還要高,製作過程又慢。國家對工業的活動收不到稅,於是就削減對它的供應。政府管理一個國家,難道是要親自去生產而不是設法讓別人生產?難道是要自己佔有財產,而不是儘量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產業?

  在拉布丹這個制度下,國家不收任何現金的保證,只接受以實物抵押作保證。理由如下:國家如果接受了保證金,要麼就把這筆錢存起來,那麼就妨礙了貨幣周轉;要麼用高於它所付的利息的利率放出去,那麼就是可恥的牟取暴利;要麼它賠掉了,那是愚蠢;而如果它有一天全部佔有了保證金,那在某種情況下,它就是在醞釀著一項慘重的破產。地產稅倒也不完全取消,拉布丹還保留很微弱的比例,以便作為戰時徵稅的出發點。不過,顯然由於土地生產不受限制,工業就能得利於廉價的原料,從而增強同外國的競爭能力,而不需要那虛假的關稅保護。各省政府可以由當地富豪義務管理,以在某種條件下獲得貴族爵位作為報酬。法官、學者、低級官員都能看到自己的服務得到體面的報酬。所有的公務員都受到極大的尊重,因為他們貢獻大,薪金高,每一個人都自己負責自己的前途,這樣,法國肌體上就再也沒有退休金這一毒瘤了。這樣結算下來,拉布丹發現每年只支出七億,而收入有十二億。每年國庫有了五億的盈餘,那比目前這種流弊已經很明顯的收入微薄的折舊費要強多了。根據他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始終是坐享其成的食利者,不象過去,國家執意要擁有產業並製造商品。最後,為了將這一改革付諸實施而不致引起震動,並為了避免對公務員大砍大殺,拉布丹提出以二十年為期。

  從他的職位被那無能之徒德·拉比亞迪埃占去的那天起,以上這些想法就在他腦中逐漸成熟起來。這一看來龐大,實則簡單的計劃,要取消這麼多的大參謀部和這麼多同樣無用的小職位,就要求不斷的計算、精確的數字和明顯的證據。

  拉布丹對預算的兩個方面——收入和支出——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為此花了多少個夜晚,他妻子還不知道。敢於設想這樣一項計劃,並敢於把它置於那行政機構的僵屍之上,這還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必須向一個能賞識它的大臣提出。因此,拉布丹的成功有賴於動盪的政局平靜下來。他認為,只有在三百個議員有勇氣形成穩定的多數時,政府才算是最後站穩腳跟。自從拉布丹完成這個計劃以來,一個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政府成立了。在那個時期,波旁王朝帶來的和平盛世的排場,已使人忘記當年法國作戰的排場。那時的法蘭西真是燦爛輝煌!由於是勝利者,它十分慷慨大方。西班牙戰役之後,政府就感到需要休養生息了。新的朝代已成立了三個月,似乎沒有遇到任何障礙。因為左翼自由派和右派都以同樣的熱情迎來了查理十世。最有遠見卓識的人也上了當①。時機看來對拉布丹很有利。提出一項設想周到而成績如此巨大的改革建議,對政府來說,不是一種長期統治的保證嗎?

  ①查理十世即位之初頒佈了大赦政治犯、取消新聞檢查敕令,受到自由派歡迎。但旋即採取了一系列保護貴族反對共和的措施,暴露了其反動面目。

  於是他陷入了從未有過的沉思。早晨上班途中,下午四點半下班回家,一路上都是心事重重。而拉布丹夫人這邊,生活失意,再加上要為自己添妝而暗中勞神,真是煩惱到了極點。但是她愛她的丈夫,認為象有些公務員的妻子那樣去做一些可恥的交易以補薪給之不足,是有辱高貴女人的身分的。因此她拒絕同柯爾維爾夫人有任何交往。(那時柯爾維爾夫人正和弗朗索瓦·凱勒①過從甚密,家裡舉行的晚會極一時之盛,常使迪福大街傾街而至。)丈夫是由於專心致志地考慮政治問題而堅持不懈地工作,無暇他顧,她卻把這看成是公務員讓枯燥的公文壓得麻木不仁,屈服於最可厭的苦差,庸庸碌碌,苟活下去。於是她自歎遇人不淑,丈夫竟這樣沒出息。

  ①弗朗索瓦·凱勒,巴爾札克著作中經常出現的人物,是一位有權勢的銀行家,貴族院議員。

  這時,她下決心一定要一手為她丈夫爭來榮華富貴,不惜一切代價使他飛黃騰達,而又不讓他看到她為此而玩弄的機關。

  在婦女輩中,她鶴立雞群,孤芳自賞,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同她們一般見識,也無視社會給她們造成的羈絆。她盛怒之下,發誓要對那群蠢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必要時親自出馬。她自以為高瞻遠矚。當時,時機很有利,德·拉比亞迪埃先生得了不治之症,已是不久人世了。如果拉布丹能繼承他的位子,他的才能——她認為拉布丹行政才能還是有的——一定會得到賞識,過去曾許給他的稽查長的職位就可以到手了。她仿佛看到他成為欽差大臣,在議會中為一項法案辯護而慷慨陳辭;到那時候,她要做他的賢內助!如果有必要,可以做他的秘書,通宵達旦也甘心。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坐一輛漂亮的馬車到布洛涅森林一遊,同但斐納·德·紐沁根夫人並肩而行,把自己的沙龍也抬高到象柯爾維爾夫人的一樣,使自己能應邀參加部長級的盛大隆重的宴會。為了征服聽眾,為了讓人家稱自己為「拉布丹·德·××夫人」(她還不知道封在哪裡①),就象人們稱呼菲爾米亞尼夫人,德·埃斯巴夫人,德·哀格勒蒙夫人,德·卡裡利阿諾夫人一樣,總之,首先是為了去掉拉布丹夫人這討厭的姓氏。

  ①法國貴族的姓氏「德」後面應是其家族封邑的地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