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家 > 曹植 | 上頁 下頁 |
陳審舉表 |
|
【《三國志·陳思王傳》(太和五年,231年)植複上疏陳審舉之義,曰:】 臣聞天地協氣而萬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五帝之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與不用,知與不知也。既時有舉賢之名,而無得賢之實,必各援其類而進矣! 諺曰:「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夫相者,文德昭者也。將者,武功烈者也。文德昭則可以匡國朝,致雍熙,稷、契、夔、龍是也。武功烈則可以征不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矣。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 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複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殷週二王是矣。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為陛下言哉! 故陰陽不和,三光不暢,官曠無人,庶政不整者,三司之責也。疆場騷動,方隅內侵,沒軍喪眾,干戈不息者,邊將之憂也。豈可虛荷國寵而不稱其任哉!故任益隆者負益重,位益高者責益深。《書》 稱 「無曠庶官」,《詩》 有 「職思其憂」,此其義也。 陛下體天真之淑聖,登神機以繼統,冀聞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而數年以來,水旱不時,民困衣食,師徒之發,歲歲增調。加東有覆敗之軍,西有殪沒之將,至使蚌蛤浮翔於淮泗,鼲鼬讙譁于林木。臣每念之,未嘗不輟食而揮餐,臨觴而搤腕矣。昔漢文發代,疑朝有變。宋昌曰: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有齊、楚、淮、南、琅邪,此則磐石之宗,願王勿疑。臣伏惟陛下遠覽姬文二虢之援,中慮周成、召、畢之輔,下存宋昌磐石之固。昔騏驥之于吳阪,可謂困矣!及其伯樂相之,孫郵禦之,形體不勞,而坐取千里。蓋伯樂善禦馬,明君善禦臣;伯樂馳千里,明君致太平,誠任賢使能之明效也。若朝司惟良,萬機內理,武將行師,方難克弭,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 臣聞 「羊質虎皮,見草則悅,見豺則戰」,忘共皮之為虎也。今置將不良,有似於此。故語曰: 「患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為也。」昔樂毅奔趙,心不忘燕; 廉頗在楚,思為趙將。 臣生乎亂,長乎軍,又數承教于武皇帝,伏見行師用兵之要,不必取孫吳而暗與之合。竊揆之于心,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列有職之臣,賜須臾之問,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蘊積,死不恨矣!被鴻臚所下發士息書,朝會其急。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騖駕,陛下將複勞玉躬,擾掛神思。 臣誠竦息,不遑寧處,願得策馬執鞭,首當塵露,撮風後之奇,接孫吳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軀,畢命輪轂,雖無大益,冀有小補,然天高聽遠,情不上通,徒獨望青雲而拊心,仰高天而歎息耳!屈平曰:「國有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昔管蔡放誅,周召作弼,叔魚陷刑,叔向匡國。三監之釁,臣自當之。二南之輔,求不必遠,華宗貴族,藩王之中,必有應斯舉者。故《傳》曰:無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惟陛下少留意焉! 近者漢氏廣建藩王,豐則連城數十,約則餐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樹國,五等之品制也。若扶蘇之諫始皇,淳於越之難周青臣,可謂知時變矣。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豪右執政,不在親戚。權之所在,雖疏必重;勢之所去,雖親必輕。蓋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 苟吉專其位,凶離其患者,異姓之臣也。欲國之安,祈家之貴,存共其榮,沒同其禍者,公族之臣也。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 臣聞孟子曰: 「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今臣與陛下踐冰履炭,登山浮澗,寒溫、燥濕、高下共之。豈得離陛下哉!不勝憤懣,拜表陳情。若有不合,乞且藏之書府,不便滅棄。臣死之後,事或可思。若有毫釐少掛聖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糾臣表之不合義者,如是則臣願足矣。 【注釋】 (1) 協氣:陰陽二氣調和。 庶政:各種政務。 (2) 三季:指夏、商、周三代。 (3) 援其類:推薦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4) 諺:指古代流傳的銘言。《史記·孟嘗君列傳》:「文(孟嘗君自稱)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 (5) 昭:顯著。 烈:顯赫。 (6) 匡:正也。 致雍熙:雍熙,和樂的樣子。 稷、契、夔、龍:虞舜時的四位大臣。據《尚書·舜典》,稷掌農業,契掌教育,夔典樂舞,龍司察納雅言。 (7) 不庭:指不臣服之人。 南仲:周宣王時卿士。曾率兵進攻獫狁。其事見《詩經·小雅·出車》。 方叔:周宣王時大臣,曾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得勝,見《詩經·小雅·采芑》。 (8) 媵(yìng)臣:陪嫁的奴隸。伊尹曾是有莘氏女的陪嫁奴隸,湯用之為小臣,後來任以國政。 屠釣:指呂尚在朝歌城做屠夫、在蟠溪垂釣之事。 (9) 玄謨:即「玄謀」,神機妙算。 近習:帝王身邊所親幸的人。 介:介紹。 (10) 書:指古代的書傳。 不世:不尋常。 殷週二王:指商湯、周文王。 (11) 齷齪:指拘於小節。 近步:淺陋。 (12) 陰陽:寒暑。 官:官府。 曠:空也。 三司:指司徒、司馬、司空。 (13) 疆場:國界。 方隅:鄰國。 (14) 《書》:指《尚書·皋陶謨》。 庶:眾。 官:官府。 《詩》:指《詩經·唐風·蟋蟀》。 職:指負責有關事務的官員。 (15) 天真:指與生俱來的本性。 淑:善也。 神機:喻帝位。 繼統:繼承先人事業。 (16) 康哉:稱頌君明臣良,庶政安寧之詞。《尚書·益稷》記載舜君臣作歌,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之語,後為頌時事安寧 。 偃:止息。 (17) 師徒之發,歲歲增調:指連年與吳、蜀作戰之事。 (18) 覆敗之軍:指曹休為東吳陸遜所敗之事。 殪沒之將:指魏將張郃與諸葛亮在祁山作戰,於木門中箭身亡之事。 蚌蛤:喻東吳。 鼲鼬(hún yòu):黃鼠狼,此喻蜀國。 (19) 搤(è)腕:握住手腕,表示激動的動作。 (20) 漢文:指漢文帝劉恒。 代:漢代所封的諸侯藩國,即代國。劉恒幼時與母薄姬為避呂後之害,居住代國。後立為代王。後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誅滅諸呂之亂,使人迎代王到長安即位。 疑朝有變:指劉恒懷疑陳平等人的誠意。 (21) 宋昌:時任代國中尉。 朱虛:指朱虛侯劉章。 東牟:指東牟侯劉興居。 齊:指齊王劉肥。 楚:指楚王劉交。 淮南:指淮南王劉長。 琅邪:指琅邪王劉澤。 磐石:根基牢固。 (22) 姬文:周文王姬昌。 二虢:指虢仲、虢叔。 召、畢:指周召公奭、畢公高。 石:丁晏曰:「《魏志》本傳。張脫『石』。」 (23) 孫郵:戰國時趙簡子的禦者,又名郵無恤。 (24) 閭閻:裡巷。 輟:停止。 交侯:魏文侯。《呂氏春秋·期賢篇》:「魏文侯過段幹木之閭而軾之,其僕曰:『君何為軾?』曰:『此非段幹木之閭乎?段幹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段幹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幹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於是君請相之,段幹木不肯受,則君乃致祿百萬而時往館之。……居無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諫秦君曰:『段幹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輟不敢攻之。」 (25) 授節:指被任以為將。《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司馬穰苴,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以為將軍,將軍扞燕、晉之師。燕、晉聞之遂退,而視帝以複。」 (26) 高宗:即殷高宗武丁。 傅岩:指傅說。武丁的大臣,傳說原是傅岩地方從事版築的奴隸。《尚書·說命》:「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岩。」按以上自「昔段幹木」至此六十三字,原列於《求自試表》之後,丁晏曰:「然玩其文勢,疑即《陳審舉表》內脫文,張強立篇目似非。」按丁晏說是,今據影宋本乙轉於此。 (27) 朝司:指朝中有司。 方難:各方之難。 弭:止也。 雍容:從容。 鑾駕:天子出行之車。 (28) 羊質虎皮:刺魏軍將帥中怯懦之人。語出《法言·吾子篇》。 (29) 樂毅:戰國時燕將。燕昭王時,曾率兵擊破齊國,收復失地。燕惠王即位後,中齊國反間計,樂毅身受猜忌,出奔趙國。詳《史記·樂毅列傳》。 (30) 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在趙悼襄王時不得志,投奔魏國居住在大樑,後老死于楚。 (31) 生乎亂:漢獻帝初平三年,曹植出生,時值董卓之亂。 武皇帝:指曹操。 伏見:親見。 孫、吳:指孫武、吳起的兵書《孫子》、《吳子》。 (32) 揆:忖度。 排:推。 金門:漢宮金馬門。這裡指魏宮之門。 玉陛:玉階。 閑:閒暇。 攄舒:抒發。 恨:遺憾。 (33) 鴻臚:朝中掌禮儀之官。 發:徵調。 士息:指士家子弟。 期會:期限。 (34) 豹尾:豹尾車。 建:設立。 戎軒:戰車。 騖:疾也。 勞玉躬:親自率軍出征。 (35) 竦息:恐懼不安的樣子。 遑:閒暇。 寧處:安居。 (36) 塵露:喻野外。 (37) 撮:提取。 風後:傳說中是黃帝的丞相。 接:持有。 卜商:即孔子弟子子夏。 起:啟發。 驅:原作「軀」,今據《魏志》本傳及《全三國文》改正。 先驅:馳驅在前。 畢命:獻出生命。 (38) 天:指魏明帝曹叡。 (39) 屈平:屈原。 皇:通「惶」,惶惶:忙碌不安的樣子。趙幼文引《三國志旁證》,此二句乃宋玉《九辯》第八章之詞,非屈原之語。 (40) 放誅:指流放蔡叔殺管叔。 弼:輔助。 叔魚、叔向:晉國大夫。據《左傳·昭公十四年》:晉國的邢侯與雍子爭奪鄐地的田界,久而相持不下,韓宣子命叔魚審理,罪在於雍子。雍子將女兒嫁給叔魚,而得勝訴。邢侯憤怒,殺了叔魚與雍子。韓宣子向叔向請教,叔向以為三人同罪,於是殺邢侯,將三人之屍棄於市。 (41) 三監:周武王滅商後,將商舊都封給紂王之子武庚,同時以殷都之東作為衛,由武王弟管叔監管;殷都以西為鄘,由武王弟蔡叔監管;殷都以北為邶,由武王弟霍叔監管,總稱三監。 釁:罪也。 二南:成王分陝以東之地,命召公主之,陝以西之地,命周公主之,謂之二南。 (42) 少留意:指留意以諸侯藩衛京都之事。 (43) 連城數十:《漢書·高帝紀贊》:「漢興,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封諸王子弟,大者跨州兼郡,小者連城數十。」 五等: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44) 扶蘇:秦始皇長子。《史記·陳涉世家》:「扶蘇以數諫故,上(即秦始皇)使外將兵。」 淳於越:秦博士官。 周青臣:秦僕射官。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陽宮,周青臣力主實行郡縣制,淳於越主張分封制,認為如不行分封,「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捕拂,何以相救哉」。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45) 謀能移主:指下臣用智謀能改變君王的意圖。 豪右:士族大家。 (46) 勢:權勢。 (47) 田族:田氏家族。春秋時齊國田桓子用大鬥出貨,小鬥收進等辦法,籠絡人心。至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死齊簡公,在齊國專政,史稱「田氏代齊」。呂宗:齊國宗室。周天子封建諸國,周武王封呂尚(薑子牙)于,因此齊國國君是姜姓呂氏,故稱齊國王室為呂宗。 (48) 趙、魏:晉國上卿,後不斷擴充封地,終於與韓氏同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此二事言政之失在於疏公族親異姓。 姬姓:晉國宗室。周天子封建諸國,晉國君主是姬姓晉氏,故稱晉國宗室為姬姓。 (49) 語見《孟子·盡心篇》。 (50) 高下共之:指與國家同其禍福。 (51) 不便:不要馬上去做。 (52) 出之朝堂:指將此表在朝廷上公佈。 糾:舉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