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長編 | 上頁 下頁
元祐三年(1088)正月


  春正月庚戌,校書郎王伯虎權知饒州,正字鄧忠臣權通判瀛州。諫官韓川言二人不堪館職之選故也。(此據劉安世彈歐陽斐第七章。)

  複廣惠倉。先是,著作郎兼侍講范祖禹言:「祖宗以來,每遇大雪,則放公私房錢,以至糶米、買炭、散錢,死者則賜瘞埋。近日朝廷無不舉行,又發內帑之錢,德澤之厚,無以加矣。臣竊思朝廷自嘉祐以前,諸路有廣惠倉,以救恤孤貧,京師有東、西福田院,以收養老幼廢疾,至嘉祐八年,又增置城南、北福田,共為四院,此乃古之遺法也。然每院止以三百人為額,臣以為京師之眾,孤窮者不止千二百人,朝廷每遇大冬盛寒,則臨時降旨救恤,雖仁恩溥博,然民已凍餒死損者眾矣。救饑于未饑之時,先為之法,則人不至於饑死;救寒于未寒之時,預為之備,則人不至於凍死。臣以謂宜於四福田院增蓋官屋,以處貧民,不限人數,並以舊法收養,委左右廂提舉使臣多設方略救濟,不必專散見錢。其使臣存活到人數,書為課績,量與酬奨,死損多者,亦立殿罰。如四廂使臣提舉難遍,即委吏部臨時更選差使臣四員,相兼提舉,亦依四廂使臣法。其天下廣惠倉,乞更舉行,令官吏用心賑恤,須要實惠及貧民。陛下近日所行,萬萬於此,而臣之所陳,事乃至微,然古之聖人莫不以此為先務,其法不可不備也。」上納用焉。

  甲寅,通議大夫致仕劉幾卒。

  乙卯,河東副總管李浩、管勾麟府路馬軍司訾虎以兵牽制涇原路蕃寇,多所斬獲。詔浩、虎已下賜銀合、茶藥有差。(新本無此。)

  丙辰,詔以春寒,展給賣薪炭限十有五日。時自去冬大雪寒,至於是月。

  沅州言,都巡檢邱仲文等與狤狑蠻遇於洽州,斬獲蠻賊四十有八級。詔湖北轉運使李茂直往核蠻數,問戰狀功首,仍為之備,其應推賞者,速具以聞。

  丁巳,詔改封樁錢物庫為元祐庫,隸尚書省左右司。(三月十八日、五月十八日。)

  己未,朝獻景靈宮。(去年十月七日,裁定恭謝儀;十月十二日,連詣宮。今年正月十一日,又四月十八日,又七月二十三日,又十月十五日,四詣宮。范祖禹一歲乃徧之言,可考。)

  庚申,詔發京西南路闕額禁軍糧谷五十余萬斛,減市價出糶,至麥熟日止。以雪寒物價翔湧也。

  詔幕職州縣官雖未經考,聽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權知開封府錢勰、權發遣開封府推官畢仲遊以決有病人死,等第罰金。

  權發遣京東西路轉運判官張景先增差河北路轉運判官。景先議開孫村口減水河,與執政意合,故有是命。(實錄但書增差,今考按增入。景先自知北外丞除京東運判,在二年十二月。四年五月八日,曾肇云云可考。)

  知濟州孫升權發遣京東西路提點刑獄。

  辛酉,詔湖北轉運使李茂直:「渠陽蠻已歸順人,若系為首及正賊,即拘留或發赴渠陽監守,餘速撫諭遣歸舊住,仍招納未向漢之人。若其閑首領終無歸首之意,即依累降指揮。」

  廣南西路東門峒黎賊傷害兵官。詔經略司:「俟朱崖軍使崔詔到,面諭依近降指揮,革去舊弊,開示恩信,令生黎灑然知有伸訴。如首領改過自新,即優加存恤,若奸狡反復,度終不可制,則厚賞密募熟黎殺取首級,或以計誘,豫報軍官等掩捕,勿令輒入黎峒。具施行方略以聞。」

  壬戌,以陰雪,罷上元節遊幸。

  乙丑,命翰林學士蘇軾權知禮部貢舉,吏部侍郎孫覺、中書舍人孔文仲同知貢舉。天下進士凡四千七百三十二人,並即太學試焉。(元祐三年正月乙丑,鎖太學試禮部進士四千七百三十二人。三月戊申,奏名進士五百人,宗室二人。子贍、莘老、經父知舉,熙叔、元輿、彥衡、魯直、子明參詳,君貺、希古、履中、器之、成季、明略、無咎、堯文、正臣、元忠、遐叔、子發、君成、天啟、志完點檢試卷,此黃庭堅為孫敏行書石刻,今在敏行家。凡命官知貢舉合書,舊錄獨闕此,今依庭堅石刻修入。元年十月二十二日修貢院,當考。)

  詔京西路廂軍以三萬三千五百人為額,從兵部所定也。

  丙寅,詔陝西、河東經略司審察歸順蕃眾,有單獨及反側可疑之人,即分徙近郡。又詔陝西、河東出界總兵官奏功,必具還塞人數及亡失所因;不出界即賊退,見管人數准此。

  樞密院言:「夏賊逆命,不修職貢,繼而舉國大犯涇原,狼狽空回,諸路牽制,斬獲亦多。度其奸心,必圖再舉,尚不聞諸路探報到舉措次第。觀其謀,但外則示弱,為款我之計,內則陰集,潛俟和暖,直來奔沖。竊慮失於探候,有弛堤備。」詔陝西、河東逐路經略司嚴戒邊將及城寨官,募人探伺,先知所向,常若寇至,過為之備。

  朝議大夫趙偁為戶部郎中。(偁行狀罷根磨司,當檢附。)

  丁卯,西南石蕃進奉人特令門見。

  增梓州路克寧廂軍八百人,從轉運司請也。

  侍御史王覿奏:(編類章疏系三年正月十九日。)「蘇軾去冬學士院試館職策題,自謂借漢以喻今也。其借而喻今者,乃是王莽、曹操等篡國之難易,縉紳見之,莫不驚駭。軾習為輕浮,貪好權利,不通先王性命道德之意,專慕戰國縱橫捭闔之術。是故見於行事者,多非理義之中,發為文章者,多出法度之外。此前日策題所以虧損國體而震駭群聽者,非偶然過失也,軾之意自以為當如此爾。臣見軾匤中頗僻,學術不正,長於辭華而暗于義理。若使久在朝廷,則必立異妄作,以為進取之資;巧謀害物,以快喜怒之氣。朝廷或未欲深罪軾,即宜且與一郡,稍為輕浮躁競之戒。」(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楊康國、二十八日趙挺之云云。)

  己巳,太中大夫陳繹卒。

  庚午,詔應三省差除闕,如從中批付中書省,並三省同行。

  詔:「文彥博陳乞致仕,已降指揮不令諸處收接文字。自今別有奏報,卻仰依舊收接投進。」(禦集正月二十二日。)

  知熙州劉舜卿言:「阿裡骨蕃字奏狀般次到關,乞令鬼章入蕃。欲止令鬼章於熙州與親屬相見。」詔舜卿:阿裡骨納款聽旨。又言阿裡骨差李沙勒瑪進奉,詔發遣赴闕。(範純仁云云,或附此。)

  壬申,詔:「阿裡骨已差人奉表詣闕謝罪,令邊將無出兵,仍罷招納。」

  觀文殿學士、正議大夫孫固提舉中太一宮兼侍讀,尋又兼集禧觀。(兼集禧在二十六日。)

  詔守司空、開府儀同三司、鎮江軍節度使致仕韓絳子朝散大夫、衛尉少卿宗師為直秘閣、提舉太平宮。以絳致仕,宗師請便養故也。尋有詔:絳辭日,令宗師扶掖入殿。(實錄於此月二十五日癸酉書樞密院言:「西賊攻犯鎮戎,全師而歸,慮蓄奸謀,宜厚募士深入探索,或可用閑。其環慶路討蕩曲六律掌擄獲之人,漸有首領歸漢。」詔範純粹先選委蕃官管勾,與投來首領親款,餌以所嗜,體度其人可使深入探索敵情,即密保明一兩人,勿令相知,授與密號,教令用閑,及體訪敵中動靜以聞。按此詔乃去年十二月五日,有範純粹奏議可考,已從奏議附十二月二十九日,削此不書。)

  甲戌,疏決在京及府界系囚,雜犯死罪以下遞降一等,至杖釋之,以久陰不解也。

  丙子,禦史中丞胡宗愈、侍御史王覿進對,宣諭曰:「久陰不解,雪寒甚,民不易。」宗愈等對曰:「陛下賜錢、糶米、分賣芻炭,都民甚幸,惟河北、京東災傷,猶須多方賑濟。」上曰:「已一一有指揮。」宗愈、覿曰:「聞二聖焦勞,上元禁中不曾用樂,上元不禦樓,亦未嘗燕會。」

  太原府路鈐轄、皇城使、榮州刺史張世矩以漏失夏寇,落榮州刺史,免勒停任職。(按此本雲知鎮戎軍,今改作太原府路鈐轄。去年八月十三日,張之諫以知鎮戎軍兼涇原鈐轄,其年九月十日,賊寇鎮戎。據張舜民志劉昌祚墓,知軍實張之諫。十一月二十四日,之諫遷合使;三年閏十二月十六日,展磨勘。不審張世矩以何月日知鎮戎,又不審之諫是何月日死,世矩恐代之諫者,皆當考詳,恐鎮戎字誤。閏十二月十二日甲寅,世矩以皇城、榮刺、太原路鈐錄其子官,此知非鎮戎也。曾肇制集有皇城使、萬州團練使張之諫知鎮戎軍,劉攽制集有權涇原鈐轄、皇城使、萬州團練使張之諫為轉兩資西上閤門使、太原府代州都鈐轄,以閏十二月甲寅錄世矩子天錫。考證則此不應雲「知鎮戎軍」,今改太原府路鈐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