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長編 | 上頁 下頁
明道二年十一月


  十一月癸亥朔,封秦悼王女承慶郡主為樂平公主,興平郡主為大寧公主,燕國大長公主女長樂郡主高氏為仁壽公主。始,太宗嘗以秦王二女為皇女,封雲陽、貴鄉公主,今封樂平、大寧,猶用故事。而高氏又異姓特封,制下,議者皆以為非,尋亦罷之。又追封真宗第二女為衛國長公主,號清虛靈照大師,賜名志沖。公主幼入道,蚤夭,不及封,故追命之。

  禮部侍郎、參知政事薛奎罷為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判都省。始,莊獻崩,二府大臣皆罷去,奎獨留,帝且倚以為相,而奎得喘疾,數辭位,有詔免朝謁,視事如故,又數賜告還第。久之乃罷。

  龍圖閣待制孔道輔為右諫議大夫、權禦史中丞,代程琳也。道輔時守南京,詔用之。

  詔宗室諸司使月增俸錢萬,副使而下,遞增有差。

  府州言簡州團練使折惟忠卒。惟忠世將家,知兵事。天聖中,契丹與夏人會兵境上,聲言嫁娶,惟忠覘得其實,率麾下往備之,嘗戒士卒毋輕動。一夕風霾,有騎走營中,以為寇至,惟忠堅臥不動,徐命擒之,得數誕馬,葢敵所縱也。領府州事凡二十年。既卒,詔錄其弟子侄孫七人,長子右班殿直、閤門祗候繼宣知府州。久之,特贈惟忠耀州觀察使,從繼宣請也。贈觀察使,乃寶元元年六月事,今聯書之。

  甲子,以山陵園陵畢,燕紫宸殿。

  乙丑,追冊美人張氏為皇后,上雅意所屬故也,仍命內園使岑守素即故塋為陵闕,而不立廟。贈其父供備庫使守瑛為鄧州觀察使。

  丙寅,詔崇文院募唐遺事,翰林學士承旨盛度請命官刊修唐書故也。

  密州歲饑,多盜。己巳,權增屬縣弓手各二十人。

  辛未,詔梓、遂、資、普四州歲饑,其免四等以下戶今秋田稅之半,三等以上十之三;果、合、渠三州,四等以下戶十之二。

  寇准以謫死,既十一年。庚寅赦書,始複太子太傅。甲戌,贈准中書令,複萊國公,其壻屯田員外郎張子皋複直史館,仍令齎詔賜其家,祭酹之。又贈左騏驥使、英州團練使周懷政為安國節度使,以其弟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宿州安置懷吉為禮賓副使。子皋,宗晦子,已見。

  乙亥,詔三司減價糶廩粟以濟貧民。

  丙子,加贈荊王元儼母太儀王氏為德妃。

  丁醜,改集聖殿為肅儀殿。殿在禁中,聖祖所臨降也,初曰真遊,以奉道像,後改集聖,於是再葺之,更今名。

  戊寅,大理評事劉渙為左正言。初,渙上疏莊獻太后,請還政,太后怒,議黥面配白州,屬太后疾革,宰相呂夷簡為稽,故不即行。至是,渙以前疏自言,夷簡請襃擢,上既用渙,顧謂夷簡曰:「向者樞密院亟欲投竄,賴卿以免。」夷簡謝曰:「渙疏外敢言,大臣或及此,則太后必疑風旨自陛下,使母子不相安矣。」上喜,以夷簡為忠。楊氏編年於天聖九年六月載奉禮郎劉渙上疏太后請還政,不知何據。據渙傳,上疏時,渙實為禮郎,賴呂夷簡及薛奎解太后,乃得免。然亦不載是何年月,但雲太后聽政已十年。疑楊氏據十年語,因附天聖末。按夷簡傳雲屬太后疾革,則渙上疏時必非天聖末矣,所稱六月,茲不可知,今止從夷簡新傳。

  己卯,徙判天雄軍王曾判河南府。始,陳堯諮與曾有隙,曾實代堯諮於天雄,政有不便者,徐更之,彌縫不見其跡。及去,堯諮複繼曾後,見府署及什器皆因堯諮舊規,但完葺無所改,歎曰:「王公宜其為宰相,我度量誠不及也!」

  詔京東、河北募民入粟。

  庚辰,詔諸州都同巡檢,如所部劫盜三火以上不獲者,並降監當。

  己醜,以度支判官、刑部郎中張頻兼侍御史知雜事。頻時奉使契丹未還,尋卒于紫蒙館,契丹遣內侍就館奠祭,命接伴副使吳克荷護其喪,以錦車駕橐駝載至中京,斂以銀飾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衛送至白溝。詔遣其子訪乘傳護柩歸,仍以知雜誥賜其家,錄子婺州司理參軍詢為大理寺丞、訪為三班奉職。訪,即許也。

  庚寅,詔知開封、河南、應天府自今並兼畿內勸農使。

  辛卯,都官員外郎、判刑部李遜言:「刑部舊分四案,大辟居其一,月覆大辟不下二百數,而詳覆官才一人。請令四案分覆大辟,有能駁正死罪五人以上,歲滿與改京官。又請令法直官與詳覆官分詳天下旬奏,及二年,亦與改京官。」並從之。

  詔判審官院、三班院官親戚京朝官使臣差遣磨勘,更不逐旋申奏,便仰牒同判官一面依例施行訖以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