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長編 | 上頁 下頁 |
景德四年十二月 |
|
十二月乙未,手劄賜王欽若曰:「編修君臣事蹟官,皆出遴選。朕於此書,匪獨聽政之暇,資於披覽,亦乃區別善惡,垂之後世,俾君臣父子有所監戒。起今後,自初修官至楊億,各依新式,遞相檢視,內有脫誤,門目不類,年代、帝號失次者,並署曆,仍書逐人名下,隨卷奏知。異時比較功程,等第酬奨,庶分勤惰。委劉承珪專差人置曆。」 欽若為人傾巧,所修書或當上意,褒賞所及,欽若即自名表首以謝;或繆誤,有所譴問,則戒書吏稱楊億已下所為以對。同僚皆疾之,使陳越寢如屍以為欽若,石中立作欽若妻,哭其傍,余人歌虞殯於前。欽若聞之密奏,將盡絀責。王旦持之,得寢。億在館中,欽若或繼至,必避出,他所亦然。及欽若出知杭州,舉朝皆有詩,獨億不作。欽若辭日具奏,詔諭億令作詩,竟遷延不送。(此據江休複雜志附見。) 犍為縣民因伐木開道,與南蠻相殺傷。知益州任中正奏此縣岩險,當雲南要路,請置戍兵三百,命廷臣為駐泊監押。上以蜀都久安,不欲生事,乃詔諭中正禁緣邊居民伐木開道,與蠻交爭。 丙申,曹利用等言潰散宜州賊徒,追捕誅翦已盡,仍上破賊圖。上出以示輔臣,指前軍破賊處,言利用與張煦等先同署紙,人持百枚,備給立功將卒。及破賊,利用在前,軍無所給,煦在後而所給乃過半。故明年十月,始賞甯朔軍士。 涇原鈐轄秦翰言:「鎮戎軍納質院先有奸猾蕃部以族屬為質者,准詔並釋之。有伊特古者,族望最大,兇狠多謀,縱之非便,今部送赴闕,兼令親屬同行,俾無疑慮,請配隸遠處軍籍。」詔賜裝錢二萬,以隸溫州,仍給月廩。其親屬許還鎮戎,受田與糧,不令同往。上以設法誘置,非示信之道故也。 丁酉,詔應大祠及大忌前一日,雖不奏刑殺文字,若輕罪不可稽留者,審刑院上之。 上初嗣位,即詔諸路勿得以祥瑞來貢,其後頗有進獻者,乃詔尚書禮部舉舊制申禁。禮部言:「福應之至,以顯盛猷,雖睿德謙沖,務於自損,若史臣不記,來世何觀?請止報省,關史館。」奏可。 初,青神縣民史光寶家為盜所劫,耆保言是夕雷,延賦、延誼不宿本舍,縣尉即捕而訊之。縣吏王嗣等恣行拷掠,因而至死。有頃,州得劫光寶賊七人,乃明賦、誼之寃。益州任中正具奏,戊戌,詔蠲賦、誼二戶三年田租,免其徭役。 京城河南草場遺火,城外都巡檢、步軍副都指揮使王隱命殿前虎翼都虞候高鸞以近便營兵救撲之。殿前司言鸞等非本屬,當俟詔旨,請劾之。上以救焚之急,隱得便宜從事,因命釋鸞等罪,仍戒自今各遵往制。 己亥,詔川峽節度州及衝要兵多處監押,用侍禁已上為之。時興元府言,有小校對護軍無禮,其人乃三班奉職,以秩輕故也。 賜近臣契丹錦綺綾縠、新羅酒、蕃肉等。 壬寅,封駙馬都尉石保吉庶女為樂陵郡君。初,上以無例,令中書詳討故事,晉國長公主亟為乞恩,故特加郡號。 兗州道士冶,歲課鐵二萬餘斤,主者盡力采煉,常不能及,有坐是破產者。癸卯,命廢之。 先是,上嘗問輔臣以天下貢舉人數,王旦曰:「萬三千有餘,約常例,奏名十一而已。」上曰:「若此,則當黜者不啻萬人矣。典領之臣,必須審擇,晁迥兢畏,當以委之,周起、王曾、陳彭年皆可參預。」馮拯曰:「封印卷首,若朝廷遣官主之,於理亦順,尤宜用素有操守之人。」旦曰:「滕元晏于士大夫間少交遊。」上曰:「今當以朱巽代周起知舉,令起與元晏同掌封印事。」於是,命翰林學士晁迥、知制誥朱巽王曾、龍圖閣待制陳彭年同知貢舉。既受詔,上諭以取士之意,務在至公,擢寒畯有藝者。又命監察禦史嚴潁、張士遜監貢院門,都官員外郎喬顏、太常博士鄭彝、太常丞陳既濟巡試鋪,太常丞直集賢院任隨、著作佐郎陳覃點檢進士程試,大理寺丞馬龜符等六人考校諸科程試。又命知制誥周起、京東轉運使祠部員外郎滕元晏封印舉人卷首,用奉使印;殿中丞李道監封印院門。進士諸科試卷,悉封印卷首,送知舉官考校,仍頒其式。知舉官既考定等級,複令封之進入,送覆考所考畢,然後參校得失。凡禮部封印卷首及點檢程試別命官,皆始此。元晏,中正子。士遜,光化軍人也。(按周起傳,雲起創糊名之法;又陳靖傳,亦雲糊名考校始於靖。蓋靖先請用之殿試,起複用之禮部,故起首為封彌官也。嚴穎、喬顏、鄭彝、陳既濟、陳覃、馬龜符、李道七人,未詳邑裡。) 乙巳,詔:「諸科舉人,皆理場第。自今不合格者,須至覆場,方得落下。」 麟府路鈐轄言,契丹率兵捕賊至境上,恐謀侵軼。上曰:「此疑者過也。」遣內侍王懷信往察之。丙午,懷信言契丹執盜馬舍利而還,果無它。 丁未,詔:「群臣當賜廨馬者,如聞騏驥院官吏用情,不能均一。自今中使據合賜等第,各揀定二十匹,依名次以賜。賜訖複增,常足其數。」 戊申,詔諸處錢監鑄匠,每旬停作一日,願作者聽之。 庚戌,都官員外郎、同判太常禮院孫奭言:「伏睹來年正月一日享先農,九日上辛祈穀,祀昊天上帝。按春秋傳:『啟蟄而郊,郊而後耕。』月令雲:『天子以元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親載耒耜,躬耕帝籍。』先儒皆雲,元日即上辛,郊天也,元辰謂郊後吉亥,享先農而耕籍也。六典、禮閣新儀並先雲上辛祀昊天,次雲吉亥享先農。伏望改用上辛後亥日享先農,仍即著令。」詔太常寺與崇文院檢討官詳定。既而判寺李宗諤言:「宋書、後魏書所載,並以上辛後亥日享先農,請如奭奏。」從之。 癸醜,詔河東路所賜戍兵白金,每兩之直以一千為限。先是,歲一遣使賜銀鞋,使回,言本州無銀,每兩給錢七百五十,其實市價千錢,乃計司不預為備。故有是詔。 神騎卒趙榮伐登聞鼓,言能以藥點銅為鍮石。上曰:「民間無銅,皆鎔錢為之,此術甚無謂也。」乃下詔禁止,其來自外蕃者不在此限。 唐龍鎮來璘與其族人懷三互相絢劫,側近帳族不寧,麟府駐泊韓守英等以聞。詔遣使召而盟之,依蕃法和斷。 先是,上降詔牓下禮部貢院,序所以杜絕私請、搜揚寒秀之意,舉人見者咸喜。丙辰,上與王旦等言及之,旦等曰:「昨頒考較新格,周行中頗有議論,且言中書不能守科場大體,但疑春官有私。及詔牓出,天下士乃知陛下務盡至公,恐多遺才,故更此條貫也。」給事中梁周翰嘗請將試進士先試詩二十首,取可采者再試。上曰:「如此,則工詩者乃能中選,長於文者無以自見矣。」 丁巳,廝鐸督又遣使來貢。 戊午,契丹遣使左威衛上將軍蕭留甯、彰武節度使耶律信寧,副使崇祿少卿邢詳、右威衛大將軍耶律遂正來賀明年正旦。上謂輔臣曰:「比者,武將戎臣,多言與契丹和不便。」王旦曰:「儒臣中亦有此論。然國家與契丹和,三年於茲矣,計其不勞干戈、不費財用之外,河朔人民頓息飛挽。」上曰:「議者或謂敵伺河朔豐實乃動耳。」馮拯曰:「邊方不甯,武臣幸之以為利。」上曰:「國家雖懷柔示信,亦不廢戎事,彼亦安敢渝盟?但當清凈致治,以安吾民也。」 邊臣嘗有奏請招市戰馬者,上顧左右曰:「今蕃落安輯,久通互市,何忽招之?且畜馬太多,費用尤廣。契丹請和,今已三載,河朔生靈,粗爾蘇息。撫禦四方,當務遠略,苟止信淺識,為國生事,則害滋甚矣。」(寶訓以此事系四年,今且附見,更俟考。) 己未,詔廂軍及諸州本城犯,所部決杖訖,並移隸他軍,內情理重及緣邊隨軍者奏裁。先是,法寺上言請與禁軍同等。上以軍秩既有差降,故犯者亦從末減。 詔諸路所上軍儲之數,自今先下樞密院籍記送中書。蓋凡遣戍兵,必預度所在資廩豐約故也。 辛酉,河北提點刑獄司陳綱上言:「杖罪械系者,其枷未有定制,望令特置,以十五斤為准。」從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