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長編 | 上頁 下頁
雍熙三年六月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上以諸將違詔失律,作自勉詩賜近臣。初議興兵,上獨與樞密院計議,一日至六召,中書不預聞。及敗,召樞密院使王顯,副使張齊賢、王沔,謂曰:「卿等共視朕,自今複作如此事否?」上既推誠悔過,顯等鹹愧懼,若無所容。(推誠悔過事,更當考。)宰相李昉等相率上疏曰:「伏思用兵北伐,蓋有其由。良以晉朝生靈僅踰百萬,遭罹否運,役於北戎,迫其凶威,畜為奴婢。陛下內懷痛悼,將圖拯救,而倚任之際,將帥非才,莫遵廟勝之謀,薦致輿屍之敗。天聲靡振,敵氣彌驕,罔能救於淪胥,乃自致於狼狽,兩河生聚,幾陷兵鋒。然悔既往而難追,事已成而不咎,未可與爭,灼著於前經,姑務息民,何嫌于屈己。況天生北狄,為患中國,漢高祖以三十萬之眾,困于平城,卒用奉春之言,以定和親之策。以至文帝,奉之彌優,外示羈縻,內深抑損,而邊城晏閉,黎庶息肩,所傷匪多,其利甚溥矣。況獯鬻之性,惟利是求,儻陛下深念比屋之磬縣,稍減千金之日費,密諭邊將,微露事機,彼亦素蓄此心,固乃樂聞其事,不煩兵力,可弭邊塵。此所謂屈於一人之下,伸于萬人之上者也。伏望陛下裁之。」(此疏據實錄別本。昉傳在幽薊失利後,不得實日月,今附見,本傳乃無之。玉壼野史稱太宗將搜漁陽,昉上疏力諫,士論駭伏,當即是此疏也。)

  上慮契丹必入寇,命左衛上將軍張永德知滄州,右衛上將軍宋偓知霸州,右驍衛上將軍劉廷讓知雄州,蔚州觀察使趙延溥知貝州。廷讓等皆宿將久罷節鎮,上欲令擊敵自效,故與延溥並命。

  丙辰,以禦史中丞辛仲甫為給事中、參知政事。

  乙巳,屯田郎中、知制誥、知大名府趙昌言,遣觀察支使鄭蒙乘驛詣闕上書,請斬敗軍將曹彬等。上覽奏嘉歎,優詔褒之。尋召拜禦史中丞。知制誥正為中丞,始此。昌言,汾州人也。(為中丞在七月八日,今並書之。)車駕常幸金明池,特召昌言預焉。憲官從遊宴,自昌言始。(憲官從遊宴不得其時日,今附見於此。)

  丙辰,曹彬等至闕。戊午,詔翰林學士賈黃中、右諫議大夫雷德驤、司門員外郎知雜事李巨源召彬及崔彥進、米信、杜彥圭、行營都監郭守文、馬步都指揮使傅潛、押陣部署陳廷山、排陣使蔡玉、先鋒都監薛繼昭等九人詣尚書省鞫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