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
雲南行省(1) |
|
雲南諸路行中書省,領路四十二、府七,屬府三,屬州五十六,屬縣五十三。甸寨軍民等府,不在此數。 雲南諸路道肅政廉訪司。治中興路。至元二十七年,置雲南行禦史台。二十九年,徙行禦史台於西川,設雲南道肅政廉訪司。三十年。複立行台。大德二年,罷,複置肅政廉訪司。又至順二年,置雲南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舊志不書,當為元統後所罷。 中慶路。上。唐姚州。南詔蒙氏為善闡府。至大理段氏,以高智升領善闡牧,世有其地。憲宗三年,世祖征大理,收府八,善闡其一也。憲宗五年,置萬戶府十有九,分善闡為萬戶府四。至元七年,改為路。八年,分大理國三十七部為南北中三路,路設達魯花赤並總管。十三年,置雲南行中書省,分置州縣,改善闡為中慶路。領司一: 錄事司。 縣三: 昆明,中,倚郭。憲宗四年,分其地立於戶二。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領昆明、官渡二具。二十一年,廢州存縣。尋又省官渡縣入焉。富民,下。唐匡州。烏蠻酋些門些禾即其地築馬舉籠城,號梨瀼甸。至元四年,立梨瀼千戶所。十二年,改為富民縣。宜良,下。唐匡州。蠻酋囉氏即其地築囉哀籠城。憲宗六年,立宜良匡城及大池千戶所。隸嵩盟萬戶府。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領大池、匡地二縣。二十一年,州罷為縣,省二縣入焉。 州四: 嵩盟州。下。舊志作嵩明,誤脫盟字下半;《明一統志》可證。治沙劄臥城。鳥蠻車氏等居此,後為枳氏所奪,因名枳磑。漢人嘗立長州,築金城及阿葛城,與蠻盟,故又名其地曰嵩盟。蒙氏置長州。段氏改嵩盟郡。憲宗六年,置嵩盟萬戶府。至元十二年,複改長州。十五年,升嵩盟府。廿二年,降為州。領縣二: 楊林,下,雜種蠻枳氏、車氏、鬥氏、麼氏所居。城東門內有石如羊,因名羊林。憲宗七年,立羊林千戶所。至元十二年,改為楊林縣。邵甸。下。治白邑村。車蠻、鬥蠻舊名為東甸,土音以東為邵。憲宗七年,立邵甸千戶。至元二十二年,改為縣。 晉寧州。下。蒙氏改唐甯縣為陽城堡部,段氏因之。憲宗七年,置陽城堡萬戶府。至元十二年,改晉寧州。舊領三縣:晉甯、呈貢、歸化。後並晉寧縣入本州。領縣二: 呈貢,下。世為烏白些門些莫徒阿茶僰五種蠻所居,號晟貢城。憲宗六年,立呈貢千戶所。至元十二年,析詔營、切龍、呈貢、雌甸、塔羅、和羅忽六城及烏納山立呈貢縣。歸化,下。舊為安江城,有吳氏居之,因名大吳龍,後為些莫徒蠻永偈所據,世隸善闡。憲宗六年。分隸呈貢千戶。至元十三年,割大吳龍、安江、安淜立歸化縣。 昆陽州。下。南寧夷爨玩降,隋拜昆州刺史即此地,至唐沒于南詔,其後大理以高氏治之,名巨橋城。憲宗並羅富等十二城,立巨橋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昆陽州,舊領三縣:三泊、易門、河西,後並河西縣入本州。領縣二: 三泊,下。僰、獠所居之地,後為大理所有,以隸善闡。至元十三年,于那龍城置三泊縣。易門。下。治市坪村。烏蠻酋紳磨由男所居之地。段氏時,高智升治善闡,以高福世守其地。至元四年,立洟門千戶所。十二年,改為縣。縣西有泉曰洟源,訛為易門。 安寧州。下。唐安寧縣。蒙氏以蠻酋蘇阿褒治之,段氏以善闡猷孫氏為安寧城主。後袁氏、高氏互有其地。憲宗七年,隸陽城堡萬戶府。至元三年,置安寧千戶所。十二年,改安寧州。舊領三縣:祿豐、羅次、大甫。後省大甫縣入本州。領縣二: 祿豐,下。舊為祿琫甸白村,烏僰蠻居之,以地瘴熱,遷徙不常。段氏時,高智升子義勝治其地。至元十三年,割甯安千戶所之祿琫、化泥、驥宗龍三處立祿豐縣。因江中有石如甑,蠻語石為祿,甑為琫,訛為祿豐也。羅次。下。治壓磨呂白村,本烏蠻羅部地。至元十二年,置羅次州,隸中慶路。二十四年,改為縣,隸本州。 威楚開南等路。下。夷名俄碌晱。爨蠻築城居之,城名威楚。蒙氏以此地屬銀生節度。段氏以銀生屬姚州,又名當筋瞼,又改為白鹿郡,又為威楚郡。高升泰執大理國柄,封其侄量成于威楚,築外城號德江城,傳至裔孫長壽。憲宗三年,歸附。六年,立威楚萬戶府。至元八年、改威楚路,置總管府。後改宣慰司,又仍為總管府。舊領威楚、定遠、南寧三縣。後省南寧縣入定遠,改崿嘉千戶為崿嘉縣。領縣三: 威楚,下。倚郭。唐故縣,為爨蠻所據。元初,立於戶所。至元十五年,升為威州。立威楚,下。倚郭。唐故縣,為爨蠻所據。元初,立千戶所。至元十五年,升為威州。立富民、淨樂二縣。二十一年,降為威楚縣,並二縣入之。定遠,下。唐髳州。夷名直晱蒙氏改牟州,以爨酋抬萼守之,築新城曰耐籠。高氏又命雲南些莫徒酋吏羨徙二百戶于黃逢宑。憲宗四年,立牟州千戶所,黃蓬宑為百戶。至元十二年,改定遠州,黃蓬宑改南寧縣。後改州為縣,並南寧縣入之。崿嘉。下。 州四:天曆二後,威楚路黃州士官哀放入貢,乃羈縻州。 鎮南州。下。濮落蠻所居川名欠舍,中有城曰雞和,蒙氏置石鼓縣,又于沙卻置俗富郡,即今州治也。大理時,欠舍、沙卻之地俱為高氏所有。憲宗三年內附。七年,置欠舍千戶、石鼓百戶。至元二十二年,改欠舍千戶為鎮南州,立定邊、石鼓二縣。二十四年,省二縣入本州。州屬尚有安遠一縣,省並年分闕。 南安州。下。黑爨蠻所居寨名摩楚,大理時為高氏所據。憲宗立摩芻千戶。隸威楚萬戶府。至元十二年,改為南安州,隸本路。領縣一: 廣通。下。夷名路晱。蒙氏立路晱縣,大理時為高氏屬地。其後宜州酋些莫徒裔易裒等附之,至高長壽遂移居路晱,築城曰龍戲新柵。憲宗七年,內附,立路晱千戶。至元十二年,改為廣通縣。 開南州。下。蒙氏為銀生府,分十二甸,昔濮、和泥二種蠻所居。後為金齒白蠻所據,蒙氏、段氏皆莫能複。中統三年,討平之,以所部隸成楚萬戶府。至元十二年,置為開南州。 威遠州。下。其川有六,昔濮、和泥二種蠻所居。後為白夷酋阿只步等所據。中統三年,討平之。至元十二年,置為威遠州,與開南並隸威楚路。 武定路軍民總管府。下。本獹鹿等蠻所居之地。至大理,使烏蠻阿勵治此,其裔孫法瓦浸盛,並納洟月尼共籠等地,以其遠祖羅婺為部名。憲宗四年內附。七年,置羅婺萬戶府。至元八年,並所隸仁德、於矢二部入羅婺,為北路總管府。十一年,割出仁德、於矢二部,改本路為武定。領縣一: 南甸。下。本路所治蠻名瀼甸。又曰洟陬籠。至元二十六年置縣。 州二: 和曲州。下。僰醜諸種蠻所居名叵簉甸。蒙氏時,白蠻據其地。至段氏,以烏蠻阿勵併吞諸蠻聚落三十餘處,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隸羅婺部。憲宗六年,改叵簉甸日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為州。領縣一: 元謀。下。舊名華竹,又曰環州。至元十六年,改為縣。 祿勸州。下。舊名洪農碌勸甸,易籠蠻所居。至元二十六年,置祿勸州。領縣二: 易籠,下。地名培場,有二水,合流繞城而東。蠻語洟為水,籠為城,故又名易籠。羅婺部大酋居之,為群蠻會集之地。至元二十六年,置易籠縣。石舊。下。舊有四甸:曰掌鳩,曰法塊,曰抹撚,曰曲蔽。後訛掌鳩為石舊。至元二十六年,置縣。 鶴慶路軍民總管府。下。夷名其地為白鶴川及樣共川,隸於越析詔。蒙氏合六詔為一,於樣共置統謀郡。憲宗三年內附,為鶴州。七年,立二千戶所,仍稱統謀,隸大理萬戶府。至元十一年,罷統謀千戶,複為鶴州。二十年,為燕王分地,隸行省。二十三年,升為鶴慶府。尋改為路。領縣一: 劍川。下。夷名義督羅魯城,一名劍川。昔浪穹詔與南詔戰敗,走保劍川,改稱劍浪詔。後為南詔所並,置劍川節度。大理時,改為義督瞼。憲宗四年,內附。七年,立義督千戶所。至元十一年,罷千戶,立劍川縣。 雲遠路軍民總管府。本南詔乞藍夷地。元貞二年,雲南省臣也先不花征乞藍,拔瓦農、開陽二寨。其党荅刺率諸蠻來降,乞藍悉平,以其地為雲遠路軍民總管府。 徹裡軍民總管府。為倭泥、貉党、蒲刺、黑角諸蠻雜居之地。世祖命兀良合䚟伐交趾,經其地,悉降之。至元中,置徹裡軍民總管府,領六甸。按大德中,雲南行省言:乞別立徹裡軍民宣撫司。泰定二年,又立車裡軍民總管府。疑廢置不常,故罷而複立也。 廣南西路宣撫司。宋特麼道依智高後裔居之。至元中,立廣南西路宣撫司。舊領路城、上林、羅佐、安寧、富州五州。後析路城、上林、羅佐三州隸來安路。本路領州二: 安寧州,下。富州。下。 麗江路軍民宣撫司。烏蠻麼、些所居之地,為越析詔之屬部。後隸南詔,置麗水節度。宋時,為蠻酋寨醋醋所據,段氏莫能制。憲宗三年,世祖征大理,自卡頭濟金沙江,麼、些酋拒守。四年春,討平之,置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置宣慰司。十三年,改麗江路,置軍民總管府。二十二年,府罷,立宣撫司。領府一: 北勝府。舊為施蠻之地。南詔異牟尋取之,名北方賧,徙渳河白蠻及羅落、麼、些諸蠻以實其地,號成偈賧,又改名善巨郡。大理段氏使高大惠治此郡,改名成紀鎮。憲宗三年,其酋高俊內附。至元十五年,立為施州。十七年,改為北勝州。二十五年,升為府。雲南行省言:「金沙江西通安蘭五城,宜依舊隸茶罕章宣撫司,金沙江東永寧等處五城宜廢,以北勝施州為北勝府。本府領州三: 順州。下。文名牛晱。南詔異牟尋徙諸浪入居之,與羅落、麼、些蠻雜處。後羅落蠻酋成鬥族漸大,自為一部,遷于牛晱。至十三世孫自瞠,猶隸大理。憲宗三年,內附。至元十五年,改牛晱為順州。 蒗渠州。下。夷名羅共晱。羅落、麼、些三種蠻世居之。至元九年,內附。十四年,立寶山、莨渠二縣。十六年,改寶山、莨渠二縣為州。本屬麗江路,後改屬北勝府。 永寧州。下。夷名樓頭晱,接吐番東徼,地名晱藍、麼、些蠻泥月烏逐出吐番,居此地。憲宗三年,其三十三世孫和字內附。至元十六年,改為州,屬北勝府。 州四: 通安州。下。夷名三晱,為越析麼些詔地,並于南詔,僕繲蠻居之,其後麼、些蠻又據之,世屬段氏。憲宗三年,其裔孫麥良內附。中統四年,以麥良為三晱管民官。至元九年,其子麥兀襲父職。十四年,改為通安州。 蘭州。下。南詔獹蠻地,名羅眉川,段氏始置蘭滄郡,以董慶者治之。後周氏疆盛。與董氏分為二部,以蘭滄江為限。憲宗四年內附,隸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蘭州。 寶山州。下。麼、些蠻地。其先自樓頭徙此。世祖征大理,自卡頭濟江。圍大匱等寨。其酋內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魯罕。至元十四年。以大匱七處置寶山縣。十六年,升州。 巨津州。下。濮、晱之地,名羅波九晱。後為麼、些蠻所奪,又為蒙氏所並,屬麗水節度。憲宗三年,內附。至元十四年,於九晱置巨津州,以橋為南詔、吐番來往之通汁,故名。領縣一: 臨西。下。大理極邊之地,夷名羅裒間。居民皆麼、些二種蠻。至元十四年,立臨西縣,以西臨吐番,故名。 東川府路。下。本大理國閟畔部。憲宗時,置萬戶。至元十五年,改軍民府。二十八年,罷雲南四州,置東川府。至元十一年,立雲南鄧、川、趙、姚四州。當是罷此四州,置東川府。 茫部路軍民總管府。下。至元中,置。領州二: 益良州,下。強州。下。 孟傑路。下。泰定三年,八百媳婦蠻請官守,置木安、孟傑二府於其地。 木安路。下。泰定三年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