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景祐四年


  景祐四年遼重熙六年

  春,正月,戊寅,賜蔡州學田十頃。

  壬午,詔均諸州解額。

  甲午,內藏庫主者言:「歲斥緡錢六十萬以助三司,蓋始於天禧三年,時詔書切戒三司毋得複有假貸。自明道二年距今才四年,而所貸錢帛凡九百十七萬二千有餘,請以天禧詔書申飭之。」奏可。

  二月,己酉,祔葬莊惠皇太后于永安陵之西北隅。

  初,殿中侍御史張奎請親祀高禖。庚戌,禮院上其儀,詔從之。

  己未,祔莊惠太后神主于奉慈廟。

  乙丑,置赤帝像于宮中,以祈皇嗣。

  丙寅,賜常州學田五頃。

  三月,甲戌朔,置天章閣侍講,以賈昌朝、王宗道、趙希言、楊安國為之。

  追複盧多遜為工部尚書,以其子察援赦自陳也。

  戊寅,詔禮部貢舉。

  遼以秦王蕭孝穆為北院樞密使,徙封吳王。孝穆嘗語人曰:「樞密選賢而用,何事不濟!若自親煩碎,則大事凝滯矣。」故其所薦拔,皆忠直之士。然遼自蕭哈綽為樞密,以吏才進,其後轉相仿效,多不知大體。孝穆乃歎曰:「不能移風易俗,臣子之道,固若是乎!」晉王蕭孝先出為南京留守。蕭孝先失太后之援,居恒鬱鬱不樂。

  丙申,內出莊惠太后閣金千餘兩,市莊園、邸舍以給萬壽觀。時于萬壽觀建廣愛殿,奉安莊惠禦容故也。

  同知禮院吳育,言舊藏禮文故事,類例不一,請擇儒臣與本院官約古今制度,參定為一代之法;從之。

  夏,四月,乙巳,賜宣州學田五頃。

  丁未,詔學士院,自今制策登科人並試策論各一道。時將作監丞富弼獻所為文,命試館職,弼以不能為詩賦辭,上特令試策論,因有是詔。弼尋授太子中允、直集賢院。

  甲子,宰臣呂夷簡罷為鎮安節度使、同平章事,判許州;王曾罷為左僕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參知政事宋綬罷為尚書左丞、資政殿學士;蔡齊罷為吏部侍郎,歸班。

  天聖中,曾為首相,夷簡參知政事,事曾甚謹,曾力薦夷簡為亞相。未幾,曾罷,夷簡為首相,居五年罷,不半歲複位。李迪為次相,與夷簡不協,夷簡欲傾迪,乃援曾入使樞密,不半歲迪罷,即代之。始,曾久外,有複入意,綬實為達意于夷簡,夷簡即奏召曾。及將以曾代迪,緩謂夷簡曰:「孝先於公,交契不薄,宜善待之,勿如復古也。」夷簡笑諾其言。綬曰:「公已位昭文,處孝先以集賢可也。」夷簡曰:「吾雖少下之,何害?」遂請曾為首相,帝不可,乃為亞相。孝先,曾字;復古,迪字也。既而夷簡專決,事不少讓,曾不能堪,論議多不合。曾數求去,夷簡亦屢丐罷,帝疑焉,問曾曰:「卿亦有所不足邪?」曾言夷簡招權市恩;時外傳夷簡納知秦州王繼明饋賂,曾因及之。帝詰夷簡,至交論帝前。夷簡乞置對,而曾亦有失實者,帝不悅。綬素與夷簡善,齊議事間附曾,故並綬、齊皆罷。

  以知樞密院事王隨、戶部侍郎知鄭州陳堯佐並為平章事,呂夷簡嘗密薦二人可用故也。以參知政事盛度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韓億及三司使程琳、翰林學士承旨石中立並參知政事,樞密直學士王鬷同知樞密院事。

  乙丑,召宋綬入侍經筵。

  遼主獵野孤嶺。

  閏月,遼主獵龍門縣西山。

  乙亥,知徐州李迪言:「所部滕縣與兗州接境,欲因行縣祠岱嶽,並至景靈宮祝聖算,禱皇嗣。」帝謂韓億等曰:「大臣當詢民間利病以分朝廷之憂,祈禱之事,豈為政邪!」詔止之。

  知制誥王舉正,以宰相陳堯佐之婿,引故事避嫌,戊寅,改為龍圖閣待制。舉正,化基子也。

  賜故將作監丞張唐卿家錢帛米麥。唐卿進士第一人及第,通判峽州,吏事如素習,未幾,丁父憂,毀瘠嘔血而卒,故有是賜。

  光州言秘書監致仕丁謂卒。王曾聞之,語人曰:「斯人智數不可測,在海外猶用詐得還。若不死,數年未必不復用。斯人複用,則天下之不幸,可勝道哉!吾非幸其死也。」

  五月,翰林侍講學士兼龍圖閣學士、戶部侍郎馮元卒,特贈戶部尚書,諡章靖。元性簡厚,非慶吊,未嘗過謁兩府。執親喪,自括發至祥練皆案禮變服;不為世俗齋薦,遇祭日,與門生對誦《孝經》而已。多識古今台閣品式,與孫奭齊名,凡議典禮,多出二人。然論者謂元所陳但務廣博,不如奭之能折衷也。

  己酉,遼主清暑炭山。以耶律罕班為北院大王。罕班為政尚寬仁,部族安之。

  甲寅,遼主錄囚,以南院大王耶律信寧故匿重囚及侍婢贓汙,命撻以劍脊而奪其官。都監坐阿附及侍婢罪。皆論死,詔貸之。丙辰,以信甯為西南路招討使。

  庚申,遼主出飛龍廄馬,賜皇太弟重元及北南面侍臣有差。

  丙寅,有芝生於化成殿柱,召近臣宗室觀之,仍出禦制《瑞芝詩》賜宰臣王隨以下。翼日,儒臣並為賦頌以獻。右司諫韓琦言:「《春秋》之法,但記災異,至於祥端。略而不書。臣愚望陛下特以災異為重,於政教之間,思所未至者,隨其變而應之。至於珍祥奇瑞,雖陛下仁愛所感,亦望日謹一日,以雖休勿休為念。」

  六月,壬申朔,遼主宴群臣,酒酣,賦詩,吳國王蕭孝穆、北府宰相收簫巴薩皆屬和。

  甲戌,奉安太祖禦容于揚州建隆寺。景德中,嘗即寺置殿,繪禦容,而其制庳陋。會占者言東南有王氣,乃易以塑像,更命新殿曰章武。

  乙亥,杭州大風,江潮溢岸高六尺,壞堤千餘丈,遣中使致祭。

  己卯,遼主祀天地。癸未,賜南院大王耶律洪古命,遼主親制誥辭,並賜詩以寵之。

  戊子,以禦制《神武祕略》賜河北、河南、陝西緣邊部署、鈐轄、知州軍,每得代,更相付授。始,韓億同知樞密院事,建言武臣宜知兵書,而禁不傳,請纂集其要賜之。帝於是作《神武祕略》凡三十篇,分十卷,仍自作序焉。

  甲午,太子左監門率府副率宗實,特遷右內率府率。

  丙申,詔開封府、國子監及別頭試,自今封彌、謄錄如禮部,從左司諫韓琦請也。

  詔頒行《禮部韻略》。

  秋,七月,辛醜朔,遼以南北樞密院獄空,賞賚有差。

  寅壬,遼主以皇太弟重元生子,賜詩及寶玩器物,曲赦死罪以下,癸卯,遼主如秋山。

  丁未,詔河東、河北州郡密嚴邊備。

  辛酉,詔三司出銀十五萬兩下河北路,絹十萬下河東路,助糴軍糧。

  八月,甲戌,出內藏庫絹三十萬,下河北路市糴軍儲。

  越州水,賜被溺民家錢有差。

  甲午,詔:「天下常平倉錢谷,自今三司及轉運司無得借支。」

  九月,丙寅,三司言:「東頭供奉官錢遜奏信州鉛山產石碌,可烹煉為銅。今池、饒、江三州錢監並闕銅鑄錢,請遣遜與本路轉運使試驗以聞。」從之。

  丁卯,禦邇英閣讀《唐書》。以後讀真宗所撰《正說》及進講《春秋》,俱于邇英閣。

  冬,十月,癸巳,翰林學士李淑請班其父樞密直學士若谷下,詔從淑請。

  乙未,同知樞密院事章得象言:「開封府進士章仲昌,臣鄉里疏屬,實無藝業,近聞訟訴發解不公事,請牒歸其家。」從之。時鎖廳應舉人特多,開封府投牒者至數百,國子監及諸州不在焉。及山榜,而宰相陳堯佐之子博古為解元,參知政事韓億子孫四人皆無落者,故嘲謗群起。然殿中侍御史蕭定謨與直集賢院韓琦、吳育、王拱辰實司試事,非有所私也。

  是月,遼主駐石寶岡。

  十一月,己亥朔,准布貢於遼。

  辛亥,遼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蕭惠為南院樞密使。

  己未,出內藏庫紬綿五十萬,下河北、陝西路市糴軍儲。

  庚申,遼封皇子洪基為梁王。

  癸亥,罷癸、萊買金場。

  十二月,壬申,給真定府、潞州學田各五頃。仍詔自今須藩鎮乃許立學,它州勿聽。

  甲申,忻、代、並三州言地震,壞廬舍,覆壓人畜,忻州尤甚,吏民死者萬九千七百餘人。自是河東地震連年不止,或地裂泉湧,或火出如黑沙狀,一日四五震,民皆露處。乙酉,命侍御史程戡往並、忻州體量安撫。

  右司諫韓琦上疏曰:「鄉者興國寺雙閣災,延及開先祖殿,不逾數刻,但有遺燼。複聞仰觀垂象,或失經行。今北道數郡,繼以地震。此女謁用事,臣下專政之應也。又震在北,或者上天孜孜遣告,俾思邊塞之為患乎?望自今嚴飭守臣,密修兵備,審擇才謀之帥,悉去懦弱之士,明軍法以整驕怠之卒,豐廩實以增儲偫之具。」

  旬餘,琦複上疏曰:「近聞大慶殿及諸處各建道場,及分遣中使遍詣名山福地,以致請禱,是未達寅畏之深旨也。臣竊以為祈禱之法,必徹樂減膳,修德理刑,下詔以求讜言,側身而避正殿,是以天意悅穆,轉為福應。願陛下法而行之。且大慶殿者,國之路寢,朝之法宮,陛下非行大禮、被法服,則未嘗臨禦,臣下非大朝會,則不能一至於庭,豈容僧道繼日累月喧雜於上,非所以正法度而尊威神也!望今後凡有道場設醮之類,並於別所安置。」

  給徐州學田五頃。

  庚寅,以龍圖閣學士張逸為樞密直學士,知益州。逸凡四至蜀,諳其民風。會歲旱,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自出公租減價以賑。民初饑,多殺耕牛食之,犯者皆配關中。逸奏:「民殺牛以活將死之命,與盜殺者異;若不禁之,又將廢穡事。今歲小稔,請一切放還,複其業。」報可。

  壬辰,徙知饒州范仲淹知潤州,監筠州稅餘靖監泰州稅,夷陵縣令歐陽修為光化軍乾德縣令,帝諭執政令移近故也。

  先是京師地震,直史館葉清臣上疏言:「頃仲淹、餘靖等以言事被黜,天下齰舌不敢議朝政,行將二年。願陛下深自咎責,詳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幾明威降鑒,善應來集。」書奏數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仲淹既徙潤州,讒者恐其複用,遽誣以事。語入,帝怒,亟命置之嶺南。參知政事程琳辨其不然,仲淹訖得免。自仲淹貶而朋黨之論起,朝士牽連而出,語及仲淹者皆指為黨人;琳獨為帝開說,帝意解,乃已。

  遼以楊佶為忠順軍節度使。

  趙元昊既悉有夏、銀、綏、靜、宥、靈、鹽、會、勝、甘、涼、瓜、沙、肅,而洪、定、威、懷、龍皆即歸堡鎮偽號州,仍居興州,阻河,依賀蘭山為固。是歲,始大補偽官,以嵬名守全、張陟、楊廓、徐敏宗、張文顯輩主謀議,鐘鼎臣典文書,成逋克、成賞都輩主兵馬,野利仁榮主蕃學。置十八監軍司,委酋豪分統其眾。自河北至臥囉娘山七萬人,以備遼人;河南洪州、白豹、安鹽州、羅落、天都、惟精山五萬人,以備環慶、鎮戎、原州;左廂宥州路五萬人,以備鄜延、麟府;右廂甘州路三萬人,以備西蕃、回紇;賀蘭駐兵五萬,靈州五萬人,興州、興慶府七萬人,為鎮守:總五十餘萬。而苦戰倚山訛,山訛者,橫山羌,夏兵柔脆,不及也。選豪族善弓馬五千人迭直,偽號六班直,月給米二石。鐵騎三千,分十部。發兵以銀牌召酋長,面受約束。創十六司於興州,以總眾務。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