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清史列傳 | 上頁 下頁 |
張之洞 |
|
張之洞,直隸南皮人。 同治二年,一甲三名進士,授職編修。 五年,大考二等。 六年,充浙江鄉試副考官;旋命提督湖北學政。 十一年,以襄辦大婚典禮,賞加侍讀銜。 十二年,充四川鄉試副考官;旋授學政。四川地處西陬,寇氛甫靖,士未知學;之洞會商前總督吳棠,奏設尊經書院,擇郡邑之秀者肄業其中,聘名儒督課之;一切章程,手自訂定。著「輶軒語」、「書目答問」,示蜀士以讀書之法。 光緒二年,奏陳川省試場積弊,因上整頓八策,請敕部核議。十二月,充文淵閣校理。 五年,晉國子司業。四月,以吏部主事吳可讀奏「預定大統之歸」,懿旨敕廷臣妥議具奏;之洞疏稱: 「穆宗毅皇帝立嗣,繼嗣即是繼統。此出於兩宮皇太后之意,合乎天下臣民之心,而為皇上所深願;乃可讀於所不必慮者而過慮,於所當慮者而未及深慮。穆宗繼嗣之語,屢奉懿旨:「人君子孫,凡言繼嗣,即指纘承大統而言;繼統、繼嗣,毫無區別。」其分為兩事,乃明代張璁、桂粵謬說;高宗純皇帝欽定「儀禮義疏」,已辭而辟之。矧今懿旨申命再三:「設有迷妄小人舞文翻案,廷臣皆得執簡而爭。」不必慮者,一也。 所舉宋太宗背太祖、明景帝背英宗,然德昭非太宗子、見深非景帝子也。若皇上以皇子嗣穆宗,名為先朝之繼體,實則今日之麟振;有何嫌疑!有何吝惜!以皇上之仁孝,受兩宮皇太后之殊恩,起自宗支,付之神器;必不忍負穆宗。不必慮者,二也。 趙普、黃𤣾之輩,誠難保其必無。然明世宗紊大統而昵私親,以興獻已歿;使其尚在,必能以禮自處,少加裁制。今醇親王天性最厚,忠直恪公;他日如有妄進異言者,必能出一語以救正。不必慮者,三也。至請明降懿旨「將來大統仍歸穆宗嗣子」,意則無以易矣,辭未盡善也。緣前奉懿旨:「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穆宗為嗣。」倘參以該主事之說,是一生而已定為後之義,即一生而已定大寶之歸。將類建儲,有違家法。未及慮者,一也。前代讒構奪嫡,流弊巳多。今被以紹統之高名,重以承繼之形跡;較之尋常主器,尤易生嫌。未及慮者,二也。天位授受,簡在帝心。帝堯多男,非止一索;聖意所屬,知在何人!此時早定,豈不太驟!未及慮者,三也。 伏讀此次懿旨「即是此意」四字,言簡意賅,至堅至確;天下萬世,誰敢不遵!顧聖意宜遵,家法亦宜守。今日之事,約有二說:淺之為穆宗計,則但如諸臣之議,並請一渾涵懿旨,略謂屢次懿旨俱已賅括皇上孝友性成,必能處置盡善,似無所妨矣。然「生即承繼,即是此意」一語,字字當遵。托諸文辭,可避一建儲之名;見諸事實,儼成一建儲之局。他日誕皇子、命承繼,廷臣中或援祖訓以爭,則繼嗣之事且中止;是此日以恐類建儲而承統之名不能定,異日又以恐類建儲而承繼之旨不能宣,乃令皇上轉多難處。故深之為穆宗計,即為宗社計。惟有因承統者以為承嗣一法,不必遽定何人承繼;將來纘大統者,即承繼穆宗為嗣。此則本乎聖意、合乎家法,皇上處此,亦不至礙難伏請兩宮聖裁,即以此意明降懿旨。皇上親政之初,循覽慈訓、感惻天懷,自必仰體聖意再頒諭旨,祇告郊廟、宣示萬方,則固已昭於天壤、堅于金石矣。」 又片奏:「此次懿旨中「即是此意」一語,乃此議緊要關鍵。諸臣心知其意,而苦於恐涉建儲,不敢發揮;故不便述此四字之文而專駁吳可讀之折。以為如此,便可不類建儲。豈知聖意已經宣揚,若不善為會通,乘此時畫一長策,究其時勢必類于建儲而後已。且懿旨上言「預定」、下言「即是」,語意相連。今不疏解分明,恐迂儒以文害辭,誤疑兩宮有遊移之意;更恐異日讒佞附會,藉此議為翻案之端。一言之微,語病甚大。伏望兩宮聖裁,權衡至當,再降懿旨;愚臣不勝願望!」 五月,以四川東鄉重案定擬未協,因以「請旨核議」入奏;並極陳川省賦斂太重,民力困竭。且以此案起於苛斂誣叛,力請誅署東鄉知縣孫定揚。七月,以星變、地震,奏請修省以弭災變,而陳其要曰納直言、肅臣職、厚民生、謹河防。八月,擢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九月,晉司經局洗馬。 十二月,崇厚與俄擅訂新約,諭飭廷臣集議;之洞奏言:「崇厚與俄所訂新約十八條,其中最謬妄者,為陸路通商由嘉峪關、西安、漢中直達漢口」;因陳不可許者十事。且謂「必改此議,不能無事;不改此議,不可為國。」遂陳改易四要道:曰計決、曰氣盛、曰理長、日謀定。又奏馭俄之策,宜先備、後講。備之法三,曰練兵、曰籌餉、曰用人;講之法三,曰責以義、折以約、怵以勢。是月,以國史館畫一臣工列傳,保加四品銜。 六年二月,授翰林院侍講。五月,轉侍讀。又奏上經、權二策:其守正之策曰:請正崇厚之罪,必誅無赦,以存國體。通變之策曰:欲釋崇厚,必加南、北洋以嚴譴,責令戴罪修防;訓誡樞臣,飭使實心捍患:赦此罰彼,以示不測。六月,升授右春坊右庶子。七月,充日講起居注官。先是,朝廷已降嚴旨將崇厚革職治罪,而以侍郎曾紀澤為出使俄國大臣;之洞因奏「改約各節,其關係極要之條,宜令曾紀澤堅持定見,期於必行。商務中如陝、楚通商穿行三省,流弊太多;設萬不能改,宜於兩難之中曲圖挽救。松花江行船,參考公法、證之咸豐八年議約,所指亦專系夾于二國之間一段江流而言。以上二條,擬請發交曾紀澤。」 七月,又奏:「議約迫促,謹擬上補救之策,以免始終貽誤。一、責使臣以羈縻。一、條約應駁改處,宜全數達知彼國。一、辯駁宜先重後輕。一、先詰俄人無故遽發兵船,商令撤回。一、責他國使臣以調停。一、最要數事宜百計挽回,以顧國體。一、約如不改,惟有誅崇厚以存國權。」八月,轉左庶子。又奏稱:「俄船將近、俄使將來,海警日迫,請急籌戰備。」因條列切近急務;曰急速徵兵,並急速籌給的餉、軍火;曰鮑超之兵,宜速調輪船迎取;曰各輪船宜調齊,停泊北洋;曰煙臺必宜有良將重兵;曰大孤山泉水,急宜斷絕;曰天津內河,事急時宜斷船路;曰劉銘傳宜特召備用;曰京師根本,宜速調知兵大臣;曰籌巨餉,必借洋款。又片陳曾國荃督辦山海關外防務,宜明降諭旨,以一事權;彭玉麟,亦宜特頌明旨,將江海防務飭令督辦。 八月,以俄使將來,懿旨令廷臣通盤籌劃,顧全大局。之洞上言,痛陳前此七失,仍請急籌邊備——蓋即前「先備、後講」之意。而片陳講法,謂「原約最重數端,無論如何,設法抽換,要以改動為期」;備法則「催知兵重臣以備戰,詰俄發兵以杜兵費,速購軍火、調水師將吏,並用現有之將。」九月,以布策東來,曾紀澤邀之使回,重與訂議。之洞恐議約不慎,以致全域受虧;乃奏陳補救之策,謂「宜敕曾紀澤掃除前文,從宜另議。注意重務,專力籌商,而以西、漢通商一節為尤緊要。伊犁全境不能爭,當與婉商,酌分南境,為中國留一通南八城之路,免致棄伊犁孤城為絕地。設領事一條,則烏裡雅蘇台、科布多兩處,宜力阻。松花江行船,可從緩另議。」十二月,因案奏請裁抑閹宦。 七年二月,升侍講學士。三月,以「急務不可再緩,宜速集重臣籌議」入奏:「一、禦日豫防事宜,除北洋較緩外,南洋以江防為最重、福建以臺灣為最沖。南洋大臣是否勝任?臺灣將吏是否得人?江防情形,請敕彭玉麟確察,詳籌覆奏。山東煙臺防務,請敕李鴻章節制兼顧。一、禦俄持久事宜,除西路現有重兵宿將外,三姓、琿春從此不能罷戍。俄船窺伺朝鮮,則吉林之防重;張家口漸成俄商熟路,自宜開屯置鎮,則庫倫、張家口之防亦重。」六月,擢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以星變示儆,奏請修政弭災。因陳修政之要,曰用人、曰言路、曰武備、曰禁衛。閏七月,星象複有變異;之洞應詔陳言,以封疆重寄,虛縣未定為可憂,因請定疆臣以安邊圉。十一月,授山西巡撫。 八年四月,以越南日蹙、滇防漸急,奏請籌兵遣使,以先發為豫防;因條上十六事: 「曰成算:法人狡謀已遂、情勢已彰,徒遣密使偵探無益、徒在法京辯論亦無益;惟有遣使帶兵赴援保護,上可令退出越京、次可代定條約。越患既紓,滇防自固。 曰發兵:雲南、兩廣設防,勞費無已。待根蒂已固、路徑已通,雖有防軍無益;故今日斷宜迅速發兵。 曰正名:保護屬國、保護商人,為外國通例。我兵之出,可以此明告諸邦。曰審勢:敵之注意滇急而粵緩,我之下手滇緩而粵急;非從兩粵進兵,批亢搗虛,則滇防徒為縻費。 曰量力;閩、粵人不畏洋兵而習於海戰,粵西軍兩入越境,兵氣頗壯、地利亦熟。滇雖鄰越,道路回遠,聲息較阻、兵亦較弱;須及早措置訓練。 曰取道:粵西陸師出龍州鎮南關、粵東水師出廉州海,皆會于越東京。若調集兵輪一、二十艘,益以粵省所購辦及所自製,再量募艇船、商船,不患濟師缺乏戰船之用,則宜聽使臣斟酌。 曰擇使:請揀忠正明幹大臣二員,出使越南辦理護商、議約事宜;任重道遠,必須正、副二使,相輔相濟。大臣如黎兆棠,可備選擇。 曰選將:總兵方曜可統粵船、貝錦泉可統閩船,皆聽使臣調度。布政使徐延旭可統援軍出關、唐炯可統援軍臨邊佈置,宜假以事權,責成滇、粵督撫勿掣其肘。曰籌餉:援餉取給於閩粵兩海關四成洋稅、廣西庫儲可支半年,餘由廣東接濟;滇餉可取給四川。 曰議約:我師入越,詰問法使、兵官,責以公法、示以戰意,乃為居間調處;則法越立約,必有限制;有礙於我之條約,自不能萌。並宜與法、越定議,中國常以一軍駐越港口,護越、護商。 曰相機:我師在越,然後曾紀澤在法京得以行其說;駐法、駐越使臣互相關會操縱,相機為之,法人必可就範。 曰刻期:所論諸臣及戰艦兵勇皆在沿海,自中樞定議,分投調撥、部署速行,兩月可集廣州,再二十日可達越京;粵西防軍,待徐延旭整飭調度後,水師十日亦可會於越京;唐炯成軍出蒙自後,粵西軍一月亦可到防:奮迅赴機,於越事猶可挽救。 曰廣益:大局須自內定,其調將吏、遣間諜等事,除飭李鴻章及南北洋大臣、滇粵沿海督撫籌議外,如黎兆棠並可令抒所見,隨時條議。 曰定局:大要此事一切迅速,必須秋間始有端倪;似可令李鴻章先行赴粵,詳酌條約、佈置久計。 曰兼籌:日事觀望不決,勢同騎虎;越事既定,然後催問球案,則可迎刃而解。 曰持久:廣東為洋舶來華第一重門戶,越事既須經營,則粵防愈要。當年曾國藩建議,南洋大臣本擬駐粵;擬請增設,而以兩廣總督兼之。不惟經略南、交,兼可先得各國要領;免以增兵置師,致啟各國猜疑。」 六月,奏陳晉省治理刓敝,現籌次第整飭;擬請將未墾荒地寬限起征,並豁除累糧、裁減差徭、禁種罌粟、裁革公賣饋送。 十年三月,詔來京陛見;四月,命署兩廣總督。時中、法戰事亟,有旨飭令酌撥師船往援閩防,又令豫為籌劃酌辦法、越事宜。之洞因奏「牽敵以圖越為上策;現飭唐景崧募勇出關,與永福合力犄角。」 七月,實授兩廣總督。尋以保薦徐延旭,降一級留任。五月,之洞奏言:「法人肇釁以來,曆考各處戰事,宜不免受制於敵,以水師之無人、槍炮之不具故。方今急務,首在儲人材。查泰西各國,莫不各有水、陸師學堂。茲擬就粵省博學館設立一所,慎選生徒,延聘外洋教習;並令募到通曉火器、水雷、輪機、駕駛、台壘工程之洋弁,講求水陸戰法,並翻譯西國兵書、測繪地圖諸學,製造火藥、電線諸技藝,分門講求。並選將弁亦入其中博習討論,以備將材之用。次制器。外洋恃以為戰者四:爭勝外國,恃鐵艦;水陸攻守,恃快槍、巨炮;設守海口,恃水雷。鐵艦費巨工遲,穹甲沖快諸船亦事體重大、機算精微,未便率爾施工;要當另籌辦法。各種槍炮,乃水陸所急需。近左宗棠疏請閩船廠兼設鑄炮廠,心韙其論。擬請閩廠造炮,炮彈及隨炮各件附焉;粵廠造槍、造雷、造藥、槍彈、雷艇及隨槍各件附焉。次開地。外洋富強,全恃煤、鐵富甲四洲。擬訪求外國礦師,或搜求地塥、或化分礦質、或烹煎成器,各專其責。查福建穆源、古田、安溪等處皆產善鐵,兼饒煤堊;廣東惠州、清遠等處所產亦佳,近已於省誠設立礦務局,招商試辦。」 六月,以撥軍、籌餉功,賞花翎。十月,奏「遵旨籌議海防、大治水師,通籌全域。切實核計,分條臚陳:曰分地。中國洋面北起吉林、南訖欽州,治海軍宜分四大枝:北洋為一枝,旅順、煙臺、琿春屬焉;南洋為一枝,浙江屬焉;閩洋為一枝,臺灣屬焉;粵洋為一枝,瓊州屬焉。每枝設統領一員、左右翼分統各一員——轄於統領,聽洋面督、撫調遣節制;而皆隸于京師,以總理衙門為之總領。曰購船。粵洋海軍一枝,擬配水帶鐵甲三艘、鐵甲魚雷船六艘,每一鐵甲巨艦配兩鐵甲魚雷為一隊,統領、左右翼各領一隊,合為一軍。至南、北、閩洋,應由各疆臣自行酌辦。曰計費。上項所稱水帶鐵甲、鐵甲雷船一軍以四百萬兩為率,四營共需一千六百萬兩。曰籌款。大舉鉅款,非枝枝節節所能辦。擬於洋藥稅厘,提出五年收數之半為造船專款。曰定銀。洋例:貨價議妥,先付三分或五分之一。此項定銀,擬請由戶部墊撥八十萬兩,飭由出使大臣于該國銀行暫借八十萬兩;餘由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限數勸捐,以足其數。曰養船。自定議造船二年後,各船陸續來華,即須籌養船賣。擬請五年後,即將提半藥厘仍四分之,以充將卒、師匠及修船等費。曰修船。巨艦兩年必須一修,故制船必先制澳。粵省黃埔澳淺窄,當徐圖擴充;各省有無可作大船澳之所?請分敕疆臣豫籌備用。曰練將。擬選派員弁、生徒,出洋練習一途,隸出使大臣,分發各國學堂水陸營務、炮臺船廠;分科練習一途,駕坐練船周曆華洋各海口,先中後外,藉以周知諸邦口岸形勢、戰船規制,練習風濤、駕駛——練船即為學堂,兼可講習諸藝。曰船廠。閩廠規模已備,滬廠亦略有憑藉。粵省本無船廠,春間試造淺水兵輪,俟告成察看利病何如,設法籌款酌造;藝熟工精,再當定議大舉。曰炮臺。粵東省防,虎門內外新造各台,略有規模;其間參差不齊、闕略未備,惟有隨時量力修改增補。其五門要隘,現已另籌辦法。至瓊、廉海口為南洋第一重門戶,急須堅台巨炮;惟工費太巨,當專疏奏陳。各省海口,應由疆臣自行酌度。曰槍械。粵省籌設槍、雷各局,俟奉俞旨,即擬開辦。其城內機器局、城西增步軍火局,現正重加整頓。擬將城局並歸增步,以就水運,且便督察」。 十二年正月,奏「廣東莠民為害地方,約有三類:曰盜劫、曰拜會、曰械鬥。擬請由統兵大員酌帶營勇前往歷來滋事地方督同該管文武分別查辦,澈底清厘,以清內患。」 三月,會同護理廣西巡撫李秉衡遵籌邊防事宜,略謂「廣西邊隘,以鎮南關為最要;而關之中後、關之左右,均須設防。擬分中、東、西三路,所有各隘均宜分兵屯駐;而以防軍十二營專防鎮南中路、四營分防東路、六營分防西路。全桂大勢,注重邊防;並擬將廣西提督由柳州移駐龍州,柳州擬添設柳慶總兵。龍州開關通商,重兵所萃;擬設太平歸順兵備道,總轄全邊,駐紮龍州。」四月,奏「廉州處廣東極西南隅之地,自北海通商,華洋紛錯,其郡已為要衝。越事既變,廉屬為外洋入華北岸水陸第一道門戶;高州鎮總兵駐防北海,不能兼顧。擬請于廉州特設總兵,名曰北海鎮水陸總兵,駐紮廉州;陽江鎮事務較簡,請裁省併入。高州亦改為水陸總兵。廉州設有重鎮,則專力籌防;高州鎮屬地緊湊,即便于調度。請敕部速議。」 五月,舊金山華民被匪虐害,倫敦報載粵督電美,謂將報復;之洞疏辨其誤。因請飭鄭藻如暫行留美,會同張蔭桓經理各案,議定善後章程;並力請飭下總理衙門,照會美署使電催該國並飭鄭藻如、張蔭桓力請外部,務請將焚殺、搶逐各案應抵者議抵、應償者追償、應緝者速緝、應恤者給恤,迅速澈底嚴辦,並請美總統特頒明文惋惜,不得以「約償十余萬、監禁七八人」含糊率了。六月,兼署廣東巡撫。 十四年,舉行察典,以之洞盡心民事、綏緝岩疆、殫竭藎忱,不辭勞瘁,有旨交部議敘。 十五年三月,調補湖廣總督。之洞前奏籌辦鐵路,由蘆溝橋直達漢口,擬分頭試辦,南自漢口至信陽、北自蘆溝至正定;餘再次第接辦。經海軍衙門奏如所請,有旨命會同李鴻章、海軍衙門妥籌開辦。之洞因奏「籌辦鐵路,其最要以不外耗為本,計利便為末。積款采鐵、練鐵,教工為先,勘路開工為後。何謂外耗?借洋款、用洋鐵,必致坐受盤剝。何以積款?擬酌減新海防捐例,每年約得二百萬金;再於洋藥稅厘年撥一百萬金,由戶部提存備用。一面急求采鐵、練鐵之方,鐵則取之晉、鄂、粵三省。一面派曾經出洋學生一、二十人赴鐵路各國,專習此藝;俟兩年學成,回華指授工匠:輾轉傳習,則可無需洋匠多人。如此定期開工、修路,兩端並舉,一氣呵成。海署所擬南北並舉之法,最為扼要。北路直隸總督任之;南路湖廣總督任之,兼令河南巡撫會同辦理。」 十月,奏「瓊州孤懸海中,逼近越南,關鍵中外;現於海口城西五裡之秀英山修築破台七座,十裡之西場山修築炮臺三座,海口城後之大英山修築炮臺五座。該處海岸平衍,敵用舢板小船伺便登岸,更難防遏。計惟沿海堅築炮臺,方有可恃。又擬於濱海一帶,西自西場起、東自牛始舊炮駘止,築一堅厚長堤,開修炮路,通行炮車,以擊沿灘入口敵船。炮臺遠攻、炮車近擊,交相為濟。廉州北海一口,去越甚近;且接近九頭山,為海盜窟宅。瓊防而外,廉為最亟。現擬於冠頭嶺、天馬嶺、石龜尾諸山,擇要居高築炮臺五坐。其平沙一帶,擬練炮車五隊,以備敵人近岸,往來馳驟攻擊之用。」又奏:「法人擬于越南開築鐵路,由海甯以連諒山,複由文淵至平而關外之白欖村,狡謀避險,深懷叵測,未可稍弛戒備。現與提臣蘇元春會商,須于平而關擇要增置炮臺四處,以備防守。鎮南關中路一帶,亦應酌增數台,以臻完密。」 十一月,抵兩湖任。 十六年閏二月,以創辦織布,兩廣總督李瀚章奏陳廣東礙難設局,請移至鄂。之洞因奏擬將粵省所借山西善後局銀二十萬兩移鄂充用,並陳擇地建造廠局。十一月,奏陳「廣東練鐵機器改運至鄂,經臣擇於漢陽大別山下定立廠基,督員興建。一面修築大冶運道,開採鐵礦;一面籌辦運煤各事宜。」 十七年,以籌解甘肅新餉敘勞,賞頭品頂戴。 十九年,兼署湖北巡撫。 二十一年,命署兩江總督。 二十四年,變通科舉,擬上隨場去取之法。請將從前三場先後之序互易,第一場試中國史事、國朝政治論五道;二場試時務策五道,專問五洲各國之政、專門之藝;三場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首場按中額十倍錄取,二場三倍;頭場取者,始准試次場,每場發榜一次。三場完畢,如額取中。歲科考生童,以此例推之。先試經古,專以史論、時務策命題;正場四書、五經義各一篇。是年,刊佈所著「勸學篇」,以示天下學者。 二十六年二月,兼署湖北提督。五月,團匪變起,各國兵艦駛至大沽力索炮臺,遂開戰釁;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電飭蘇松太道餘聯沅與各國駐滬領事議東南保護約款九條。七月,聯軍入京師,兩宮西幸;李鴻章奉命為全權大臣,之洞亦被會商辦理之命。八月,駐蹕太原;之洞電商李鴻章以款局須速開議,遲恐生變,並陳目前四要義。十一月,之洞電奏「各國使臣所交條款,其第五款「專為製造之材料」一句,關係匪輕。查伍使、楊使來電皆雲俄、美外部所告,只言暫禁;此條當可商改。」又奏「條款第七、第八、第九條大沽撤炮臺,使館駐護兵,津沽設兵卡,其勢不能不允;宜請敕下全權大臣于此節務商善法,暫緩回鑾。」 二十七年八月,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以整頓中法、仿行西法,條列以請。十月,賞加太子少保銜。 二十八年六月,以湖北遵旨設立學堂入奏,並臚陳辦法十五條:首師範、次小學、次文普通中學、次武普通中學、次文高等、次武高等、次方言、次晨學、次工學、次勤成學堂,次仕學院、次經費、次省外中小學、次蒙學、次設學務處以資董理。籌辦要旨八條:一、以小學為至要;二、日課專加讀經、溫經時刻;三、教科書宜慎;四、學堂規制,必宜合法;五、文武相資;六、教員不遷就;七、求實效;八、防流弊。六月,命充督辦商務大臣。九月,命署兩江總督。 二十九年正月,奏「中學、小學堂教員咸取材師範。現于江南創建三江師範學堂,前三年教小學堂之師範生,約分三級:一年速成、二年速成、三年本科,以便陸續派赴各州縣承充學堂教員。四年添置高等師範本科,精研教育學理,以教中學堂之師範生,備各屬中學教員之選。並設兩江學務處,以便督催興辦。」四月,入京陛見,賜紫禁城西苑門內騎馬。閏二月,命充經濟特科閱卷大臣。尋經管理學務大臣榮慶、張百熙奏請派之洞會同商辦京師大學堂事宜,將一切章程詳加厘定;奉旨允准。十一月,會奏上所訂定章程;略雲:「臣之洞伏查上年大學堂奏定章程宗旨辦法,實已深得要領。惟草創之際,規程、課目不得不稍從簡略,以徐待考求增補。至各省初辦學堂,管理學務既難得深通教育之法之人;而學生率皆取諸原業科舉之士,未經小學陶熔而來,不自知學生本分,故言論、行為不免有軼於範圍之外者。此次欽奉諭旨,命臣等將一切章程會同厘定,期於推行無弊;自應詳細推求,倍加審慎。數月以來,臣等互相討論,虛懷商榷;並博考外國各項學堂課程、門目,參酌變通,擇其宜者用之,不相宜者缺之、科目名稱之不可解者改之,其有過涉繁重者減之。每日講功課,少或四、五點鐘,多亦不過六點鐘。所授之學排日輪講,少或四、五門,多亦不過六門:皆計日量時以定之,絕不苦人以所難。中人之資,但能循序以求,斷無兼顧不及之慮。至於立學宗旨,無論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俾學生心術一歸於純正;而後以西學瀹其智識、練其藝能,務其它日成材,各適實用:以仰副國家造就通材、慎防流弊之意。計擬成「初等小學堂」、「高等小學堂」、「中學堂」暨「高等學堂章程」各一冊,「大學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一冊。原訂「蒙學章程」所列為外國初等小學,茲參酌蒙養院之意,增補其缺略,訂為「蒙養院家庭教育法」一冊。辦學首重師範,原訂章程僅就京城試辦,尚屬簡略;茲另擬「初級師範學堂」、「優級師範學堂」並「任用教習」各章程。此外,如京師仕學館系暫設章程,亦暫仍其舊。譯學館前經奏明開辦,茲將章程、課目一併擬呈。進士館與仕學館意相近,課程與各學堂不同;茲亦酌定章程、課目,別為一冊。國民生計,莫要于農、工、商、實業,原章顧未之及;茲另擬「初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附「實業補習普通學堂」及「藝學堂」各章程、「高等、中等農工商實業各學堂」暨「實業教員講習所章程」、「實業學堂通則。」又以中國禮教、政俗,本與各國不同;而少年初學之士,胸無定識,龐雜浮囂在所不免。此時學堂辦法,規範不容不肅,稽查不容不嚴。茲特訂立條規、申明禁令,編為「各學堂管理通則。」並將此時開辦各項學堂設教之宗旨、立法之要義,總括發明,訂為「學務綱要。」至學生畢業考試、升級入學考試,亦經詳定專章。其獎勵、錄用之法,比照奏准鼓勵出洋遊學生於獎給出身之外複請分別錄用章程,亦經詳加斟酌,擬有專章,伏候聖明裁定!將來應即分別照章,奏明辦理。」 又奏「科舉阻礙學堂,擬請鄉、會試每科遞減中額三分之一,減盡停止;歲、科試請於鄉試兩科年限內分兩歲考、兩科考四次分減,每次減學額四分之一,減盡停止。」 三十年,兼署湖北巡撫。 三十二年正月京察,諭以謀慮精詳、力任艱巨,交部議敘。 三十三年五月,奉旨以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六月,補授大學士,仍留總督任。十六日,充補體仁閣大學士。七月,授軍機大臣。八月,懿旨賞西苑門內乘坐二人肩輿。旋命管理學部事務。先是,之洞任湖廣總督時,以各學堂短衣、皮鞋仿效西式,奏請定湖北學堂冠服,並請敕下軍機處、學部將所擬「冠服章程」詳加核議;至是,奏請通行,頒為定制。十一月,懿旨賞穿帶嗉貂褂。十二月,命充經筵講官。 三十四年,江蘇巡撫陳啟泰奏「粵漢鐵路宜定統一辦法,請遴派廉明大臣督辦路務」;六月,命兼充督辦粵漢鐵路大臣。旋以路事入奏,奉諭:「粵漢鐵路重要,特派張之洞為督辦大臣。近據奏稱:該路事權紛歧、議論淆雜,諸多窒礙。該格交通大有關係,詎可長此延緩。嗣後該路籌款、用人、興利、除弊各事宜,悉責成張之洞通籌全域,任勞任怨,嚴定期限,各就三省情形分別妥訂章程,因時制官,主持定斷;郵傳部暨湖北、湖南、廣東各督撫均須實力協助,不得掣肘。所有各該省原派之總、協理,均聽節制。在事官紳、商董倘有營私舞弊、煽惑把持以致妨害路政各情事,即著據實參辦。」尋命之洞兼充督辦鄂境川漢鐵路大臣。十一月,上禦極禮成,恭上皇太后徽號,賞之洞太子太保銜、紫韁。 宣統元年二月,充實錄館總裁官,命總司核定進呈講義。閏二月,舉行察典,諭以「張之洞等同心襄贊、共矢慎勤,交部議敘。」四月,奉旨免其帶領引見。六月,因病請假;七月,續請,諭旨再賞假二十日安心調理。 八月,以病勢日增,奏請開去差缺;奉諭「再行賞假,毋庸拘定日期,並賞人參二兩;毋庸開去差缺。」二十一日,卒。遺疏入,諭曰:「大學士張之洞公忠體國,廉正無私;荷先朝特達之知,由翰林洊升內閣學士,簡放山西巡撫,總督兩廣、湖廣,權理兩江。凡所設施皆提倡新政,和國便民。庚子之變,顧全大局,保障東南,厥功甚偉。旋以總督晉陟綸扉、入參機要,管理學部事務;宗旨純正,懋著勤勞。朕禦極後,深資倚畀,晉太子太保。服官四十餘年,擘畫精詳,時艱匡濟;經猷之遠大,久為中外所共見。近因患病,屢經賞假調理,並賞賜人參;方冀克享遐齡,長資輔弼。茲聞溘逝,軫惜殊深!著賞給陀羅經被,派郡王銜貝勒載濤帶領侍衛十員即日前往奠醊,並賜祭一壇。加恩予諡「文襄」,晉贈太保,照大學士例賜恤,入祀賢良祠。賞銀三千兩治喪,由廣儲司給發。任內一切處分,悉予開複。應得恤典,該衙門察列具奏。靈柩回籍時,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伊子禮部郎中張權,著以四品京堂候補;郵傳部學習具外郎張仁侃,著以郎中補用。伊孫選拔生張厚璟,著賞給主事,分部補用;用示篤念藎臣至意。」 十一月,四川總督趙爾巽據在籍紳士編修伍肇齡等呈請,代奏請將之洞前在四川學政任內事蹟宣付國史館,編入例傳;詔允之。 ——卷六十四《已纂未進大臣傳》(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