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神祇壇


  洪武二年,從禮部尚書崔亮言,建天下神祇壇於圓丘壝外之東,及方丘壝外之西。郊祀前期,帝躬詣壇,設神位,西向,以酒脯祭告。郊之日,俟分獻從祀將畢,就壇以祭。後定遣官預告。又建山川壇于正陽門外天地壇西,合祀諸神。凡設壇十有九,太歲、春夏秋冬四季月將為第一,次風雲雷雨,次五嶽,次五鎮,次四海,次四瀆,次京都鐘山,次江東,次江西,次湖廣,次淮東、淮西,次浙東、浙西、福建,次廣東、廣西、海南、海北,次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次北平、陝西,次左江、右江,次安南、高麗、占城諸國山川,次京都城隍,次六纛大神、旗纛大將、五方旗神、戰船、金鼓、銃炮、弓弩、飛槍飛石、陣前陣後諸神,皆躬自行禮。先祭,禮官奏:「祝文,太歲以下至四海,凡五壇,稱臣者親署禦名。其鐘山諸神,稱餘者請令禮官代署。」帝曰:「朋友書牘,尚親題姓名,況神明乎?」遂加親署。後又定驚蟄、秋分後三日,遣官祭山川壇諸神。

  七年令春、秋仲月上旬,擇日以祭。

  九年,複定山川壇制,凡十三壇。正殿,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四瀆、鐘山七壇。東西廡各三壇,東,京畿山川、夏冬二季月將。西,春秋二季月將、京都城隍。

  十年,定正殿七壇,帝親行禮,東西廡遣功臣分獻。

  二十一年,增修大祀殿諸神壇壝。乃敕十三壇諸神並停春祭,每歲八月中旬,擇日祭之。命禮部更定祭山川壇儀,與社稷同。永樂中,京師建山川壇,並同南京制,惟正殿鐘山之右,益以天壽山之神。

  嘉靖十一年,改山川壇名為天神地祇壇,改序雲師、雨師、風伯、雷師。天神壇在左,南向,雲、雨、雷,凡四壇。地祇壇在右,北向,五嶽、五鎮、基運翊聖神烈天壽純德五陵山、四海、四瀆,凡五壇。從祀,京畿山川,西向;天下山川,東向。以辰、戌、醜、未年仲秋,皇帝親祭,餘年遣大臣攝祭。其太歲、月將、旗纛、城隍,別祀之。

  十七年,加上皇天上帝尊稱,預告於神祇,遂設壇於圜丘外壝東南,親定神祇壇位,陳設儀式。禮部言:「皇上親獻大明壇,則四壇分獻諸臣,不敢並列。請先上香畢,命官代獻。」帝裁定,上香、奠帛、獻爵複位後,分獻官方行禮。亞、終二獻,執事官代,餘壇俱獻官三行。隆慶元年,禮臣言:「天神地祇已從祀南北郊,其仲秋神祇之祭不宜複舉。」令罷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