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唐書 | 上頁 下頁
地理志二(5)


  貝州 隋為清河郡。武德四年,平竇建德,置貝州,領清河、武城、漳南、曆亭、清陽、鄃、夏津七縣。六年,移治所於曆亭。八年,還於舊治。九年,以廢宗州之宗城、經城來屬,又以廢毛州之臨清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清河郡。乾元元年,複為貝州。舊領縣九,戶一萬七千七百一十九,口九萬七十九。天寶,戶十一萬一十五,口八十三萬四千七大量五十七。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八十二裡,至東都九百九十三裡。

  清陽 武德四年,分置夏津縣。九年,複省。舊治甘陵城。永昌元年,移治于孔橋。開元二十三年,移就州治

  清河 漢縣,後漢恒帝改為甘陵,後省。隋複分置清河縣,在郭下

  武城 漢曰東武城。舊治古夏城。調露元年,移於今治

  宗城 隋舊。武德四年,置宗州,領宗城、府城、南宮、斌強四縣。九年,廢宗州及府城、斌強二縣,以經城、宗城屬貝州,南宮屬冀州

  臨清 漢清泉縣,後魏改為臨清。武德四年,屬毛州。州廢,屬貝州

  經城 漢縣。武德四年,屬宗州。州廢來屬

  漳南 漢東陽縣,後魏省。隋分棗強、清平二縣地,複置於古東陽城,仍改為漳南縣

  曆亭 漢東陽地。隋分鄃縣置曆亭縣

  夏津 舊鄃縣。天寶元年,改為夏津。

  洺州望 隋武安郡。武德元年,改為洺州,領永年、洺水、平恩、清漳四縣。二年,陷竇建德。四年,建德平,立山東道大行台,又立曲周、雞澤二縣。五年,罷行台,置洺州大總管府,管洺、衛、岩、相、磁、邢、趙八州。六年,罷總管府。以磁州之武安、臨洺、肥鄉三縣來屬。貞觀元年,又以廢磁州之邯鄲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廣平郡。乾元元年,複為洺州。永泰之後,複以武安、邯鄲屬磁州。會昌元年,省清漳、洺水二縣入肥鄉、平恩、曲周等縣。舊領縣七,戶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三,口十萬一千三十。天寶領縣十,戶九萬一千六百六十六,口六十八萬三千二百八十。省清漳、洺水。今領縣六。在京師東北一千五百八十五裡,至東都八百五十七裡。

  永年 州所治。本漢曲梁縣,屬廣平郡。改廣平為永年

  平恩 漢縣。隋自斥漳城移于平恩故城置

  臨洺 漢易陽縣,隋改為臨洺。武德元年,置紫州,領臨洺、武安、肥鄉、邯鄲等縣。四年,罷紫州,臨洺屬磁州。五年,改屬洺州

  雞澤 漢廣平縣地。武德四年,置雞澤縣

  肥鄉 漢邯溝縣地。曹魏立肥鄉縣,屬廣平郡。會昌三年,省清漳縣入

  曲周 隋廢縣。武德四年,複置。會昌三年,省洺水縣入。

  磁州 隋魏郡之淦陽縣。武德元年,置磁州,領淦陽、臨水、成安三縣。四年,割洺州之臨洺、武安、邯鄲、肥鄉來屬。六年,置磁州總管府,領磁、邢、洺、黎、相、衛六州。其年,廢總管府。以臨洺、武安、肥鄉三縣屬洺州,磁州領滏陽、成安、邯鄲三縣。貞觀元年,廢磁州,滏陽、成安屬相州,以邯鄲屬洺州。永泰元年六月,昭義節度使薛嵩請于淦陽複置磁州,領滏陽、武安、昭義、邯鄲四縣。州新置,未計戶口帳籍。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八十五裡,至東都六百六十五裡。

  滏陽 漢武安縣地。隋置滏陽縣,州所治

  邯鄲 漢縣,屬廣平郡。隋屬磁州。州廢,屬洺州。永泰初,複置磁州,來屬。

  武安 漢縣。隋複置,隸磁州。

  昭義 永泰元年,廉察使薛嵩特置於滏口之右故臨水縣城。

  邢州上 隋襄國郡。武德元年,改為邢州總管府,管邢、溫、和、封、蓬、東龍六州。邢州領龍崗、堯山、內丘三縣。四年,平竇建德,罷總管府。割內丘屬趙州,仍省和、溫、封三州,以其所領南和、沙河、平縣三縣來屬。又立任縣。五年,割趙州之內丘、柏仁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钜鹿郡。乾元元年,複為邢州。舊領縣九,戶二萬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萬九百六十。天寶,戶七萬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萬二千七百九十八。在京師東北一千六百五十五裡,至東都八百五十七裡。

  龍岡 漢襄國縣,隋改為龍岡,州所治也

  沙河 隋分龍岡縣置。武德元年,置溫州。四年,州廢,屬邢州

  南和 漢縣,後周置南和郡,隋廢州為縣。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廢,縣屬邢州

  钜鹿 隋于漢南涘故城置钜鹿縣。武德元年,置起州並白起縣。四年,廢起州,钜鹿屬趙州。仍省白起,併入钜鹿。貞觀元年,屬邢州。舊治東府亭城。嗣聖元年,移於今所。

  平鄉 漢钜鹿郡,故郡城在今縣北十一裡。古钜鹿城,即今治也。隋改平鄉縣。

  任 漢南 地。晉置任縣,後廢。武德四年,複置。舊治苑鄉城。

  堯山 漢柏仁縣,至隋不改。武德元年,置東龍州,領柏仁縣。四年,平竇建德,縣屬趙州。貞觀初,屬邢州。天寶元年,改為堯山。

  內丘 漢中丘縣。隋改為內丘縣,屬趙州。貞觀初,還屬邢州。

  趙州 漢平棘縣,故城在今縣南。後魏于昭慶縣置殷州,齊改為趙州。隋廢,尋複置趙郡于平棘縣。武德元年,張志昂以郡歸國,改為趙州,領平棘、高邑、贊皇、元氏、廮陶、欒城、大陸、柏鄉、房子、禋城、鼓城十二縣,其年,以禋城屬廉州,以鼓城屬深州。四年,改大陸為象城。天寶元年,改為趙郡。乾元元年,複為趙州。舊領縣九,戶二萬一千四百二十七,口八萬五千九百九十二。天寶,戶六萬三千四百五十四,口三十九萬五千二百三十八。去京師東北一千八百四十三裡,至東都一千三十三裡。

  平棘 漢平棘縣,屬常山郡。隋自象城移趙州治所於縣置。

  甯晉 漢楊氏縣,屬钜鹿郡。今治即楊氏城也。後改為廮陶,元魏改為癭遙,隋複為陶。天寶元年,改為甯晉。

  昭慶 漢廣阿縣,屬钜鹿郡。後魏置殷州,北齊改為趙州。隋改廣阿為大陸。武德四年,改為象城。天寶元年,改為昭慶,以有建初、啟運二陵故也。

  柏鄉 漢縣,屬钜鹿郡,故城在今縣西南十七裡。後廢。隋於今治彭水之陽,複置。

  高邑 漢鄗縣,屬常山郡。世祖更名高邑,晉代不改。

  臨城 漢房子縣,屬常山郡。天寶元年,改為臨城。

  贊皇 古無其名,隋置,取贊皇山為名。

  元氏 漢常山郡所治,故城在今縣西。

  鎮州 秦東垣縣。漢高改名真定,置恒山郡,又為真定國。歷代為常山郡。治元氏,後魏道武登常山郡,北望安樂壘美之,遂移郡治于安樂城,今州城是也。周、隋改為恒州,後廢。義旗初,複置恒州,領真定、石邑、行唐、九門、滋陽五縣,州治石邑。武德元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徙治所於真定,省滋陽縣,又割廉州之禋城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常山郡。乾元元年,複為恒州。興元元年,升為都督府。元和十五年,改為鎮州。舊領縣六,戶二萬六千一百一十三,口五萬四千五百四十三。天寶領縣九,戶五萬四千六百三十三,口三十四萬二千二百三十四。今領縣十一。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六十裡,至東都一千一百三十六裡。

  真定 隋屬高陽郡。武德四年,自石邑移恒州於縣為治所。載初元年,改為中山縣。神龍元年,複為真定縣。

  禋城 漢縣。唐初,置钜鹿郡,領禋城、桓肆、新豐、宜安四縣。武德元年,改為廉州。其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複置廉州,領禋城、鼓城、毋極四縣。省桓肆、新豐、宜安,併入禋城。貞觀元年,廢廉州,以鹿城屬深州,鼓城、毋極屬定州,禋城屬恒州。

  石邑 漢縣,屬常山郡。

  九門 漢縣,屬常山郡。至隋不改。國初置九門郡,領九門、新市、信義三縣。武德元年,改為觀州。五年,州廢,省信義、新市二縣。以九門隸恒州。

  靈壽 漢縣,屬常山郡。義甯元年,置燕州。武德四年,州廢,縣屬井州。七年州廢,屬恒州。

  行唐 漢南行唐縣,屬常山郡。武德四年,置王城縣,屬常山郡。武德五年,省滋陽縣併入。長壽二年,改為章武。神龍元年,複為行唐。

  井陘 漢縣,屬常山郡。義甯元年,置井陘郡,並葦澤縣。武德元年,改為井州。四年,又以廢嶽州之房山、蒲吾二縣,恒州之鹿泉來屬。五年,又以恒州之靈壽來屬。貞觀元年,廢蒲吾、葦澤二縣入井陘。十七年,廢井州,以井陘等三縣屬恒州。

  獲鹿 漢石邑縣地。隋置鹿泉縣,屬井州。貞觀十七年,來屬。至德元年,改為獲鹿。

  平山 漢蒲吾縣,屬常山郡。隋改為房山縣。義甯元年,置房山郡。武德元年,置嶽州,領房山一縣。四年,廢嶽州,房山屬恒州。至德元年,改為平山縣,仍以恒州為平山郡。

  鼓城 漢臨平、下曲陽兩縣之地,屬钜鹿郡。隋分禋城于下曲陽故城東五裡置昔陽縣,尋改為鼓城。武德四年,屬廉州。州廢,屬定州。大曆三年,割屬恒州。

  欒城 漢關縣,屬常山郡。後魏于關縣古城置欒城縣,屬趙州。大曆三年,割屬恒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