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唐書 | 上頁 下頁
地理志二(4)


  衛州望 隋汲郡,本治衛縣。武德元年,改為衛州。二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仍舊領衛、清淇、湯陰三縣。其年,廢義州,以汲縣來屬。六年,以湯陰屬相州。貞觀元年,州移治於汲縣,又廢殷州,以共城、新鄉、博望三縣來屬。六年,廢博望縣。十七年,廢清淇縣。其年,又以廢黎州之黎陽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汲郡。乾元元年,複為衛州。舊領縣五,戶一萬一千九百三,口四萬三千六百八十二。天寶,戶四萬八千五十六,口二十八萬四千六百三十。在京師東一千二百二十二裡,去東都三百九十裡。

  汲 漢縣,隋因之。武德元年,置義州,領汲縣。四年,廢義州,縣屬衛州。貞觀元年,衛州自衛縣徙治所於汲縣

  新鄉 隋割汲、獲嘉二縣地,于古新樂城置新鄉縣。武德初,屬義州。州廢,來屬殷州。州廢,屬衛州

  衛 漢朝歌縣。紂所都朝歌城,在今縣西。隋大業二年,改為衛縣,仍置汲郡於縣治。貞觀初,移於汲縣。初屬義州。州廢,屬衛州。十七年,省清淇縣入衛縣。長安三年,又置清淇縣。神龍元年,又省入衛縣

  共城 漢共縣,隋因之。武德元年,置共州,領共城、凡城二縣。四年,廢共州,省凡城入共城縣。初屬殷州。貞觀初,來屬

  黎陽 隋黎陽縣。武德二年,置黎州總管府,管殷、衛、洹、澶四州。尋陷賊。四年,平竇建德,複置黎州,領臨河、內黃、湯陰、觀城、頓丘、繁陽、澶水八縣。其年,以澶水、觀城、頓丘三縣置澶州,又以湯陰屬相州。貞觀元年,省繁陽,又以澶水來屬。十七年,廢黎州及澶水縣,以黎陽屬衛州,內黃、臨河屬相州。

  相州 漢魏郡也。後魏道武改為相州,隋為魏郡。武德元年,置相州總官府,領安陽、鄴、林慮、零泉、相、臨漳、洹水、堯城八縣。二年,割林慮置岩州。四年,廢總管府,仍省零泉縣。五年,廢岩州,以林慮來屬,仍省相縣。六年,割衛州之湯源來屬。其年,複置總管府,管磁、洺、黎、衛、邢六州。九年,廢都督府。貞觀元年,改湯源為湯陰,以廢磁州之淦陽、成安二縣來屬。十年,複置都督,管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十六年,罷都督府。十七年,以廢黎州之內黃、臨河來屬。天寶元年,改為鄴郡。乾元元年,複為相州。舊領縣九,戶一萬一千四百九十,口七萬四千七百六十六。天寶縣十一,戶十萬一千一百四十二,口五十九萬一百九十六。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二十一裡,至東都六百六裡。

  安陽 漢侯國,故城在湯陰東。曹魏時,廢安陽,併入鄴。後周移鄴,置縣於安陽故城,仍為鄴縣。隋又改為安陽縣,州所治。漢魏郡城,在縣西北七裡

  鄴 漢縣,屬魏郡。後魏於此置相州,東魏改為司州。周平齊,複為相州。周大象二年,隋文輔政,相州刺史尉遲迥舉兵不順,楊堅令韋孝寬討迥,平之,乃焚燒鄴城,徙其居人,南遷四十五裡。以安陽城為相州理所,仍為鄴縣。煬帝初,於鄴故都大慈寺置鄴縣。貞觀八年,始築今治所小城

  湯陰 漢蕩陰縣也,併入安陽。武德四年,分安陽置湯源縣,屬衛州。六年,改屬相州。貞觀元年,改為湯陰

  林慮 漢隆慮縣。武德三年,置岩州,領林慮一縣。五年,岩州廢,縣屬相州。

  堯城 隋縣

  洹水 漢長樂縣地,屬魏郡。周建德六年,分臨漳東北界置洹水縣。

  臨漳 後周建德六年,分鄴縣置。成安 漢斥丘縣,屬魏郡。後廢,北齊複置,改為成安。

  內黃 漢縣名。舊屬黎州,貞觀十七年,改屬相州。

  臨河 隋分黎陽縣置。貞觀十七年,改屬相州,廢澶水縣併入。

  魏州雄 漢魏郡元城縣之地。後魏天平二年,分館陶西界,於今州西北三十裡古趙城置貴鄉縣。後周建德七年,以趙城卑濕,東南移三十裡,就孔思集寺為貴鄉縣。大象二年,于縣置魏州。隋改名武陽郡。武德四年,平竇建德,複為魏州。又分置漳陰縣,領貴鄉、昌樂、元城、莘、武陽、臨黃、觀城、頓丘、繁水、魏、冠氏、館陶、漳陰十三縣。其年,割頓丘、觀城二縣置澶州,又割莘、臨黃、武陽三縣置莘州,又割冠氏、館陶置毛州。魏州置總管府,管魏、黎、澶、莘、毛五州。魏州領貴鄉、昌樂、繁水、漳陰、元城、魏六縣。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仍省漳陰縣。其年,廢莘、毛、澶三州,盡以所領縣屬魏州。十七年,省元城、武陽、觀城三縣。十八年,省繁水縣。龍朔二年,改為冀州大都督府,以冀王為都督,管冀、貝、德、相、棣、滄、魏七州。鹹亨三年,依舊為魏州,罷都督府。永昌元年,置武聖縣。聖曆二年,又置元城縣。天寶元年,改為魏郡。乾元元年,複為魏州。舊領縣十三,戶三萬四百四十,口十三萬六千六百一十二。天寶領縣十,戶十五萬一千五百九十六,口一百一十萬九千八百七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五百九十裡,去東都七百五十裡。

  貴鄉 後魏分館陶西界,置貴鄉縣于趙城。周建德七年,自趙城東南移三十裡,以孔思集寺為縣廨。大象二年,于縣置魏州。武德八年,移縣入羅城內。開元二十八年,刺史盧暉移于羅城西百步。大曆四年,又移于河南岸置

  元城 隋縣,治古殷城。貞觀十七年,併入貴鄉。聖曆二年,又分貴鄉、莘縣置,治王莽城。開元十三年,移治州郭下。古殷城,在朝城東北十二裡

  魏 漢舊縣,在今縣南。天寶三年,移於今所

  館陶 漢縣,隋因之。武德五年,置毛州,割魏州之館陶、冠氏、堂邑,貝州之臨清、清水。又分置沙丘縣。貞觀元年,廢毛州,省沙丘、清水二縣,以堂邑屬博州,臨清屬貝州,館陶、冠氏屬魏州

  冠氏 春秋邑名。隋分館陶縣東界置。武德四年,屬毛州。州廢來屬

  莘 漢陽平縣地,隋置新州。武德五年,改為莘州,領莘、臨黃、武陽、武水四縣。貞觀元年,廢莘州,以莘、臨黃、武陽屬魏州,武水屬博州

  臨黃 漢觀縣地,隋為臨黃縣。武德四年,屬莘州。州廢來屬

  朝城 隋武陽縣。貞觀十七年,廢武陽入臨黃、莘二縣。開元七年複置,改為朝城

  昌樂 晉置,屬陽平郡。後魏置昌州,今縣西古城是也。隋廢昌樂縣入繁水。武德五年複置,隸魏州。今治所,武德六年築也。

  澶州 漢頓丘縣,屬東郡。今縣北古陰安城是也。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頓丘、觀城置澶州,領頓丘、觀城,又特置澶水縣。貞觀元年,廢澶州,以澶水屬黎州,頓丘、觀城屬魏州。大曆七年正月敕,又於頓丘縣置澶州,領頓丘、清豐、觀城、臨黃四縣。州新置,元未計戶口帳籍。在京師東北一千四百八十五裡,至東都六百八十五裡。

  頓丘 漢縣,屬東郡,後移治所于陰安城,隋屬魏郡,今縣地北陰安城是也

  清豐 大曆七年,割頓丘、昌樂二縣界四鄉置。以縣界有孝子張清豐門闕,魏州田承嗣請為縣名

  觀城 隋縣。唐初,屬澶州。州廢,亦省觀城。大曆七年,割昌樂、臨黃二縣四鄉,置縣於舊觀城店

  臨黃 隋舊縣。武德四年,屬莘州。州廢,屬魏州。大曆七年,置澶州,割之來屬。

  博州上 隋武陽郡之聊城縣。武德四年,平竇建德,置博州,領聊城、武水、堂邑、茌平,仍置莘亭、靈泉、清平、博平、高唐凡九縣。五年,省莘亭、靈泉二縣。貞觀元年,省茌平縣。天寶元年,改為博平郡。乾元元年,複為博州。舊領縣六,戶七千立方百八十二,口三萬七千三百九十四。天寶,戶五萬二千六百三十一,口四十萬八千二百五十二。在京師東北一千七百一裡。至東都九百四十七裡。

  聊城 漢縣。治郭下。武德四年,分置茌平縣。貞觀元年,省入聊城

  博平 漢縣。隋因之。武德四年,分置靈縣。五年省,併入博平。貞觀十七年,省博平入聊城。天授二年,析聊城複置

  武水 漢陽平縣地,屬東郡。隋改為清邑,又分清邑置武水縣。武德四年,屬莘州。貞觀元年,屬博州

  清平 漢貝丘縣。隋改為清平,屬博州

  堂邑 漢縣。後魏廢。隋分清陽縣複置。初屬毛州,州廢,屬博州

  高唐 隋縣。長壽二年,改為崇武。神龍元年,複為高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